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 ...

  •   梁家的老宅是一套颇具北方特色的大四合院。

      庭院方正,院落重叠,前廊后厦,院园相通。原是祖上传下来的,说是某一位老祖斥巨资修建,在南方打造一处北方院落,为的是从北国远嫁而来的贤妻。

      十九岁之前,梁有才的说法,是梁家曾经阔过。后来家道中落,到他这一代,只能举家北上做北漂,经年累月打拼,方步入小康家庭。

      十九岁之后,梁有才的说法,是梁家欣欣向荣,家境只在抗战年代受过打击。
      建国之后,他这一代,重操旧业,承着祖上流传百年的法子,制作独特的古法酱油,将“乾兴”这一民族品牌销往大江南北、世界各地。

      倒也怨不得十九岁的梁星觅如此目瞪口呆,他想了想,实在想不通老爸的逻辑。

      目前自己与酱油有关的属性,大概只有做饭时可以将酱油使用得出神入化,以及在十二岁时相中了酱油的色泽、用了整整三瓶、花费二十天作出一幅惊天地泣鬼神的《清明上河图》。

      彼时梁有才国外出差、林清泉外出调研、梁月见自是懒得管他,天时地利人和,每晚宁哲给他熄灯后他就会蹑手蹑脚的爬起来,打开窗户,依靠台灯,趴在地上,一丁一点地用酱油临摹。

      而且他很会计算时间,每次都能克制住只画三个小时,不耽误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去上课。

      梁有才出差回来后,看到这样一幅神作,顿时怒火中烧,当着他的面将宁哲骂了一通,打电话向学校请了三天假。

      又提溜着他的耳朵将他领进书房,抽了一堆书给他看:《天工开物》、《齐民要术》、《物类相感志》、《中华酱油史》,并扔给他一支笔一个本子,罚他抄书,且只抄酱油部分。

      当时酱油着实令他有些痛彻心扉。

      以至于他为了报复梁有才,只花两天就全部抄完,并且用最后一天,将酱油的前世今生、制作要点,一一列举清晰,晚餐时间大张旗鼓地给梁有才呈上来。

      他老爸一口饭差点没噎喉咙眼里。
      他宁叔两只眼珠将将就要瞪出来。
      他老姐直呼苍天啊梁星觅真可怕。

      得亏他老妈没在,要不然真免不了一场鸡飞蛋打。

      他觉得自己当时报复得可真成功。

      梁有才妥协了,画重金将《清明上河图》裱起来,在儿子虎视眈眈的目光下,挂到老宅梁星觅屋里。

      两个月后梁有才再出差,还给他带回来一瓶墨水。
      梁星觅一看,正是自己渴求了两个月的酱油色!

      “我有一个朋友,”梁有才扶了一下眼镜,微笑着说,“他会调墨。我请他吃饭,求他调的,”他摸着儿子的头发,“用完了自己学着调,不要再浪费食物了。”
      “酱油制作工艺复杂,大豆发酵耗费物力、人力、更耗费传承人的心血。好酱油的品质,可不是你抄抄写写就能达到的。”

      “你喜欢画画,要学着像酱油那样去沉淀,酿造出好的作品。”
      “我儿有国梁之才,有才会以你为傲。”

      镜片上映出车窗外的蜀中冬色。

      西川位于盆地边缘,地势上西高东低,既有连绵的山脉,又有富饶的平原。
      老宅坐落在西川东部,不在市区。

      轿车穿过繁华的街道,一直朝太阳行驶。雪后的暖阳最是耀眼,总爱在各处洒下光辉。

      趁阳光明媚,上午十点,梁星觅终于回到老宅。

      他率先迈步下车,将自己的衣襟整理平整,闪闪紧跟着跳下来,一人一狗蹦蹦跳跳地跨上三步台阶,跑进宅门。

      进门便是一面岁寒三友影壁,穿过一道屏门,从垂花门进院,便是豁然开朗。

      梁兴华正拄着拐杖、领着鹦鹉在内院晒太阳,一看到他,就朝他挥手。

      “爷爷——”
      他跳着,穿过游廊,跑向梁兴华。

      “哎哟——回来啦回来啦!”梁兴华扔掉拐杖,先拉过孙子的手,上下捂着,“这手怎么这么凉,还没我这糟老头子热乎。吃过饭了吗?”

      梁星觅低头笑着说:“还没。”

      梁兴华一撇嘴,在他后背轻拍两下,说:“不吃饭不吃饭,就你天天最有能耐!知道你不吃,特特地,”他郑重其事地说,“给你留了。小吴——”

      “哎!”梁家的厨师吴伯,挂着围裙从厨房探头,笑眯眯地招呼梁星觅,“多多想吃点什么?包子、油条、豆浆、豆腐脑儿?”

