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从出嫁姐妹处境窥见婚后生活的一角3 ...

  •   老夫人和有身孕的晓月传了轿子先行一步,留下晞月、映月、晁氏三人陪同宋家的两位慢悠悠得逛了逛园子又在亭子里喝了会儿茶,歇了歇脚才转到前面的诗雅斋。
      老夫人和晓月已经等了许久,不知老夫人私下和晓月说了什么,晞月看见晓月的神态好了许多,就像从前她没出阁时爽朗的样子。晞月觉得奇,坐过来悄声问:“祖母同姐姐说什么了?仿佛吃了定心丸一般。”
      晓月笑而不语,端着一碗汤安静得喝着坐在带着软枕的椅子上瞧着外头的景色,暮色沉沉衬着粉红色的花朵。
      众人坐定,晁氏摆摆手,示意摆宴开席。
      “今日就我们吗?怎得不见顾家的几位郎君?”宋赵氏不知怎么想得骤然问了一句,晞月和晓月都愣了一下,映月瞥了她一眼,也没说话,自顾自得浣手。
      “今日坐的都是女眷,老太师与几个郎君自是不方便的,咱们吃咱们的。”晁氏轻蔑得笑了一下又飞快得收住表情,对她解释道。
      一张长桌子上从春到冬每个时令的花,锦带羮、檐卜煎、蜜渍梅花、梅粥、雪霞羮、石榴粉、广寒糕、面拖玉兰花、槐花饼、茉莉汤、黄香萱、天香汤、芙蓉花豆腐、晚香玉竹羮荪、面拖玉簪花、凤仙花炸面筋、梅花玻璃鱿鱼羮、杏花烩三鲜、玉兰花扒鱼肚、桃花鱼片蛋羮、梨花鸡淖鱼翅、牡丹花爆鸡条、玫瑰银粉丝、槐花芝麻饼、月季花翡翠蚕豆、蜡梅豆腐汤、蜡梅玻璃鸡片。
      “老夫人,今日我回来晚了,只准备了这一些,冬日里存得腊梅今日可都用上了,还请老夫人品鉴。“晁氏亲自起身为老夫人布菜。
      老夫人吃了一口,“汤很鲜,三娘子,你也尝尝。”
      晓月身边的女使机灵得也给她盛了一碗,顾家的三个丫头每样也不过三口,每尝一样都要作诗作对作词一句,至于所咏所叹也都是以菜品所用的花为题,不过闺房中的小乐趣。
      “姐姐的这首鹧鸪天做得可不好,应是罚酒的,可姐姐有孕就罚你多喝一碗天香汤。”映月的文采不错,这些一向信手拈来,晞月也不予她争,晓月这些年也是疏忽了当然比不上,而赵家姑侄在这一场游戏里也插不上话,只是闷头吃。老夫人与晁氏有时和上一两句,帮衬一下,大多都由着三个姐妹玩罢了。
      晞月示意晓夏给她夹一块儿槐花饼,“百花宴虽好,但玫瑰姐姐可吃不得,注意些。“
      “玫瑰虽美,但带刺,不是很好的寓意,不过入药入食倒还不错。听说云滇之民最擅长以玫瑰入食,仲秋宫宴里的玫瑰饼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味道。”映月停了停,指着玉兰花道:“不过玉兰花馔倒是不可多得的美食,不如依玉兰现谱一曲鹧鸪天?”
      晓月放了玉勺,想了想开口道:“那就……拿琵琶来?”
      晞月亲自将母亲留下的曲颈紫檀木团花琵琶递了过去,晓月见这琵琶也是一惊,“这如何使得……”
      “百花宴有花无乐终是不圆满,好琴配妙手。”晞月诚意满满,今日本就是为了给她撑腰,晓月便不好推辞,年岁渐长,虽不如少年时日日练习,却也没有荒废,比之从前精进技艺,如今更重心境。
      接她入门时,晞月便瞧见她琴茧犹在,不然也不会贸然为之,拿起筚篥起了调子示意她跟上,指尖波动,音波流转,似将春日胜景揽至怀中。
      晓月兴起,随口唱和起来,“萱草堂前锦棣花,灵椿树下玉兰芽。二毛鬓莫惊青鉴,五朵云须上白麻。”
      老夫人见她今日难得开解抒怀,冲儿媳一笑,以示夸赞。
      栗妈妈也是万分感慨,恍惚又见晓月幼年,“今日能让三娘子这般高兴,什么都值了!”
