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16 ...

  •   第十六章
      学校新分了一个科系的事,在学校学生中并没有什么影响,在教师中间的影响也跟乐悠关系不大。她现在虽然不用学刨地种庄稼,每天却更加忙了。忙着看书忙着找资料,忙着学习化学配比和提取,甚至是每天晚上梳洗后,等寝室熄灯躺在被窝里时,都在努力回想前世高中大学化学课上的点点小细节。
      每一点点的回忆和知识的贯通,对这个时代而言都在时间能上百倍的缩短,而她的努力也没用白费,在学校方出面弄到了国外单项肥后,乐悠和康教授王老师带着班里的其他同学,没日没夜的研究分析,仔细甄别出单项肥的提取物,又结合了土质的需缺,最后总结了一代复合肥的初步配合比。
      他们最大的进展不是甄别出氮磷钾单项肥的提取方式和提取物,而是复合肥一代的研究和试验。虽然是在国外化肥的基础上,但复合肥却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研究,以及属于他们国家的研究。哪怕时间已到年底学校放假大多学生都返乡,北方的严寒依旧不能冷却激动的心情。
      参与进来的人都怀着激动的振奋心情,开始了试验田的实验。而校长带着他们的成果向上级汇报,康教授和王老师除了要带着乐悠他们这些学生跟进试验田进度,还要跟校长一起跟上级各种学术报告。
      这个新年,在这个新开的科系里,所有人根本就没有回家团圆过年的心思。事关全国上下所有百姓的民生大事,在爱国思想浓厚又团结积极奉献的大时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多少爱国先驱不惜生命代价,为的就是让国家能挺着脊梁。
      现在他们这个新科系已经被重点关注,只要需要的东西,学校弄不到向上级汇报后绝不会超过两天时间,就会给送到实验室内。好在需要的东西都是很简单的用品和物具。被如此重视,学生更是激动和投注所有精力和热情,在学校新配给的实验室里,煤炭加温的小实验棚内,废寝忘食的观察试验田,期待复合肥的问世,震惊国外的同时也给国家种地的百姓带来全新的篇章。
      三个月不到的时间,从陌生的一门学科,到如今小有成果,整个过程的顺利程度,让乐悠都有点怀疑是不是她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金手指?难道说她是拿到锦鲤金手指而不自知?反观康教授和王老师两人都要乐疯了,两人现在看乐悠的眼神,就是那种看天才宝物一样。
      每当被这种寄以厚望的眼神望着,乐悠都会有种心虚的感觉。对着他们习惯性的表扬和称赞,也都低调的沉默以对。在同系的同学中,也没有因两位老师的区别对待,就惹来其他人的不满和排挤。当然,也可能跟整个系十几个学生里,只有她一个是女学生的原因。
      只她自己知道,她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并没有灵光一闪的天才灵感和聪慧。不过是前世忆起来的一点点馈赠,毕竟在那个信息时代里,化肥这种民生的东西,稍微留心都知道一点,更何况高中大学的化学,老师教学时的思维发散都能随口提到的一些东西,要知道前世很多知识,在工作后也差不多遗忘的差不多了。
      她不过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给巨人脚下努力攀爬的人指了一条向上爬的方向,剩下的更多的还是她跟着康教授学化学,跟着王老师深入学习农务种植。内里是虚的,就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底气接受这些称赞表扬。不论前世还是今生她都是一个稳重务实的人,有着比旁人多了大半个世纪的优势,在付出努力一点点充实起自己,才是对自己对所有人负责。
      不能回家过年,虽然有些遗憾,却也不是很失望,毕竟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回家的路程也能打消一些对家的思念的。写信跟爹娘解释几句不能回家的原因,在没有电话通信,她也只能在信中尽量安抚爹娘和家人对自己一人在外地的担忧。国人一直都很重视过年团员,其实几十年后的社会虽然重视,但都在生活中已经慢慢习惯过年不等于要回家。
      乐悠大学第一个新年,就在大学里跟老师和同学在实验室和试验田度过。试验田内有煤炭加温,乐悠和其他的同学会轮班去试验田查看,通风调整试验田温度 ,让里面的气温保持在适宜植物生长的温度。
      一百多平方的大棚实验田,按照不同植物种类分成了六块大小不一,隔断直接的垄沟也因为来回走动的太多,被踩的平整光滑。每块试验地同一种农作物用的肥料不同,又被划分了小区域,能更仔细观察各种肥料使用之后的不同之处,真正做到查缺补漏优化完善,在能大规模使用前改进不足之处。
      试验田的入口处做了很好的空气阻隔,内外相差了二十多度的温差,从零下十度的室外进入常温不到二十的试验田,乐悠跟三个师兄进来后,习惯性的先把身上的厚棉袄脱下挂在专门的置物架上,省的行动不方便,也免得离开时外面温度太冷人体接受不了。
      而后各自拿着笔记本,仔细的把所有试验地种的农物观察一遍后,各自蹲在不同农物垄沟上观察。乐悠蹲生长时期短的菜地边,经过昨天试验田备着的常温水浇撒后,今天的青菜变化比昨天很明显的有变化。乐悠把笔记本和钢笔放回身上斜跨着的粗布包内,从里面拿了卷尺出来测量。
      十平方的细长实验菜地又被竹篱笆分成四小块,四分之一半用了一代复合肥,四分之一半用的是根据国外配比的单项肥,还有四分之一用的是单纯沤的农家肥,最后四分之一什么都没用的贫地。四小块的菜地,从施肥后撒种子发芽,就成递增式的生长方向。
