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线索 ...

  •   妇人一进后堂,门就被身后的墨玉关上了。

      她看向掌柜,脸上露出惊惧之色,“你们这、这是要干什么?”

      程絮英让掌柜的先出去,他有话要问,掌柜连连点头,搓了搓手,“公子,那之前说好的……”

      程絮英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向墨玉点点头,墨玉便将怀中银票抽出递到了掌柜手中。

      掌柜没想到这么容易又大赚了一笔,连声道谢,他顺便看了眼老妇,恫吓道:“这位公子可是官爷,他要是问起什么你就老实说,不然将你打进大牢受审。”说完便走出后堂,小心翼翼重新关好了门。

      老妇吓得瘫软在地,颤抖着声音道:“这位官、官爷,民妇从、从未做过什么伤、伤天害理的事,还请官爷明、明察。”

      程絮英一掀衣袍坐下,墨玉立于他身后,他拿出在阵前的架势道:“那你先说说这些东西你是怎么得来的!”

      老妇浑身颤抖,感觉喉咙里堵得慌,好不容易才道:“是、是民妇路上捡、捡来的。”

      “还敢撒谎!”程絮英站了起来。

      老妇整个儿被笼罩在他的阴影中,她急道:“真的、真的是民妇捡来的。”

      她勉强捋顺了舌头,继续道:“那日、那日民妇上完香,在慈恩寺山脚下发现了一名马车坠、坠崖受伤的女子,当时本想救下她的,但她却被另一群人带走了。民、民妇这才将这些散落的首饰捡来当了。”

      她不敢说当时见那女子姿容甚好,还有点儿微弱气息,正想将她带回看看能不能死马当作活马医,救活了好给她家中的傻儿子当媳妇儿,就是救不活也能让他长长见识,可正在那个当口她听到有人来了,只好手忙脚乱取下女子身上值钱的东西便躲到了一边草丛里。

      “被人带走?”程絮英的一颗心提了起来,追问道:“那你有没有看清带走她的人是谁?”

      老妇摇头,“民妇只看到领头的好像是个乘高头大马的年轻男子,他身后还跟着几个仆从,但民妇当时也吓到了,躲在草丛里实在没看清他们长什么样。后来……等他们走了,民妇便回了家,找到这家当铺当了东西换些米粮……”

      听到这些程絮英的一颗心又沉了下去。
      沅儿,你是否还尚在人间?现下到底又身在何方?

      看从这个老妇身上也得不到更多的消息了,程絮英示意墨玉给了老妇一百两银票赎回玉钏,厉声道:“这只玉钏我买下了,但今日之事你需得守口如瓶,不得再向外人透露半分。”

      老妇闻言,忙感恩戴德点头答应。

      等老妇出了后堂,墨玉终于忍不住道:“公子,你怎么就这样放她回去了?那妇人分明是做贼心虚,小姐的一应首饰物件全被她取了去,小姐人却生死不明,说不定就是她将小姐藏了起来。”

      程絮英道:“我何尝没想过这个问题,她一出这多宝堂后面自有人跟上去。”

      墨玉的眼睛才终于亮了亮,“原来公子早有考量。”

      程絮英将在多宝堂及那妇人手中赎回的一应饰物交到墨玉手中,“你先将这些东西带回府中,放回沅儿闺房里。”

      墨玉接过东西,抬头道:“那公子你呢?”

      “我自然是要亲自去那大慈恩寺查探查探了。”说完,便出了后堂。

      此时刚过午时,程絮英驱马在山脚转了一圈,忽然看到前方隐蔽处露出一点尖尖的马车顶,他立刻驱马上前查看。

      这里杳无人烟处只余一辆残破的马车,还隐约可见马匹尸骸和一些粗布碎片,他下马捡起一块夹在石缝中的破布看了看,布块上染着的大片殷红早已褪色。他识得这布料,是府中家仆们常穿的料子,应该是坠崖后,这马夫的尸身不久就被野狼或什么猛兽吞食殆尽留下的残物。

      他又细细地翻找了一番,确实无女子衣物上的碎片,应果如那妇人所言,沅儿被人带走了。

      大慈恩寺远离京都繁华之地,沅儿特意来此想必是去寺中烧香祈福,而路经此处的人大多也是香客,他抬头看了看对面山头上隐隐露出的塔尖,忙拍马绝尘而去。

      程絮英一进到寺中便向方丈打听四月初六那日香客们的情况,他双手合十见礼,“请问法源方丈,对那日可曾还有印象,是否见过带着众多仆从的一年轻男子上山?”

