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宋元时期的教育制度和实践 ...

  •   宋元时期的教育制度和实践

      宋三次兴学
      庆历兴学
      宋朝庆历年间由范仲淹发起对于官学的改革运动,改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创办太学,推行“分斋教学”制度,分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主要学习儒经,培养较高从政统治人才;治事斋学习杂科,培养专长管理人才。
      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要求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300天以上才能参加科考,这是宋县学的开端。
      改革科举考试,调整科举考试的各科比重,先策,次论,后诗赋,取消帖经和墨义。
      实施不过一年,因官僚贵族的反对而终结。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庆历兴学推动历北宋教育的发展,此次兴学只是北宋教育兴起的开端,其余波荡漾不息。

      熙宁兴学(较高频)
      宋熙宁年间由王安石发起的教育改革运动,改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三舍为内舍、外舍、上舍,经过考核升学。太学兼具育士选士的职能,提升了太学地位。严格的考核制度将学生平时和考试成绩相结合,提高了太学的教学质量。
      恢复发展地方学校:王安石上书整顿地方学校,一改庆历兴学后地方学校的沉寂状态,再一次得到发展。
      恢复创立专门学校:武学、律学、医学。恢复荒废的武学,创立律学并规定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整顿规范医学。
      编撰《三经新义》(重新编撰《诗》《书》《礼》的经义)作为科举考试□□材。

      崇宁兴学
      宋崇宁年间由蔡京发起的教育改革运动,改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兴建辟雍以发展扩充太学
      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
      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此次教育改革影响的深度和范围远超庆历和熙宁兴学,但随着宋的灭亡而宣告失败。

      庆历兴学
      熙宁兴学
      崇宁兴学

      主持者
      范仲淹
      王安石
      蔡京

      太学
      设太学、分斋教学
      改太学、三舍法
      新建辟雍

      地方官学
      普设地方学校
      恢复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全国普设地方学校

      科举
      先策次论后诗赋
      编《三经新义》为教材
      罢科举

      专科学校

      武学律学和医学
      恢复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

      其他

      县州太学三级学制系统

      结果
      官僚贵族导致失败
      王安石被贬失败
      随宋颠覆失败

      分斋教学法M(重)
      分斋教学法是宋代学者胡瑷在苏州、湖州两地任教时推行的教学方法,又称“苏湖教法”。在教学中分为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主要教学儒经,治事斋教学治兵、水利、算数等。学生可以根据专长和喜好分斋教学,治事斋中学生主修一专业辅修另一专业。儒经和时务在同一场所教学,开创了分科教学的先河;兼重经义时务,治民治水等科目正式纳入教学体系与儒经取得相同地位;开创了主修与辅修制度先河。与传统教育不同,培养了知识分子的实干才能。

      三舍法、M
      宋朝年间王安石在熙宁兴学中提出三舍法。即将太学划分为外舍、内舍、上舍:学生入学考试合格进入外舍。平时才学平行优良者,升斋考试合格可进入内舍。在之后的学习中依次升到上舍,上舍考核合格授予官职。太学兼具育士选士的职能,提升了太学地位。严格的考核制度将学生平时和考试成绩相结合,提高了太学的教学质量。三舍法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新。

      积分法M
      积分法始于宋代,于元朝国子学中趋于完善。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绩来升学的方法。根据学生月考成绩,优者得一分,中等得半分,下等不给分,年终品行优良积满八分者可升舍,若不能升学,来年积分由零开始重新积攒。根据学生积分和品行依次升舍,注重学生平时考试成绩,具有督促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监生历事法
      明朝国子监学生学到一定年限后要到政府各部门实习的教育办法。明朝国子监实行“历事制”,国子监中的学生作为官吏储备人才,规定学习到一定年限,分到政府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监生历事的场所并不局限于中央政府机关,还派遣到各州县,清理粮田,兴修水利。历事时间短则三月,长则一年,期满后考核合格跨过科举制直接任官。监生历事法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实习制度。学校兼任人才培养和选拔的职能,提升了学校的地位。对科举制有所补充,提高了官员的实践能力。
      六等黜陟法
      六等黜陟法是清代对地方官学生员的评价管理体系。各地方每年要对辖区内的生员进行考试,称为岁试。岁试根据考生的成绩分为六等,有相应的奖惩措施:一等补廪膳生,二等补增广生,三等无奖无惩,四等罚责,五等降级,六等除名。生员的等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岁试成绩或升或降,提高了生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六等黜陟法”可以说是清代地方官学管理制度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和创新。

