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23章 终点,起点:最后的朋友们 ...
-
列位看官,咱今儿个接着唠那大明洪武年间的事儿。这时候啊,大明帝国里头那可是一片繁荣景象,之前打仗留下的烂摊子都收拾干净了,经济蹭蹭往上蹿,国库也满满当当的。朱元璋那可真是费了老大力气,让这饱受战火的土地又活过来了。
朱元璋心里头也挺美,说实在的,他算是个好父亲、好祖父。小时候遭了那么多罪,就不想让自个儿的子孙再遭一遍。为了让继承人能稳稳当当地统治天下,把这好势头一直保持下去,他给帝国弄了一整套特完备的制度,心里就认准了,只要子孙乖乖守着这些规矩,大明帝国就能千秋万代。
可光这样还不行,要想皇位永远在自个儿子孙手里攥着,就得把一些人给除掉,像胡惟庸、李善长、蓝玉这些人(这名单老长了)。朱元璋辛辛苦苦折腾了二十多年,胡蓝案那可是血雨腥风啊,好不容易算是把问题给解决得差不多了。
这下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嗨,还早着呢!还有几个老朋友,得跟他们做个了断。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把四十年前给他算命的周德兴给收拾了。这老兄当年被封了江夏侯,算命的时候说啥 “卜逃卜守则不吉”,得嘞,这下真应了验,想逃没处逃,想守也守不住,只能乖乖认命。
洪武二十七年,颍国公傅友德也被朱元璋给咔嚓了,多厉害的一代名将啊,就这么没了。跟他一块儿倒霉的还有蓝玉的副将、在捕鱼儿海战役中立了大功的定远侯王弼。
洪武二十八年,宋国公冯胜也没能逃过这一劫。这冯胜可是开国六公爵里剩下的独苗苗了,到底还是没躲过去。朱元璋心里估计想着,为了帝国的将来,你们就下地狱吧,谁让你们挡路呢?
一个一个地杀,当年的伙伴都被打发走了,这事儿总该完了吧?嘿,还没完,还剩下最后一个 —— 汤和。
这汤和可机灵着呢,跟胡惟庸、蓝玉不一样。他对朱元璋那是毕恭毕敬的,早就看出来朱元璋这人又厉害又可怕,所以早早地就把兵权交了,舒舒服服地享清福去了。
其实朱元璋也没把人都杀光,像曹国公李景隆(李文忠的儿子,袭了父爵)、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都逃过了这一劫。可汤和不一样啊,他跟朱元璋是一起起兵的老伙计,那影响力可比别人大多了,威胁也大。
虽说汤和都不掌兵了,朱元璋还是跑去看他了。这一趟去啊,可就决定了汤和的生死。朱元璋一瞧见汤和,惊得下巴都快掉了,当年那英勇无畏的将军,如今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流着哈喇子,还强撑着给自个儿行礼呢。
汤和好像也明白朱元璋来干啥,就用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眼神瞅着他,那眼神里带着点哀求,好像在说:陛下,您真打算一个都不留吗?
朱元璋哪能不懂这眼神啥意思。四十年前,一帮出身穷苦却心怀大志的年轻人,为了活命,为了理想,站了出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好不容易把暴元给推翻了,建立了大明王朝。那时候他们可憧憬过未来,还互相发誓,以后都得荣华富贵。这一路走来,有人折了,有人还活着。到现在,就剩下一个站着的和一个躺着的了。
朱元璋心里头清楚得很,四十年前在濠州城,一个九夫长后面跟着个恭恭敬敬的千户。这几十年,刀光剑影的,当年的朋友都没了,有的为我死了,有的让我给杀了。啥叫孤家寡人?这就是啊!
