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隋唐 ...
-
魏晋南北朝
西晋
国子学:M西晋专门为贵族子弟创办的中央官学。与太学相同的是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但是招生上只招收高级官僚子弟。旨在维护门阀贵族的利益,加强了教育的等级性,开了中央官学教育分士庶的先例。使传统教育体制,由单一的太学发展为太学和国子学并行的双轨制。
四馆
南宋时期的官学,分为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和文学馆。儒学馆研究经学、玄学馆研究庄子的道家理论、史学馆研究古今历史,文学馆研究辞章。四馆并列就其专业进行招生教学研究,是学制上的变革,也打破了自汉代以来官学儒学独尊的局面。
总明观
南宋时期四馆逐渐演化为总明观,设祭酒总明观不是单纯的教育教学机构,而是集藏书、研究、教学于一体的机关,而且教学功能居于次位。设儒、道、文、史四科,分别研究儒经,庄子道家思想、辞章、和历史。总明观作为四科之上的总领机构,管理更加完善,使原来的四个单科性质的大学发展为分科教学的综合性大学,对后世分科大学有借鉴意义。
隋唐时期
文教政策:佛道儒发展,建立私学发展科举。崇儒兴学、兼用佛道、发展科举、任立私学。科举在隋朝确立唐沿用发展。
教育体制:隋朝设立国子寺,并设国子祭酒总管教育事业,是中国教育专门行政部门和教育专门长官的开始。国子寺在唐改名为国子监。唐代国子监既是最高学府又是管理教育的中央行政机构,统辖下属各学校,主要管理六学一馆。
六学一馆M是唐代以儒家体系为主的中央官学系。六学一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广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教授儒学经典,属同性质学校,但是招收的学生阶级不同,其设立体现了教育的等级性。律学、算学、书学是教授实用技能的专门学校。六学招收的都是适龄的官宦子弟,广文馆是为科举考试设立的专门学校其身份和年龄限制最为宽松。唐代教育体系已经想当完备,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典型。
专门学校:中央一些行政部门结合自己的需要办学:太医院——医学;司天台——天文学;太乐署——音乐学
地方学校:州、府、县各地级单位设有相应的州学、府学、县学,不仅教授经学还设立了医学、崇玄学。
私学:唐代经济发达,科举制度的推行,刺激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加之官方鼓励私人办学,唐代私学蓬勃发展。私学分为初级和高级,初级私学没有成文规定一般教授启蒙识字、伦理常识。高级私学授业对象是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各阶层学子,教授专业知识。私学办学灵活、招收学生不限阶级,各家各派各行各业都有专门的人士传道,与官学互为补充起到了很好的民族文化传承作用。
教育管理制度J:
唐朝教育各类学校和管理制度已十分完善,比如入学、考试、处罚、休假都有相应的制度,并有专门的官员管理。
入学制度:唐代各官学只招收适龄学子,学子在入学前需要考核,考核合格方可入学。入学也只能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并会举行入学典礼。
学礼制度:束脩礼:入学需要带给老师的见面礼,释尊礼:对先贤的祭拜,定期进行礼仪活动使学生受到尊师重道的思想熏陶。
教学制度:各类型的学校,如教授儒学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教授唐律令的律学等根据各教学内容制定课程和修业期限。
考核制度:有旬(十日)试、月试、季试、岁试和毕业试。毕业考试合格经审阅后可参加科举考试。
惩罚制度:国子监有专门管理负责学规执行的主簿,督促学生勤学,保证国子监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休假制度:有旬假、田假和授衣假,反映了农业社会的人性关怀。
唐朝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十分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是我国封建教育的典型。
教育制度特点:J
唐朝时期唐代经济发达,科举制度的推行,刺激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教育业蓬勃发展。中央有六学一馆,地方有各自对应的地方官学,部分行政机构有培养自己专门人才的专门学校,私学受官方鼓励遍地开花。其教育特点有:
①较完善当时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系:唐朝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十分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中央地方分级管理:中央有国子监设国子祭酒,地方有专职长吏。统一管理对口管理并行:即有国子监对统辖下属各学校的统一管理,又有各行政机构对专门学校对口管理,主要以统一管理为主。
②学校管理制度完善:唐朝教育对各类学校和管理制度已十分完善,比如入学、考试、处罚、休假都有相应的制度,并有专门的官员管理。
③教学内容扩充:从学习内容来看儒经占很大部分,但专门学校和私学的兴起,各家各派各行各业都有专门的人士传道。无论是对儒学经典还是专科知识的研究学习,深度和广度远超前代。
⑦重视医学教育:唐重视医学教育是唐朝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医学校,负责招收学生,研究医术,在一些偏僻的区域也不设有医学校。
④学校类型多样化:唐除了教授儒学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还把各种专门教育普遍纳入国家学校系统:律学、书学、算学、医学、天文学、音乐学、兽医学,还有实践性比较强的工艺学校等。唐代的专业实践教育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⑤等级性加强:唐代教育依旧被官僚阶级所支配,并且学校严格按照不同等级官僚子弟招生,相对汉代教育阶级性明显增强。
⑥学校分布广教育普及度高:中央有中央官学,地方有地方官学,在乡的基层组织也鼓励创,办私学和家学。学校覆盖面广,私学官学互为补充肩负培养人才、文化传承的作用。
⑧教育、研究,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弘文馆、崇文馆是集研究与教学与一体的机构,太医署、司天台、太卜署、太乐署等除行使政府职能外还要进行学术研究、学生教导、是集行政、教育、研究为一体的机构。
唐教育体系中还是存在等级观念,但是唐教育的发展和普及程度,对儒经和专门知识的研究,教育制度的完备远超前代,专门教育更是处于当时时代的前沿。