      方丈须发皆白,却声如洪钟,“香客们大多都将仆从留在山门外等候,只会引一两个仆从进入寺中,大慈恩寺每天香客成百上千,老衲实在不记得当日情形。”他看眼前之人满脸焦急之色,继续道:“不过香客们上香大都会留下香火钱,老衲这就让人取来功德簿让施主看看。”

      等小和尚取了来,程絮英忙翻开厚厚的功德簿翻看起来,很快便找到了那日的香火记录,他一眼便在众多的墨色中找到了程沅芷的名字,里面确实有她的捐献。

      他再将那日的香火记录细细看了两遍,其中有两笔数额很大的捐献却没有署名。

      他将功德簿还给方丈,指向了那两处,“不知法源方丈对这两人可有印象?”

      程絮英问到这儿,方丈捻了捻白须,“老衲倒是记起那日进来两位公子,当时老衲前后见过他二人,他们看起来倒是贵不可言,这两笔功德便是他二人捐的,他们还要寺里为他们准备两样东西,待来日来取。”

      “敢问方丈,不知是何东西?”程絮英不想放过任何一丝线索,忙问道。

      方丈摇了摇头:“请施主恕罪,这事关香客私事老衲不便奉告。但那两位香客表示两个月后的六月十六前后还会再来,现已过去两月余,到那时施主再来,届时或许能再见到他们。”

      现下离六月十六确实没几日了,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什么,程絮英无奈,只得先行回府向程云海禀告。

      程絮英前脚才踏入府中,程云海便道:“刚刚长孙殿下前来,说要亲自去探望沅儿,等待她身体好转再接她一起回京。”

      程絮英不禁一惊:“那父亲您是怎么说的?”

      程云海叹了口气,满面愁容,“刚刚为父已告知长孙殿下,已派你去接沅儿了,不日便可回府,你这几日就再抓紧时间出去找找,免得长孙殿下过两日又来看望你妹妹。”

      程絮英苦笑道:“过了畹江便是卞城,京都离卞城极近,一日便可来回,父亲这谎撒得也太拙劣了些,指不定明日长孙殿下又来看望沅儿,到时父亲又该如何应对?”

      “先走一步算一步吧。”他有些疲累地道。

      自从接到程沅芷失踪的消息,他便带着程絮英程絮然提前一月快马加鞭回京,他不能明目张胆寻人,还得向宫中众人做好戏,简直比让他上阵杀敌还胆战心惊,他也只能在府中先勉强应付,只等程絮英能早日找出程沅芷下落。

      不过两日,慕承嗣便再次登门探望,程云海现一在家听到管事通报,心里就忍不住又是一惊。

      慕承嗣双手捧着精致的点心盒,笑如春风:“这是本殿回东宫时,房嬷嬷她亲手做的,她说这梨花糕能润肺清病气,最适合沅芷不过。”

      程云海双手接过,小心翼翼道:“老臣就先代小女谢过长孙殿下了,只是……”

      慕承嗣以为程沅芷与他多年未见,怕生不愿见人,忙道:“大将军放心,本殿先不打扰沅芷,只先远远地看上她一眼便够了。”

      程云海看他自己就要去后院寻去,忙一口气将话说完:“殿下恕罪,沅儿虽然接回了府中,但沾了江上湿气染了疹子,现在不能着风也不愿见人,还请殿□□谅。”

      慕承嗣闻言,之前的喜色瞬间转忧,他忙向府门外走去,“本殿这就马上回宫请御医。”

      程云海忙拦住他,“长孙殿下留步,大夫已经看过,说这病气恐会过人,而且这病需要静养,就算是御医前来沅儿她恐怕也不愿看。”他一脸恳切,“殿下勿需忧心,沅儿她只需配合大夫用药假以时日便会痊愈。”

      慕承嗣知晓程沅芷一向好脾性,但若脸上出了麻疹她也定然是不愿见人的,只好无奈地看了眼将军府的深宅大院,“那就烦请大将军好好着人照顾沅芷,本殿改日再来。”说完便将梨花糕转递给了程云海。
      程云海连连应下。

      程絮英刚从外回来,直到看到慕承嗣出了府门才从栏柱后闪了出来,“父亲您这次终于又好不容易送走了长孙殿下,可陛下千秋将近,到时候沅儿必定是要出席的,总不能再一直这样托病不见人下去,”他直戳问题要害,这也是程云海一直不愿面对的问题,“到时若我们再寻不到人可如何是好,陛下要是深究起来,不就是欺君之罪。”

      程云海一狠心咬牙道:“陛下寿宴之前先秘密搜寻,若还能找到便当你妹妹还活着,倘若寿宴那日还寻不到,等过了寿宴便当她死在了外面,到时候为父自会向陛下请罪。”

      程絮英一听,万万不能同意,本还想理论,但程云海已先行离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