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书声琅 ...

  •   因为张夫人才生产不久,需要静养,程子熙便随萧烨在别苑读书,萧晏如乐得在这待着,萧烨也不勉强,拨了一些人来照顾,就由着她了。
      萧烨并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只是觉得晏如才五岁,此时开蒙有些早了,谁知程子熙读书时,萧晏如在书房待了一天,晚上便强烈要求一起学习。
      一个孩子太孤单,晏如喜欢也是好事,于是次日,书房就多了一张小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
      ……
      一年后,他们读书的地方搬到了丞相府,但别苑依旧是两人最喜欢的地方。春日里杨柳依依,蜂蝶逐香,窗外细雨绵绵,他手捧书卷,她便在侧安静研墨;夏日骄阳烈烈,她贪嘴喜凉,他每日便早起半个时辰,绕道西街的宋家铺子,为她买一碗冰雪冷圆子;秋日里枫树如火,银杏洒金,她拾一篮落叶,束成花朵形状,他寻人打造木盒,将花叶细心收藏;冬日飞雪漫漫,她在院中欢呼,堆出雪兔,他递上手炉,取出夏天留下的荔果核,为兔儿添上灵动的双眸。
      就这样冬去春来,四季轮回,十年光阴如一梦,美妙地不似人间。
      本朝高祖皇帝李和原是个普通农户的儿子,前朝君主昏庸,宠信奸佞,大肆揽财,民不聊生,终于爆发了农民起义,高祖皇帝英勇果决,起义军首领病逝后,得到了众人拥护,最终推翻了前朝,登基为帝,程大将军曾祖程绩便是高祖副将,一路追随,忠心耿耿,攻掠城池无数,被封为宁远大将军,并许程家子孙世袭,开国百余年来,程家儿郎舍命疆场,帝王视为心腹,荣宠加身,传为君臣佳话。
      然而荣华背后亦有暗流涌动,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自程绩至如今的大将军程睿,已有四世,程家手握兵权,树大招风,程睿又岂能不懂。子熙是程家独子,程夫人在生下孩子不久后便撒手人寰,程睿多年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如何忍心让发妻舍命留下的孩子再承受这些阴暗,索性将程子熙送到萧烨门下读书,既是向皇帝表明自己不恋栈兵权,也是希望子熙能读书入仕,哪怕做个小小的言官,也可上书辞了这世袭的枷锁,去过安稳些的日子。
      可惜这样的想法也只坚持了两年,边境不稳,异族狼烟。而朝中将才凋零,除了程家,竟无可统兵之帅。程家忠骨,非为一身一命,一氏荣华。而是为了江山安稳,百姓宁和,若自己真的为了所谓“清誉”,而将独子培养成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放任军中有兵无将,使国之长城溃散,才是真正的程家罪人。
      程睿反复权衡,最终决定,命子熙半日读书习字,研孔孟礼乐之道;半日操练弓马,学兵家排布之思。但不许子熙外露分毫武艺。若国家安稳,便权当作强身健体;若山河动荡,便挂帅出征,履行身为程定儿郎的责任。
      程子熙到底是将门血脉,于战事兵法颇有天赋,也遗传了程睿稳重的性子。十年来,除了程睿与萧氏父女,谁也不知,外表温文如玉的程家公子,其实射得一手好箭。
      萧晏如不喜欢四书五经,女则女戒这些无聊的大道理,却偏爱些诗词曲赋,官场策论,和博弈之道。因此,有时萧烨为晏如布置的课业,晏如无从下手,便央求程子熙捉刀代笔。而程子熙也不愿晏加被这些所谓的三从四德束缚,与天下女子一般困于深宅。只得摆起兄长的架子,冷脸说教几句,写完后再说一句:下不为例。可下次晏如再来央求,他依然不忍拒绝,一次次写下世人奉为圭臬的圣人之言,护佑晏如山水般鲜活的心。而晏如也正像诗词中的皎皎明月,蒙蒙烟雨,纤尘不染,与天地共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