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那些书生 ...

  •   “怀石兄,此番去杏林讲学的可是顾大儒?”
      一着灰袍,挽起的袖子上还有斑斑墨迹,头发杂乱,浑身散发着凌乱不羁的长髯中年走了进来。
      茅庐里,木桌上,工整摆放着笔墨纸砚,除此之外,并无别的饰物。
      “嗯。”桌前的人不在意地轻嗯一声,连头也不抬。
      “怀石兄,你怎生一点都不急?”
      “那个小家伙,你就不打算要他回来了?”
      “当初不是你死皮赖脸,要给他一个机会的吗?”
      这语气,颇有些欠揍。
      长髯中年一进门,嘴就没停过。
      桌前的人写完,放好毛笔,这才转过头瞪了他一眼,直言道:“教不了。”
      长髯中年挑眉,“哟,还有你方怀石教不了的?”
      “呵,徐渭,你来这里,就是为了说这些的吗?”
      徐渭呵呵一笑,摸了摸长髯,这才道:“既然你不想教了,就把那小家伙让给我吧。”
      “我不嫌弃。”
      他一直被在身后的左手里还攥着什么,一看,来的目的就不单纯。
      见方怀石的眼睛看过来,徐渭一把塞在衣袖里,倒是坦坦荡荡的耍起无赖来。
      “你藏的是苏子隅写的策论?”
      “还是之前在我这儿拿的?”
      “这是准备还回来了?”
      徐渭一僵,下意识后退一步,护住胸口。
      “谁说我要还你了?这小家伙写的又不好。”
      “字迹难看,遣词造句过于直白简单。”
      方怀石板着脸,“那你拿来作甚?”
      “反正你又不打算教他了,这不正好让我接手嘛。”
      “哼,别忘了你是教谁的。”
      “是是是。说起来还不是你老人家,不愿与那些勋贵子弟打交道,一股脑丢给我。”
      “这好不容易碰上个你不要的,怎么还生气了呢?”
      徐渭一屁股坐在凳上,双手张开倚在桌边,顶着鸡窝头,一脸无所谓。
      一点都不像个教书先生,倒像个乞丐。
      “哎哎,你真不教他了啊?”
      他侧头看向方怀石。
      方怀石沉默几秒,这才道:“就看他此番有没有机缘了……”
      徐渭沉默,他知道他说的是此次杏林讲学。
      若是能得大儒指点,那小家伙此番县试乃至以后,可就有望了。
      “说起来,你当时为何要破例收下他?”声音淡淡,徐渭正色道。
      ……
      再次沉默。
      “他或许比不上柳相遗天资聪颖、家学渊源,可立于破屋,却涅而不缁、沅茞澧兰。”
      “心性纯善,心志坚定,这才是大周需要的读书人。”
      ……
      “先前还说人家读书不专……”
      “夸得这么好听,还不是说不教就不教了?”徐渭小声嗫嚅道。
      忽又拿出怀中策论,大声道:“你看看这写的什么狗爬字?人家大儒看得上吗?”
      方怀石古板的脸上终于有了表情,他挑起眉,诧异道:“谁让你拿着一年前的策论看了?”
      徐渭举起的手顿住,然后道:“嚯,好你个方怀石,竟然藏私?”

      官道上
      “哎,年轻人,年轻人。”
      “你们也是去阜曲求学的吗?” 老者侧着头,好奇问道。
      肩挑着担子,依旧稳健,还有余力跟上旁人的步子。
      眼前这人,书生模样,只是身旁还带着家眷,倒是稀奇,故而好奇一问。
      “是的,老人家。”苏子隅朝他笑笑,温声道。
      嚯,书生这嗓子真好听。
      老者忍不住凑近些,继续攀谈。
      一辆马车驶来。
      老者看了眼,按着扁担,退到一旁。
      门帘被里间人掀起,一个脑袋露了出来,接着是半个身子。
      那人朝马车后探出脑袋,喊道:“魏含湘,你个舞刀弄枪的,去杏坛作甚?”
