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干戈寥落四周星 ...

  •   高欢行进在往岭南去的路上。

      南方的深秋温暖如春。然而,尽管一路上没碰到什么障碍,南下的队伍却异常沉闷。

      行军是苦的。骑兵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两条腿翻遍荒山野岭。清晨天不亮拔营,走到天色漆黑不见五指才休息。夜里睡在荒郊野岭,硌人的地面哪怕垫了布也十分难受。又偏偏是急行军,除了疾步就是吃、睡。大半月走下来,再活泼的人,笑声也少了。众人逐渐放弃了清洁。到最后,身上全是板结的汗渍。还没开始打仗,有些人却害起了虱子、痢疾。极少数病虚脱的还没看到叛军,就送了命。

      然而,一路上见闻之凄惨,又大大刺激了兵士。尤其是队伍正式开到了岭南境内之后。

      不少村庄已经完全空了,好似一坐鬼村。进屋子只见家徒四壁,睡在里头指不定半夜就塌了。水井落了层泥巴。有时候会从角落里窜出鬼影一样的人,多半是老人、妇孺、害病的人,皮包骨头,见人就死死拉着袖子不松手,瞪着眼睛要吃的。屋边是大片的荒田,长满了野草,偶尔有人在一小片地上忙活,不是女人老人就是半大孩子,青壮年男子几乎跑了个光。

      刚开始,行军队伍中的军士们还挥舞手臂,吆喝着要给那些乱臣贼子好看;如今声音也小了。有那么几次,高欢甚至在军士们的脸上,看到了怀疑的神色。

      虽然,出于信任,他们在面对高欢时依旧是敬爱与尊崇的神态。然而,高欢知道,在这些人心底,有些东西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队伍时不时碰上流民。这些人衣衫褴褛,浑身精瘦,看见当兵的就和耗子见了猫一样狂奔,发现是太子亲率的官兵后,才小心翼翼地乞食。

      高欢见状,很奇怪,便问了几个人。一问才知,原来那些起义军也不是什么正义之师。每到一处,便屠男抢女,洗劫一空。这些人穷怕了饿狠了,一有机会就疯狂地掠夺。使得平民见到手上带刀的,就忙不迭逃命。

      一片糟心中,官军终于进驻到了接近叛军的地带。

      高欢知道,首先要让周围不算太乱的地方安定下来,才好集中精力对付敌军。

      于是,每到一处城池,他便开仓赈粮,将东拼西凑来的粮食发放给周边的饥民;又广加布告,发了大量的粮食布帛等物,鼓励人们回家安心耕种。在人们口口相告和高欢的努力下,消息传了开来。等高欢到达叛军占领区最近的一座城的时候,短短数日内,竟然有上千人群集而来。高欢将其一一妥善安置。

      如此,费了不少周章,终于将岭南周边几个动乱不严重的地方稳下来了。高欢便同杨将军开始了最为艰苦卓绝的一步——进攻。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根据源源不断跑来的灾民以及出动的上百探子,反叛者的势力分布、目前的情况逐渐被了解得七七七八八。

      于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仗就这样打起来了。

      这是高欢第一回亲眼目睹打仗的全过程。

      他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只见杨将军带着数万大军朝第一座城池飞驰而去。忽然间,号角吹了起来,笨重的攻城车发动,数万军士按照无数次排练过的那样列出阵队向前进发。

      远方城池上的叛贼瞭望到了王师的队伍,立刻射下一簇簇的箭矢,远看就像城楼上飘下了一根根短刺。可这些看似轻飘飘的弓箭一碰上城下那密密麻麻的队伍,却骤然间倒下了一片人。这些人的身影看上去真似米粒一样渺小。有人倒下就不动了,有人挣扎着跑动起来,没倒下的人高举着盾牌,从横卧的尸体或是还在扭动的躯体上跨过去。就这样,第一波人终于冲到了城墙下,接着是第二波,第三波……攻城的云梯架了起来,不断有人从高空掉下去,很快被后面的人顶上。最后城墙下垒起厚厚的人堆的时候,终于成功抵达了城楼上。

