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6、第 216 章 ...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运七年,新年伊始,皇帝昭告天下,春雪融动,万象更新,除皇帝本人外,百姓一律出服,并加开恩科策问时务。
      普天同庆。
      谁知不日西北军报呈来,报有一股数百人犬戎部队出没于玉门关附近劫掠村民,与附近烽燧堡五十名守军发生小规模的激战。
      战事虽小,却一下激炸了朝廷。
      多年与犬戎交战的经验,让朝臣们心中都有数,这通常意味着曾经被打垮的部族再度决出新首领,死灰复燃。
      原本在孝陵奔丧的萧贺萧赞两人,连长安都来不及拜辞,便火速赶回各自镇守的军营。
      不过这也不全然是是坏消息,面对外虏的威胁,原本纷争不休的派系迅速平息争端,重新凝聚成一股绳,变得静默而有力,一应加固边防增兵增粮等战策有条不紊地铺陈开来,原本遭受打压的萧氏也不得不再度被重视,地位重新稳固。
      这一点战事如一滴滴入机括的润滑油,将互有嫌隙的派阀又重新粘合运转起来。
      崔玄桢亲眼目睹朝廷上情势转变,再度切身体会到朝堂上的龃龉根本不足以动摇萧氏,盘踞在西北的数十万飞廉军才是萧氏立身的根基。
      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更令人糟心的是,连日精神不振和不思饮食,李铎身体变得极虚弱,尽管徐锦使出浑身解数,尽力疏导开窍,然而收效甚微,心病还须心药医,天下哪来的灵丹妙药可以医治心伤。
      解铃还须系铃人啊。
      崔玄桢展开案上的信报,只见上面写道。
      ‘经御医尽心调养,已大小皆安,平国公留一百护卫于山下,如何处置,求内相示下。’
      当日萧泷带病离宫,由于萧氏侍卫作乱,所有萧氏下人都被扣押问罪,萧泷被迫只身前往孝陵,她身子抱病又带那么小的婴孩,若不管她们,必死无疑。她与徐锦两人咬牙一合计,偷偷将张却塞进马车,好歹保住了这一大一小的性命。
      如今萧赞千里迢迢赶来看望,又留下护卫,为人父母担忧爱护,崔玄桢自是理解。但她也明白,李铎已下决心要拔除萧氏的势力,将萧泷只身送到孝陵去,便是要断她与萧氏的联系,要保萧泷,她绝不能让她努力白费,绝不能让萧泷再和萧氏扯上关系。
      便提笔回复道。
      ‘孝陵乃皇家重地,闲人一概不得僭越,逐之。’
      写罢,笔端摇了摇,继续写道。
      ‘皇后一应起居务必照料周到,不得怠慢。’
      写着写着,又忍不住思绪飘飞。
      李铎整日郁郁神伤的自闭模样,她始终不敢询问,那天她与萧泷在甘露殿到底发生了什么,萧泷绝不是圣旨上所说因无力管束后宫获罪,更有可能是不愿脱离萧氏惹怒皇帝。
      若真是惩罚,为何特意让她远走孝陵呢,还默认让她带走那个孩子...
      她想起那个弱如猫崽的婴孩,虽然绝不是萧泷所生,但那毫无疑问是萧氏的孩子,这其中没有萧氏的阴谋她是不信的。皇后贴身侍女交待,皇后有意将孩子认作自己的孩子,思及她们俩不会有子嗣,李铎又似乎无意追究,甚至有默认让皇后收养的意思。
      那这个孩子到底算是什么身份呢...
      如此想着,便觉不寒而栗。
      崔玄桢揉了揉眉心,决定将这个怪异的念头暂时抛到脑后,毕竟眼下要紧的也不是孩子,萧氏势力重新抬头,皇帝却依旧颓废不振,她虽不明白萧泷因何获罪,但她明白,李铎如今郁郁伤怀,至少一大半都是伤在萧泷身上,必不能让萧泷有事。
      当即召来陈步乐嘱咐道。
      “你亲自去一趟孝陵,山中寒凉,与宫中不同,去看看皇后起居可有短缺什么,她如今的婢女内侍都不是使惯的,日常难免有不如意,若是下人照料不好,回来报我,我亲自挑精明能干的去。还有,去内医院找徐掌院领一批药材一并带去,速去速回。”
      陈步乐也是惦记皇后安危,连忙一一用心应下。
      崔玄桢撑着脑袋兀自沉思一会,默默叹了口气,又拿过一卷信报批阅起来,原本微皱的眉头舒缓些许。
      “小魔王要回来了...”