      顺着那人视线朝后看去,两匹棕色骏马飞驰而来,其上坐着两位姑娘。
      其中,那位穿着利落衣衫,头戴帷帽的女子,便是魏含湘。
      只见马身长立站定,她手中的软剑也随之刺了来。
      那脑袋瞬间缩回马车内。
      魏含湘收回软剑,下巴微扬,“哼,要你多管闲事。”
      “姑奶奶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翻身上马离去。
      恣意潇洒、热忱且有正义感,但有些冲动易怒。
      这是夫芥第二次看到这位姑娘所作的评价。
      这种不谙世事的天真善良……希望不会遇到花言巧语的渣男吧。
      “苏兄,要同我们一起走吗?”
      在那二人闹腾之时,马车里又出来一人,是柳相遗。
      至于刚才那位老者,早已离去。
      苏子隅拱手谢道:“多谢柳兄好意。”
      “只是之前同明阳兄已说好同路去……”
      柳相遗轻笑一声,道:“是我唐突了。”
      “那么苏兄,阜曲再见。”
      “阜曲再见。”
      二人拱手道别。
      于钦缩回车内后,一直好奇打量着苏子隅,但并未开口说话。
      马车远去,这才道:“此人倒是随和雅正,看起来没那么讨厌。”
      “我以前怎么没发现望山书院还有这样的人啊?”
      柳相遗笑着看了他一眼,“若是你不常逃课,自是能见到的。”
      “切,我没你那个脑子。要不是我爷爷束着,我早游历山水去了。”

      “白麋书院袁旭”
      “李九行”
      ……
      “李九行(xing)?”
      “这不是那个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神童嘛。”
      早已来到杏坛的读书人们,有唇枪舌战争辩者,有交友结识者,不过更多的则是拿着书本小声探讨着。
      此处,说是杏坛,倒不如说是泛着浓浓书香气的高门阔院。
      那抹带着历史底蕴的朱红就藏在阜曲的深山里,被一片杏林围着。
      此时有各路人争相赶来。
      倒是应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
      德高望重者,自会有人慕名前来。
      ……
      “客行书院赵径易”
      一听到这个名字,那几个站在门边的读书人趁机又嘀咕了起来。
      “这位可是一举过了县试,后年府试有望入太学的人。”
      “我听说过…他县试还是五社榜首。”
      “不过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
      “望山书院柳相遗。”
      “于钦。”
      ……
      “望山柳家?”
      “柳家家学渊源,底蕴颇深,那柳老太爷便是一位大儒,还用的着来这里吗?”问话之人表情有些奇怪。
      “书山有径,学海无涯。你短视了啊。”
      那人恍然,“是我钻牛角尖了。”
      “哎?那骑牛来的三人是谁?”
      “怎生还有一个女子?”
      有人翻了个白眼,朝后看了眼,道:“有什么稀奇的?那处角落,不还坐着两位姑娘呢。”
      问话之人转身看去。
      有两位穿着打扮与这书舍格格不入的女子,正坐在蒲团上,不停朝着四周看。
      也不知在找什么,为首那女子连纱帘也掀了半边。
      见男子的眼神看过去,魏含湘柳眉一竖,瞪了他一眼。
      男子悻悻收回眼神,轻声道:“好生彪悍的女子。”
      “那清瘦少年穿的可是望山书院的衣袍?”
      男子又被这声音吸引了注意,往书院门边瞧了去。
      就听身旁同伴轻声道:“嗯,看那衣角两叶竹,正是望山书院的。”
      “他旁边那活泼好动的小子,穿的倒是富贵,一身名贵玩意儿,反倒看着有些不伦不类的。”
      “呵。那姑娘一身麻布粗衣,应是同那清瘦少年来的吧?”