      一时兴起,后面半阙记得模糊,晓月慌张得看了一眼两个妹妹,险些乱了曲调。
      “携斗酒,醉君家,春风吹我帽帘斜。”晞月看见她求助的眼神,替她唱了一句,随后又戳了戳映月的胳膊示意她也补一句。
      映月在兴头上,张口即来,“座中贵客应相笑,前日疏狂未减。”
      “好!十三娘这一句气度不凡,巾帼英豪!不亏是我顾家女儿。“老夫人也十分高兴,“你平日教导得好,十三娘诗画上不俗,你用心了。”
      晁氏故作谦虚,事实上掩着面嘴角都快裂到耳朵跟了,“三娘子的起手就很妙,这个韵也很巧呢,很应景,哪像她满嘴豪放之气,一点没有闺秀该有的文雅端庄。”
      “这话我是不同意的,勋爵之家的姑娘不会念诗作词斗茶插花,嫁娶婆家是要被看不起的,后院女子不过就是些丫鬟婆子的事情,乌烟瘴气,若没了诗文陶冶简直就是辱没门风。”老夫人这话也是故意说给宋阿婆听的,她自己学问上不济,晓月平素看些诗词她也是冷嘲热讽的,现下听了这话,脸上也是一阵白一阵红。
      “记好了么?方才我的起调有些还能调整,还得请姐姐给我改改呢!”晞月看向一边记录曲调的落英,接过一打纸来,分与诸位品鉴,“十三娘上一首琐寒窗做得极好,我要拿回去好好品鉴,给我抄一份儿。”
      “若今日六哥和九哥在,那可就有趣了,二人合奏一曲再一首词,更是绝妙。”映月看起来这一顿吃的还是很畅怀的,大约这一桌上最纯粹快乐的只有她一人。
      晞月看了一眼对面闷头吃东西的赵七娘,和脸色很难看的宋阿婆,谦虚道:“两位哥哥要是也在,我与五姐姐可就和不上诗了,偏你能对一对,咱们也不过哥哥颂唱时弹个弦子罢了。”
      “你哥哥们学文以至仕,你们不过当作图个乐趣罢了,就你,天天钻研这些玩意儿。”晁氏没多想顺嘴接道。
      映月太师嫡孙女儿,一向自视甚高,一听她母亲这话当时就不乐意了,“母亲这话可说岔了,咱们今日的百花宴乃前朝毓晔长公主之做,长公主文墨功夫不知道比有些酸腐儒生好了多少,还有她的侄女儿,那位留名千古的辅政公主,辅政十年梁国鼎立四国。咱们女子怎么就只能学个诗文图乐趣了,父亲时常教导咱们居京城,眼界可不能入乡野老妇一般狭隘。”
      没想到映月喝了两口酒此刻说话越发没有规矩,若是在自己院子,晁氏自然是要抄起鸡毛掸子把她打服了不可,可眼下还有老夫人和外人在,自然多有不便,可脸面又丢了,瞪了映月一眼,还没想好怎么敲打她。
      晞月也面上尴尬,瞟了一眼宋阿婆似乎还没有听多明白这母女争辩,仿佛觉得她们还在羞辱自己,赶紧说话绕过去,“我不爱吃这橘雕,你把你面前的玉灌肺饶给我吧!”