汤和啊,你就活下去吧。在那热血沸腾的岁月里,一起出生入死的人,就剩咱俩了,陪我走完这最后一程吧,我这心里头啊,太孤单了。
朱元璋把老朋友都送走了,这下可算放心了,这大好河山,肯定能一直在自个儿子孙手里。有意思的是,虽说后来出了好多朱元璋想都想不到的事儿,可这想法还真就一直没错。
把那些有功之臣都收拾了,问题也跟着来了。蒙古骑兵时不时就来边界捣乱。这也能理解,人家游牧民族不会种地啊,不当统治者了,想找个活儿干太难了。粮食、衣服、金银,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咋办?只能重操旧业 —— 抢劫呗,总得有口饭吃啊。
朱元璋老了,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到处征战的小伙子了。打了那么多年仗,处理了那么多公务,身子骨都累弯了,心气儿也没了。先不说眼前这些打劫的,万一以后再来个像蒙古那样的对头,谁去顶呢?
年轻人靠不住啊,就会抱着兵书瞎念,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得有严谨的脑子,准确的判断。李景隆年纪轻轻的,可除了是李文忠的儿子,啥本事没有。这时候能带兵、有经验的都被干掉了,这可咋整?
朱元璋就是朱元璋,办法总比困难多。他找到了个军事天赋极高的人,这人有本事保护国家安全,更重要的是,对他那是绝对忠诚。这人是谁呢?就是朱棣。
咱再说说这朱棣的事儿。至正二十年四月,情报说陈友谅要带大军打应天,那兵势汹汹的,把一帮谋臣武将吓得够呛。就在这战云密布的时候,一个身份低微的女人给朱元璋生了个儿子,这时候生孩子可真不是时候。好多人都准备收拾包袱散伙了,谁还顾得上这娘儿俩啊。朱元璋就随便瞅了瞅,没太当回事儿,他这时候保命最要紧,儿子都有三个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这在险恶环境里出生的小娃娃就是朱棣。按出生地算,他该是南京户口。虽说有个城市户口,可他这出生环境比当年的朱重八也好不到哪儿去,朱五四全家好歹不用担心脑袋搬家。就这么着,一位传奇帝王在历史上开始留下自个儿的脚印了,从这第一声啼哭起。
老话说得好:善用刀剑者,死于刀剑下。这小朱棣啊,生于战火,好像命中注定就得死在征途上。
朱棣这童年过得可特别。他母亲不是马皇后,虽说《明实录?成祖实录》里写是马皇后,可好多证据都表明不是那么回事儿,他母亲身份可神秘了,咱后面再好好唠唠。他当了皇帝之后改了自个儿的出生记录,想糊弄后人,可现在看来,也没糊弄住。在朱元璋跟前,他可不敢玩这把戏,朱元璋再忙,儿子是哪个老婆生的,心里还是有数的。
就因为他母亲身份低贱,又不是长子,打小朱棣就没享过啥福,跟他哥哥朱标比起来,那待遇差远了。朱标虽然母亲地位也不高,可人家是长子,还老实厚道,朱元璋稀罕得不得了,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明朝刚建立,就立他当太子了。
朱棣从小就知道,自个儿将来只能给那个高高在上的继承人当臣子。等那人当了皇帝,圣旨一下,自个儿就得跪下,恭恭敬敬地接着,哪怕是让自己去死,也得乖乖听话,还得叩谢圣恩。凭啥呀?就因为他早生几年?
这待遇差别随着朱棣长大越来越明显。朱元璋可重视对朱标的教育了,给太子弄了个东宫,还把当时最有名的学者宋濂请来教太子读书。不光如此,还让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太子有啥不懂的,随时能找这俩人请教。这阵容,简直是超级豪华,天下最牛的文臣武将都围着太子转,在他们的熏陶下,太子那学问长得蹭蹭的。
再看看朱棣,他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就是个普通的造反者,就像个小商贩,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哪有心思管这个不起眼的儿子啊。后来朱元璋日子好过了,地位高了,老婆也多了,儿子生了二十六个,女儿十多个,还收了二十多个养子,这一大帮人,都能凑个加强排了。朱元璋要是喊一声儿子,朱棣能被喊到的概率也就四五十分之一。
真是何苦生在帝王家啊!