      社学M
      元代创立明代发展完善的,针对民间子弟进行基础教育的地方官学。由于明政府的推广,社学在全国乡村城镇基本都已覆盖,明朝社学招收8-15岁民间儿童入学,在规定年龄没有入学的,其父兄将受惩罚,带有一定强制性。明朝在招生择师,教育内容,教学活动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善的制度,规范社学了的运行。社学对发展农村地区文化教育具有一定意义,是元朝对教育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
      书院发展的历程LS
      书院始建于唐朝,是官方藏书、校书或民间研究学问、读书治学,有别于官学教育系统的独立教育机构。作为我国新兴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宋代得到极大发展,后沿用至清代。其发展历程详论如下:
      自先秦起私学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唐末社会动荡官学衰微私学反而有了发展的空间。战乱使士人大量失学,士人有求学和传道的需求,书院有了发展得到土壤。印刷术的发展,书籍增发,书院有了发展的资源。唐末又受唐佛教禅林影响,在僻静处好学之士建立书院仿照高僧讲经说法的方式进行讲学。宋代初年官学停顿,但又要通过科举取士,私人讲学性质的书院得到极大的发展,促进了宋理学发展和学术繁荣,典型的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宋朝时期书院作为一种制度正式确立,在组织结构上趋于完善,表现出官学化倾向。元朝时通过,为书院设置学田、委任山长、规定教学内容等加强了对书院的掌控。明朝时政府提出科举必经学校,大量书院为应科考而运行,官学化加剧。一些官僚和野士设立书院讲学,讽议时政,书院带有明显政治色彩,典型的有东林书院。清朝延续明的政策,加强对书院的掌控,书院几乎沦为科举的附庸。
      书院学规制度是书院的灵魂,其长期稳定有效的运行保障了书院的长期存在。书院从唐朝始,历经宋、元、明、清一直相续不断,在中国教育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书院的特点J/LS
      教学、研究、藏书三位一体。
      盛行讲会制度,尊重不同学派思潮,提倡百家争鸣。
      门户开放,讲学和听讲不受地域限制。
      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辅以问难和辩论的形式。
      师生关系融洽,感情亲厚。
      促进了理学的发展和学术繁荣。
      制度化: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顺序有专门的学规,最著名的是《白鹿洞书院揭示》。管理方法、经费流转也有专门的制度,南宋起书院以一种专门的教育制度得以确立。
      官方管控逐步加强:自南宋起书院已经出现了官学化的倾向。
      弥补了官学的不足扩大了受教育的人群,集研究、教学、藏书于一体起到了很好的民族文化传承作用。自宋起逐渐官学化,经历元、明、清的发展最终几乎沦为科举的附庸。

      著名书院MJ

      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揭示》
      白鹿洞书院设立于唐朝,宋朝朱熹在此担任洞主,后闻名于世。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综合整理儒家经典,编订中国书院史上第一部纲领性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③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论语》
      ④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春秋繁露》
      ⑤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论语》
      朱熹明确了教育的目的,阐明了教育教学过程,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揭示》集中体现了书院精神,使书院逐步走向制度化。不仅引当时其他书院纷纷效仿还成为后世一般学校的学规范本和办学准则,影响了后世的书院及官学教育。

      东林书院——讽议时政
      明朝时一些官僚和野士设立书院讲学,讽议时政,使书院带有明显政治色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东林书院。其学术思想是推崇程朱理学,反对陆九心学。东林书院学术交流活跃,定期进行讲学,制定《东林会约》规范完善了讲学制度。密切关注社会政治,将讲学活动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正如东林书院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讲学之余,抨击政治,批判权贵,给朝廷施加舆论压力。东林书院不仅是当时一个重要的学术中心,更是一个政治活动中心,在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具有特殊地位,引后世诸多士人效仿。

      诂经经舍、学海堂——研经
      诂经经舍、学海堂都是清朝著名封疆大吏阮元所建,分别位于杭州和广州。区别于清代书院为应科举而办学的风气坚持“以励人品,非以戈功名”的办学目的,围绕经典、天文、历史、教学等展开教学。教师根据自己所擅长的科目任教,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求学,各用所长,因材施教,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良好发展。诂经经舍、学海堂中不仅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还共同开展研究活动,将研究成果刊印成册,保存研究成果成为教学参考用书。区别于一般为应科举的书院,返璞归真回归书院建立之初研究和育才的本质。培养了一批学术人才,推动了清朝学术文化的发展。但专注于研究,培养的学生脱离社会缺乏治国理政的实践能力。

