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此时无声胜有声 ...

  •   北邺质子遇刺,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高欢进宫的时候,齐帝罕见地出现在了御书房中,正一脸紧张地来回走动,嘴里不住抱怨:“这好端端的,怎么又闹出事来了嘛!人家皇子平白无故给捅了一刀,还是在朕脚底下发生的事。朕还打算派使团到邺国维系盟约,出了这等事,怎么开口?!”

      高欢耐着性子回禀:“父皇放心,那行刺的贼人已经拿下。儿臣已遣人去审问,想必很快真相便能水落石出了。”

      齐帝这才注意到他来了,看了他一眼,忽指着高欢鼻子埋怨:“你是怎么办事的?这质子遇刺的地方在哪不好,偏偏就在府衙门后那条巷子里。这是归你监察着的衙门吧?”

      这话倒也不是针对高欢。齐帝这人优柔寡断,情绪又丰富又敏感,有乱撒气的毛病,哪怕如夫人也时常被迁怒,众人早习惯了。

      高欢忍气吞声:“父皇教训的是。不过,此事尚未查明,或许是某个歹徒贪财行事,也未可知。”

      齐帝不耐烦地挥挥手:“那就赶紧把事情审明白,给邺国一个交代!几个特使一个个跪在殿门要说法,看得人心烦!对了,最好能把消息拦住,别传到长安去!”

      那贼人也是嘴硬,审了几个时辰,硬是不吐半个字。直到后半夜,软硬兼施、狠招齐下后,终于熬不住了,才承认了是买凶杀人,并且供出了同伙。

      高欢在大理寺亲自坐镇,闻讯大为震怒,拍案而起,惊得众人一跳:“岂有此理!皇城中央,天子脚下,公然买凶行刺公使,置我朝威严于何地?”

      不过,他很快冷静下来,略一思索,道:“不对。若是买凶,那策划者必然不是我们齐国人。毕竟这事对齐国的任何人都没有好处。最有可能的,还是邺国人自己动的手。”

      他思索了片刻,忽召来了刘公公,叮嘱道:“你带上几个靠谱嘴严、办事利落的去审。记住,无论真相如何,最后的供词里,从买凶者到杀手,一定都不能是我们齐人。出了结果后,立刻把这个消息散布开。”

      吩咐完,他坐回了原位,白玉似的面上闪过一抹忧色。

      歪曲证词是不对。可此事却也没有更妥当的法子处理。

      俗话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周探是邺国皇子、结盟特使,如果传出去被齐国刺杀,必然会激怒邺国。尤其,当下北强南弱。作为弱势的一方,任何举动都要小心翼翼,不可惹毛了强大的对手。

      更何况,据眼线来报,邺国兵力已恢复得差不多了。马上就是秋天,不仅天气适宜行军,而且秋收以后更是粮草丰足、兵强马壮。邺国正蠢蠢欲动,巴不得有个由头动手呢。这时候自家皇子被别国刺杀了,这不是送上门的理由吗?

      但,若这事全程都是邺国人自个儿干的,就不一样了。这样的内讧传回去,邺帝会忙于解决内部的矛盾,哪里好意思以此为由发兵。

      果然,第二天午时,刘公公带来了好消息:背后主使,确乎是北国的使臣。高欢一扫疲惫,利落地起身:“好!速速修书一封,将此消息传与邺帝。那伙子刺客连同买凶的使臣先拘起来,等候邺帝回复发落。”

      在场众人不禁都缓了口气,面上露出喜悦的神色。高欢又嘱咐了几句,才略微放心,朝衙门口走去。

      走了没两步,才发现,方才一晚上一直为周探遇刺的事情焦头烂额,都没注意到自己早已疲惫不堪、腰酸背痛。尤其迈出昏暗的门槛时,耀眼的阳光更是刺得他一阵头晕目眩。

      马车早已备好了。高欢却停在了马车前,久久不上去。

      过了好一刻,才问道:“邺国九皇子现在怎么样?”