      “也没听说可以带家眷来啊。”男子疑惑问道。
      不过这问题,另两人也无法作答,轻轻摇了摇头。

      书舍门边
      夫芥有些无语,盯了眼兴致勃勃的钱明阳。
      她怀疑这小子就是想学老子骑牛,才来的杏坛。
      朝着门内看了眼,一眼望去全是拿着书本的读书人,实在无甚兴趣。
      加之那些看稀奇额眼神,不想给苏子隅凭添麻烦,索性往山中溜达了去。
      穿过杏林,耳边有潺潺水声。
      循着声找了去,就看到一白发老者披着蓑衣,在溪边垂钓。
      听见树枝折断声,老者侧头望来。
      “呵呵,小姑娘,你也是来钓鱼的吗?”
      夫芥摇了摇头,走到他身边不远处坐下,好奇地朝水中望了望。
      这清澈见底的水里,真有鱼吗?
      老者见她动作,乐呵一笑。
      “小姑娘,可会下棋?”
      夫芥摇头,下一秒就见老者不知从哪儿拿出一老旧的棋盘来,摆在中间。
      “来来来,正好无事,老朽就来教你一番。”
      眼睛忍不住往他右侧瞧了眼。
      这老先生不会早就准备好了棋盘,就等着人来吧?
      “来来来,下这里,下这里。”
      老者很是热情,将黑子递给夫芥,指着棋盘正中间的天元说道。
      夫芥看了他一眼,捻起黑子放了上去。
      ……
      待苏子隅下课寻来的时候,就看见溪边坐着一老一少,老者十分耐心地教着少者下棋,少者一脸严肃地跟着他手指的地方下。
      其间,老者慢慢讲着,少者认真听着。
      待苏子隅走到近前时,二人已重开了一盘。
      少者一黑子点在天元。
      老者满脸慈祥笑意,听他道:“对喽,你看,直接占领中位,就能抢占先机。小姑娘你一定要记住啊。”
      说完还不望瞧一眼苏子隅。
      “年轻人,你也想来下棋吗?”
      夫芥这才回神,看向身侧,疑惑道:“怎么采了这么多蘑菇?”
      苏子隅提起的衣摆里满是各种各样的蘑菇。
      “方才路过一片竹林,就采了些来。”
      “哟,正好老朽知道哪里能开小灶,一会儿跟着我走吧。”
      “老先生是这里的人?”夫芥朝着他问了声。
      “呵呵,只是来的多,也就熟了。”
      “老朽学已五十七载,倒是一试未过。今日也是来此听长澹居士讲学的。”
      “老先生……”苏子隅上前一步。
      “哎,不用为老朽怜惜。老朽如今所为,皆是求学而已。”
      “至于功名利禄……老朽已过花甲,早已看淡了……”
      夫芥倒是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不是来求学的吗?
      看他的样子倒像是早就坐在这里,“守株待兔”的。
      何时去过学社?
      ……
      “咳。”见气氛越发伤悲,老者忍不住轻咳一声。
      忽凑近,挤眉弄眼道:“你们可知长澹居士如今已是太子太傅?”
      夫芥二人对视一眼,皆是疑惑。
      见他二人眼神,老者又道:“京城皇榜才出,这消息自是有迟滞。我也是才知晓的。”
      “不过,老朽觉得长澹居士是为了躲这差事,才来这杏坛讲学一月的。”
      ……
      苏子隅忍不住轻咳一声。
      夫芥倒是直接笑了出来。
      一时又欢乐起来。
      “这颜色鲜红的蘑菇能吃吗?”
      她从刚才起就一直盯着那几朵最大的红蘑菇,心中担忧。
      这鲜红诱人的颜色,一看就毒性深重。
      苏子隅低头看了眼,笑道:“这红菇鲜香味美,却有微毒。”
      “娘子从未吃过,一会儿倒是要少吃些。”
      “那待老朽钓些鱼来,一起煮了,岂不更好?”
      苏子隅拱手,“那便多谢老先生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