跟朱标比起来,朱棣的教育可差太多了。他估计都没咋上过托儿所、幼儿园。他小时候,正是朱元璋抢地盘的好时候,除了朱标,朱元璋顾不上其他儿子的教育,而且那时候手下最多的就是当兵的和将领,能当老师的文人没几个。除了李善长这样主动来投奔的,其他文人都是被 “请” 来的。这 “请” 字可大有文章,实际上就是威胁、拐骗、绑架啥的,像刘基、叶琛、章溢这些人都是这么被弄来的。读书人想混口饭吃容易,没必要跟着造反。
所以朱棣打小整天看到的就是那些拿着明晃晃刀剑、穿着厚重铠甲的将领,还有缺胳膊少腿、一身伤的士兵,耳朵里听到的都是今天砍了几个脑袋、昨天抢了多少东西这种少儿不宜的话。时间长了,他也被带坏了。
就算后来环境好了,朱棣也不是朱元璋教育的重点。没有宋濂那样的大学者教他,虽说顶着个皇子的名儿,可没多少皇子的待遇。要是按学习成绩排,皇太子朱标就是班里的尖子生,朱棣就是个不爱读书的小混混。
毛主席以前评价朱棣的文化程度是半文盲,这可不是说他不识字,是跟皇家的教育水平比起来。看朱棣批的奏章就知道,这评价挺靠谱,他确实没多少文采,连当年失学后来自学成才的朱重八都比不上。不过在现实生活里,有时候尖子生还真干不过小混混,这也是常有的事儿。
朱棣跟他哥哥不一样,他小时候经常跟武将们在一块儿,好像只有聊打仗的事儿他才来劲。他还有个表哥,俩人关系不错,经常一起出去玩。按说皇亲国戚的表哥能有啥坏影响?可问题是这表哥的工作太特殊了。他表哥就是李文忠。
李文忠那可是名将,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有人甚至觉得他比常遇春还厉害。跟李文忠在一块儿,除了打仗也没啥可唠的。朱棣跟着他可学了不少战场上的真本事,都是拿命换来的经验。
朱棣还有个收获,就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李文忠比朱棣大不少,李景隆就成了朱棣的小伙伴。小时候一起玩,朱棣就发现,跟李文忠比起来,李景隆就是个军事白痴。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李文忠就算不是龙凤,那也是只老虎,可他儿子李景隆就是只老鼠。后来的事儿也证明了,李景隆不光打仗不行,还是个软骨头。朱棣可把这些都记在心里了,他知道,以后肯定能派上用场。
朱棣就这么长大的,母亲身份低贱,朱元璋不咋待见他,他有三个哥哥、二十二个弟弟,虽说贵为皇子,可没多少人稀罕他,就像路边的野草,没人管没人问。最让他难受的是,哥哥朱标啥都有,用的是最好的,礼仪是最隆重的,文武百官见了都得跪下磕头,小心翼翼的。为啥呢?因为朱标是太子,以后要当皇帝的。
都是朱重八的儿子,小时候都一起玩过,朱标也没比别人强多少,咋就这么特殊呢?人不怕穷,就怕比。朱棣心里明白,在这个家里,想要啥得自己去争,没人会白给。
列位看官,咱今儿个接着说那朱棣的故事。洪武四年,十一岁的朱棣被封了燕王,您可别以为朱元璋多看重他,为啥呢?他那二十六个儿子都封了王,这就是走个过场罢了。十七岁的时候,朱棣啊,经那朱氏婚姻介绍所一安排,娶了他的头一个老婆,这老婆可不一般,正是第一名将徐达的大闺女。您瞧瞧,这婚姻里头可有点政治味道,就像是朱棣和武将们拉了个小联盟。
