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6、长宁节风云 ...

  •   太后的长宁节办得极尽奢华,这事满京皆知,黄口小儿晓得若你要增长眼界,那就往长安大街去,能见到漠北的宝马,南疆的奇花异木,东海的夜明珠,西域的珍奇异宝……更别说那高耸在宫墙之内的邀月台,还有铺满整个宫内的金菊花。
      长宁节当日,依照诏定长宁节上寿仪:太后垂帘崇政殿,百官及北境部族使者列于庭下,六部大员进殿上寿,阁门使与殿上帘外立侍,百官再拜,内阁阁臣升殿,跪进酒帘外,内臣跪承以入。
      樊老相公为百官之首比太后还要长上十来岁,颤颤巍巍的被黄门扶着上奏贺表:“长宁节,臣等不胜欢抃,谨上千万岁寿……”
      再拜,三声‘万岁‘后,内臣承旨宣:“得公等寿酒,与公等同喜。”
      而后众臣再拜谢恩。宰臣入殿,内侍出帘外跪授虚盏,宰臣亦跪受,再拜,三声‘万岁’后……
      经过了漫长的贺表,拜寿,再贺表,再拜寿之后才轮到了内眷命妇,太后不厌其烦的从崇政殿赶到长宁宫正殿永寿殿接受命妇贺寿,长宁宫乃后宫之所,并没有崇政殿那么大,可容纳百官,故而命妇仪至同百官朝贺一般,依照品级先是皇后率领的内命妇,而后是霍夫人等外命妇入内拜寿。而品级稍次的命妇运气就不那么好,大约要一直跪到将近正午才得以入内,此刻腿也软了腰也酸了,甚至朝服都未必是一丝不苟的,所以进去之前又有女官数人齐整衣冠,这一趟下来又费时不少。
      晞月跟着霍夫人最先进去也累的够呛 ,起身时稍微瞥了一眼上首的太后,瞧着精神恹恹,拜寿的人辛苦,过寿的人也不易啊!
      今日拜寿,明日还有宫宴。
      众人结束后,黄门传话赐宴邀月台,明日再行大宴。
      晞月跟着众人下跪,念诵贺辞,奉上仪表,再出宫时已经日落西山了。她头戴花钗冠,身着翟衣,这一天跪下来着实有些辛苦,若非素金扶着,她怕是要直接栽下去了。看着想着二嫂嫂告病不来可真是有先见之明。出了宫门瞧见自家车马已经备好,孟闻立在车边正同英国公说话,见到她出来,快步走近替了素金的搀扶,轻声在她耳边道:“辛苦了。”
      晞月强撑着笑意,抬眼看过去前头健步如飞的英国公妇人和霍夫人面上羞臊,“是我没用,不似二位嫂嫂这般。”
      “不打紧。”,孟闻轻声安慰。
      二人同兄嫂告别后,上了马车才缓缓舒一口气,晞月膝盖疼得厉害,年前那次跪得狠了应该还没养好,此番折腾怕是晚间要肿起来,明日还有大宴,不免有些惆怅。
      孟闻拉着她的手,头上的花冠有些碍事没法让她靠着,只好拿来软垫塞在她背后,“是我疏忽了,到了崇政殿我才想起来应该提醒你带着护膝的。”
      “护膝?嫂嫂们也用吗?”
      “自然,否则这一通跪下来,哪个身娇体弱的命妇能受得了。”,孟闻万分抱歉,“护膝我早先备好了,这两日太忙给忘了,我的不是。”
      晞月微微点头,“您有此心,我便不辛苦了。”
      “你身边的嬷嬷说,你膝盖有旧疾,秋冬要小心着些,不知道那些药膏有没有收起来,回去要小心处理,不然明日大宴可就难挨了。”
      想起明日宴会,就一阵力不从心,但见着他这般上心,顿时感觉全身轻松许多,似乎刚刚出宫门的辛苦已经烟消云散了。
      宫门距离府上还有一段距离,孟闻怕她垫着特意让车把式赶得稳些。晞月累极了,摇摇晃晃得眼皮渐渐变重,刚挨着他肩膀闻见淡淡的菊花气息,夏日燥热,她特意用平肝清火的杭白菊,只不过刚刚入府存放不当,前些日子阴雨天时坏了好几罐,如今没剩多少了。
      “看什么?”,孟闻见她揪着自己香囊穗子。
      “没什么,闻见你香囊的味道,想起今日宫中遍地如意金钩和紫凤照珠,听闻为了长宁节的彩头,宫里将茉莉和栀子都掐了头。”
      孟闻掐了掐眉心,今日遍地艳黄浓紫他也觉得分外扎眼,“过了……”
      “什么?”,晞月恍惚着没听清,孟闻摇摇头,“明日大宴过后,宫中会给各家亲贵赐宴中花卉以示同乐,既是天家恩赐,应要好好照料,就挪到浔崧居前头的花圃里。”
      晞月晓得其中轻重,天家恩赐就算是根草也得当成金子供起来,何况是花卉,府上没什么照料花木的好手,得从自己的别院里调一个过来了,“这个我晓得,往年顾家也接过这种赏赐,,我定会吩咐下去好好照料,您放心。”

