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1章 建文帝:建文帝的忧虑 ...

  •   列位看官,咱今儿个要讲讲那建文帝的事儿。朱元璋这一病逝啊,指定了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走的时候挺安心,为啥呢?他觉着朱允炆肯定能接着他的心思,把大明王朝拾掇得妥妥当当。可一个安心走了,却留下个满心忧虑的。
      朱元璋那大影子从朱允炆身上挪开了,朱允炆终于能自个儿处理政事了。可这才二十一岁的小少年一瞅,好家伙,太阳还是见不着,有九个人的影子又罩他头上了。这九个人是谁呢?就是朱元璋的九个儿子,从东北到西北,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这皇帝要是最大的地主,那这九个人就是保卫大地主的地主武装啊。
      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当王,这些特殊的人叫藩王。他们有自个儿的王府和军队,每个王都有三个护卫。可别小瞧这护卫,不是说就三个人。这护卫是个总称,人数从三千到一万九千人不等。这么一算,就知道藩王们的军事实力咋样了。关键就在这 “不等” 俩字上。按这规定,藩王能有的军力是九千人到五万七千人。可实际上呢,藩王们都爱选后一个数,为啥?枪杆子里出政权啊,就算不要政权,多养点打手保镖看家护院也挺好。
      按说这五万多人也不算太多,肯定干不过中央。朱元璋安排军队建制的时候肯定也琢磨过这事儿。可坏就坏在 “例外” 这词上。这九个人里就有几个例外。为啥他们能例外呢?因为他们有更重的活儿 —— 守边界。
      他们的防区咱之前也说过,这九个武装地主就跟九大军区似的,各有各的任务。其中燕王和晋王势力最大,都带着十几万人的军队,那可真是兵强马壮。但这二位还不是最猛的,公认打仗最厉害的是宁王。这宁王啊,“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瞅着兵力没燕王和晋王多,可他手底下有支超厉害的队伍 —— 朵颜三卫。这队伍可特殊了,简直就是明军中的国际纵队,全是蒙古人组成,战斗力爆表。有人就问了,这些蒙古人咋就乐意给明朝干活呢?
      这答案简单得很。明朝按月发工资,这些外援们吃饱了还能去乐呵乐呵。北元呢,老是打白条,打仗前许愿抢到的战利品归个人,结果抢回来得先交集体,剩下才是自己的。这不是赔本买卖嘛!拼死抢了东西还得交公,万一死了估计都没人管埋。哪有给明朝当公务员好啊,按月拿钱还有福利,好多蒙古人就被这政策勾过来了。在利益跟前,想让人忠诚可难喽。
      再说这宁王,那是相当凶横。据说每次打仗都带头冲锋,就跟《第一滴血》里的兰博似的,杀人跟切菜似的,连燕王这么狠的角色见了他都得让三分。这几个守边界的武装地主还老搞联合军事演习,动不动十几万人在边界舞刀弄枪,喊杀声震天。这一折腾,北元游击队立马躲起来了。可不光北元被惊动,坐在皇位上的朱允炆也被吓得不轻。在他眼里,这就是示威啊。
      得想个招儿了。朱允炆这孩子不错,十五岁的时候,他爹朱标重病,他伺候得可上心了。可惜他这孝顺没感动老天爷,朱标还是走了。朱标一死,朱允炆把他三个小弟弟接过来一起住,为啥呢?他不想弟弟们跟他一样没了爹,他知道弟弟们缺的是亲情。那年他才十五岁。
      他还伺候过朱元璋呢。朱元璋脾气不好,伺候他的人整天提心吊胆怕掉脑袋。朱允炆主动揽下这活儿,亲自服侍朱元璋,一直到朱元璋闭眼。这孩子,尽到了好儿子和好孙子的本分。他也是个早熟的娃,让他早熟的不只是爹早死,还有他那些叔叔们。
      咱说说他那叔叔们的威胁。有两件事让朱允炆记了一辈子。一次,朱元璋老师出了个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让俩学生对下联。这俩学生一个是好学生朱允炆,一个是社会青年朱棣。朱允炆先对,对得可不咋地,“雨打羊毛一片膻”,虽然能对上,可太不雅了。这时候朱棣灵感一来,张嘴就来:日照龙鳞万点金。这对子对得又工整,还突出个 “龙” 字,简直绝了。朱元璋一听,乐了,直夸朱棣。朱棣呢,还不忘瞅朱允炆一眼,那眼神好像在说:你也就这两下子。朱允炆虽小,可也明白这眼神啥意思。
      还有一次更严重。朱允炆放学,正好碰上朱棣。这朱棣一看没人,就露出流氓样,拿手拍朱允炆后背,还说:没想到你小子也有今天(不意儿乃有今日)。这在封建社会可大不敬,就跟现在学校门口小混混堵住学生抢劫似的。朱允炆没想到朱棣这么放肆,当时就慌了神。巧了,朱元璋老师过来了,一看这情况,火 “腾” 就上来了,把朱棣骂了个狗血喷头。这时候朱允炆的反应可有意思了。他没跟朱元璋告状,还帮朱棣说话,跟朱元璋说他俩闹着玩呢。朱元璋这才没追究。您得佩服朱允炆这反应,这就是皇室子孙在复杂环境里的本事,可在我看来,这本事也是种悲哀。
      在朱元璋眼里,朱棣是个好儿子;在朱允炆眼里,朱棣是个坏叔叔。这也不矛盾,咱之前就说过,朱棣有两张脸,一张给爹看,一张给侄子看。