      不用量光凭眼睛就能看出很明显的差距,长势最差的就是贫地,而施了充足的农家肥和单项肥之间,生长优势没有特别明显的差距,可见不是农家肥不长庄稼,而是地广人稀农家肥远远跟不上土地施肥的需求量。最明显也最让人惊喜的就是,用了一代复合肥的青菜,不论是每一颗菜的长势还是柱叶,都远远胜出同品蔬菜。
      不仅是青菜,试验田里其他小麦玉米和大豆的苗株长势,也明显的胜出其他肥料大半。现在最主要的是等待庄稼的成熟,观察其中的不稳定性,在庄稼成熟后,按照试验田粮食的产粮,计算出每亩地需要多少复合肥,以及使用之后的亩产量大致估算。
      农作物的生长期时间长,估算时间大概要在过完年三四月份,才能全部收获然后计算结果,但期短蔬菜的长势已经让忙碌几个月的众人欣喜若狂。尤其当校长带来大领导要接见主要研究负责人时,就是一向低调没太多情绪起伏的乐悠,心中都涌现激动的情绪,科系的所有人都激动欢呼。
      不仅康教室王老师和校长激动到脸色涨红手足无措,就是乐悠也一样激动的轻咬手指,通红着双颊暗思,不知到时候能不能跟只存在于历史书和教学课本上的伟人合影签名留念。想想都激动的厉害,大领导的伟大是不用质疑的,带领无产阶级贫苦大众解放,这其中的艰辛和付出能让后世之人永远铭记的。
      一个人的一生,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但生而为人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一点失误并不能摸消全部的功德。所以乐悠对大领导也是很敬佩的,身处这个时代也是愿意尽自己能力,为这个时代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要见到伟人的激动,乐悠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好,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宿舍太冷的原因。大年初三一大清早上,乐悠迷迷糊糊忍着寒意从床上爬起来,先把被窝里暖一夜的毛衣毛裤穿上,棉马甲和厚棉裤棉袄也都裹在身上,人也从迷糊中缓过劲来。这大冷的天也不讲究什么美观,保暖是她过冬的第一重要点,虽然把自己从九十斤的小体格,裹成了一百多斤的球体型。
      学校放假后,没特殊原因的学生基本都回乡了,宿舍的暖气也不会因为仅剩的几个学生一直都开着。天气太冷,虽然老师让两个师兄给她宿舍搬来一个蜂窝煤炉,可宿舍没有暖气也只有她一个人住的冷清,显得冬日都更加寒冷缺少人气和温度。蜂窝煤炉也放在只有她一人住的宿舍床尾,没有通风用的烟管道,烧蜂窝煤毕竟要通风才安全。
      好处就是除了用热水方便,驱寒效果并没起到太多作用,白天的时候她也更愿意待在试验田里,温度暖和不说晚上回宿舍时浑身还都是未散的暖意,热水洗脸泡脚后进被窝浑身都是暖洋洋的,也不会觉得太冷。推开宿舍门,冷风铺面袭来,乐悠反射性的缩起脖子,把脖子上的细棉围巾拢了拢先去校长集合。
      自古便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古代老百姓不懂科学,不明白之所以瑞雪兆丰年,不过是寒冬大雪把土里的害虫卵冻死大半,少了害虫祸害在风调雨顺收成都有保证。今年过年并没有下雪,所以不需要担心出门就被雨雪浸湿鞋袜,北方的冬天说是滴水成冰也不为过,寒风更是跟冰刀子一样,吹在脸上都生疼。
      等乐悠趁着黑色夜幕到校长室楼下时,校长办公室内的电灯已经亮了,上楼敲门应声进屋后,果然如她所料人都到齐了。校长康教授和王老都已经在办公室里,除了三人之外,还有两个二十多岁年轻男人。个头矮一点的圆脸稍胖,脸上挂着笑面,个头高一点不是很爱笑,但斯斯文文看着很文雅。
      乐悠没见过二人,但从两人跟校长和王老师说话的神态和语气很熟稔,看样子应该也是学校里的学生。说起来乐悠连同宿舍的人都不熟,更别谈会认识学校里的其他人。见乐悠裹得严实进屋,视线都投了过来,两个年轻男人显然都知道乐悠,都很热情的冲她点头打招呼。
      康教授坐在一边凳子上闭目养神,这会睁开眼紧锁的眉心舒展,岁月留下的川字纹也看着没有那么严肃了。眼角看了其他几人,张了张嘴到底没说什么,只语气带着明显的生硬,道:
      “杨同学已经到了,咱们别耽搁时间赶紧的走吧,赶早不赶晚。”
      校长红光满面的赶紧应和着,点头笑道:“对,康教授说的对,大领导事情多咱们早点去,等领导空闲下了会让秘书带我们去过去,小顾和小杨今天也是借了老师的光才能亲去现场做记录。杨同学,小顾和小杨都是你大四的学长,这次跟着去的目的就是为了记录,他们两人都是政治系的,文稿写的都是相当有水平的,你们都是差不多同龄人,有时间可以多交流交流。”
      乐悠文言冲校长客气的笑笑点头,已经走到门口的康教授这时候停住脚步,转身冲乐悠招了招手,眼神望向校长声音严肃,嘴里却说着数落乐悠:“磨磨蹭蹭还不快走,以后没事就老老实实的看书,上次你问的问题解决了吗?没解决就该在实验室静下心沉淀,你是走科研的料子,要心思单纯少招惹些俗事打搅。”
      校长带着笑容的嘴角弧度小了一些,拉了拉身上板正的夹棉黑色中山装,笑着招呼众人赶紧跟上。乐悠跟在康教授身后,眼角余光看到和校长并肩而走的王老师,以及跟在两人身后的两人,拢了拢脖子上的棉布围巾脚下加速跟上康教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是避免不了的,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比起政客的思维,乐悠更喜欢单纯的学者。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16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