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第三章下乡(10)去县城卖山药2 ...

  •   作者/方_忆 1.15

      张队长如此开诚布公的解释,犹如拨云见日般,令在场的知青们豁然领悟。他们原先单纯以为这只是张队出于热心肠,帮助乡亲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的一项善举。殊不知,这一决策背后还深藏着一份精打细算、互利共享的智慧考量。大家纷纷对此表示赞同,因为在这样的方式下,既能有效破解山药销售的瓶颈,又能确保每个参与者都能从中获益,实在是皆大欢喜的事。

      在深刻理解了这一切之后,所有知青无不动容,纷纷表示将全力以赴支持张队这项决定,同心协力将这车山药卖个好价。张齐强见知青们都支持他的做法,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激励众人道:

      “既然大家心意已决,那就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把这车山药蛋转化为满满当当的钱袋子吧!”这话宛如一股强大的动力,瞬间点燃了众人的斗志与激情。

      赵小美很是感慨,张队长的这番话,就像一首描绘农民智慧与决心的乡村叙事诗。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乡亲们却总能凭借敏锐的眼光和勤劳的双手,将自家农产品转化为丰厚的收入。这正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生活虽艰辛,但人们对美好未来充满期待。

      “回想当年,与现在真是天壤之别。每当供销社或国营食品厂收购农产品时,就像一部生动的电影长卷在大地上展开。那些采购员,像传递信息的使者,不辞辛劳地走遍每个角落。我记得那时他们来到村中心,手持大喇叭,像召开乡村大会一样,详细告知村民要收购的农产品种类、数量和价格。那场景。。。”

      “如今市场变化快,我们需要紧跟潮流,勇于创新。就像这车山药蛋,虽然村长和书记有保留意见,但我坚信需要尝试新方法。就从这车山药蛋开始,如果成功了,就能迅速推广至全村。让我们的山药蛋也能卖出高价,真正实现增收!”

      张队长还饶有兴致地向大家回忆起过去那些年,城里国营单位或是流动商贩深入到乡村收购农产品的往事。每当这样的收购消息传开,村民们就像迎接节日一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精心挑选、整理自家田里的丰硕成果,心中充满期盼,静候着收购人员的到来。那时整个乡村都被这样一种淳朴而真实的喜悦所笼罩,仿佛生活的艰辛在这一刻都化为了甜蜜与希望。

      “乡亲们注意啦!好有消息告诉大家,县食品厂要来咱们东胜永村大量收购山药蛋了,给的价格公道又实在,可别错过了这个好机会啊!”村干部的大嗓门透过那把熟悉的广播喇叭,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回荡开来。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村民们瞬间沸腾了,喜悦之情洋溢在每一张质朴的脸庞上。

      约定好的收购日来临之际,采购团队便会如期而至,他们带着满满的诚意和沉甸甸的钱袋子,以及那几杆颇具年代感的老秤。他们会按照惯例来到村中心广场或者临时搭建的收购点,甚至直接走到田间地头,与辛勤耕作的农民面对面进行交易,为的就是让每一颗从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山药蛋都能找到价值实现的归宿。

      得知收购消息的村民们犹如迎接一场庄稼人的盛宴,天色未明便全家总动员,老少一齐出动,手持泛着微光的铁锹,在自家田地中挖掘出一颗颗新鲜饱满、满载泥土芬芳的山药蛋。他们如同呵护珍宝般小心翼翼地将这些丰硕成果装入筐篓、布袋或粗麻编织的大口袋中,并在底层铺垫上干燥柔软的稻草或是破旧却吸湿的布片,只为确保运输途中每一颗山药蛋都能毫发无损。

      随着交易日的到来,一幅鲜活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徐徐展开:村民们驾驭着发出吱呀古老旋律的牛车、马车,或是肩挑背负,步履坚定地把盛满山药蛋的容器运送到指定的收购点。而那些经验丰富的收购人员一边笑容可掬地与村民畅谈农事家常,一边严谨细致地检查每颗土豆的质量,根据其大小、形状、色泽等标准进行精确分级。随后,他们手握沉甸甸的老秤,逐一称量每一份收获,那场面充满着和谐互动与公平交易的气息。

