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漫长的第一天——早 ...

  •   府上没有公婆需要敬茶,也没有妯娌要聊天,晞月起了个大早,趁着身边的人还在睡,亲自下厨置办了一桌子的早膳,帮他系腰带的时候止不住得打哈欠。
      孟闻揉揉她的脸颊,“谁让你起那么早,困了?”
      晞月眨眨眼睛,点了点头,帮他把常带的玉佩挂在腰带上,又帮他正了正领子,这一身大红色真是晃眼。
      “吃完早膳,在回去眠一会儿。”,孟闻宠溺得揉着她的秃秃的耳垂,昨日的耳坠太沉了,坠得两个耳朵有有些红肿,涂了些消肿的药膏现下还带不得耳饰。
      “那怎能行!”,晞月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家中事务我一点都不熟悉,就要从今日开始了。”
      孟闻拗不过她,只道:“那你不必日日早起,府上又不是没有煮饭婆子,还轮的着你亲自下厨?管家的事情,你也不必着急,细细处理就是,不行就给你从帐下调个管事来,你别太……”
      “我的郎君啊,哪有新婚第一日就说这些丧气话的,您是觉得我办不到,还是觉得我不机灵,您放心,不会叫院子鸡飞狗跳,也不会损了你一份钱。”
      她兴致颇高,现在八匹马也拉不回来。
      孟闻也不好再说什么,“我晓得你有成算,别累着自己就成。”
      晞月心道:你才不知道呢!大约是孟闻对她的坦诚信任,抵消了晞月的很多顾虑和担忧,二人虽是新婚却也没有什么生疏感,相处起来也十分和睦。

      孟闻对她的厨艺也是极其满意,当着下人的面不好夸,只余二人时对着一桌子残羹剩菜骈四俪六得狠狠得夸赞了一番,晞月羞得脸都红了。
      早膳过后,二人下了盘棋,有人不想赢、有人偏要让,故而一盘棋下得冗长无趣,晞月看着那棋盘上丢人的布局,丢了棋子,“我给您做碗茶吧。”
      孟闻瞧她百无聊赖的样子,看了一眼外头的日头,约摸着他的那些个妾室都要过来敬茶了。有点担心她年纪小处理不了这个事情,想着等下要不要帮她支应一下,先给那些女子立立规矩。
      “这到了夏日,要不要将笨重的屏风撤掉,换成隔帘。我家三嫂嫂之前送过我一幅她亲手所制的隔帘,正好同……”,正研究要不要将屋子里的屏风换成隔帘,窗后的竹林需不需要修一下,前厅的桌椅要不要换一批的时候,素金就进来通报说几位妾室到了。
      妻妾之争是内宅里永远也不会停止的风,就算是孟闻府上也不会例外。晞月做好了迎敌的准备,也摆好了退敌的架势,郑重得点头。
      “用我跟你一起吗?”,孟闻端着茶在鼻尖晃了晃,晞月的手艺确实好,茶色也十分漂亮,上头的远山图描的很细致。
      晞月胸有成竹得摇了摇头,哪能还不知道敌方几斤几两就出动大军呢!至少也得先探探虚实,“我能应付,您若是不想可以先去书房。”
      “真的不用我先帮你立个规矩?”
      “不必了吧……”
      晞月还没想细过他的这些妾室要如何处置,只想着要把这些人先应付过去,全然没有考虑过立规矩这件事,还好他提醒才察觉。再则,她是继室入门,这些妾室都是他的旧人,于情于理应当礼待,她不好置喙,也是怕得罪了孟闻。两相权衡,暂时决定先小小得提醒一番。
      看她有自己的小算盘,便不好在插手了,只表明了态度,自己是站着她这一边的,让她尽可能得拿出当家主母的款儿来。
      晞月半信半疑,想着这些人跟他的情分比自己深多了,再怎么立规矩也不能把话说狠了,想着左右都是他的妾室,什么话都要让他听见才好,免得传话上出了什么岔子影响夫妻情分,悄悄试探道:“要不……躲在屏风后头听听?”
      “让我去听壁角,你可真想得出!”
      见他敛去笑意以为他要发怒,正打算认错,就见着孟闻很自觉得搬了个小杌子,蹲到屏风后头,又出来顺了一盘点心才在里头安坐。
      晞月白紧张了一场,舒了一口气,只道:“若有什么不足的,还请您担待。”
      孟闻觉得她在妾室的事情上过于拘谨,想说什么,脚步声已经近了,便坐了下来不再说话。

