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影响我人生的几个菜(二) ...

  •   早餐:面包芝士
      饮食习惯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同样,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影响对食物的选择,作用与反作用嘛。我自从远离父母,不用再做大锅饭,只用考虑自己的生活后,整个人像是送了一口气,轻盈了不少,对食物的复杂情绪也平和了不少,甚至产生了无欲无求的念头,每天只要吃够营养就行了,对任何花哨的菜色都无感了。其实也正应了一句话:

      simple but no simplicity
      简约但不简单。

      有时候觉得白人饭也挺营养的。每天早上两片面包或配芝士或黄油,在加上自己冲的奶咖,说实话好吃又营养,缺点矿物质和维他命,但能让我一上午精力充沛这顿饭就已经很可以了。这种早餐习惯究其根本是在运动队养成的,刚去运动队做翻译的时候,每天早上7点和运动员一起吃饭,他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有样学样的,运动员再厉害也是人呀,他们每天早上吃的就是这么无聊,面包芝士咖啡再带上一些卤牛肉,但想想看,这种对身体素质和饮食要求这么严格的人群,他们都这么吃饭,我这种普通体质的人,这么吃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顶多中午多吃点蔬菜水果咯。

      早饭面包也是有点讲究,我也算是半个面包脑袋,自己不会做去面包房买新鲜的又贵,所以经常吃的面包都是小商店里卖的面包。去这种小商店买面包可得好好挑,但凡不认真看日期,就有可能买到即将过期的,每个牌子的面包片保质期也不同,有的90天,有的15天,买面包当然得挑保质期短的,因为添加剂少点,虽然现在已经不怎么讲防腐剂的事了,但是每次看事物的配料表里有对乙酰基苯酚还是会心惊肉跳,而且有的面包片就是银样蜡枪头,好看但是一点也不好吃,刺挠嗓子而且有一股子让人不舒服的味。

      这几年特别流行减肥健身餐,全麦面包火的不要不要的,但是在我看来,全麦面包也就比白面包健康一点,本质上还是面包,精制碳水呀,都已经吃面包了,那就吃点好的,我是真心觉得白面包比全麦面包好吃很多。而且那些饮食要求蛮严苛的运动员早上吃的也是白面包。从全麦面包上来讲,我是真心讨厌广告营销行为,这些进行营销的广告商确实没有欺骗受众,也没有夸大其词,但他们只挑对销售量有帮助的方面进行宣传,这种行为很讨厌,从受众的角度来讲,很反感,全麦面包本质上还是面包的一种,充饥而已,何谈减肥功效。

      小商店里卖切片白面包片也就那么几个牌子,我最喜欢吃的是桃李的汤种白面包,很软也很柔韧,每天起床的动力就是这么两片面包中间夹两片芝士,柔韧中带着些芝士片的油润,微微咸的味道正好中和了面包片的甜味,配上自己冲的奶咖或者奶茶,这种早饭确实还挺享受的。

      请原谅我对这种西式简餐着迷,我确实迫切的想跟父母、想跟自己过去的家庭生活一刀两断,我希望能够随心所欲地再重新“养”自己一遍,即便没有人能够背叛自己的过去,跟过去一刀两断,但我确实想这么做。早饭吃不了一点粥、鸡蛋、包子和馒头,一旦哪天早上这么吃了,一整天都会被笼罩在父母的歇斯底里带给我的坏情绪中。

      白面包片夹芝士带上奶咖就是我的“阿贝贝”,稳定我情绪的同时,为我的一整天带来力量。随着年纪渐长,整个人也褪去了由青春和激情构成的naive(幼稚),深感温柔就是一种极致的力量。人生哪有那么多波澜壮阔,总要趋于平静,或者说无聊平静才是主旋律,平静才是幸福的真谛。能够在当下快节奏生活中保持平静的情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各种信息化办公手段暂且不说,线上进行生活和工作的沟通总会产生很多问题,很容易让人进入情绪的漩涡。从传统中式早餐换成西式简餐也见证了我从焦虑恐惧中挣脱,情绪愈加平静的过程。

