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云城的银杏叶还没落完,梁宇就决然走了。这座古城的大街小巷、城楼园林,曾经遍布他们的足迹,如今走到哪里都是回忆,满眼物是人非。
      “晴晴,你后面什么打算?还留在云城吗?”向楠问她。
      她叹了口气:“我不走了。毕业那会儿我本来就没打算离开,兜兜转转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这里。看来我跟这城市的缘分,比跟人深多了。”
      阮晴瘦了几圈,照旧每天认真上班,认真加班,认真打扫她租住的那间小屋。
      整整一个月她都浑浑噩噩,但即使这样魂不守舍,她也感觉出了隔壁租客的异样。那对小情侣开始频繁地吵架。女生吵起来咄咄逼人,气势很足,男生一般闷着不做声,偶尔吼上两句。
      阮晴苦笑:敢情闹矛盾分手也会传染么。
      有天深夜,阮晴被隔壁的吵闹声惊醒。她这段时间睡眠本来就不好,正懊恼着,突然听到那平日里老实巴交的男生发出骇人的吼叫,吓得她在被窝里一抖。
      随后是一阵混乱的碰撞声,混着男生的嘶吼,女生的惨叫。
      “再骂!再骂我打死你、打死你!”
      打了一阵子,那边安静下来。第二天早上,阮晴出门上班时碰到两人,那男生依然一副老实样子,女生也不说话,但脸的确是肿了。
      隔天晚上又闹了一次。听那声音,男生似乎拖着女生的头发,拖出了房门,一边打一边喊着号子,十分瘆人。
      阮晴听得瑟瑟发抖,她正犹豫着要不要报警,房东老太冲了进来。她就住在这小区的另一个单元楼,刚刚接到了楼下邻居的电话,说她家房子里快要闹出人命了。
      “你们这是要怎样?再闹下去我要报警了呀!房子也不要租给你们了呀!”老太太气得直跺脚,脖子上系的豹纹小丝巾歪向一边。
      第二天下班回来,阮晴没见到那女生。房东特意在家里等她。
      “那个女孩子被打跑了哟,不来了。也怪她平时太霸道,老是欺负她男朋友。那个男生平时很老实的,被惹急了才打人的。阮晴你不要担心啊,我已经警告他们了,再打架,就马上搬出去!”
      过了几天,女孩又没事人一样回来了。她再次被暴打是两天之后。阮晴不能忍了,她直接打了110。
      那对小情侣很快搬走了。房东太太精神抖擞地过来清理房间,一边收拾一边八卦,说是之前那男生得了狂躁抑郁症,辞职回家养病去了。
      “听说他在什么研究所工作,学历还挺高的呢。他女朋友跟他是老乡,家里条件好,之前一直供男孩子读书……”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阿姨,您先忙啊,我晚上还要去公司加班,先走了。”阮晴头也不回地出了门。
      她想来想去,一直租房子也不是个事儿,后面还不知道会碰到什么样的奇葩邻居。之前总是跟在梁宇身后计划未来,觉得他说的句句有理,自己的脑子都迟钝了。现在突然只剩下她一人,那只能自己好好打算。
      “既然决定留在云城,你就趁早买个自己的房子吧。万一你以后结婚呢,这就算你婚前财产,闹翻了还有个遮风挡雨的地儿。万一离婚了呢,房子还是你的。”向楠建议道。
      向楠早早在云城买了自己的房子。她家中本来就不差钱,几年前老家拆迁,拆出来三套新房都入了她名下,还没毕业就成了人生赢家。毕业后她在一间杂志社混了几个月,觉得每天早起打卡影响自己睡懒觉,就干脆辞职了,专职在家写作。
      阮晴一开始还认真听着向楠说,听到结婚离婚之类的,忍不住捶她,笑道,“你可真是会打算!扯出这么多有的没的。”
      “你是不知道,我们家太复杂了,我从小看到大的戏。还好现在离了那里,一个人的感觉太好了。”向楠突然住了口,阮晴就没再追问。
