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8、(四)卢凌风——我所思兮在长安 ...

  •   我抱起冰台上昏迷不醒的她时,觉得悬着那口气才放了下来。无端生出一股劫后余生,失而复得的错觉。

      我对大将军说“裴侍郎之女是为了配合查案,才以身犯险,诱敌深入。待我把她安然送回去,自会到金吾狱待审。”陆仝看看偎在我怀中的她,没吭声转身走了。

      我将她送回了侍郎府,裴侍郎深深看了我一眼,我却不能与他多说,只拱手道“裴小姐至此,卢凌风告辞了。”我偏过头又看了她一眼,便匆匆出了侍郎府。

      我没想到恕我出金吾卫大牢的竟是公主的手谕,更没想到一出大狱先遇上的竟是她的马车。我听她在马车中问“……怎么今日就记不得我了……”我有片刻的怔楞。她唤我中郎将,显然已经知道了我的身份。从前我用表兄的身份与她相对时总是想告诉她我的真实名姓。如今她知道了,我却又不自在起来。萧伯昭与裴喜君是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未婚夫妇。可卢凌风与裴喜君,不过是几面之缘的萍水相逢。我不知该如何解释代兄赴宴蒙骗于她的事,更不知该如何面对她生死相许,刀山火海不悔的一番深情。

      于是我转身施礼“卢凌风——卢凌风有要事在身,先行告辞。”

      她站在我面前,红了脸说“……天长地久,不急在这一时半刻……”我突然有些恍惚。很多年后我想起当时的自己,才知道我那时不过以为她青春年少,只是一时沉浸那初见时的色授魂与,只要及时止损,并不会长情。竟不想,她却用岁岁年年的韶华告诉我,她的天长地久竟是那般死心塌地。

      我没想到一桩长安红茶案竟让太子对我避而不见,我再次站在曲江池畔从她手中接过酒杯时一瞬间想起初见时的样子,只觉得恍如隔世。她的琴声不似初见时气势磅礴,却清雅素洁,静谧悠远。我听出原来是《碣石调·幽兰》①,此曲以兰花暗喻君子当宠辱不惊,纵使无缘兼济天下,也能雅洁高贵,不同凡俗。

      我暗暗笑了,她果然聪慧过人,没说过一句安抚我的话,却又好似说了千言万语。

      我一向自以为是个处事果断的性子,却唯独关于她犯了难。

      我堂堂男儿,世人如何说我不要紧,无非落个风流的名声。可她——她这样好的姑娘。已为我伤心过一次,鬼门关闯过一趟。不该因为我与表兄的过错,无端名誉受损,遭人非议。

      表兄战死,婚约已废。没了我,裴侍郎定会替她另择高门贵婿。而我,有未曾实现的一腔抱负和卢氏一门的荣辱兴衰。前路茫茫不可测,那曲江池畔的琴刀和鸣,推杯换盏间的谈笑风生,还有她闺房中情动相拥。我只能当做是一场梦,如今梦醒人散。

      我被贬出长安那一夜,我在荒郊外竟还有些庆幸,庆幸我与她那桩情愫尚未挑明,她就此死心也好。

      苏无名这个人心思玲珑,悄悄问过我“中郎将此去,喜君小姐……”我瞪了他一眼他便住了嘴。我抬头最后看这临行前长安的月,像极了她素手轻抚《碣石调·幽兰》那夜……

      我所思兮在长安,欲往从之——畏人言……

      注释:
      ①据传是梁代琴家丘明所传的一首古琴曲。该曲曲调清丽委婉。原谱未署作者姓名,曲名前冠调名“碣石调”,故又名《碣石调·幽兰》。第四段的音乐大部分都用清澈的泛音演奏,情调明朗,象征著光明即将来临,表达作者通过兰花的性格看到了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未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8章 (四)卢凌风——我所思兮在长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