二十一岁,朱棣奉命就藩,去的地儿是北平,就是当年的大都,现今的北京。这时候的朱棣虽说年纪轻轻,可这人间冷暖、世间悲凉都尝了个遍。他是皇子,那些大臣内官们的嘴脸他可看得清楚,一个个趋炎附势、落井下石,那手段卑劣得很。不过朱棣心里明白,这些人也没啥错,荣耀这东西啊,就爱跟着成功者跑,从古至今,都是这个理儿。
朱棣心里就一个想法:我得做个成功者。他打小就经历战火,长大又总和武将混在一块儿,惨烈的战场、血腥的杀戮,他都见识过。年轻时候的这些经历,就像一把刻刀,把他的人生角色刻成了职业军人,这角色就像影子一样,跟了他一辈子,连他的性子都给拿捏住了,哪怕后来当了皇帝,这骨子里的军人劲儿也没散。
说实话,这时候的朱棣可没谋反的心思,就是心里不平衡,顶多私下发发牢骚。他一个小透明皇子,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在朱元璋跟前好好表现,等以后分遗产的时候,能多捞点好处。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终于登上了自己人生的舞台,开始了第一场表演。这时候啊,捕鱼儿海大捷都过去两年了,当年统兵的蓝玉,那是越来越骄狂,早就上了朱元璋的黑名单。朱元璋哪能把兵权再交给他呀,琢磨来琢磨去,把部队指挥权给了自己两个儿子。朱棣呢,就是其中一个。
打从十年前被封在北平,朱棣就和隔壁的蒙古骑兵较上劲了。两家离得近,就跟邻居似的,时不时为了点地盘的事儿闹别扭,谈不拢就开打,打赢了再谈,要是碰上打不服也谈不拢的,就找朱元璋出兵帮忙。名将傅友德、冯胜、蓝玉都带过兵从北平出去打蒙古。朱棣心里有数,在这些老将跟前,自己就是个小菜鸟,所以他可虚心了,跟着这些名将学本事,一点皇子的架子都没有。他还跟着大军上战场,那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场面,他都看在眼里。
您再瞧瞧人家朱标,在皇宫里舒舒服服地学着孔孟之道、圣人之言,朱棣却在那冷飕飕的大漠里晃悠,在满是尸首的战场上溜达。没人教他咋当皇帝,咋管臣民,对当时的朱棣来说,在战场上活下来,这就是唯一的目标。兵书?那都是纸上谈兵,别人的经验也不能照抄,要想打赢,只能靠自己。
就这么着,朱棣从战争里学战争,从失败里找胜利,经过无数次残酷的考验,他可算是把战争的规律摸透了。他就像一颗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从一个战争爱好者变成了战争的主宰者,那判断力和意志力,都跟开了挂似的,一下子就有了优秀将领的范儿。
可这战场上的杀戮,那无数没名没姓的尸首,也把他的心给冻得邦邦硬。昨天还活蹦乱跳的一群人,第二天就成了一堆冷冰冰的尸体,阵亡登记簿上可能都找不着他们的名儿,家里人也不知道,战后统计伤亡人数的时候,这些人就像个小零头,被一笔带过。谁能知道他们来过这世界?谁能知道他们也有老婆孩子,有老母亲在家里盼着?在这战场上,生命有啥价值呢?
这残酷的战场让朱棣把这世界的本质看得透透的:只有强者才能活下去!
带着这股子劲儿,朱棣领着他的部队踏上了远征之路。洪武二十三年,朱棣三十岁,头一回当了军队的主帅。当主帅,发兵远征,这可是他小时候就有的梦。那时候他看着名将出征,那场面,亮闪闪的盔甲,雄赳赳的战马,旌旗飘啊飘的,好几万人都听一个人的命令,在那旗帜下往前冲,多威风啊!
朱棣就像着了魔一样,爱上了这种残酷的美,这就是军人的快乐和荣耀啊!