      她们俩一般大,但大部分时候都是阮晴依赖着向楠,对她的意见也都会认真考虑。
      那个时候云城的房价还不算高。阮晴和爸妈商量了下,就在单位附近半新不旧的小区里买下了一个两居室。首付是家里出的,房贷不是太多,她自己每月的工资足够支撑。
      父母还没退休,基本没时间过来帮她打理,一切就靠自己了。
      贷款、办产权证、重新装修……她跑了很多趟银行,在房产交易大厅里缩着身子排队,埋头研究好几家装修公司的方案报价……手机里存的电话号码越来越有烟火气儿,这才发现自己一个人竟也办成了很多事情。不亦乐乎地忙了小半年,终于在回到云城的第二个秋天住进了自己的房子,算是在云城安了个小家。
      周末,她靠在自己的小沙发上,捧着一本书发呆。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落到脚边。她抬眼看向窗外一角蓝天,可惜没有银杏。
      她想到在云大读书的时候,一群女生常抱怨着老校区拥挤不堪的破宿舍,心心念念的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100年前的愿望:A Room of one’s own。等到工作租房之后,真有了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房间,却深感外面的世界风雨飘摇,小小一间屋子远不能带来安定感了。
      一间自己的房子,地砖用磨砂还是光面,衣柜用双开还是移门,窗帘纹饰,墙壁颜色,灯具开关,每个角落每处细节都倾注了自己的纠结和选择。落成后总免不了些小遗憾,或是门边磕掉了一块漆,或是哪块踢脚线没有对齐,但总归是个让人安心许多的坚固空间。
      阮晴一向喜欢素净,添置了些必要的家具和电器,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就在客厅插了几瓶鲜花。
      她母亲罗女士抽空来家中视察过一次,见到整体冷色调的简洁装修,只微微皱眉,没说什么。阮晴心里暗喜,这已经是表示认可了。
      其他倒还好,看到茶几上插的一大瓶雪白的玫瑰时,罗女士立即数落起她来:“年轻女孩子,要避免俗里俗气的过度装饰,但也不能太素淡了!这白玫瑰雅倒是雅,只是显得惨兮兮。你记着回头换些鲜艳的颜色。”
      “知道啦,妈。”
      罗女士一辈子生活精致,对独生女儿的要求就像校对员对待书稿,时时不忘修正瑕疵。阮晴自小习惯了被母亲审视,打个喷嚏都要提前备好纸巾。等到长大离开小城了,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仍不自觉地挺直脊背,不敢弯腰塌肩。
      忙完了安居大事,日子渐渐平静下来,可惜失恋后遗症还没痊愈。心中塌下来的一块地方,只能靠着不断工作来填满。
      阮晴跟着林萧,勤奋地看稿、赶进度、跟项目,各种活动里打下手,从来不抱怨。她将看过的纸稿整整齐齐摞在工位旁边,一年过去就齐腰高了。
      年末,她顺利通过了出版专业技术考试,从助理编辑转为责任编辑,在书的版权页上有了一席之地。
      阮晴挺高兴地把她第一本署名责编的书拿给向楠看。向楠将书拿在手里,翻了一遍,叹道,“果然人都说你们编辑是为人做嫁衣,你还做得挺开心。读者可只认得书上的作者名,哪里会看责任编辑呀……”
      “说得没错,我就是专门为你这种大作家做嫁衣的!”阮晴笑道,“可惜我现在只做外国文学,还没机会责编你的书。”
      “还是算了吧,我的编辑整天催我稿子,我现在接到她电话就害怕。”向楠撇了撇嘴,“哎,那你现在专攻哪一国的文学啊?”
