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4、内部矛盾 ...

  •   与此同时,皇城司地牢里,谢庆棠刨了出尘子的尸首,抠出他胃里藏着的钥匙丢到水盆里,“是这个吗?”
      一边女官打扮的人拨开帏帽,瞥了一眼那水盆里的血糊糊的东西,摆手示意其他人去查,单独将谢庆棠留下了,似乎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说。
      谢庆棠不屑地瞥了一眼,抬手敷衍行礼,满口称是,脸上写着“不满”二字。
      待众人退下,女官摘下帏帽,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掏出一块令牌放在一边的小桌案上,“这是我的令牌,入夜之后可以用此令进出宫门。”
      谢庆棠眯起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带着鄙夷和挑衅撇撇嘴角,拿着烙铁将那两指宽的令牌钩了起来,玉刀样蟠螭纹,背面是阴刻国玺。
      “这么贵重,不怕我丢了?”
      对方似乎并不接茬,“还有五日,如果你查……”
      “樊司言,真的信一个外邦细作的胡言乱语?”,谢庆棠紧紧得盯着她的眼睛,似乎并不是想要问什么,更像是想要寻求一个态度,“五日后,祭天祀祖取消不就行了,宫中祭祀也是一样,省的大老远跑到京郊唱戏,到皇陵瞎逛,劳民伤财。”
      “事关重大,你慎重,想撂挑子的时候,想想谢庆彧,我费力将他保下对敏国公力证你们皇城司不是米虫,这件事再办不好,那你就得乖乖回家同针线女红为伍了,这些……”,樊玉顗扫了一圈沾血的刑拘,还有旁边开膛破的的出尘子,不能理解她为何钟情这些血腥的东西,“仔细想想吧。”
      谢庆棠最恨受人挟制,偏偏敏国公发难后给了樊玉顗一个机会,蹬鼻子上脸得入主皇城司,若非谢庆彧眼下还因巩南庆一事深陷狱中,自己绝不会这么受她指使。
      言罢,樊玉顗拂袖离去。
      自从辖制皇城司以来遇到的最大阻碍不是内部斗争纷乱、不是各方势力觊觎、不是敏国公发难,而是眼前这个混不吝,她堂哥谢庆彧是个笑面虎,她是个不折不扣的疯狗,目中无人以下犯上都是常态,最让自己头疼的是她肆无忌惮得挑衅皇权,而自己每次发难都会被谢庆彧搅和。此番,查探黑市无意间发现有大量硝石、硫磺的流动,是往年五六倍不止,但棉花屑、铜青、银砂、铅粉、雄精之类会增添烟花色彩的用料却维持在往常上下,而市面上烟花还有价贵的趋势,更甚者不少豪门大户都开始从其余州县订购烟花入京,这明显就是有人在不计代价得将烟花原料收集起来。作何用处?意欲何为?不得而知。皇城司介入以来,查到青羊观中出尘子似乎与此事密切,但刚刚盯上,此人就暴毙了。后来经过谢庆棠三探青羊观终于发现出尘子房内的博古架后竟然有一寸方的密室,打开密室内藏着许多金银珠宝和一些字画典籍,至此线索就断了。接着就是今日,自己来查问进度,正巧碰到她带着敏国公夫人进来,于是就观望了一会儿。
      若非自己今日亲自到场,怕这一场好戏就看不到,更不会知道她早早就发现了密室之内还有密道,而那些金银珠宝不过是障眼法。想到这里樊玉顗觉得皇城司不可用,至少谢庆棠已经脱离掌控了,于是拍手唤来自己人,暗自吩咐他们继续追查。

      樊玉顗的马车消失在街口,谢庆棠的探子进来,对她道:“密道塌了,但方向是往东南方向延申。”
      谢庆棠思索了一下,按当前的思路,如果这件事是冲着重华宫去的,那么东南方向除了渤海候府就剩皇家别院了,大长公主式微可以排除,那跟皇家别院有什么关系呢?
      “先挖,再看密室里还有没有别的线索,在皇家别院附近加派人手。”
      樊玉顗此行并非只有一件事,她还要顺路确认皇家别院的工期进度,据说已经开始进驻字画花草,既然是暗访也没有走正门,就让人把车停在了夹道里,从一个运输沙土的角门进去,大约是临近傍晚天光不好,也没什么工人,角门的守卫正在打瞌睡,被喊醒后睡眼朦胧的看了她一眼,见了牌子就放行了。
      “怎么这般懈怠。”,樊玉顗问身边的随行工匠蔡贵银,他负责主殿施工建造,今日的主要目的也是看看主殿布置情况。
      蔡贵银一边卖好一边解释:“贵人劳累了,这下贱的不懂事,回头小人定会责骂。这不是天寒地冻的,建造期间不许明火,他们也是不容易啊,但是那个角门原本是运送木料的,现在主殿都建造完毕了,木料也停运多日,角门不日就要封了,他也是……”
      “好,我知道了,便不追究了。”,恩威并施才是御下之道,想想又道:“多日以来兄弟们都辛苦了,我会请赏,但一切都要在完工之后,这些日子还请莫要懒怠。”
      蔡贵银忙连胜称好,随后又将近日材料使用和进展情况详细回禀。
      樊玉顗听着并无差错,准备例行公事实地查看一遍就回宫,谁知她瞎转悠的功夫在墙角处捡到了一枚刚卯,上头是牡丹双喜的纹样,看起来应该是一对,不知是谁遗失在此。正要查问,就听去寻监工的蔡贵银来回禀,说监工今日称病告假,是否要去家中寻找。
      “既是病了,那便罢了,我四处转转也好回禀,蔡工头去忙吧。”,樊玉顗打发走了蔡贵银,拎着刚卯四处晃荡,天色逐渐暗了下来,随行侍卫点了灯低头走在前头,灯光晃晃悠悠映在手里的刚卯上,突然察觉到上面似有刻字,对着灯笼微弱的灯光仔细一看正面是阴刻“正月刚卯”,背面是“顺遂无虞,所愿皆得”,末尾竟然是一个小小的“顾”字。玉质温润,刻工精湛,能用得起这种成色的玉料、这种雕工定然不是普通工匠,能出入皇家别院的官员中,除了自己这种奉命督察的,就只有监工一级,名中带“顾”,不是别人正是今日擦肩而过的敏国公夫人顾氏的堂兄——顾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