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山雨欲来风满楼(二) ...

  •   无来由的,高欢忽然一阵气短。十指死死掐住了那一株紫薇树,慢慢地捂住心口。扼住他咽喉的那一双手仿佛骤然加大了力量。在排山倒海而来的窒息感面前,远方天际那最后一抹昏黄的夕阳忽然亮得目眩。

      魏易紧张地扶住了他:“殿下,不要紧吧?”

      高欢道:“没甚么,大概是这几日吃得太少,有些没力气。”

      其实他来到北邺的第一天,看到周探身披朝服倾身受礼的样子,他就隐约感觉到周探已经不是印象中那个有着清澈双目的青年了。和周探的寥寥数次碰面,给周探在他心里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雾。周探重用赵赫的事更是在他心里结了一个疙瘩。此刻这个头戴王冠的周探,和当年那个孤苦无依的质子,分明是外貌相同的两个人。

      北邺朝廷中的斗争已白热化。邺帝的肺病越来越严重。一开始还强撑着,可某次早朝时,却意外地一口气没喘上来,一头栽下了龙椅,昏死过去。在场所有人吓得魂不附体。

      病来如山倒。上了年纪的人,病情恶化真是眨眼间的事。据说,从此以后,邺帝就很难下床了。

      国事渐渐交到了周探和二皇子手中。二派人马逐渐明着你死我活。每一次朝会,其余朝臣都是提心吊胆去的,生怕说错了一句话,掺和进了腥风血雨,被赶出朝廷。毕竟,一个月里,已有七八个四五品以上的文官摊上这倒霉事了。

      至于二派人内部,更是恨不得马上能斩了对方的左膀右臂,每天都在想方设法把对面阵营的人弄出朝廷,恨不得对方统统人头落地、全家发配边疆才好。

      有一天,高欢听说张从云出事了。张家全族被流放了,贬到了极北的地方。原来,自从周探还朝后,张家便明面上和周探走得很近了,引起了二皇子等人的忌惮。周探方不甘示弱,没过几天,也借故让二皇子方一位中书省大员贬成了九品地方官。

      后宫也是鸡飞狗跳。德妃和二皇子之母贵妃每天一有时间就往邺帝的寝殿跑,恨不得卷着铺盖驻扎下来。在她们眼里,邺帝成了一块金光闪闪的招牌,上书“大邺皇太后”五个大字。同时,她们也没放弃前朝,几乎每隔一天就要把自己这边的朝臣召集过来,商讨应该。

      这一切都是在邺帝的默许下发生的。他想要掌控局面,奈何惜力不从心,便只能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平衡二方的势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越来越冷。看着窗外白茫茫的雪花一片片地吹下,邺帝逐渐明白了一个绝望的事实:人死如灯灭。自己的生命,业已走到了尽头。

      一个下着大雪的夜晚,周探忽被叫去夜谈。将要踏入寝殿时,却遇到了二皇子从里头出来。二皇子弯着眼睛对他笑了笑:“九弟。”目中却满是敌意。周探立刻明白这是父皇的一次试探。父皇依旧在他二人之间,犹豫不定。

      他踏入殿中。入鼻是浓重的草药味,混着病入膏肓之人的腐朽气息。不过,这些日子,他几乎每天都要在寝殿内亲自侍奉父皇,早已习惯了这股味道。

      邺帝嘶嘶呛咳,周探忙上前喂水。邺帝不耐烦地挥挥手,示意他坐下,然后单刀直入:“你看那地图。”

      他的手指微微抬起,指向墙壁。周探望去,那里有一幅巨大的地图。其上插满了黑和白色的小旗子。黑的是北邺,白的是南齐。这图已经在这墙上挂了数十年。这数十年中,墙上的黑棋一直在蚕食着周遭的土地。

      邺帝看着地图,眼底多了丝光亮,语气中不无惋惜:“我三朝国君,勉力维持,才有了如今的局面……关于这旗,你有什么想法吗?”

      周探知道,父亲是在试探他对南齐的态度。邺帝不仅要选拔一个能干的君王,更要选择一个有为的君王,一个能成就大业、使大邺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国祚延续百年的君王。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一统华夏就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周探当机立断,下拜道:“儿臣以为,玄旗替代白旗是必然的。而且,玄旗所在的地方必然要越来越大,四夷之地,都要覆盖着玄旗的羽翼之下。”

      说着话的时候,他平稳的语气下,暗暗涌动着万般豪情。其实,在开疆拓土这一点上,他和父亲是一样的,渴望看着自己踩在脚下的土地越来越宽,越来越广,直到覆盖了视线能及的所有地方。可不知怎的,说这话的时,他的心底却又朦朦胧胧浮现了一个清白而单薄的影子。

      “好啊,好啊……”

      邺帝欣慰的声音幽幽传来。周探正松了口气,邺帝的下一句话却让他骤然冷了眸色:“你们兄弟二人,有一样的志向。我大邺……大有可为啊……”

      一坐上车,他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邺帝依旧在他兄弟二人之间摇摆不定了。侍卫小心翼翼地上前:“殿下,回府吗?”

      周探沉默了一阵,道:“去后山。”

      后山是一座秀气的小丘。周探缓缓步出阴森的树林,来到了山顶。今儿是十五,一轮孤高的月亮滚圆滚圆的,照得坚硬的山石一片冷色。

      他低头望去。脚下纵横捭阖的宫苑灯火辉煌,最近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宫室,布局简单,简直就是个小院子,不像北邺,倒像南齐。后院的窗亮着素色的灯光。周探的目力很好,一眼就看见了窗中那道修长清瘦的人影,临窗而坐,身穿青衣,手中执着书。过了一会,他似乎提起了笔,写了些什么,很快又将那纸揉成了一团。

      这个人写了什么,又在想什么呢?

      后来,有个穿黑衣的人走进,俯身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青衣的贵公子就走开了。灯却一直明着。这黑衣人是叫魏易吧?他曾经派人将这魏易的身世查了个底朝天:这魏易乃是衮州人,祖上是贵族,后来没落了。善剑,一身俊功夫,为人沉默寡言,似有异于常人之志。他二十来岁启程去建康,准备一展抱负,谁知没有门路,只能在闹市口卖剑,正好被路过的齐太子瞧见,便接济了一把。后来便成了齐太子的近卫。

      周探背着的手逐渐攥紧。在他的身后不远处,侍卫们简短地交头接耳:“你说,殿下这几个月总来这里,是看什么呢?明明什么都没有呀?”

      另一个人说:“殿下最近似乎烦心事多得很呢,应该是想一个人静静。”

      正说着话,周探却转回身了,面上依旧是带着三分笑的神情。侍卫们立刻噤了声。

      北风若刀,周探紧了紧披风。

      既然邺帝态度摇摆不定,那么他也要好好思考一下,还有别的什么路子,能够让他稳坐上那个位置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