      “如今风靡宫中的玉灌肺你都不爱,真是!”映月摆摆手示意落霞将面前的碟子换了,转身又要了一壶玉浮春。
      晁氏见她又要添就更是生气,刚要出声训斥,就被晓月拦下,小声宽慰,“十三娘还小,瞧不起咱们女子在内帏中的权衡自是短了些许经历,没有成婚自然不懂为人妇为人母之难处,婶婶莫要同妹妹计较,等到将来嫁人了便会懂得婶婶的难处,那时怕是要悔得捶胸顿足呢。”
      轻快两句把此事抹了过去,顺手示意晞月快将玉浮春换了沆瀣汤。
      本来今日一顿宴席做得极好,即给了宋家阿婆威慑又为晓月撑了脸面,但映月酒后失言却弄得场面有些尴尬了,倒显得顾太师府上娇养女儿目无尊长。
      老夫人轻轻敲了敲桌子,示意栗妈妈把食之过半的都撤下去换上第二轮,晞月等人漱口过后也斟上了新酿,唯独映月是一碗沆瀣汤。老夫人审视了一圈,莫不关己事的晞月翻着手上的诗稿对眼前的事情若无睹,兴致正盛的映月轻敲桌面沉醉哼唱着自己方才新做的曲子,晁氏自然是脸色不佳,却还是要端着大娘子的派头优雅得尝着新菜色,晓月看看两个妹妹恨铁不成钢,而宋家的那两位的神情却完全变了,根本就是一心看热闹,大约映月母子此刻能打起来骂起来她们今日的窝囊气大约就能缓了一半。
      又喝了一会儿的酒,宋家两位去更衣,前脚刚走,老夫人的脸就呱嗒掉下来了。
      “怎得?宴席吃着不爽?尚有客人在,你们个个甩脸子是给谁瞧?十三娘,送你同郡主县主一同到名师私塾上读书,你就读出个罔顾人伦目无尊长么?”老夫人一将帽子扣上来映月惊得连帕子都快捏不住了,快快起身在跪在了桌子边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只是低头认错,晁氏一看女儿要挨罚也不敢再生气,顺着跪下来低声道自己没有管教好孩子。晓月同晞月也不敢再坐,站起来低头不语,等着雷霆之怒。
      “你近来事多大约也是疏于管教了,我瞧着十三娘近来有些顽皮了,到我这里住几日如何?也好让她同三娘和十一娘作伴。”老夫人说起正事不苟言笑的样子连晞月都有些发怵。
      老夫人固然不怒自威,但晞月却猜到了她接下来要说什么,此举大约还是对于孙家那件事耿耿于怀,看来这桩婚事到底还是没有定数的。
      “十三娘今日是吃醉了,才口出狂言,媳妇回去定会好好管教。您身体不好,既要看顾三娘子,又要管教这孽障,累着可怎么好,媳妇担不起啊,请您三思。“晁氏这才有些慌了神儿。
      老夫人若有所思停了一会儿,不过一会儿对于其他人来说简直度日如年,良久才缓缓道:“我也不是人家那种不知享清福的长辈,自己的污糟事情料理不清楚,还整日想着插手媳妇房里的事情。你自打嫁入顾家,我便没有管过你们院子里的事情,孩子们你也教的不错,如今六郎九郎仕途光明,十三娘旁的也很拔尖,唯独这脾气大了些。平日就嫉恶如仇眼里揉不得沙子,今日也不知道是见了什么不顺眼的人事,吃了两口酒就发作起来。”老夫人停了停又道,“虽是小事却关乎女儿家名誉,回头该做什么不需我提点吧。”
      宋家阿婆今日受气在前,映月失礼在后,难免她要翻些口舌,老夫人思虑周全连这样的事情都帮映月想到了。晁氏何等聪慧,自然听懂了这些话外音,吩咐落英落霞先把映月带回去了。
      没了映月,宴席上有些索然无味,很快老夫人便吃好了,吩咐栗妈妈安排宋家两位今夜住下后没给她们分说的机会就直接传轿子回去了。宋阿婆两个回来,席上少了一半的人,两位心里憋着火,也匆匆离席,这顿饭也就草草结束了。

      至于宋阿婆自然有晁氏周旋,除了晓月睡前去向她请了安,被讥讽了两句,其他什么事情也没发生,安安稳稳一觉天亮。
      太师府倒是一片安静祥和,晞月得了老夫人准要她在自己院子里陪着晓月用膳等着大夫来请平安脉,顺道也免去了晨昏定省,早膳自然要在自己院子里吃。
      饭才端上桌子,晞月还在梳头,素金就进来通禀说宋家的两位一早连早膳都没都动就直接让门房把她们送走了。
      “老夫人见过她们吗?”晞月一边对着镜子挑耳坠,一边问。
      素金乖巧得捧起梳妆盒方便晞月挑选,“没有,昨晚之后老夫人再没见过,眼下老夫人可能还尚未起身。”
      “难道是翁翁?不会不会……”晞月揣测道,但一向老太师除了五叔叔府上操心得多一点,连自己府上都不过问,即便心疼晓月他也不会插手内帏,他们这种老学究一般都是自诩清流的,“难道是婶婶?”