      次日,晞月跟着孟闻在宫门口下马的时候再次惊到了,略有咋舌,看着邀月台一派灯火通明,低声道:“这样?过于奢靡了吧……”
      记得太宗皇帝想给七十整寿的老母亲办个寿宴,只是铺了两个宫殿的宴席,修了个花园,稍微整理了一下太后寝宫,令官窑烧了几套亮眼的瓷器,差点被言官的唾沫星子淹死,也成为这位文治武功皆能在我朝排前三帝王最拖后腿的污点。所以后来皇家宴席都不敢过分奢靡,当然像成祖那种暴君,代王那种被临时推到皇位上的草包自然是无所顾忌,不过前面这几位皇帝都是克勤克俭的作风,帝后寿诞一向都弄得很朴素,若不是整寿,或赶上流年不利粮食欠收之际甚至都不会庆贺,太后也只敢稍稍奢靡一点点,还是只在整寿的时候,就这样有时还招来不少诟病。
      如今这般奢靡大约是开朝以来未有的!
      晞月看向身边的孟闻,“怎么没听言官那边有什么说法?”
      孟闻从坐上马车脸色就不大好,一路上更是一句话都没有,此刻也没有出声。可孟阔夫妇似乎看出了晞月的惊诧,夫妇二人无奈得对视一眼,为了两院言官,成全陛下的心思,孟阔这边可顶了不小的压力。
      “陛下亲政快满一年了……”,晞月低声揣测,孟闻伸手握了一下她的手腕,她便不再出声。孟闻趁着扶她下马凳之际低声在她耳边回道:“如今阎家还能将钱袋子捏紧,外头的人还看着风向……”
      晞月听懂了,低头掩去嘴角的嘲讽和惊讶,大约这样的胜景是难见了,趁着阎家的东风自己也长长见识。有些话也只是二人这么咬咬耳朵,再往前走她便不会再多说一个字了。

      孟家四房到的很齐全,大房英国公夫妇同六郎户部侍郎孟经夫妇;二房孟阔夫妇,嫁给樊家嫡长孙为妻的九娘孟红,方才已经跟着樊家进去了;三房霍夫人和儿媳孙女,祖孙三代在后头下马;而四房只有孟闻夫妇俩人,略显单薄。
      孟闻低声告诉她,他们孟家的年夜饭都未必能到这么整齐,远的不说,今年年底他一定不在,英国公也不在,几个外任的侄子、外嫁的侄女也不在。
      这一回应该是孟家聚得最齐全的一次了。
      他们孟家的光在门口见礼就花了很长时间,还是英国公轻咳一声,结束了寒暄,沉声道:“走吧,莫要耽误。”
      弟妹们虽然以英国公为尊,却还是让霍夫人婆媳走在前头,孟闻和晞月自然在后面压阵。加上小厮女使随从,洋洋洒洒一排人,晞月低声给孟闻逗趣:“你家送礼也太值了,这么多人,肯定能回本儿!”
      孟闻一到外头,就变回敏国公冷漠威严的样子,听晞月突发奇想也还绷得住,只低声道:“确实送了份儿大礼。”
      晞月本想问是什么大礼,就在偏殿门口碰到了淮王一家,淮王夫妇并着两个儿子儿媳。惠琳公主好像早上就已经入宫陪伴皇后了,此时并不在这里。两家里头,晞月和祝允的年纪是最小的,但现在祝允按着长幼次序不得不向晞月行礼,抬头的时候狠狠得瞪了她一眼。晞月学着孟闻冷漠的面庞,并没有理会李愉夫妇截然不同的目光,只安安静静得站着。
      淮王之前被那个刺杀案折腾得不轻,尤其不想和孟家有什么交集,草草寒暄,就各自进了备好的屋子休息,等着开宴。
      孟家人多,给备下的偏殿足有三间大屋,里头早就摆好了清茶果子,晞月跟着孟闻在英国公右手边坐下,跟着大家一言不发的一起喝茶一起吃果子。坐在这样的环境里头,感觉不像在吃果子,更像是在祠堂听训,每个人都不苟言笑,尤其是一直板着脸的英国公。英国公和孟闻不一样,他里外都是一般的严苛少语,孟阔夫妇倒是和气低声在说些什么,孟闻不喜这种场合,方才又和淮王碰了面,不知怎么了现在脸上冷得吓人。至于霍夫人早就被皇后那边叫走了。
      没过多久,皇后身边的女官过来通传,说皇后要和娘家婶婶嫂嫂说话。晞月又跟着一同去到皇后休息的偏殿里,其实里头不止皇后和霍夫人,还有好多官眷:镇国公夫人,安国公夫人,汝王妃,恒王妃,淮王妃婆媳也在里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