      想起窝在在天青阁内自闭的小皇帝,崔玄桢心头一紧,小皇帝都那个样子了,也不曾废弛政务,越发变得没有人性,若说还有别的事稍得她青睐,恐怕也只有这个小魔王李沫儿了,期盼她回京闹一闹或能让小皇帝稍得开怀,离开那座阁楼罢。

      跨进门时崔玄桢便敏锐地感觉到气氛有些不一样了,站在舆图前的小皇帝,肩背瘦削笔挺,显得十分紧绷,不复连日来的颓废松弛。
      拜西北战事的刺激,小皇帝终于能振作起来了么。
      李鸢率先抬头期盼地望着她,崔玄桢无奈地走到她身边,从袖袋里拿出一块梅花山药糕。
      李鸢眼睛一亮,眯起眼睛甜甜一笑,接过糕饼窸窸窣窣地吃起来。
      崔玄桢一脸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她,李鸢生得好,就算饿死鬼吃相也是好看的,着实硬不下心肠拒绝,分明已经让膳房额外给她加了点心,李鸢还是每次凑上来掏她衣袋,都怪她一时心软给她偷拿过一两次,这下被缠上了。
      学坏容易学好难,一次教坏终身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慈母多败儿啊...
      崔玄桢摇了摇头,止住自己的思想往荒谬的方向滑落,便见李鸢正抬起脸看她,偏偏又是这么敏锐,总是能察觉到别人的心思,崔玄桢安慰地摸了摸她的脸示意她继续吃,这脸被偏食喂得都圆了,手感更好了。
      唉。
      崔玄桢偷偷叹了口气,起身走到李铎身后。
      面前的舆图已经换了一张,主要描绘的大熙北部各郡关防图,现在小皇帝满脑子应当塞满了与犬戎的事吧。
      良久李铎终于动弹了,她左手攥着一支朱笔,转身去案上蘸墨,许是隔得久了,见砚台里的墨汁已干,便又伸出右手去拿墨条,她右手伤势未愈,不能用力,崔玄桢见她行动不利,便走上前抢过朱砂墨条,倒上些许清水,飞快磨出墨汁。
      李铎用笔蘸饱朱砂墨,在玉门关以西,大熙疆域之外的地方画出一条蜿蜒的细线,将数个西域小国连接起来。
      “鄯善、车师、焉耆、若羌、狐胡、龟兹...”
      崔玄桢喃喃念着,脑海中浮现了西市的胡姬、昆仑奴、葡萄酒、琉璃盏、汗血马。
      西域与中原通商已久,虽屡遭匈奴袭扰,商路时有断绝,依然没有阻隔西域商人追寻财富的脚步,大宛汗血宝马可以换取等重的黄金,中原的丝绸茶叶香料也是西域商人不惜葬身大漠也要趋之若鹜的珍宝,这些西域小国便是通商路上的绿洲与补给点。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小皇帝看着舆图,缓缓说道。
      崔玄桢甫一听到,脑海便浮起通篇文字,那是出自《史记·大宛列传》,里面详细记载了大宛、乌孙等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文及与汉朝的沟通往来。
      李铎与李鸢得到第一匹来自大宛的汗血宝马,顺道学了这篇文章,读到汉武帝因为喜欢大宛的宝马,大宛国王不愿卖马轻慢使者便发兵劳师远征攻打大宛,三人都对汉武帝穷兵黩武之举深以为不仁。
      如今李铎身在其位,再想起这篇列传,不知可还会有如此感触。
      崔玄桢望着舆图上的红线,问道。
      “大家想学汉武帝联合这些西域小国夹击犬戎?”
      “犬戎只有草地和沙漠,不能种粮食,这些西域商路给犬戎提供了粮食与兵器,要灭犬戎,需先切断西域对犬戎的联系。”
      “这些西域小国,大则十数万百姓,小则只有数千,且不论这些西域小国敢不敢与我朝作对,和犬戎人有勾连,就算我们出使或出兵切断西域与犬戎的联系,恐怕只会逼犬戎人更加频繁地骚扰边疆的百姓。”
      “那就趁它未成气候主动出击,一举平定犬戎,永绝后患。”
      崔玄桢沉吟一会,禀道。
      “犬戎人长期以小股游骑骚扰我边境百姓,一旦开战,我军则需以数倍于犬戎的部队围攻,犬戎人一击即走,我军则疲于奔命。犬戎人败走遁入草原,我军再要追击,则是劳师远征,沿途又没有补给,粮草军马所资靡费,还要从中原征调民夫,若是农闲时期还罢了,一旦战事拖延,还会耽误农事生产,来年的粮食收成都无法保证,百姓打完仗回家还要挨饿。此仗就算能胜,我朝损失也极大,臣以为,犬戎之患,不在兵力多寡,不在一战输赢,贸然出兵恐怕只怕不能灭犬戎,反而徒劳消耗国力,望大家三思。”
      李铎安静听完,许久不曾言语。
      崔玄桢等了许久,以为小皇帝照常听进去了,此议题不再议了,正想说下一件,便听到声音响起。
      “犬戎不灭,驻扎边境的军队就永远不能减少,河西的势力永远不会削弱。要灭萧氏,必先灭犬戎。朕必灭他们。”
      从低沉的话语中察觉到皇帝的决心,崔玄桢恍然明白,这正是皇帝三思后的结果。
      臣子要做的,是如何尽力圆她所愿。
      两人相对而立,苦苦思索起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