      早餐粉和红咖喱
      在学会爱自己之前的女孩子们,总会受到当下社会流行的审美风潮的裹挟,盲目地减肥,我也不例外,真正的我爱自己也不是简单的放弃减肥,而是忘掉体重,把精力放在过好人生上,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认真吃好每一口饭。灰头土脸的高中,在努力减肥;艰苦奋斗的大学,在努力减肥;即便得到命运的眷顾(确实是眷顾,家庭背景不好,基因不好,只认真学了个把月就考上,倘若这都不算运气好的话,那些多年备战考研的人又算什么)读了研究生,也在努力减肥。女生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的脑子里像是被植入了难以卸载的病毒一样,一定要瘦,一定要穿上S码的衣服。

      个子长到166cm之后,我的身高发育就停止了,严谨一点地说,身高变化速度慢到可以忽略,同样,我的体重总维持在120斤左右,不胖但也绝对不瘦。高中的时候穿超市卖的XL码衣服就算了,大家都是一个城市的人,家庭条件也没有天差地别,所以穿的也都大差不差,衣食住行都大差不差,即便有,也是极少数,所以大家的攀比心也都不强。大学就不一样了,大学的同学们从全国各地聚在一起,即便我再没有攀比心,也会有嫉妒的情绪在。

      东北的女孩子好高好瘦,好爽快!她穿S码,好羡慕!

      浙江的女孩子矮矮的但是头发号浓密,她的衣着打扮好奢华!金娃娃好羡慕!

      天津的女孩子思想好开阔,也太热爱生活了吧!情绪好稳定!好羡慕!

      安徽的女孩子皮肤好白,像个面团子!好羡慕!

      甘肃来的女孩子长的好异域!短跑速度也太快了吧!好羡慕!

      而我这个中原出身的穷苦孩子有什么值得别人羡慕的呢?大近视眼算不算?好成绩算什么,大家来到这个学校成绩素质都差不多。而且我好胖,166cm,120斤,穿XL码,拍照总比别人大一圈,看起来虎背熊腰的。大学四年的主旋律——减肥,我当然没瘦下来,否则也不会在研究生期间狂吃玉米。况且,大学正是探索世界的年纪,周围的朋友们足够爱玩,带着我做了很多新鲜事,带着我吃了很多新奇事物,我真的很幸运能够在最好的年纪遇见他们,大学四年像是破晓的一束光,驱散了弥漫于我内心的尘霾,上面提到的几个女孩子就是我大学里的室友,也是这辈子最好的朋友。

      记得大学时我们一宿舍6个人总是集体出动,一旦有早课,我们就会一起去食堂吃早饭,早饭经常是食堂一楼最角落的早餐粉,好吃且便宜(我算看出来了,人确实没办法和童年一刀两断,我这辈子都得跟“便宜”这个词绑定),我们几个人喜欢吃最便宜的4块钱的早餐粉,窗口一直都是同一个阿姨在做。阿姨每次在刷完我们的校园卡后就开始制作这种清清淡淡没有一点绿色菜叶子的汤粉。先烫一下粗粗的类似乌冬面粗细的粉,将烫好的粉装入看起来没洗干净的碗里(也是近期我才知道食堂碗里棕棕的一圈是可以刷干净的),然后从大大的高压锅里舀出一勺带着星星点点肥瘦肉末的配汤,和着煮的面面的黄豆,往粉碗里一浇,早餐粉就算是好了。

      这粉,没有什么香气,确实很顺滑,量也适中,早上一碗粉下肚确实能够唤醒人的精神,但还有美中不足,反正能让我有一种吃了但不满足的感觉,就那种吃个,但总觉得嘴里还得咂摸些什么的感觉。黄豆绵绵的,汤味一般,其实我总觉得汤是臭的,可能是我的味蕾有问题,因为我的5个室友都很爱吃,尤其是早上有早课的时候,必须得去食堂排一碗早餐粉。时间确实能够改变很多东西,早餐粉现在在我心目中就是我的大学生活的代表,无论实际上好不好吃,在我的记忆中塔就是最最特别,最最好的早饭。

      毕业了再也没有回学校,再也没有吃过那让人魂牵梦萦的早餐粉。

      我的大学不只有让人记忆深刻的早餐粉,也有泰国风味的红咖喱。大四忙毕业、找工作,没有笃定的上课时间让我们几个人能有更多时间出去玩,出去玩当然要出去吃饭了,大学四年我跟着这几个爱拍照的“小吃货”吃过当年当季流行的各种菜色和火爆的餐饮品牌,然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他们带我去吃的商场里泰国餐馆。

