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上官仪篇 ...
-
上官仪,为李治的懦弱殉葬,也是为祖宗成法殉道。
其实,这些人太傻,也太悲哀。
因为,他们的命运并不在自己手里,而在于他们的君主。
英明如唐太宗、武则天,可以成就魏征、狄仁杰的一段佳话,就算非是一代明君,可以听谏,才有包青天的传奇。
如果倒霉一点,像他们那么直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臣子遇上一个昏君或暴君,一身才学不及施展,早已身首异处,九族灭门。
所以说要做名臣,还是要看运气。
这些不知变通的官员一面享受着武则天呕心沥血扶持的天下太平,一面明枪暗箭见缝插针地拉她下马;一面赞叹武则天的雄才伟略,叹息李治的懦弱无能,一面指责后宫干政不依不饶,总结成两个字——虚伪。
不过,换个角度,这些人都是忠臣,只是墨守成规而已,并非什么大奸大恶之徒。就像是裴炎,固执于祖宗成法,但到了危机江山社稷的时候,舍生取义毫不犹豫。
其实如许敬宗这般左右逢源,察言观色的臣子,作为同僚的上官仪、裴炎之辈其实还是有些不耻的吧。
但这样才是朝堂的生存之道,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说的客观一点是知进退,虽然他不如狄仁杰那般在进退之间仍能坚守原则。
我始终认为,留住有用之身报效朝廷更有用。
人死了一了百了,可只要活着,至少可以多做一件事,多帮一个人,多弥补一个过错,终归是有所不同的。
不过,也有些时候舍生取义有特殊的意义。
取舍之间,颇费思量。
他们的迂腐,千年后的我们自可以嗤之以鼻。可如果没有这千年的时光,又是如何呢?
还是那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就像是大白和一护,一个为了尸魂界的安定舍弃一切,拼死维护制度,一个为了至亲至近之人的安危,勇于挑战制度,哪个对,又哪个错了?
其实,还是无解。
社会要前进,制度要变革,这是历史不容阻碍的步伐,只是这并不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漫长的时间一点点的改变。
享受成果的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嘲笑那些推动进程的人呢?
他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参与这个进程,共同促成了社会的进步。
可能不够明智,但变革需要的是观念的撞击的强大波动,至少,他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站在力的作用的另一方推动了这个进程。
对这些百死不悔也要贯彻自己信念的人,我们应该敬佩,这种精神已经渐渐消失了,值得珍惜。
而如今的社会,又面临着相似的境地。
失误的生活方式,已经让人类犯下了不知能不能弥补的错误。
这个时候,继续——同归于尽,变革——谁来领头?
让社会向着正确的方向进步,需要千千万万人的身体力行,但更需要一个领导者,一个可以带领整个世界回到充满希望的未来之路的英雄。
时势造英雄,到如今依然没有等到,到底是英雄难寻,还是地球被糟蹋的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