可朱元璋对朱棣也不是百分百放心,把兵马分成两半,另一半给了晋王,还亲自给他们定了作战计划。这次远征有俩目标,一个是北元丞相咬住,一个是太尉乃儿不花。
朱棣心里明白,这就是朱元璋给他设的一场考试,考好了,以后才有好日子过。所以他为这次远征准备得那叫一个周全。这次出征啊,和以前一样,难点不是能不能打赢敌人,而是能不能找到他们。
朱棣心里门儿清,出征后,没急着往前冲,先派了几支轻骑兵出去到处侦察。这几支骑兵也不含糊,到处找啊找,还真把乃儿不花的位置给摸清了。朱棣可小心了,把消息捂得严严实实的,然后带着部队悄悄地出发了。
朱棣这军事行动保密工作做得好,乃儿不花一点都没察觉。明军都快到地方了,这时候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雪。好多人就说了,这风雪天行军,士兵们士气肯定低落,得停止进军。军营里一片抱怨声,跟开了锅似的。
您猜怎么着?朱棣一听下雪,反倒乐了,为啥呢?他可能是从蓝玉那得了灵感,严令部队继续前进。您还别说,朱棣这决定可太对了。
风雪之夜行军是辛苦,可敌人也肯定放松警惕了,他们也觉得这天气不适合行军啊。但这决胜的时机,往往就在出其不意的时候。就像拿破仑说的:绝对不要做你的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这样做。
朱棣的大军就跟当年蓝玉夜袭庆州似的,顶着大雪就朝敌人冲过去了。等大军到了乃儿不花的营地,元军都吓傻了,可更让他们傻眼的还在后面。
这支大老远跑来的军队,没急着进攻,反倒埋锅做饭,安营扎寨。元军心里纳闷啊,明军跑这么远,吃了这么多苦,我们一点准备都没有,要是他们进攻,我们不得全军覆没啊?可他们这是干啥呢?难道是来旅游的?看他们舞刀弄剑的样子也不像啊,到底玩的啥把戏?
朱棣可不是傻小子,他知道这时候进攻,元军肯定一触即溃,可他没这么干,不是他讲啥风格,想混个公平竞赛奖啥的,这里头可有更深的算计。
部队安顿好后,朱棣派了个人去元军大营见乃儿不花,他要给乃儿不花来个大惊喜。
这乃儿不花一见来人,脸都白了,张嘴就喊:“怎么又是你?” 为啥这么说呢?来者是个老熟人,就是观童。您还记得洪武二十年冯胜远征纳哈出的时候吗?劝降纳哈出的就是这位老兄,他可算是个老牌地下工作者了,专门干这劝降的事儿。
自从纳哈出那事儿后,观童劝降的名声在蒙古那是传遍了。只要有他出没的消息,蒙古各部落都紧张得不行,生怕被人当成暗通明朝,那可真是跳到捕鱼儿海也洗不清了。巧了,观童和乃儿不花关系还不错,当年的好友这时候见面,那滋味可复杂了。
观童还是老一套,先跟乃儿不花讲了讲明军的政策,什么优待俘虏啦等等,然后把形势一摆:你要是顽抗到底,那就是死路一条。
其实都不用观童多说,营外明军磨刀的声音都听得见,再不投降,这磨刀石可就换成自己的脑袋了,这城下之盟,不签也得签。
乃儿不花一咬牙,决定投降了,就和观童一起去朱棣的营里办投降手续。这北元的太尉对朱棣可好奇了,这啥人啊?时机判断这么准,行动这么快?
