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沅芷 ...

  •   今日护国大将军一行抵京,帝后、太子、皇长孙及平康王一众一同出城相迎。

      程云海忙下马,携长子程絮英幼子陈絮然上前一齐跪拜道:“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叩见娘娘、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慕霆风亲自上前扶起程云海,“大将军快请平身,程家一门在外为大楚守关多年、劳苦功高,快快请起!”

      君臣执手,程云海动容地道:“能为陛下驻守关门,是程家之幸,云海不敢居功。”

      慕霆风携程云海边叙边到城门之下,程絮英陈絮然紧随其后。

      慕承嗣环视了一周,却不见程沅芷,便上前询问程云海,“大将军,怎么不见沅芷?”

      程云海忙应道:“回殿下,小女刚过畹江便水土不服病倒了,大夫说不宜赶路,便让她先歇几日,过几日老臣再让絮英前去接她回来便是。”

      姜后闻言,关切道:“不如本宫派太医前去诊治,沅芷这丫头也好早些入宫陪陪本宫。”

      程云海忙躬身一礼,“老臣多谢娘娘挂心,沅芷只是小病,并无大碍,不日便能回京。”

      慕珏也上前道:“是啊,母后、嗣儿,你们也不用太心急,兰州到京都千里迢迢,就先让程丫头休养两日再入宫相聚也不迟。”

      慕承嗣只能点头应是,却恨不能立时前去探望她。

      宫中颍江之畔为程云海办了一场接风洗尘宴,席间笙歌燕舞好不热闹。

      程云海向帝后敬酒,忽然看了看席间,“陛下、娘娘,怎么不见三皇子,老臣不是听闻弘宁王早两个月前已回上京。”

      慕霆风捋了捋胡子,哈哈笑道:“你说老三啊,梵竺国向朕进献一颗佛骨舍利,朕派他前去封城为朕迎接使团回京,算下时日,不日也该到了。”

      程云海点了点头。

      姜后看皇长孙仍旧一副神思不属的模样,便轻咳一声,“算下来本宫也有七八年没见到沅芷这孩子了,等沅芷病情好转进了京,一定要让她进宫好好坐坐,”她看了看慕霆风,“况且陛下和本宫日夜惦念儿孙们的终身大事,也要早些安排上才是。”

      程云海虽然连连称是,慕珏却捕捉到了他脸上的一丝忧色,他身后的程絮英也面带深沉。慕珏心中也着实好奇,等过两日帝后若还是见不到程沅芷,他倒要看看他们父子二人该如何交代?现下虽不知姚韩衣将事情办得如何了,可他这个三皇弟若是安然回京,那他便将程沅芷失踪的事引向他弘宁王府,让他们两厢争斗,自己坐收渔利便可。

      终于等到酒宴散尽,程云海父子三人回到府中,才阖上书房门,程云海便颓然坐下。

      程絮英自责道:“当日我便不该背着父亲私下允了沅儿,让她提前回京的。”他抬头看向程云海,“父亲,不如我们就将此事禀告陛下,请陛下派京兆尹帮忙寻找,还能尽快找到沅芷下落。”

      程云海闻言当即拍案,“此事万万不可!今日席上,皇后娘娘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是想要册封沅芷为长孙妃,这也是一直以来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如果沅芷失踪的风声走漏出去,以后闹得满城风雨,就算她人回来了,又将置她的清誉和大将军府名声何在?这几日不如带人私下寻找要紧。”

      程絮英不满道:“这人都不见了,还要那清誉和名声何用?”

      程云海正待训斥,门外忽然响起了程絮然的哭声,他推开门跑进来哭喊道:“爹爹、大哥,然儿要二姐姐,你们不是和我说一回来就可以看到二姐姐的吗?”

      程絮然哭得撕心裂肺,程云海心中越发地紧了,他只得让程絮英先带程絮然下去歇息。

      程絮英蹲身摸了摸程絮然的头,哄道:“你二姐姐这几日在和你玩捉迷藏呢,她就是要躲着不见你,等她回来时看到你哭鼻子她就赢了。”

      程絮然泪眼婆娑地眨了眨眼,“真的?”