      下人恭敬地回禀:“九皇子伤虽不致命,不过流了很多血。主要是肩膀的伤口化了脓,发了高烧,直到现在都昏迷不醒,偶尔嘴里说一两句呓语似的,但没人知道他在说什么。已经按照殿下的吩咐,遣了最好的御医了。”

      “昏迷不醒是吗……”

      高欢似乎踌躇了片刻,忽道:“先去九皇子那里看看吧。毕竟人家在这里出了事,不能一点表示没有。”

      周探果真烧得挺严重。他的双唇一片惨白,两颊却绯红,眉间紧紧地皱着。

      太医说:“殿下身体不错,高热退了些,却还是醒不过来,似乎被梦魇困住了。”

      他犹犹豫豫道:“而且呢,不知道怎么回事,殿下好像特别反感别人靠近他。吃了药也吐出来,好像以为这是不能吃的东西一样。只要一喂药,他就会一巴掌挥开,一边喊‘毒’‘滚’之类的字眼。

      “卑职本来打算强行灌的,可殿下似乎十分惊吓、愤怒,挣扎着不让碰一下。这一动,伤口又流血了……”

      他谨慎地观察着高欢的脸色:“卑职只好勉强包扎好了伤口,等殿下恢复一些意识,再斟酌用药。”

      高欢并没有责怪他,只是轻轻颔首,看着昏迷的周探。

      他知道,发了烧的人是最容易魇住了的。他所有的噩梦,几乎都是发烧时做的。在那些梦中,总会被困在各种绝望的困境之中,无论怎样拼命,都逃不出去。恶梦一个接着一个,仿佛没有尽头。

      周探很显然就处在这样的状态中。他的睫毛不安地颤抖,仿佛努力睁眼,却无法拜托梦里的世界。高欢情不自禁地走近了一步。谁料周探倏忽出手,一下攥住了他的衣摆,模糊不清地发出一个音调。

      众人吓了一跳。太医尴尬道:“这个……或许殿下在梦里把太子殿下当成是什么人了,才这样唐突……”

      高欢先是一愣,继而哭笑不得地去扯衣摆。

      没想到周探还挺锲而不舍,死活不愿意松手。

      高欢又不好对一个病人用蛮力,只好由着他去了。

      这一动弹,周探头上原本好好盖着的汗巾子便歪了。高欢顺手去扶,没想到周探转而一下摁住了他的手,紧紧贴在了额头上。

      高欢只觉一阵令人战栗的滚烫顺着手心传来,有些麻。

      他一晚上没休息、也没吃东西,两手一片冰凉。估计周探是觉得额头热得难受,才捧到一样凉的物事,就下意识拉来解热了。

      看着虚弱却坚定地不愿撒手的周探,高欢一阵头疼:“去把仓库里储藏的冰取一些来。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下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忽然觉得自己继续杵在这里,似乎有些怪,连忙一窝蜂跑去抬冰了。

      屋内霎时间安静起来。

      一道阳光从窗户缝里漏进来,映在青年那虚弱的俊美面庞上。像是感受到了高欢手上的凉意,周探的眉心慢慢舒展了开来,变得静谧而安详,摁着高欢的手也松了些。

      高欢犹豫了片刻,还是慢慢地将手抽了回来。

      周探的眉头却又紧紧地拧在了一处。高欢看着他,纠结了一瞬,叹了口气,换了另一只手放了回去。

      “吓!”

      张从云忽然端着药碗进来了,见了这场面,一下惊得低头往门外退了两步:“参见太子殿下!殿下,我,我是不是唐突了……”

      高欢轻咳一声,把手又收了回去。没想到周探啪的一下,打在他的手背上,又拍回了额头上。

      呃,这可是病人自己主动的。

      有那么一瞬间,张从云脸上的神情可谓变化莫测。还是高欢替他解围:“先把药端进来吧。”

      不知是周探的神智恢复了些,还是高欢的手有了奇效。总之,周探居然乐意吃药了。高欢看着他无意识地任凭药汁子一点点从唇畔灌进去,问道:“为什么,九殿下会下意识觉得喂药是下毒呢?”