      这时,已大半日过去了。杀到夜里的时候,城门不知何时已经开了,莫约有上千人,混战在城门口方寸间的土地上。天色暗了下来,看不清敌方我方,只有不断亮起的火光。似乎将士们清理开了堵住了城门的尸体,杀进了城内。火放起来了,渐渐城中传出了万人的嘶吼,伴随着喊叫、哭声,又旋即被爆裂和坍塌的声音所掩盖……到最后,什么都看不见也听不清了,整个城市都在喧闹,可传到几里外的后方,却只像嘈杂的涛声……知道后半夜,终于等来了一个浑身是血和汉的小将传来杨将军的消息:城已攻下!贼人已投降!

      “锵啷——”

      高欢一跃而起,跨上马背,率着数千骑朝城中飞奔而去。清晨的第一缕光线照亮了城门,也照亮了门前的土地。待到近了城门,高欢却一下猛地勒住了马,定定地立在了原地。

      不止他,他身后那几名将领,也都震惊地住了步伐。这些人都是第一回上战场的,哪里见过这等场面?但见城门里到城外,铺得尽是尸体,扭曲不成样子,身上插着兵刃旗帜或是箭矢,或是开了个大洞。一些军士在打扫尸体,遇到还能用的兵刃、箭头,便拔下收集起来。浓稠的血是黑色的,四处是难闻的血腥和焦味。

      城中不少房屋已经损毁了,兵和民四处流窜,压根分不清谁和谁。好在高欢杨将军治军严谨,进城的官兵并没有胡来。见了高欢,杨将军拍了拍他的肩膀:“怎么样?还适应吗?”

      高欢沉默不语,只低头不停地翻看着文书。

      杨将军叹了口气,忽看向远方:“只怕以后这样的日子,要经常过啊。”

      高欢的手一顿。

      叛军其实不过些乌合之众。不少人不久前还是手无寸铁的农夫、工匠、商人之流,哪是官兵的对手。高欢和杨将军一路杀下去,虽然有所损失,但还算势如破竹。就是打到大本营的时候,废了点力气。

      高欢花了四个月平叛,又花了三个月将南方的局面暂时稳定下来。回到建康以后,所有人都感觉到,太子变了。

      气质变了。

      原本,他的冷淡中带着温润,好像江南水乡千万条河流滋养出来的玉。如今虽然照旧一身江南名士的灵气,但似乎变得坚硬了。

      高欢开始失眠。一闭眼,总是回到了在岭南的最后那些日子。不知怎的,那几日总是下雨。他率领着疲惫不堪的队伍,浑身湿透,在崎岖的山路上行军。不断有流民冲过来,拉着他的缰绳,乞求收留……最后那一战真是惨烈啊。前方队伍忽然就失联了,他只好摔着三千精兵前去补候。人都走散了,只有几个近卫护着他。他永远也忘不了那些人仇恨又空洞地暴起的眼睛,大喊大叫地扑上来。近卫都吓坏了。高欢下意识举起了剑,自己尚未反应过来,锋利的剑刃就将这人的上半身斩为两段。血溅在他的脸上,浓稠又腥臊。这是他第一回杀人……

      而最震惊的,却是快要胜利前是所见所闻。打到最后,叛军里耗干了物资,上战场的居然是一些白身的农夫,手中挥舞着锄头棍棒,对着高头大马上的官兵吆喝。而进起义军头领老巢内的景象让人瞠目结舌——这些头领们占据了原本的节度使、地方官的宅邸后,居然把全境的财货尽数聚集到自己的家里,相互比赛,扩建得和宫廷一般金碧辉煌,养了上千后妃仆从,生活得比贵族还奢靡。

      高欢眼前忽然闪过了幼时母亲让他背得滚瓜烂熟的兵法开篇。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他终于如此透彻地明白了这句话背后的分量……不是君王光辉灿烂振臂一呼,不是群臣拜倒在地高喊万岁,也不是千军万马尽在麾下……是人,成千上万的活生生的人。里面有被逼着打仗的人,稀里糊涂就上了战场成了刀下鬼的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人,断胳膊断腿的人……

