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李蹟篇 ...
-
我想,很多大唐的臣子对李蹟是心有埋怨的,毕竟,当初是因为李蹟的默许才让武则天顺利成为了皇后。
可真是这样吗?
武则天誓不放弃皇后之位,李治更是坚定了立武则天为后的信念,开国元勋长孙无忌的下场,还不够警醒吗?
难不成非得鱼死网破,枉送性命去改变一个不可能改变的现实,才能成就所谓的忠贞?
难道非得让他们杀尽反对势力,朝堂上只剩趋炎附势之徒,才肯罢休?
迂腐!
有用之身报废在这种地方,这才是真正的不忠。
皇室的闺阁丑闻,早已数见不鲜,就连英武的唐太宗不都纳了弟媳,让人纠结不已啊!
李蹟的话说的很明白,天子的事决定权只在天子手中,那些臣子为什么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身为臣子,在这种事上较真,实在是太傻。
英国公李蹟,才是一个武将该有的样子。
武将,志在守护河山。那些不懂战争残酷的文臣在朝堂折腾,武将应该洁身自好,时刻准备着为着文臣的自以为是,收拾引发社会动乱,江山不稳的乱摊子。
文治武功,文武兼备,可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处事方式,非要调和,倒不如各行其道来得现实。
一件事,有不同的视野,强求面面俱到未免苛刻,并行不悖又有什么不好?
剧中有李蹟、许敬宗、狄仁杰,这些站在武则天身边的大臣。
他们是忠臣,不是奸臣,也不能说是武则天的人,只能说未像那些人般落井下石。
剧中最后逼宫的那个张柬之和姚元之,是李唐的忠臣,而他们对武则天所谓的理解,我始终没有办法相信。至于李蹟对武则天的那般亲近,更是夸大其词。
李蹟只能说是一个立场中立,进退有度的李唐臣子,而那般如亲人一样的相处方式,纯粹是杜撰了。
我想,武则天执政期间涌现的那些人才,那么效忠的对象不过是李唐江山而已。
那些人里对武则天的知遇之恩是心怀感激的,可真正理解她的又会有几个人?
这就是世俗的成见。
那些为人臣子的,效忠的不过是王权,皇帝贤明与否,能有多大的影响力?
那些人难道会因为帝王不够贤明,就拒绝入朝为官,一展抱负?
不过是买与帝王家而已,既然如此仅因为一个贤明的帝王是女子之身,就大加鞭笞,这就是所谓的谨尊圣人教训?
这难道不可笑吗?
可以去站在他们的立场尝试理解,但实在是无法赞同,这就是代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