      “怎么又是这些?爷爷,我想吃锅盔糍粑、肥肠粉!”他扶着爷爷在椅子上坐下。

      “这你就不懂了,”梁兴华挺直腰板,“刚从北方回来,先吃点这些垫一垫,免得突然食物变化,胃里受不了闹肚子。小吴,搬个桌子出来,晒着太阳吃!”

      宁哲和何瑜正在司机的帮忙下,拖着行李进来,刚一看到他们,就招手打招呼:“老爷子好久不见,您身体好啊?”

      梁兴华头发雪白,但耳聪目明,说:“硬朗着呢!你俩没吃饭吧,厨房里还有!”

      说罢又点着梁星觅的鼻子:“你不吃,还累着别人跟着你不吃!”

      “这次回来的急,没给您带礼物,”梁星觅眨巴着眼,“但是,我让姐姐带了!”

      “行啊行啊,阿丰还没到家,你这就把活儿给她安排上了,她不打你?”

      “不打,她说要带些京八件给您尝尝!”

      “你们姐弟俩想得还怪美,”梁兴华哈哈大笑,“我年轻时走南闯北,全国各地都去过,难道这些东西还没吃过?你们都回来,那才是和和美美。”

      吴伯将桌子板凳搬出来,又摆上早点,梁兴华按着拐杖:“吃吧,吃饱了才是好儿郎,吃饱了才能上战场!”

      梁星觅被盯着,无奈地啃了个包子,吃了根油条,还好吃了碗麻辣豆花,才觉得对味、舒爽。

      “刚刚我就瞅见,有个白花花的小动物在外院窜来窜去,”梁兴华眯着眼睛,“是个什么?”

      “呀,我把闪闪给忘了,我去把它抱过来给您瞧瞧!”

      梁兴华按住正要起身的梁星觅,嫌弃说道:“才吃这么一点,管什么用!”

      梁星觅解释道:“昨天路上没吃好,今天不能猛地吃太多。”

      “行吧行吧行吧,随你,午饭可就能多多地吃喽。”梁兴华麻利地挥挥手,“不用去叫它,看爷爷的鹦鹉把它喊过来。”

      “智哥儿!”他抬头朝落在花架子上的红嘴绿毛鹦鹉说话,“飞去把那小狗喊过来!”

      那鹦鹉会说话,转着脑袋说:“好的好的。”
      张起翅膀扑棱一声起飞,从垂花门底下飞出去,叽叽喳喳地在外面喊。

      不一会儿,鹦鹉似闪电一般飞回来,萨摩耶从门槛上露出耳朵,猫似地向这边张望,看见主人,嗖的一下蹦过来,圆滚滚的甚是活泼可爱。

      “是闪闪吧?”梁兴华唤着小狗,“比视频里长得还要乖!”

      他弯下腰抱起闪闪,掂量掂量,说:“胖胖的,毛长长的,”点了点小狗鼻头,“小西洋狗,没到过咱蜀中吧,新鲜吧!不比咱这小土狗,在这里你可是要滚得脏脏的喽!”

      “不吃了?”他斜乜着眼睛问梁星觅。

      “吃饱了。”梁星觅笑着说。

      “回屋歇着去吧,小吴早把你房间都收拾齐整了,路途遥远,早该累了。”

      “我不困,陪陪您。”

      梁兴华举着闪闪的爪子,指着梁星觅的眼睛,说:“看他眼底下黑黑的噻,还以为我没瞧见哈,看他坏不坏!去去,睡觉去,休息好才能过好年!”

      “正好他去睡觉,咱们和小宁、小何说说话,筹备筹备今晚做什么大餐!”

      梁星觅无可奈何,只能一步三回头走向自己房间。

      梁家老宅在几年前被梁有才翻新过,外面古香古色,内里是崭新的现代风,每个房间都有独立卫浴。
      《清明上河图》正好有房间长,所以挂满一面墙。

      宽阔的床面十分舒坦,干净的被褥都是太阳的味道。

      他盘腿坐在床上,观察自己十二岁的笔触,新找出几处用错的笔法。
      又翻了下手机,没什么要紧的消息。梁有才承诺的新闻也位列热搜,受关注度很高。

      倒是打开他创建的万家号,翻看留言时,发现有人在后台私信。

      万家号是他一年前倒腾出来的,自己平日里练习的字画就晒在上面。

      为了避免被认出,他还给账号起了个雅名——停云阁。身为阁主,还给自己捏了个艺名——梁珩。
      看到“珩”字,梁星觅猛然想起路上认识的那位朋友,西川这么大,不知道他有没有平安到家?