      来的人有七位,前面两个年纪长一些的是前头那位夫人抬的姨娘,一个是陪嫁丫头陆姨娘,一位是从外面聘来的何姨娘,还有两个是自小侍奉孟闻的通房,一个叫水仙一个叫玉兰,还有三个美姬,一个会唱曲儿、一个会跳舞、还有一个会弹琵琶,分别叫苏妙儿,金烟云,白青萍。瞧着几人颜色,那三个美姬确实个顶个的漂亮,个个眼睛都跟会说话一样一颦一笑皆能摄人心魄。两个通房看着还算老实,当然颜色自然是比不上那些乐妓了,瞧着很安顺的样子,对晞月也是恭敬有加。至于正经由夫人抬进门的两个妾室,年纪稍大,但却保养很好,尤其是陆姨娘,端庄大方不比普通人家的正房娘子差,对着晞月不卑不亢也不失礼,进退有度。相比之下何姨娘就不一样,小家碧玉的样子,瞧着有些人善可欺。
      晞月从府上旧仆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那位陆姨娘本是梁氏的陪嫁,梁氏有身孕后便被抬了妾,听闻这事孟闻也是离京后才知道的,虽然看上去她应该和孟闻没什么情分,但听晓夏说,先夫人故去这些年,府上一些俗务大多托了这位姨娘,故而晞月对她另眼相待。至于,何姨娘比这位陆姨娘有名分得更早些,似乎是梁夫人担心那两个通房是自小侍奉孟闻会仗着这种情分给她找不快,于是自己帮丈夫安排,虽然晞月也觉得是她多心了。于是一进门就从外面聘来了这个何姨娘,断了两位丫头的念头。何姨娘家里也是读书人家,只因父母早逝,又被叔伯欺负,才被聘到府上,识字知礼,只是太过安静,没同孟闻说过几句话。那两个通房都是自小侍奉的,孟闻参军后她们就被老国公夫人安置在府上,不予事务也没有抬位置,梁氏应该是想将二人打发了的,但是还没来得及便过世了。
      至于那三个过分勾人的,都是阎家、淮王那边送来的,晞月重点关注得是这三个。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既然前头梁氏都安排好了,这妾室一事上晞月也能省些心,只考察人品,若不行就秉了主君赶出去就是了。

      她们各自敬了茶,晞月又吩咐她们坐下,问了些琐事,她们也一一答过了。
      这几人里面,除了那三个刚刚来府上不久的美姬,其余几人不算何姨娘不管事外,她们或多或少都在府上有一定的话语权。譬如:陆姨娘是前头那位的陪嫁女使,且梁氏过世后,除了家里银钱人事要紧事由程管家统筹,余下的琐事都由她处理。故而家里她也是能说得上话的。至于那两个通房,除了孟闻的书房不可以进,家里也没有她们不可去的地方,也时常帮着陆姨娘处理一些琐事。看得出三人是一个鼻孔出气,倒是何姨娘,默默无言,只是陪着笑脸跟着喝茶吃点心,极少主动说话。
      陆姨娘恭恭敬敬得将一打账本递给晞月,“婢子随主入府,这些年一直安分守己,这些是先前帮着我们家娘子处理府上琐事的账簿,我们娘子过世后公爷宽宥许我一直处理这些事情。但如今主母入府,自然要都给您过目。一切交由主母定夺。”
      晞月虽然没见她们的准备,但她们却实打实得上心了。晞月看着她,不由得笑了笑,‘是个聪明人!’
      陆姨娘柔声细语道:“婢子是个愚笨的,便只能用这些蠢办法了,还请夫人不要嫌弃,若是有什么不清楚的,夫人尽管召婢子就是。”
      她姿态做得很好,话说得却很有分量,晞月又重新打量了她一遍,圆髻两侧带着两只对称的角冠,是这些人里独一份的,鹅黄色的襦裙外面罩着青色绣水仙纹样的褙子,清新淡雅又不失靓丽,沉稳端庄面容姣好,宛若一支玉兰,气韵上压了那些轻佻美姬一头。
      “府上琐事由你管,有明细记录,可见是心细的。待我将这些翻一翻,旁的事再说吧。”晞月不动声色得打了一圈太极。
      其余的很会献殷勤,但未必是真心的。聊了一会儿,就放她们回去了。

      晞月悠闲得端着茶进来看见孟闻端着一本她的游记,正靠在她的美人榻上,身边兽头香炉里袅袅青烟在他手边打转儿,一幅清闲公子的做派。
      “方才她们说话,您都听见了?”
      晞月跟着坐了下来,挥手让侍奉的先退下。
      孟闻见下人们都退下了,招招手让她坐到身边,轻笑道:“本是想听来着,但夫人拿着架子说话不紧不慢,她们声音又尖又细听着委实难受,于是找了本书来看,后面就没听见了。”