      “当然是真的,兄长什么时候骗过你。好了,时辰不早了,我送你回去歇息,你要是每天按时吃饭睡觉,说不定你二姐姐回来时一高兴还给你带好多小玩意儿回来呢。”

      程絮然一听,果然听话地擦干眼泪,和程絮英一道出了书房门。

      因不能明目张胆画影图形来寻人,程絮英只得带着几个心腹家仆去了京中大大小小的酒楼客栈、寺庙驿站暗中寻找,都没得到程沅芷什么消息。

      正在连他都心灰意冷之际,忽有人来报,在京中最大的典当铺多宝堂中发现了近期新收入的几件首饰中,有块刻有“程”字的和田玉玉牌。

      程絮英闻言马上带着程沅芷的贴身丫鬟墨玉一同去到多宝堂中,到得多宝堂内,程絮英直接向柜内的典当先生道:“听说贵店有一块罕见的和田玉玉牌,今日我正是为此而来。”

      典当先生一见今日有贵客,忙唤出了掌柜亲自取出玉牌一观,程絮英只看了那玉牌一眼,便认出那确实是程沅芷之物,这块玉正是他在西域行商处买下,亲自雕刻好送与她的。

      他朗声问道:“一看这玉便不是凡品,不知这玉的主人前来典当时可还有典当其它物件。”

      掌柜的一听,忙让先生取出当日一同典当的其它大大小小的一些物饰,墨玉一眼就认出了那些首饰,她忙小声向程絮英耳语道:“公子,这些正是小姐刚离开兰州时,奴婢陪她新买的几件首饰。”

      程絮英道:“这些东西我全要了。”言毕,便让墨玉递上了一张银票,掌柜的看了一眼那银票马上笑逐颜开,让先生将东西全全打包奉上。

      程絮英随意问道:“掌柜的,这些东西你可知是何人前来典当的?”

      掌柜忙将头摇成了一个拨浪鼓,“公子,我这多宝堂中迎来送往的,我哪儿还能记得这些?”

      程絮英神色一凛,“典当东西时贵店难道就无典当记录?”他凑近掌柜,话语中带了几分威胁:“我怀疑你这些东西来路不正,你若是不说我便着人马上报到京兆府,告你们有拐卖良家女子夺取身上财物之嫌!”

      掌柜纵使见多识广也被他这几句话吓得冷汗涔涔,他抬头仔细打量了一番程絮英,只见他衣着气度不凡,身边的几个仆从皆一副气势汹汹的模样,一看也不是好惹的。

      他努力回想了一番,才道:“大约两个月前有个农妇前来典当这些物件,当时老夫给价后,那农妇也不觉什么,很快拿着银两就走了,现在想来甚是可疑,要说拐卖女子也是那妇人所为,绝对与老夫无关啊。”

      程絮英确认道:“掌柜的,你现在怎么也不翻翻典当记录本当日所载,张口就来,可别随便忽悠我。”

      那掌柜急道:“公子,我哪敢忽悠您啊。实在是那老妇灰头土脑,却怀揣这等金玉之物,本就可疑,当时我随意给了个价钱,她也就同意了,故而老夫印象深刻,稍稍一想便记起了当日情形。”

      程絮英抽出几张银票,在掌柜面前抖了抖,“掌柜的,只要你能帮我找出这妇人,这些银票就都是你的了。”

      掌柜的眼珠随着银票上下晃动,可也急得抓耳挠腮,“老夫倒也想为公子出力,可哪里想得出办法,从茫茫人海中再找到这个仅有一面之缘的妇人?”

      程絮英吩咐道:“快领我去翻看当日典当记录。”

      没多大一会儿,多宝堂门口便用红纸贴出了一张告示,马上就有人凑上前看了起来,“今日……多宝堂寻……四月初七前来典当铺典当玉钗、碧玉耳铛之人,有买主愿出高价寻找货源,并补齐前次差价。”

      有的人看了道:“真是稀奇,还有这种好事,这多宝堂还能给典当之物补差了,那我也进去问问前日当的一只鼻烟壶能不能再补上几两银子。”

      另有人道:“算了算了,走吧,你没看到上面写的是四月初七?”

      众人熙熙攘攘又是一番议论。

      程絮英在一旁看着围观的人,掌柜的小声问:“这位公子,照你这法子真的能寻出那老妇?”

      程絮英坐回堂内,递上一张银票,“掌柜的,这几日我便暂住后堂,直到等到那老妇为止。”

      多宝堂的后堂里锁着不少珍奇古玩,他本是不愿的,但看他实在给的太多,便吩咐典当先生先行进去安排了。

      果然不过两日,一个老妇又带着成色相当,她本想留着压箱底的一只金花缠丝玉钏前来典当。墨玉这两日一直守在门口,那妇人一从花布包袱中取出这只玉钏,她便认出这是程沅芷所有之物,忙向堂内的程絮英使了个眼色,程絮英向掌柜的示意将这老妇带入后堂。

      掌柜的会意,他接过玉钏看了又看,老妇看他研究了半晌,急着嗓子道:“掌柜,我听说上次当了的这批首饰成色好,你那次给的银子确实也忒少了些,是不是可以……”

      “当然当然,走,里面请。”掌柜满面堆笑将她迎进后堂,“我们里面说。”

      老妇不疑有他,欢天喜地地跟了进去。

      程絮英带着墨玉也很快闪身进了后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