      “我其实还没有自己策划过书稿呢,都是跟着我们林主任做。年底有个北京书展,林主任说可以带我去看看,找找选题。”
      年底的北京书展是每年唯一在国内举办的国际书展,也是出版界的盛会。从大社长到小编辑,每年都很愿意去转悠一下,出版同行之间显摆、取经、吐槽、八卦,不管有没有收获,总要混个脸熟。出版社每年的参展名额有限,这次林萧只带上了谭肖文和阮晴两人。
      阮晴第一次参加国际书展,恨不得把所有的展位都跑个遍。中外各地的出版社在这短短的几天里争奇斗艳,摆上自家最得意的作品。有实力的还会拉来作家亲自站台,邀请媒体捧场。虽然也是商业推销行为,但毕竟有书香萦绕,自然也就有了品味。
      书展上人多手杂,出版社的展台不能离人,林萧便安排阮晴和谭肖文便轮班看守展台。
      谭肖文已经来过好几次,他见完该见的人,后面几天一有空闲就独自跑出去逛京城了。展馆就在三环,周边很是热闹,可阮晴不敢乱跑,一是怕迷路,二是初来乍到不想浪费机会,因此空下来的时间她全都用来去其他展台转悠了,每天转下来能走到两万步。
      撤展前一天,阮晴转到一家爱尔兰版代公司的展位。展位很小,一个工作人员正在收拾资料,看起来准备提前撤了。桌上有几本薄薄的书目,阮晴扫了一眼,发现个眼熟的名字:Finn Blake。印象中她的导师曾经提到过这位爱尔兰当代作家,年纪不大,但在学术评论界已经引起不小的关注。
      她拿起书目翻了几页,上面主推的是一部小说:Elana Island。
      “请问,Finn Blake先生的这本书有英文样张吗?”阮晴问道。
      “样张我这里没有,”工作人员抬起头,这才看出年纪很轻,似乎个学生,“我是志愿者,展台负责人已经走了,正好留了本英文样书,您需要的话可以拿去看。”
      “太好了。那这本书的中文版权还在吗?”
      “这我就不大清楚了。不过书目上有版权联系人,您有问题可以联系上面的邮箱或者电话。”
      “好的,谢谢。”
      阮晴翻了几页,文字雅致,是她喜欢的风格。她回到酒店,细细读起来。Elana Island,字面意思是“依兰岛”。原文读起来细腻、流畅,语言雅致。最难得的是情节也有趣,并不像许多外国纯文学作品那样寡淡。
      阮晴熬夜将小说粗粗浏览了一遍,有点爱不释手。回程的高铁上她就跟林萧说起这本书。林萧见她难掩激动,问道:“书在国外的销量怎么样?”
      阮晴一时语塞。新手就是新手,她光顾着看内容了,都没有想到这点。还好她一早查了亚马逊网站上的评论,便小声答道:“销量还没大注意,不过我看了英国亚马逊上的图书条目,上面的评论条数很多,评价也都不错。”
      林萧拿起书目扫了几眼,点头道:
      “看到了,书在爱尔兰和英国的销量都还不错。这样,书目上有联系方式,你也别通过版权部联系他们了,书展刚结束,版权部的项目都排着队呢。自己直接沟通下,先问清楚版权在不在,会比较快。”
      得到了林主任的批准,她立即给书目上那位叫Liam的联系人写了封邮件,表达了翻译引进这部小说的意向。
      Liam很快回复了邮件,并给她发去报价单。谈判进展很顺利。
      一周之后,阮晴在办公室接到了Liam的电话。
      之前几封邮件都是用英文沟通的,所以当Liam在电话那端冒出来纯正的汉语时,阮晴吓了一跳。
      “你好啊阮老师吗,我是Finn先生的版权代理人Liam。现在方便接听电话吧?”
      “嗯?额……你好啊,你是?中国人?”阮晴握紧话筒,稳了稳情绪。
      “对的,不好意思之前忘记和你提了。我是中国人,在M城长大,十八岁来爱尔兰念大学,后来就留在这里了。你们出版社在云城?”
      “嗯是的。”阮晴心不在焉地答道。越洋电话传来的声音特别清晰,Liam的嗓音很有磁性,很像她大学时代的男神袁老师。
      “小时候听说云城是座美丽的古城,我还没有去过呢。”Liam笑道,他的声音没有袁老师那么低沉,笑起来圆滑轻快,有点撩人。
      “……”阮晴一时有点愣神,不知道该说什么。
      “嗯,这本书你们的报价应该问题不大,就是合约上有一些细节需要再讨论一下……”
      挂了电话,阮晴的耳尖有点烫。这样好听的声音,不知道人长得什么样子呢……她本能地照了照镜子,脸竟然也泛红了,自己都觉得好笑,赶紧打开邮箱,修改合同去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