科举制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经历了汉朝以德取士的察举制,魏晋时期以门第取士白门九品中正制的发展,在隋朝诞生了科举制。在唐朝科举制得到极大的发展。唐朝参加科举考试的有两类,由学校出身的“生徒”,由地方考送的“乡贡”。科举考试报考的步骤一般是:乡试(地方)——省试(中央尚书省礼部)——吏部试。唐代科举设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考试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帖经”选取儒经上的经文用填空的方式考核;对经义的问答,口头作答的是“口试”,纸面作答的是“墨义”;以人事政治为为题的是“策问”,比“帖经,墨义,口试”更重要;“诗赋”考核学生文学修养。)宋代科举分科取士,分常科制科;文科武科;成人科童子科,扩大了科举名额,确定三年贡举。为提高取士质量,防止科举舞蔽,建立了严格的考试制度,殿试作为科举考试的最后步骤制度化。元朝是蒙古族统治的王朝沿用科举制为取士制度,但民族歧视明显。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科举制度日趋严密。明朝规定科举必由学校,将学校纳入科举体系。八股文成为考试的固定文体,科举制度走向僵化。清朝时科场舞弊积重难返,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虽然清末维新时期有废八股,改科考的改革但未取得成功。清末新政彻底废除科举制。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科举制从开创到清光绪年间结束经历千年的历史,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
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J
积极作用
1、科举制将教育和从政为官联系起来,提高了教育的地位,激发了知识分子的学习热情。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2、科举考试一般以儒经为准,促进了学校教育内容的统一,统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加强中央集权。
3、科举考试相对于之前的选士制度相对客观,有效为国家选拔了人才。要求从政为官的必须要经过教育,选士育士相结合提高了官员队伍的素质。
4、科举考试包含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对当时社会重文轻武,重成人轻儿童的教育造成一定冲击。
消极作用
1、随着科举制度的运行,贪腐之风盛行,具有欺骗性,大部分士人终生不第,浪费考生生命,败坏学校社会风气。
2、科举考试将为学和做官紧密关联,催生了大量求学只为做官的士人,败坏学风。扭曲的功利的学习观严重地毒害着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科举考试内容和形式随着统治者政治目的变化而变化,充当统治者控制士人思想的工具。
3、求学者目的就是为做官,迫使教育的目标转向为科举考试服务,使学校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教育内容为满足科举考试教育局限于儒经,注重死记硬背。从教育理念来看,充满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治国理政的人才。
颜之推
颜氏家训M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颜之推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的我国第一部家庭教育指导书,用以训诫子孙。该书主要阐述了重视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理政人才的士大夫教育和重视早教、言慈结合、均爱、重视通用语言、重视品德教育的儿童家庭教育的思想。
士大夫教育:
重视教育:从人性的角度,他认为人性分为三品,性的品级与教育有直接关系:“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从利益的角度出发,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士大夫想要保持其原有的社会地位,只有通过获得教育实现。
教育内容:主要包含德和艺两个方面。德育方面,要树立仁义的信念,并且积极地实践仁义。关于艺的方面,指广泛地学习儒家经典和杂艺。从地主利益出发适当地进行专门教育,培养专精一职,对国家和个人有实际效用。德是基础,艺为德服务。
教育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对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人才。
家庭教育:J
尽量早教:最好从胎教开始,没有条件胎教的也要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因为幼儿心灵纯净,可以更好地塑造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外界干扰少,精神集中,记忆力旺盛,对知识的接受力强。
严慈结合: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内在的,外在应该表现得威严。颜之推认为溺爱会造成孩子蛮横的性格,在子女自身发展和亲子关系中造成妨碍。
均爱:在多子女家庭,要平等地对待子女不能偏爱。不公平的待遇会形成子女或狂妄或自卑的性格,不利于人格发展。
重视通用语言的培养: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应该重视通用语言教育。
重视品德教育: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强调以孝悌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教育。
韩愈J
唐代著名文学家,担任当时的国子祭酒。
人性论与教育作用:他认为人性分上中下三品:上品之性为善性,下品之性为恶性,中品之性善恶未定。人性存在等级性,性的品级不可移,人性品级决定教育所起的作用。上品之人生性善良,教育可以完善他们的人格;教育决定论中品之人的品行,中品之人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下品之人生来卑劣并且不能改变,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人才培养:一方面学校在人才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重视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央官学要起到训练官吏的作用,也要恢复发展地方学校。;另一方面要去选拔优秀的教师去培养人才。
人才选拔:他认为科举考试不能选拔出治国兴邦的人才,写了《马说》以千里马和伯乐为喻,建议统治者爱惜人才,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
韩愈《师说》的教师观J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担任当时的国子祭酒,《师说》是专门论述教师的著作。主要论述了以下几点:
教师的的地位:“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强调了老师的重要地位,抨击了当时“耻学于师”的风气。
教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认为教师的基本工作就是:“传道”传授儒家的仁义之道;“授业”传授儒家的六艺和经义;“解惑”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师生关系:学习应该以“道”为求师的标准,“学无常师”不要只向固定的老师求教,可以帮助人学习仁义道德。“事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提倡士大夫要“不耻相师”,突破儒家的“师道尊严”,确立民主型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