等进了大营,乃儿不花都懵了,朱棣居然用招待贵宾的礼仪来款待他,还亲自到营外迎接。乃儿不花手忙脚乱的,半天才想起自己是来投降的。他小心翼翼地提了几个保证士兵安全之类的条件,朱棣可大气了,全都答应了,还摆了一桌好酒好菜招待乃儿不花。
乃儿不花没想到,投降还能有这待遇,心里感动得不行,赶紧回营召集人马,排着队投降。
就这么着,燕王朱棣人生的第一场表演完美落幕了,他没费一兵一卒就把北元军主力给灭了,战略目的也达到了。他在这场演出里的表现,那简直绝了,连投降的乃儿不花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他是个宽宏大量的人。
您瞧那史料记载,一场战役看似平常,可俺细细一琢磨,只觉后背发凉,这朱棣啊,着实可怕。他可怕在哪呢?不是说他抓了多少俘虏,而是这一场军事行动里,他展露出来的本事和心思,那可太吓人了。
朱棣带着好几万士兵,千里迢迢,顶风冒雪,好不容易才找到敌人。这就跟那寻宝片里似的,一群海盗累得气喘吁吁,终于寻到宝藏,那不得兴奋得蹦起来?当时朱棣肯定也这心情,眼看这敌人就跟纸糊的似的,随便下个令就能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可他偏不。这就好比海盗都到了藏宝藏的海岛,打开箱子瞅见金银珠宝堆成山,那领头的却说:“兄弟们,咱先回家,财宝明年再来取。” 这要是真有这么个傻帽头目,手下人不得把他给生吞活剥喽?
但朱棣就这么干了,这简单占有是小聪明,暂时放弃那才是大智慧。朱棣等这一刻等了老久,胜利都快到手了,自己的能耐能显摆显摆,老爹也能高看一眼,这诱惑得有多大啊。可他忍住了,虽说就那么一会儿。他不管手下人急得直跺脚,磨刀霍霍就等他一声令下,他也没去砍那些傻愣愣的元军。他把马上就能到手的荣耀先放一边了,这得要多强的忍耐力和克制力啊!这才是朱棣真正可怕之处,能忍常人不能忍,能压下自己的欲望。
您可别小瞧这远征里的小插曲,仔细一分析,就能瞧出朱棣的性子。这史料里啊,朱棣有两张脸。一张是仁慈和善,跟自个儿地盘上的老百姓处得可好,给他们主持公道,就跟那爱民如子的青天大老爷似的;另一张呢,是残暴嗜杀,把不听话的大臣扔油锅里烹了,还把人家亲戚全给灭了。这看着矛盾啊,一个人咋能这样呢?其实啊,朱棣清醒着呢,他没精神病,也不是双重人格。这两张脸,各有各的用处,和善慈悲的脸对着那些听话的人,残暴凶狠的脸就留给敌人。对朱棣来说,残暴也好,怀柔也罢,都是手段,目的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达到目的,感情能压就压,不愿做的事也得做,啥手段都使得出来,这就是朱棣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从一个毛头小子,到一个老谋深算的藩王,这宫廷里的勾心斗角、战场上的你死我活,可把他给折腾得够呛。朱棣生在权力的大网里,长在利益的漩涡中,只要有利益的地儿就有纷争。他是皇子,就算他不去招惹别人,麻烦也会自己找上门。在这环境里,老爹、老娘、兄弟,都跟个符号似的,指不定啥时候就成敌人了。亲人都信不得,还能信谁呢?啥时候都得靠自己,这就是朱棣的悲哀。在这世界,只有变得强大无比,强大到没人敢惹,才能保住自个儿。这就是封建皇族那权力的规矩,不适应就得被淘汰。朱棣在这环境里,童真和幻想都丢光了,就剩下这权力的游戏规则,他玩得可溜了。
他成了强者,可也付出代价了,这世上哪有白捡的便宜啊。他对乃儿不花那么宽大,可不是因为他心慈手软,他心里指不定多恨这让他在冰天雪地里瞎跑的家伙呢。您看他后来那残暴样,就知道他脾气可不好。可他还客客气气地招待乃儿不花,这三十岁的朱棣,在这方面,说不定比三十岁的朱元璋还厉害。朱元璋三十岁拿着刀剑抢天下,朱棣三十岁用隐忍谋划未来。朱棣就像个顶尖的体操运动员,那些花里胡哨没用的动作全不要,就盯着那最后的大奖 —— 皇位,卯足了劲准备最后一跳。