      回来后的头几个月里,他的食量小了许多。有时,会看着自己的太子朝服,沉默地低头。想要像往常一样写点诗文的时候,提笔坐了半天,白纸上也没有多半个字。

      他花了更多的时间在军营里、田埂上,忙起来终日见不到人。

      刘公公看在眼里,担心得吃不下饭。高欢是他看着长大的,也是他答应皇后娘娘要好好照料的。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素来待他很好,他可不能看着高欢出事。

      他甚至试探着提起了他素来很忌讳的周探,好让高欢开心点:“殿下,要不然,给九皇子写信看看?”

      之前周探还在南齐的时候,就常对高欢说:“以后如果咱们见不到了,就写信吧!一个月写上三四封,把最近看到的听到的,都告诉对方,岂不和日日见面一般?”

      在高欢平叛的日子里,周探也确实寄来了两封信。

      可不知怎的,信的内容都极其简略。而且写得一板一眼,简直公文似的。一封简要说了自己到了北邺后的见闻。另一封说自己要同舅舅一起去西域打仗了,向高欢问好,感谢他从前的照拂。

      虽然知道朝廷一向对此类信件把控很严,要拆开来反复审核,确定没有异常后再发出。但看到只有这些内容后,高欢还是隐隐有点失望。这些信,看起来就像是陌生人写的。

      他希望,哪怕流水账也好,周探能多写一点。但一想到,邺国那个环境,倘若自家皇子给敌国太子成天哪怕只是写流水账,肯定是要受到怀疑的,也就作罢了。

      他并不常想起周探,有太多的事情要分神了。忙起来,甚至忘了周探的存在。可每每到了一个人的时候,他的眼前就会忽然出现他的形象:在行宫后山的树林里,他从马上轻捷地一跃而下。面具滑落,露出那张笑吟吟的俊美面庞:“太子殿下!”

      他开始提笔写信,两个月一封。信寄了出去,一个月,两个月,四个月……周探却从来没回过。从眼线们的报告中,高欢了解到,周探还在西北,信都积压在了长安。他看不到。

      可直到周探已经大获全胜、班师回朝了,又过了整整大半年,才终于收到了一封回信。期间,高欢已经寄去了五六封。回信的内容依旧很简单,先是道歉自己远行在外,接着十分客气地说,自己一切都好,有劳太子殿下牵挂。

      高欢后来再也没写过信。

      齐帝似乎终于意识到了高欢之前的主张是正确的,逐渐把兵中和朝堂上的事情又放给了高欢和杨将军。

      然而,高欢和杨将军一点都没有胜利的喜悦。数天忙碌后,他们时常并肩站在一处,相视苦笑。

      南齐的官兵实在不怎么样。本来人就不多,名义上一共五十万,实际只有十来万。而这十来万中,吃空饷的又大有人在。还散在各地,常年懒懒散散少操练,又不想卖命,以至于除了少数精锐,其余官兵不管谁来了,都是随便打打就投降。岭南之乱大大消耗了本就虚弱的国力。如果说前几年还可以勉力维持,这一回,真的敲起丧钟了。想要恢复国力,至少要五年到十年。

      然而,北邺是不会给他们时间的。这一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寒冬过后,春暖花开,四季流转,时光飞逝。一转眼就是两年。夏日暑热刚过,秋风吹来第一缕凉爽之际,北方忽传来急报:大邺三十万大军压境,连下十城!

      消息传来,齐帝差点没从莲花宝座上摔下来:这怎么得了!就连他也知道,邺军的力量可不是南边那些流民能够比得上的。

      更何况,带兵的还是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赵赫!