      这家店开在看起来挺高端的商场里,但平均消费却不算太贵,每次去都必点红咖喱和冬阴功汤。我从小只吃过自己家里炒的咖喱,就是那种自己在超市买一块咖喱膏,回家炒鸡肉,然后将土豆和胡萝卜烩成一锅的那种咖喱。红咖喱倒也是挺新奇的。记得我用勺子盛了一块带着洁白鱼片的红咖喱汤送进嘴里后,我的表情一下子就变了,这红红的汤好香浓好绵密,重重的椰浆咸味,好好喝!鱼片也好软嫩,好好吃!对比冬阴功的酸鲜开胃,让人激昂,红咖喱的香浓得很平静,最能抚慰人心。

      我与我这辈子最最好的朋友们毕业后四散各地,不能常常相聚,我生活的光源也逐渐从他们转变成了自己,有滋有味的早餐粉和红咖喱被西式简餐逐渐代替。

      烤棉花糖、烤肠和黏玉米
      “逐渐”这个词意味着饮食习惯的更替是有一个过程的,我的大学生活和工作中间夹着研究生生涯,是的,我这辈子像是走了狗屎运一样,没怎么费力就考上了一所还不错的大学的研究生。而我依旧是166cm, 120斤。我想在形象上有点改变,毕竟我也想像我那个大学东北室友一样,高高瘦瘦,气质绝佳,拍照的时候艳压群芳(又有哪个女生在拍照时不想艳压群芳的,除非真的放弃社会给予女性就该温柔美丽的定义)。怎么减,少吃多动。少油少盐让自己饿着。我确实也身体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

      记得读研的那几个夏天我总是会去楼下小卖铺买两根满是肉的烤肠,吃完这两根烤肠,就算一天的饭吃完了。或者某一天,自己肚子里实在没东西,饿得慌,就会买一根蒸的糯糯的黏玉米,同样,这一根玉米下肚,一天的饭量额度就算用完了,每天再跟着B站上帕梅拉的视频一顿狠练,记得研究生时间几乎每一天都是这么度过的,所以我的体重不出意外的下降了,从120斤慢慢地降到了110斤。

      从120斤降到110斤也就是那么几个夏天,然而体重问题却困扰了我成年之后的每一天,烤肠好吃吗?有油润润又带着嚼劲的猪肉肠怎会不好吃?黏玉米好吃吗?软软糯糯饱含粗纤维的黏玉米又怎会不好吃。但在我没有减肥需求的时候我是不会碰这两种食物的,在正餐吃这些东西也就意味着我又要下大决心,大力气减肥了。

      控制自己的嘴挺难的,控制自己的嘴夸张点讲就像是穿行大海掌舵的时刻,时时刻刻要小心,即便现在我又走上了饮食的另一个极端,也总还会控制不住自己,想吃蛋糕、炸鸡、螺蛳粉之流。

      研究生时期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除了烤肠和玉米,还有棉花糖。这种软软的、带着些淀粉为的糖当下喜欢吃的人真很少,现在可选择的糖果种类太多了,而且大家好像现在对“糖”带上了偏光镜似的,避之不及,有些人买棉花糖也只是把棉花糖当作雪花酥和牛轧糖的原料。而我,我很爱棉花糖,喜欢它的清甜和柔软。

      我自大学毕业后独处的时光很多,人要慎独,所以晚上的我经常会进入一种类似于心流的冥想状态,点上买到的香薰蜡烛,然后拿出从楼下小卖铺买的棉花糖用牙签挑一个,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烤到表面焦黄,棉花糖很好烤,一面几秒钟就能烤好,糖嘛,很容易烤糊。其实这种用香薰蜡烛烤出来的棉花糖并不太好吃,但也挺好吃的(好吧,我有点纠结)。

      烤好的棉花糖需要趁热吃,外表烤的焦黄的壳脆脆的,带着香薰的味道的甜,因为烘烤的原因,棉花糖里面是软软的,刻板印象里的好吃的食物不就是“外脆里嫩”嘛,烤棉花糖就是这样,也有可能我确实有异食癖吧,吃用蜡烛烤出来的带香薰味的棉花糖。我很喜欢把屋里所有的灯都关掉,看着跳动的火焰,烤着棉花糖,享受这孤独的甜与香。

      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总还是存在于食物链上的,所以饮食也算是人生的一大课题,吃很重要,希望接下来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愈加平静,愿我在余下的人生时光中,能够于平静规则中走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