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无声 ...


  •   此地无声胜有声!

      声前是息,但未成一句。你去感知大自然那个“息”了吗,举个例子,你会在风里感受到秋天的脚步 ,比如,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金凤花》,金凤花是一种指甲花,花籽一碰它就会炸。“啪”的一声,它带有声音,然后炸出了一个新的世界.

      说话是有声语言,思考(思维)是无声语言,正常人说话节奏跟不上思考速度,这个有声语言还没说出来时,思考已在进行中了,所以,我这样去理解:这思考就像是声前的“息”,嘴巴“啪”一声刚开口还未成“句”时,“息”出来了。然后声后的“句”也出来了。在“息”出来,“句”没形成之前这很短的时间里有一个“机”,这就是禅宗剑的机锋。

      现在,也许有八九个脑袋己经开始朦朦胧胧地产生以下想法,即物理学也仅仅是一种对世界的分析和安排,而不是对世界的解释。生命本身就是强力意志作用的结果, 换一句话来说,你所生活的时空,甚至是你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自我意志的延续。依然存在无害的自我观察者,他们相信,“直接的确定性”是存在的,比如“我家小主的思",又比如,叔本华的迷信“我要”,认识在这里似乎极其纯粹和赤裸裸地有了它要掌握的对象,也就是“自在之物”,无论是从主体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客观的角度来看,都不存在伪造。但“直接的确定性”,同样“绝对的认识”和“自在之物”都包含了一种矛盾,所以九儿要一次次地重复:人们应该终于摆脱语言的诱惑了!

      僧问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一切声是佛声是否?投子是脚踏实地的朴实人,又如我家小主,几十年如一曰啃书,不同的是,投子具有超群的辩才,我家小主只是对着书碎碎念罢了。

      虽说一切声是佛声,但是不可这样说我家小主,她老人家虽说是叨叨点,但又是深爱华哥哥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不过就是一烦人而已。又虽说佛地无粗语细语的分别,你也不该唤小主为:猪。因为非分别,亦非无分别。

      譬如良辰佳节,你还是该说彩头的话,不可说触霉头的话。小主她老人家好歹是女的,宝玉哥哥说女人是水做的。虽然说祸福无二,佛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不吉祥的话。因为大自然虽然是凡不可逆的亦皆可逆,但没有一样不是善的。而且大自然的每一飞跃即是幸运的。所以大自然又必是美的,而人亦不可以说不洁的话。虽有逆水之波,只是头上无角。

      又如同一句话,有该说与不该说。这里的标准是:出于向上之心的即可,出于怠慢之心的即不可。比如禅宗说诵经无功德,是要你更向上。我不喜有些禅居士的阔达,与人说话故犯死忌,故触不洁,那都是我不喜的。

      禅僧亦说话不避死忌,但那都是激烈的,而非不恭的。禅宗说话又不避不洁,但那是像小孩说尿尿,所以无碍。

      于此,雪窦禅师有一颂。颂曰:

      投子投子,机轮无阻。
      放一得二,同彼同此。
      可怜无限弄潮人,毕竟还落潮中死。
      忽然活,百川倒流闹聒聒涺。

      机轮无阻,有什么奈何他处?也有些子,放一得二,都是障眼法罢了。一切声是佛声,是放一,而同时谤声与佛声仍要有分别,是得二。佛地无粗细是放一,但你对长幼还是不可用粗言,是得二。顺逆两用,这才是机轮无阻。可惜许多人不知逻辑皆可逆,都在逻辑的潮中死了。倘若一旦得活。即逻辑的百川都可以倒流,潮起潮落,花开花谢,也都是大自然的声息间。

      独依栏干,谁恋孤眠度年华,怆凉还自遣。
      犹恋蜂蝶慕幽香,千丝万缕,芳心已尽劈碎念。
      只待院静日长暖自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