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雪中送炭 ...

  •   第二日一早,晞月就去了老夫人的那里,打听顾暄的事情。可惜山高路远,老太师也没了法子,那么远的消息即便要知道也要等些日子,且这几日京城戒严,等闲也无法出去,昨日派出去闻讯的家仆还没出城门就被赶了回来,只好应允等过了这阵儿就派人去颍城寻人。
      可是一日得不到消息,晞月坐立难安,生生急出一嘴的火疱,更是不得出门。晓月哄着晞月还要看顾两个孩子,辛苦极了,老夫人看着也是心疼不已。晞月也是懂事,不敢表露出来,就是整夜整夜得睡不着。就怕夜里惊醒,传来消息入当初父亲传来的消息一般。
      李愉倒是个贴心的,晞月家的事情他早就打听清楚了,知道晞月忧心弟弟,借着给老太师请安的由头亲自去了一趟顾府,又借着更衣的由头从老夫人的慕慈斋出来,悄悄转到含光堂,在偏厅隔着两层屏风对道:“你别忧心,禁军已经在缉拿匪贼了。沿途州郡都已经加紧了巡防,我已派人去了颍城寻问了,你这几日在家等消息就是。”
      晞月心里感激万分,湿了眼眶,“多谢多谢,小女难报万分,日后为二郎的三清祖师面前为您日日诵经祈福,愿平安顺遂。”
      李愉要的当然不是什么祈福,可晞月这话说得真心,他心里也是高兴的。又嘱咐了两句便去忙公务了。
      (补一段晞月的情感变化)

      晞月又心惊胆战得等了七八日,晨起家里刚刚开了门,送信的就到了。早膳用到一半就匆匆赶去慕慈斋了。
      “姑娘,您慢些,慢些,前头是台阶,姑娘您等等我。”晓夏提溜着裙子小跑也赶不上她,“姑娘啊——”
      “祖父祖母安。”晞月小跑着进门,匆匆一礼,“是十四郎有消息了吗?”
      老夫人瞧着她跑的脸都红了,忙招手让她过来坐,将顾暄的信递给她,漆封已经拆了,应该是老太师和老夫人已经看过了,大约没什么事,二人脸上的表情都很和缓。
      晞月着急也没了平时察言观色的机灵,只知道去扒那个信封,信奉里只有一张纸,草草几句,报了平安,交代了一下进来发生的事情,郦氏书院在熠山上,书院护院也都是好手,故而他们在书院没受什么惊扰。
      郦氏是先朝王室,不屑于侍奉别家,于是就开了书院,有的也做了商人,唯独不愿科考入仕,郦氏的书院在当朝也是鼎鼎有名。当日颍城闹了匪贼,郦老先生率先让人闭门锁院,书院的奴仆个个都是好手,先安定了家内,之后又命子侄带着家仆去城中支援。顾暄在信中夸赞他简直就是将才,略施小计不过十几人就那匪寇就打败溃逃。
      不知道是不是把那匪寇打怕了,谨慎小心多了,叫一路赶到了京畿附近,这两日被各处军防赶得像个丧家犬,流窜到栖霞山后头,瞧见孟家小姑娘小小年纪一身华贵,这才起了歹心,却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怵了个大霉头,没有几天就被寻到了藏身之处,让城防一举击破。
      顾旭在其中立了一个小公功升了半级,也算是因祸得福。
      更让人惊喜的就是顾旭的妻子骆若梅前些日子崴了脚,叫郎中一看,脚到没事,却查出这一胎竟是双生,晁氏喜得又是上香又是拜佛,老夫人也多添置了好多补品过去。
      晁氏高兴之余更是心焦,顾景年逾二十,亲事悬而未决,终究是慢了人家一步,映月那里还晾着,估摸着孙家并没谈妥,依旧还没个定数,她们女方家里也不好明说,这样不上不下,如何让人不心急火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