      赵赫,就是那个因生性残忍被高欢所不喜的无赖。未曾想,三年后,此人居然摇身一变,成了北邺朝廷一名炙手可热的新星。

      赵赫是个恶臭无比的传奇。他祖籍衮州,家中一贫如洗,母亲早早就不在身边了,父亲是个赌鬼。此人人品奇烂,小时候就常跟人在下三滥的地方厮混,坑蒙拐骗为生。长大后跟着镖局师傅学了一身武艺,也不好好干,吃喝嫖赌,时常贪人财货,最后被赶了出去。曾经投靠过高欢,不过因为人品太差,又被冷落了。

      不过呢,他确是个奇才。不知怎的,这家伙跑到北邺以后,居然还真的发达起来了。他本来不过胡将军麾下一个小小的百夫长,因表现突出被发掘,一路提拔为校尉。在西域可谓战无不胜,只要他领兵的战役,十之八九获胜。

      不过,他这人为了赢,无所不用其极。杀红了眼,连自己的命都无所谓,因此有个诨名“红眼夜叉”。大邺军中本就人才辈出,加上这样一个身怀奇才的疯狗,这两年已把西域完全收归麾下。

      而且,据说,赵赫发达了以后,不知得了什么人指点,举止收敛了不少,总一脸和气地微笑。在朝中也谨言慎行,从不乱站队,一副温良恭俭的贤臣样,因此很受邺帝的喜爱和赏识。看着颇为英挺一个壮年人,哪有半点夜叉样。因此,他在南齐干过的烂事,也没传太开。

      然而,有些东西是刻在骨髓里的,不会随着外表变化。

      北邺十万前锋直插南齐腹地。南齐官兵哪里是北邺的对手?派出去的队伍不是全军覆没,就是举手投降。等到南齐朝廷好容易集结起能与起对抗一刻的兵力、粮草、物资,赵赫所领的“飞虎军”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打到了江岸。

      就在邺人正式与南齐隔江相望的当晚,建康城的上空,一只从江对面插翅而来的鹞鹰箭一样越过了城墙。

      出乎意料的是,它没有直冲向皇城,而是径直落进了太子府。

      高欢缓缓展开字条的时候,周围人被他身侧释放出的寒冽气息震慑得噤若寒蝉。

      字条上的短短一句话中,竟有数个错别字,还是个病句。其上一笔一划写着几个拙劣的大字:

      太子殿下,草民赵赫携下数前来拜会!

      高欢面无表情地将字条窝在手心,揉成一团,随手扔进了火盆。

      不知是南齐的幸运还是不幸,这紧要关头。邺国老皇帝居然生起了病。此病来势汹汹。邺帝生怕自己出了事,前线调度会出问题,使得多年努力功亏一篑。长江天险,历史上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再三考虑后,还是命部分军队驻扎,其余主力班师回朝。

      不过,撤兵也是有代价的。

      邺国人狠狠刮了南齐一笔巨款,命其缴纳三年赋税,以保证未来三年南齐无钱养兵。同时,为了防止可恶的南齐太子乘机作乱,破坏了大邺的一统大计。邺帝觉得很有必要对此人严加看管,当机立断,“请”南齐太子亲自监督各类财货贡品送入长安,顺便来长安“做客”一段时间,好好看一把北国风光。

      若是几年前,南齐断然会拒绝如此侮辱。可如今,刚经历过动乱,又失了大片土地,哪里有资格和邺国人叫板?齐帝只好窝囊地交了钱,然后拱手将儿子送了出去。

      于是,在北邺侍臣一日三次的催促下,高欢收拾收拾行李,踏上了北上长安之旅。

      他所不知道的是,数十年后,大邺史上将如是记载:“二十七年秋,齐太子入邺。

      “冬,文帝危。越明年,二皇子反,帝诛之。

      “文帝薨,九皇子探即皇帝位,是为武帝。”

      就这样,两个月后,在大邺长安城正殿含元殿外,两个青年人重逢了。一个锦衣华服,鲜衣怒马,在众星捧月似的簇拥下显得春风得意;另一个虽身着朝服,但服饰简约清淡,风尘仆仆,身后跟着几个仆从,冷冷清清站在角落里,等待着上国皇帝抽空接见。

      是年邺文帝二十七年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干戈寥落四周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