      就有了那次有名的对话。朱元璋把良弓和走狗的事儿解决了,得意洋洋地跟朱允炆说:“我让你几个叔叔守边界,站岗放哨,你就安心在家当皇帝吧。” 朱元璋乐了,朱允炆可没笑,一反常态,陷入沉思。这可是个机会,有些话早晚得说,就趁现在吧。朱允炆抬起头,忧心忡忡地说出朱元璋想不到的话:“外敌来了,叔叔们能对付;可要是叔叔们有坏心思,我咋整呢?” 朱元璋一辈子运筹帷幄,被这问题问懵了。自己儿子还信不过?他半天没吭声,最后居然回了句:“你啥意思呢?” 这下轮到朱允炆傻眼了,皮球又踢回来了。靠我还用问你?这爷孙俩被这问题折腾得够呛,可又不能不答。朱允炆想了老半天,跟写论文似的列了五点:“先以德服人,再用礼约束,不行就削他们的地,再不行就改封地,实在没招就只能动手了。” 朱元璋一听,乐了,直夸:“好,没比这更好的法儿了。” 朱元璋觉着朱允炆这法儿肯定能解决问题。可真能那么顺吗?有没有漏洞呢?事实证明,还真有个大漏洞。现在回头看这经典对话,俩人说得都有理,朱元璋判断没错,确实没更好的法儿了,可他漏了个关键,就是朱允炆的能力。
      朱允炆是个聪明娃,史料上说,因为他头形不好,朱元璋开始不喜欢他。后来发现这孩子背书厉害,才另眼相看,最后立为继承人。这也说明个事儿,读书的本事和处理问题的本事不是一码事。书读得好,不一定事办得好;能列出计划,不一定能执行。
      朱元璋也没把这难题全扔给没经验的孙子,给他留了一帮人帮忙治国。主要有三个人,这就是建文帝的班底。
      先说第一个人。洪武年间,朱元璋神神秘秘地跟朱允炆说,给他找了个能治理天下的人,就是有点傲,得压一压,以后才能成大器。这人是谁呢?方孝孺。咱得从这事儿吸取教训,领导提拔你之前老爱打压一下,这叫磨炼,可别跟领导闹别扭,不然真可能一辈子起不来。说起来滑稽,方孝孺是空印案里被错杀的方克勤的儿子,杀了爹用儿子,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压方孝孺。方孝孺打小熟读经书,名声在外,老师是大名鼎鼎的宋濂,他自己也老想着 “明王道,致太平”。怪了,他名声大,老师又在朝里当官,洪武十五年、二十五年,地方政府两次推荐他,可就是没被任用。咱知道为啥,他当时可不知道。就这么等了十年,您瞧,领导的心思可真难猜。朱元璋跟朱允炆说,方孝孺绝对信得过,一辈子效忠于你,能帮你治国,创太平盛世。这话啊,只说对了一半。
      再说说第二个人。洪武年间,京城里的谨身殿没装避雷针,被雷劈了。这要是现在,就搞个安全宣传,让大家注意天气变化,修好了拉倒。可当年,这可是大事。朱元璋觉着是老天爷发火了,要去祷庙祭祀。他选人可严了,得九年里(含九年)没犯过错的。这在洪武朝可太难了,那时候官员能保住脑袋就不错了,就算没错,朱元璋也能给你挑出错来。还真有符合要求的,齐德就是一个。就因为这事儿,朱元璋记住他了,祭祀完,还给他改名叫泰,这齐泰就成了他一辈子的名儿。这人是个文人,没带过兵,却当了兵部左侍郎。朱元璋不放心,还单独面试他,问边界将领的名字。齐泰不慌不忙,从东说到西,从南说到北,一个不落,满分。又问各地形势,齐泰也不说话,从袖子里掏出个手册,上头记得详详细细。朱元璋又惊又喜,这老兄把这些当书背,还写成小册子,走哪看哪,比现在公交车上背单词的四级考生还用功。他也是建文帝的重臣。
      最后说说第三个人。这人特殊,从当官起就是朱允炆的死党,黄子澄。黄子澄是江西人,洪武十八年,高考考了最高分,成了会元,后来当了东宫伴读。这可是个好活儿,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能当这伴读,学问肯定深。朱允炆当皇太孙的时候,他一直陪着。有件事让他俩感情更深了。有一次,朱允炆在东阁门外叹气,黄子澄路过看见了,就问咋回事。朱允炆看他是自己人,就说实话了,担心叔叔们造反咋办。黄子澄一听,乐了,让朱允炆别担心,说:“诸王的兵力也就自保,他们敢造反,朝廷发兵肯定能赢!” 还拿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故事鼓励朱允炆,说朝廷出兵,叛乱肯定能平定。朱允炆一听,心里舒服多了,把这话记心里,还感谢黄子澄指了条明路。这又是个不切实际拿古事说今的例子,周亚夫在哪呢?你黄子澄会带兵打仗吗?
      总结这三个人,都有几个共同点:书读得多,都是文人,有远大理想,都是书呆子。书生误国,可不是瞎话。
      建文帝登基后,赶紧把方孝孺召回来,封了翰林侍讲,齐泰升为兵部尚书,黄子澄成了翰林学士。这三个书生就成了建文帝的智囊团。朱允炆当了皇帝后,找到黄子澄问:“先生,还记得当年东阁门说的话吗?” 黄子澄一本正经地说:“不敢忘!” 那就动手吧,朱棣迟早得反,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可没看错,他肯定造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