不过这时候朱棣还没那本事,他得先把俘虏数清楚,回去给老爹交差。嘿,巧了,跟他一起出征的晋王是个胆小鬼,连蒙古腹地都没进去。这就好比去人家串门,门都没进,在门口放两枪,喊两嗓子就跑了。有这么个窝囊废兄弟衬着,朱棣一下子成了大英雄,全国老百姓都把他当民族英雄。朱元璋也高兴,赏了朱棣一张支票,面额一百万锭的宝钞。这宝钞啊,咱前面说过,洪武年间发行没准备金,说不定朱元璋见朱棣前才让人准备好纸,印上数字呢,反正他是皇帝,想写多少写多少。朱棣要是聪明,就得赶紧把这支票换成粮食布匹啥的,不然等通货膨胀,这支票就跟卫生纸没啥两样了。
其实这都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朱棣这一场表现,让朱元璋瞅见他的能耐了,也开始信任他了。演得好不好倒在其次,先混个脸熟嘛。可这远征也就给朱棣带来这点好处,没人觉得他能当皇位继承人。朱棣心里也明白,自己再折腾,也就从个小龙套变成个小配角,想当主角,得朱元璋点头。可朱元璋压根没这想法。
要是就这么发展下去,朱棣这满怀壮志的,最后可能就成了朱标的好弟弟,守着国家边疆,本事都给国家使,野心也随着时间没了。可就在大家都以为定局的时候,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死了,这主角的位置空出来了,机会来了!
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就是个毛头小子,啥经验没有,这能扛起帝国发展的重任?得换个人啊,咋也得搞个公开选拔啥的吧。就算不公开竞争,抓阄总行吧,老爹,您可不能再搞一言堂了,多少给点民主啊。朱棣那时候可期待了,他觉得要是公开竞争,自己肯定有优势。那小娃娃懂啥,论处理政事、出兵打仗,谁能比得过我?宁王打仗是厉害,可他就是个武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还想当皇帝?除了我,还有谁能行!
可没想到,朱元璋对朱标感情太深,又搞暗箱操作,让十五岁的朱允炆当了太子。朱棣这下傻了,白忙活一场啊。
朱标好歹是哥哥,长兄如父,按资排辈,心里还能接受。可这十五岁的小娃娃也敢在自个儿头上作威作福,这哪能行啊?可事实就是这样,等老爹一死,这小娃娃就是皇帝,自己就得跪下宣誓效忠。他有啥本事?没战功,没政绩,凭啥当皇帝?人生最痛苦的不是结局惨,而是知道结局改不了。之前朱棣也就抱怨抱怨,朱允炆一继位,朱棣可就真动歪心思了,这就从心里想想犯罪变成准备动手犯罪了。
但朱棣再不服气,也得听话。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又要对北元远征,主帅还是朱棣。朱元璋老了,年轻时的威风只能在回忆里找了。可他脑子清楚,得在死前把事都解决,这样大明才能一直昌盛。国内没事了,可他那军事直觉告诉他,北元还是大麻烦,得连根拔了。朱棣就成了这统帅,他可不想干,自己就是个打工的,出兵打仗成义务劳动了,干好了是老板的功劳,干坏了还得担责任,这谁乐意啊?可朱元璋不跟他商量,谁让你以前表现好,就你了,不干也得干。
同年三月,朱棣心情复杂地从北平出发了。这次战略跟上回差不多,到了大宁,先派骑兵找元兵位置,找到后翻山越岭到彻彻儿山,把元军打得屁滚尿流,还活捉了大将索林帖木儿等人。按说任务完成该回家了,北元那些家伙都等着他们走呢,仗打完了,人杀了,帐篷烧了,您赶紧走吧,您走了我们好重建啊。可朱棣这时候心情不好,就拿北元撒气,追出去几百里,追到兀良哈秃城,把北元大将哈剌兀也打败了,这才大摇大摆地回去。这郁闷的人啊,可千万别惹。