      一碗药渐渐见了底。张从云一放药碗:“嗐,这事情说来话长了。九殿下十三岁的时候,曾经中过毒!”

      高欢意外:“中毒?”

      张从云点头:“其中原委有些复杂。从前呢,九皇子虽然不怎么出名,但其实挺聪明的,读书很灵光。六岁进了太学读书以后,不仅在皇子里,在所有宗族子弟里,表现都是数一数二的,骑射功夫也很不错。

      “不过,小时候的九皇子性格远没现在这么好,有些沉默寡言的,又不会逢迎那些更得宠或者身世更显赫的皇子,因此,不太受别的皇子欢迎,经常遭欺负。到了十岁左右吧,才慢慢开窍,学会同别人打交道。

      “但那时候已经有些晚了,比他大的皇子们都学会了人情事故,不愿和他这种出身……嗯,不那么显赫的皇子来往。”

      高欢道:“我听说德妃娘娘还有两名养子,十皇子和七皇子。他们关系应当不错吧?”

      张从云摇头:“可他们毕竟不是亲兄弟。而且,由于九皇子小时候表现比较突出,德妃娘娘就对他尤其优待。不患寡而患不均。因此,那两位……与他也不是太亲厚。”

      平日里他是个快活的小胖子,此刻语调里是掩饰不住的难过:“殿下十三岁时候,先太子和皇后接连去世了。皇上非常伤心,人也憔悴了一些日子,时常念叨他们俩。那年新年,皇子们轮流进贺辞,皇上看着上前祝酒的九殿下,忽然下了泪,说,你真和先太子像啊!

      “其实皇上也只是随口说说。他们俩并不像。然而,别人可不这么想。加上九殿下聪慧灵气过人,被殿下表扬过几次,估计是引起了旁人的忌惮。过了一些日子,九殿下忽然平白无故地,中毒了。

      “据说是九殿下感染风寒,一个宫女喂错了药,药性相斥化为毒。当时,九殿下昏迷了七天七夜,还是不醒。

      “德妃娘娘都放弃了,把人抬到了偏殿去。还是九殿下的生母李才人跑来,拼命地看护,放血、试偏方……最后,或许是殿下命大,活了过来。

      “从那以后,就没听过九皇子的传闻了。也没听说过有什么特殊的表现。据太医说,可能是毒让人性情大变。他对谁都是笑眯眯的,不管别人说他什么,说得多侮辱性多难听,都嘻嘻哈哈,没心没肺就过去了。

      高欢不可置信:“就为了一句话?就为了皇帝一句‘与先太子有几分像’,便对十三岁的孩子下此狠手?”

      张从云沉重道:“其实他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能不能登上皇位,单凭着会读书,懂一点道理,是绝对不够的。不过,我们邺国……怎么说呢,对这方面有些草木皆兵。因此,有些人,是不容许一点儿威胁存在的。

      “本来,宣布选拔皇子出使大齐的时候,皇子们都是想方设法推脱的。没想到担子落到九皇子身上的时候,他却很高兴。他说,长这么大,还没出过远门呢,正好出门看看;还说,经常读到大齐太子的诗文,这下终于能见见这位名满天下的名士的真容了。”

      高欢沉默。

      一片死寂中,周探的眼皮忽然抖了抖,睁开了一条缝。

      张从云惊喜地扯开嗓子:“御医,御医!九殿下醒啦!”高欢慢慢收回了手,依旧笼在袖中,起了身,又是平日那个自矜的太子殿下。转了身,朝门的方向走去。

      张从云忙喊住他:“殿下,九殿下就要醒了。殿下……要不然留下来看看?”

      高欢脚步一顿,接着头也不回地走了:“照料好病人。告辞。”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此时无声胜有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