      蒙学教材
      蒙学指从事小学阶段教育的学校,古代习惯把十五岁以前的教育阶段称之为“小学”,十五岁以后的教育阶段称之为“大学”。蒙学教材就是在蒙学中用以启蒙的教科书。
      蒙学教材的发展:西周的《史籀篇》是最早的蒙学教材,但已失传。先留存最早的蒙学教材是汉代的《急就篇》。宋代最有名,影响最大的蒙学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字文》诞生于隋朝,《三字经》、《百家姓》诞生于宋。《三字经》全书先阐述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再介绍一些风俗常识、历史名物、先贤名人。每句三字,句句成韵,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于背诵。《百家姓》全书集各种姓氏,皆为四言韵语,虽无文理,但便于朗诵。《千字文》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一千个不同的字,四字一押韵,主要供儿童识字,同时也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方面的知识。自西周始就有蒙学教材,到宋得到爆发式发展,从质量到数量得到明显的提升。以识字为主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伦理道德教育的有《小学》《蒙童须知》;以综合知识为主的有《幼学琼林》《名物蒙求》;以诗歌为主的有《千家诗》《神童诗》;以历史教育为主的有《十七史蒙求》《史学提要》等。
      宋元时期我国古代蒙学教材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具备以下特点:
      ②:由当时一些著名学者编写,对提高蒙学教材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朱熹、吕祖谦等学者就参与其中。
      ①:按类别编写,具有科学性,也更加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需求。
      ③:采用韵文、诗歌等形式,文字简练,通俗易懂,不仅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而且易于诵读,起到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④:是识字、风俗常识、伦理道德、自然知识、历史名物等知识的有机整合,体现了蒙以养正的幼儿教育思想。
      蒙学教材作为幼儿启蒙的书籍流传甚广,不仅是孩童习得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工具,更承担起了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朱熹的教育
      朱熹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是理学集大成之学者。曾任职白鹿洞书院洞主,编写了《白鹿洞书院揭示》引发书院制度化的风潮。编写的蒙学教材《蒙童须知》《学则》流传影响甚广。编写《四书章句集注》对《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进行集注,到元代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影响后世数百年之久。
      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目标。他认为人生来就有“天命之善”,有符合仁义礼智信的良善即为“天理”。但每个人受自己浑浊的“人欲”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气质之性”。教育就是要教人控制“人欲”,改变人的“气质”,保存人的“天理”,好发挥人良善的一面。达到明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目的。
      朱熹结合前人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即区别又
      联系的阶段。提出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内容以达到不同的教育
      目的。
      小学阶段对应8-15岁的少年儿童。朱熹结合当下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心理特点,认为应
      该先入为主、及早行教,并且最好采取生动形象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更能达到较好
      的教育效果。朱熹结合该阶段孩童的认知水平,认为该阶段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知之浅而行
      之小者”,不应该以知识的灌输而是以行为习惯的培养为教育内容。朱熹重视这一阶段的教
      育,亲自编写蒙学教材《童蒙须知》《学则》对孩童的生活起居、礼仪道德做了详细的规范。
      他认为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了就容易做出违反伦理道德的事,到那时想要弥补将十
      分困难。所以儿童时期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圣贤坯璞”。
      大学阶段对应15岁以后的教育。小学教育已经在品格塑造、习惯培养、知识修养等方
      面打下基础,提倡互相交流但更注重自学。朱熹作为理学家,认为大学阶段主要是对“理”
      即“事物之所然”的探究。大学教材主要是《四书》《五经》,《四书》作为基础,他对四书
      进行了集注,地位超过了《五经》。做到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培养对家国有用的人才。
      朱熹喜欢读书大量读书,倡导“读书穷理”,结合前人和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读书方
      法,即朱子读书法:
      虚心涵泳:“虚心”指读书的时候要保持虚心的态度,不要先入为主让旧知识干扰。“涵泳”指读书过后要反复咀嚼,仔细回味,不要囫囵吞枣。
      居敬持志:“居敬”:“居”保持,保持精神专注;“持志”:树立远大理想。居敬持志不仅是读书时应该保持的准则,也是做人的准则。读书要树立目标后专心致志努力达成,为人也应该树立坚定的志向,一心一意以坚定的毅力去实现。
      切己体察:读书做学问不应该只停留于理论,要身体力行积极实践。一方面理论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理论要服务于实践,读书就是为了力行,为社会做贡献。
      着紧用力:读书时一旦决定要学习的内容就应该抓紧时间,发奋学习。不要松松垮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循序渐进:读书要根据自己的知识认识水平,合理规划。按照一定顺序,踏实前行,不可急于求成。
      熟读精思:读书要把书读熟,基本掌握书上的内容。还要做到“精思”,即“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深入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更深入的理解。
      朱子读书法重读书轻实践,有一定缺陷但它基本六条符合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其有效性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是古代最具影响力的读书方法,在今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