朱棣得胜回来,可没以前高兴,这能理解。朱元璋可不这么想,他觉得国家又多了个好将领,朱允炆又有个好叔叔依靠了,这也就是他自己一厢情愿。
这时候朱元璋可算松口气了,打了一辈子仗,忙了一辈子公务,自己的活干了,儿子孙子的活也干了。大明帝国生机勃勃,老百姓日子安稳,商业也发展起来了,朝鲜也归顺了,北元都被打成游击队了。朱元璋对自己那套政策可有信心了,他觉得子孙只要有点脑子,就能靠这政策把大明管好,万世太平没问题。都安排好了,我也能放心走了。
对大臣来说,朱元璋可能不是个好君主,可对子孙,那绝对是个好父亲、好祖父。这就跟现在独生子女家长似的,特别是那些挨过饿的,舍不得孩子吃苦,恨不得替孩子遭罪。朱元璋就是这样,他希望子孙团结,辅佐朱允炆。可这就像有代沟似的,子孙有自己的小算盘,皇族子孙可体会不了朱元璋的父爱,他们就盯着朱元璋坐的那把椅子,瞅着朱元璋就盼着他赶紧退休呢。朱元璋奋斗一辈子,给子孙留了大笔财富,可到最后,子孙就盯着他手里那点财富,看他的眼神冷冰冰的。这可真是朱元璋最大的悲哀。
咱也该给朱元璋一个公正评价了。朱元璋生在乱世,爹娘早死,穷得叮当响,没背景、没后台、没依靠,全靠自己打拼。他吃了多少苦,多少次从死神手里逃过,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埋了战友继续战斗。那时候厉害角色可不少,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好惹。朱元璋就靠着惊人的军事天赋把他们都打败了,那时候最牛的统帅就是他。他几乎啥都没有,就凭勇气和决心,建立了这庞大帝国。谁能想到几十年前那个要饭的乞丐能成大帝国的统治者呢?命运之神可没帮他,没人同情可怜他,都是他自己挣来的。他告诉咱,坚强的意志和决心能打败一切困难,执着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就是最厉害的武器。朱元璋回头看看自己这几十年,看看自己建的强大国家,有理由骄傲自豪。我是朱元璋,是大明的缔造者!
六百多年过去了,朱元璋身上的争论就没停过。他有功勋,也有过失,这争论再过上六百年,估计也停不了。朱元璋啊,你就是你,时间咋磨,岁月咋蚀,你都在那,功过都在史书里,让后人说去吧。江山如画,当年多少豪杰啊!
咱再说说那黄昏的京郊马场。这原本是一大片农田,被政府征了,种上草,成了皇室的马场。朱元璋就站在这马场里,他这辈子骑马打仗,就好这口,老了也忘不了当年纵马驰骋的日子。岁月不饶人啊,当年的小伙子变成老头了,当年的伙伴朋友都没了。他心里也琢磨,这辈子得到啥,又失去啥了呢?为了建这帝国,青春没了,精力没了,爱人、朋友、属下也牺牲了,杀了不少人,做错不少事,现在也走到头了。一个孤独老人守着大帝国,这就是结局。
他又骑上马,虽说身体不行了,没当年的本事了,可一上马,挥起马鞭,那感觉就回来了。皇觉寺里,明月照着,就一盏孤灯;濠州城中,小心翼翼,努力奋斗;鄱阳湖畔,湖水千里,火光冲天;茫茫大漠,金戈铁马,黄沙飞舞;开创帝国,规矩定下,福泽后代。他骑着马飞奔,江河大地都在脚下,锦绣山川都被抛在身后。一个个身影在眼前晃悠:郭子兴、马皇后、陈友谅、徐达、常遇春、王保保、胡惟庸、蓝玉,有的他爱过,有的他恨过,有的他信过,有的他背叛过,有的是朋友,有的是敌人。此生够了,够了!小时候穷,可志向大!千军万马像发怒的弦!我厉害,大明就强!我厉害,天下都震!他拉住马缰绳,迎着落日最后一点光,看了一眼壮美河山,仰天大笑:我本是淮右的老百姓,这天下对我来说,还有啥可求的呢!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享年七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