      “应该是,听闻她昨日回去过一趟,不知说了什么。”素金挑了一对儿粉色珍珠耳坠递过去,“这个配娘子今日藕色衣衫很深合适。”
      晞月拿起来放在耳边比了比,确实好看,显得这个人端庄优雅,但还是有些犹豫,“不知道婶婶和婆婆究竟做了什么默契,罢了,不知道便不知道。”
      陪着晓月用了早饭又请了秦家医馆的千金圣手请过平安脉后,晞月就要去老夫人处回话了,刚好碰见顾景也向老太师回禀宋府修缮的事宜,二人便在前厅遇到了。
      顾旭顾景问了些晓月的身体情况,二人开始聊起朝中之事,什么盐税茶税,西北用兵之类的,晞月安静得坐在一边喝茶不再说话了。
      一盏茶的功夫,老夫人便已经梳洗好了,栗妈妈过来请他们进去内室说话。
      晞月跟着就入了茶室,老夫人坐在两张高桌前修剪盆景,笑盈盈得看着她们过来,老太师则在一边摆弄水缸里的鱼,全然不管他们。
      二人在老夫人身边的矮凳上坐下,顾旭顾景先回了修缮的事宜,又请了工匠头子来回话,老太师又提了些意见,随后就让二人先回了。期间晞月一直都没被询问,也没有多话。更确切的说好像是老夫人故意晾着她,而老太师似乎也顺了老夫人的意思,并没有出面缓解尴尬,反而只同顾旭顾景说话,随后也离开了。
      “栗妈妈把这盆到墙角,剪坏了。”老夫人把小花剪子一丢,剪子落在桌案上一声清脆的敲击,同时也敲在晞月的心上。
      “这盆不如给我把,我瞧着还可以,婆婆就算剪坏了,也比我剪得要好得多。”晞月本想说两句好话哄老夫人开心,但老夫人脸上依旧是一片平静,反而有一丝的不满。
      反倒是栗妈妈出来打圆场,“娘子要什么剪坏的,廊下那么多好的,让老夫人赏一盆就是了。”
      谁知老夫人接了一句,“她一惯就是喜欢晾着自己,下雨不打伞,冬日不添衣。说话一向往低处去,却不知心里是如何思索!”
      老夫人这话面上到也没什么,但晞月心细自然听懂了弦外之音,紧张得吞了吞口水,陪着笑脸,“您这是哪的话,孙儿怎会不心疼自己,今日早期还多吃了半碗粥呢。说道早起,方才竟忘了是来回话的,五姐姐身体不错,大夫来瞧过开了方子,我会日日盯着,命人好好照料的,您就别担心了。孙儿不大会照顾人,若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还要祖母及时提点,定不会疏忽了晓月姐姐。”
      晞月说话一向都是顾左右而言他,想把方才老夫人的话顺势划了过去,老夫人瞧她揣着明白装糊涂,便不大想再说下去了。
      “老夫人明知道娘子是什么性子,提点就是,何故要这般锋利,我瞧着她脸都白了。”栗妈妈命人将花盆搬了出去又进来道。
      老夫人看了一眼墙角的盆栽,又看看廊下的,“一个个的都不省心,以前也没觉得这孩子性子这么别扭!十三娘禁足怎样了,听说早膳都没吃怄气来着。”
      “禁足归禁足,一日三餐那能却了,人家还是疼惜女儿的,方才又命人换了吃食过去。”栗妈妈端了碗茶递到老夫人手里,”成平伯府来信儿了,老太师命人来问问您的意思。“
      “他还好意思来问我,话都说不明白,弄出这么些事来,到来问我了。”老夫人年纪越大越爱撒娇怄气,“成平伯府倒是会做人,我不管老爷同他们多要好,就说映月染了风寒此事要缓缓,晾晾他们家,省的好像咱们顾府娘子只能嫁他成平伯府一般。”
      “可是会不会伤了两家情谊?”
      “不会,此事又不是咱们理亏,只晾他些日子。”老夫人笃定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