      “老李,您这山药个个顶呱呱,今年可真是满载而归啊!”收购员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赞道。

      老李头听罢,脸上也绽放出满足而又期待的笑容,他搓着手回应:“多亏了上天眷顾,地里的山药蛋长得那叫一个结实。这价格嘛。。。”

      他的目光紧紧跟随着收购员的动作和表情,心中盘算着能为一家子换回多少生活的改善。

      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买卖双方在彼此都能接受的价格上达成了共识。老李头与其他农户们满怀欣喜地交出手中的劳动成果,接过沉甸甸的现金,每一枚硬币都像是金子般珍贵。这些收入将被精打细算地用于家庭日常开支以及购买下一季耕种所需的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

      对于商贩而言,收购后的运输环节更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挑战。他们不仅要集合起村民们的力量,齐心协力将一袋袋饱满的土豆搬上卡车,还要驾驶车辆勇闯崎岖蜿蜒的乡村土路,确保这些新鲜的农产品能及时送达城里市场。

      尽管当时的物资条件匮乏,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商贩与城里单位对农产品的收购过程虽艰难却至关重要,它们构筑起了城乡经济互动交流的重要纽带,维系着广大农民的生计基础与城市的物资供应稳定。随着时光流转,社会进步和技术革新不断推进,这种传统的农产品收购模式也在逐步向现代化、市场化迈进,并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和完善。

      张齐强队长回忆起他首次帮助村里乡亲到县城售卖山药的经历。那时,他还在县里的高中就读,暑假返乡帮忙干农活。一日劳作结束后,路过村东头李大伯家的自留地时,听到他与老伴正在为收成丰盈的山药蛋能否卖出好价钱而犯愁。

      “哎,这今年的山药蛋长得是不错,可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咱们这些只懂种地的人真是难以把握啊。”李大娘忧虑地说。

      在一旁静听了一会儿的张齐强,笑容满面地走上前去:“李叔、婶子,你们就别担心啦,今年我来帮你们把山药蛋卖个满意的价格!”

      俩人听了都露出笑容,李大伯半开玩笑地回应道:“强子,你要是能帮我们把山药蛋卖得好,回头一定给你算提成。”

      张齐强胸有成竹地拍着胸口保证:“没问题,叔,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实际上,他对市场早有研究,且心中已有详细的销售计划。次日清晨,他带着老俩口的山药踏上了进城之路。到了县城集市后,他便在显眼位置迅速摆起了摊位。为了吸引顾客,他还特意制作了一些宣传单页,上面是他昨晚用毛笔写好的一行大字“东胜村新鲜出土的山药蛋、品质上乘”。

      不久后,一位中年妇女走过来询问价格:“小伙子,你的山药怎么卖呀?”

      张齐强热情洋溢地回应:“阿姨,我这里的山药蛋都是自家田里种出的新鲜货,口感绝对一流。您要是买十斤,我就额外送您一斤!”

      中年妇女听罢十分欢喜:“嘿,这小伙子还真会做生意!那就给我来二十斤吧。”

      此时,旁边的一位老者也被这样的兜售吸引了,于是过来挑拣着山药,笑眯眯地说:“小伙子,你这山药看上去确实不错,我也要十斤。”

      张齐强高兴的为老人称好分量并仔细打包好:“大爷,这是您的山药,请拿好。”

      凭借自身的机智头脑和周到服务,张齐强成功地将所有的山药都销售一空。

      高中毕业后,张齐强并没有选择留在县城发展,而是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养育他的乡村。凭借灵活的头脑和无私为村民做事的精神,迅速在东胜村崭露头角,并成功赢得了村队长这一关键职务。那个堪称转折点的暑假,他屡次带领乡亲们携带自家精心种植的山药蛋,浩浩荡荡地奔赴县城进行市场营销活动。

      每一场交易中,他都以其精明能干和公正诚信,确保了村民的农产品以公道令人满意的价格售出。而在每次成功的销售之后,酬劳仅是一顿朴素而饱含情谊的农家饭菜。这种淡泊名利、一心为村民服务的态度,使他在短时间内就在村内积累了极高的声望,成为村民们交口称赞、衷心敬仰的核心人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