      他画艺精湛,没多久就积累了一批粉丝,并且有人开始在文章下面求字求画。

      梁星觅灵机一动,在专栏里上架了商品橱窗,分不同价位定制字画。
      客人反响很不错,他很快就迎来不少回头客和新粉丝。

      万家号上赚得盆满钵满——虽然只有万把块,但客人都很欣赏自己的作品,而且多了些生活费,梁星觅很受用。

      几天前,梁星觅发现自己家财万贯,激动到半夜睡不着,便发布一个公告:“春节期间休息,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云云。

      今日一看,好多粉丝留言评论:

      【梁老师新年快乐】

      【期待您在新的一年带来更优秀的作品!】

      【期待期待!】

      还有在后台私信的,他一一阅读,作出回复:【同乐同乐。】

      他开心得不亦乐乎,措不及防翻进一条离谱的私信。

      这位是个老粉,名叫“临安一枝花”,是他的一位大客户。
      让梁星觅颇惊喜的是,这位朋友每次的收获地址都不一样,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福利院和养老院。

      “临安一枝花”每次只有简单的几句交代,但梁星觅总是对他的订单最上心,不容自己有丝毫瑕疵,还会尽善尽美。

      但是这次翻开,竟然是和陶家辉一样噩梦的、看不见顶的小气泡,梁星觅惊讶地闭着眼睛,手指一拉,划到最上面。是三天前发来的:
      【梁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梁星觅不好意思地浅笑,他本是年纪轻轻。

      【提前祝老师春节快乐】

      梁星觅:谢谢谢谢谢谢……

      【知道您现在休息了,但还想冒昧询问一下,能否临时加卖一幅作品?】

      梁星觅:啊?三天前?

      【是这样的,家中有长辈过寿,想定制一张福寿图】

      梁星觅思索片刻,自己不是年长者,并不能胜任画福寿图这份工作。

      【之前看您的发货地址,都是京都,正巧,我也在京都,应该挺方便的】

      梁星觅:嘶,现在不在京都了,在西川。

      【这是我的地址:京都市XX区XXX路5号】

      梁星觅打开地图,看着标出的这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地点。

      【不知道您是否方便,我愿意出双倍价钱】

      梁星觅:现在真不方便了……

      对方见很久没有回话,大概是考虑很久,两天前又蹦出来一条:【梁老师,不可以吗?】
      【出五倍价钱呢?】
      【十倍呢?】

      梁星觅:他好有钱……这个价位的十倍价钱,那得上万了。

      最后大概是失望了,一天前“临安一枝花”发了一条:【那好吧,祝梁老师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梁星觅也很失望:好大一笔单子,但于情于理,接不了。

      他悲愤地躺在床上,悲愤地打开键盘:

      【不好意思,这位朋友,现在才看到您的私信。】

      【很遗憾地告知您,我现在已经不在京都了。并且,我自认为没有能力完成您要求的体裁,如若耽误您的事情,实在对不起。】

      【再次为我的不及时回复作出道歉。同时祝您春节愉快,老人福寿安康。】

      他狠狠地砸了几下床铺,遗憾地感叹自己也有办不到的业务,惆怅了几句人各有命。

      突然手机振动两下,梁星觅举起手机一看,竟然是“临安一枝花”。

      他咻的一下坐起来,翻看对方发来的消息。

      临安一枝花:【感谢您的回复,其实现在我也不在京都了。但还是想问一下老师,不能作画的话,能否求幅字?】

      梁珩:【您是教职人员还是学生群体?】

      临安一枝花:【学生】

      梁珩:【实话实说,我虽然从小作画,但年龄不够。看我卖的,都算是些装饰品,挂墙上尚能一观。你要送长辈做寿礼,委实是我不够资格,不敢接下。】

      【感谢您对我的赏识。你若有心,在下给个建议,你可另求当地名家。】

      临安一枝花:【我在西川】

      西川……在西川,梁星觅认识的书画名家可就多了。他不假思索,回了个:【可知晓西溪山人?】

      然而刚说出去,梁星觅就后悔了。

      临安一枝花:【知道,不过听闻山人的真迹千金难买,最近已不大再给人作画、甚至不常接受拜访了】

      【我结识的人少,不知怎样才能拜见到山人】

      【莫非老师您认识?】

      梁星觅汗流浃背了。

      巧了,他还真认识,而且关系不浅。

      他踯躅一会儿,拨通一个电话。

      听他软磨硬泡说了一通,电话那头传出慈祥的声音,带着笑意:
      “……徒儿长大了,学会讨巧卖乖,刚回西川、就给师父接活儿了。好吧,即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就让他来吧。你也要过来,拣些漂亮的红纸,跟着我写几幅春联。”

      “好的好的,谢谢师父!”

      梁星觅兴高采烈地挂断电话。回到西川就无忧无虑,今日他属实满心欢喜,兴致勃勃地在手机上打字:【最晚什么时候要备好寿礼?】

      临安一枝花:【最好年前】

      梁星觅一翻日历,今天已经腊月二十二了。便想了一下,回复说:【腊月二十六,你下午去拜访,就报我的名字,应当可以求得。】

      临安一枝花:【真的吗?】

      梁星觅好人做到底,又学着古人神秘兮兮道:【真的。】
      【切记要一个人亲自前来,山人不见求者、不给作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