      他说的又尖又细的声音是那位唱歌好的金珠儿,本想试探两句,见他兴致不高便没再说下去。坐到他身边,端了本诗文册子看了起来。
      孟闻以为她有话要说,谁知竟没了回音,“没什么想问的?”
      “嗯?”,晞月想了想,刻意回避了一下那些妾室的话题,“我想过两日去隔壁新院子看看,找个清闲日子,请些好手,把院子打理一下,不过还是要等看过了再说。”
      “我是说方才那几人,你没什么想问的?”
      孟闻话是这样说,但其实他自己也不太知道那几个人分别都是谁,叫得出名字的大约就是两个侍候过他读书的通房。至于那三个美姬,说起来他竟然还没有正眼看过。
      既然是他开了头,晞月也不好再回避什么,井井有条得回答:“那三个舞姬自是是要严加看管,我打算把北边的琴摇阁收拾出来,让她们三个单独住到那里。晓夏说府上最偏僻的就是琴摇阁了,但好像简陋了些,过些日子让人添置些东西也是上得了台面的。她们毕竟是旁人送来的,身份也不清白,不留用为好。若您喜欢来日再挑好的。至于其他的该住哪里就住哪里,您还有什么吩咐吗?”
      “其实后山还有一块地,山上树不少,有些品种十分不错,你回头看看要不要做修缮。”孟闻见她拿得定主意,很是欣慰,自己也没再提了。
      晞月暗自记下,“府上可有常用的泥瓦班子?”
      孟闻不大管这些事情,也不是很清楚,“你去问问管家吧。”
      晞月觉得他这些年大约也是个甩手掌柜,家里上上下下问他还不如问管家。

      “什么时候把绍儿接回来?”
      因府上要筹备婚礼,便将绍儿送到了隔壁交由霍夫人看顾,晞月昨晚听他说绍儿身世的时候就想问了。
      孟闻低头看书道:“等你回门后。”
      “也好,家里还乱着,这两日整理一下。”,外头还在搬嫁妆,她收拾主屋库房熟悉家里上下,少说也得两三日,看来孟闻早就替她考虑好了。
      翻了翻梳妆台上摆着的一沓礼单,最上面的当然是宫中赏赐下来的,晞月大致翻了一下,不由得咋舌:“宫中竟然赏下来这么多东西!怎么不同我说,咱们不必入宫谢恩吗?”
      “不必。”孟闻接过礼单看了一眼,见晞月一脸紧张,宽慰道:“这些也不算丰厚,都是按照仪制办的,不必特意进宫谢恩,我们又不是赐婚。”
      “真的不要紧吗?”,晞月有些不放心,毕竟孟闻身份紧要,生怕有什么纰漏。
      孟闻看她战战兢兢得样子,耐心解释道:“首先,你是长辈;其次,宫中赏赐下来的天使也没有告知要去谢恩,这些赏赐不算多;再则,朝中情势复杂,咱们两府眼下是不好太出挑,故而大婚也没有办的太过只庆贺了一日,你也就更不必累着入宫一趟。哪日三嫂入宫探望皇后你也随着去见见就是,待大郎周岁时你准备好贺礼送去就成了。”
      “大郎?”
      “皇长子。”孟闻轻轻点了一下她的眉心,“在下虽不算老迈,但这辈分确实不低,连累你这般如花貌美的年纪就被敬为长辈了,日后出门可莫要觉得别扭。”
      晞月羞臊一笑,轻轻抚过眉心,原来夫妇相处是这般吗?
      孟闻没察觉她思绪早已飞走,继续嘱咐,“你也莫要拘着自己,时时刻刻端着长辈的仪态,该如何就如何,除了去宫里时稍稍紧一下弦,其余时间里天高任鸟飞。”
      晞月点点头,心里明白。眼下形式混乱,她这往宫里一趟也不知道有多惹眼,既然合乎情理,不去便不去,正好她也不想去趟浑水。忽而想起他家这外戚的身份,将来难免要多往宫里去,“那我总是避不开要入宫的,你有什么要提点我的吗?”
      他还真的正儿八经得思索了一下,“近来宫中筹备太后娘娘整寿,几处宫殿都在修整,你去的时候小心些,别磕着碰着。”
      晞月又气又笑,佯装生气轻拍了他一下,“这是什么话!你真不担心别的,不担心我宫中失仪丢了你的面子?”
      “且不说你这谨慎的性子会不会失仪,除去三嫂提点,你官人的面子足以让你在宫中体面,只要不杀人放火忤逆尊上没人会为难你。”,孟闻扬了扬茶碗示意她再做一碗茶来。
      晞月被他哄得美滋滋得,眼下他就是要喝上十碗也做得出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