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月华表姨专心将船摇出最后一个弯道,回过头来问:“等会儿经过小馄饨店,小囡要不要吃碗?”
整个杏花镇卖小馄饨的店自然有好多家,不过月华表姨这会儿能专门提起来的,则是镇上相熟街坊都公认好吃的那一家,店面招牌就叫‘小馄饨’。
“要的,要的。”杨阿婆笑呵呵地应下来,“那肯定要吃一碗的。”
别家的小馄饨小杨玉最多意思意思吃几个,哪怕是自家做的,也就吃个半碗,只有这家‘小馄饨’做的,她能扎扎实实吃一整碗,可见实在好吃。
三人就过去吃小馄饨,顺道还买了些干包好没落水的,带回去自家煮着吃。
当然,同时带回去的还有店里特供的馄饨汤,不然回家煮可煮不出店里的风味。
不过因为在‘小馄饨’家吃的人多,等小杨玉她们吃好时,时间已不早。
月华表姨就没功夫再摇船带她们回去,得先赶去码头签到揽客了,一老一小就自己沿着河道漫步回去。
顺便也消消食。
杨阿婆怕小杨玉积食,路上瞧见有卖糖葫芦的出来,就给买了串让她拿着吃,自己则帮她捧着刚刚月华表姨割的大捧荷花。
走了一段,杨阿婆突然蹲下来,用空着的手去抱一抱小杨玉:“囡囡别伤心,阿婆疼你呢。”
小杨玉有点愣,因裹着糖葫芦而显得鼓囊的这边脸颊忽而瘪了下去,马上另一边脸颊又鼓囊起来。
显然她嘴里那颗糖葫芦已从这边滚到了那边。
滚出满腔可口的甜。
杨阿婆松开她,又摸摸她的头:“咱们囡囡虽然没人打算着给买学区房,但咱囡囡可厉害了是不是?咱用不上!”
小杨玉反应过来,知道杨阿婆这是又开始心疼她无父无母无人可靠,就点点头,哄人:“阿婆的小囡可厉害。”
杨阿婆瞬间眼眶就红了:“是啊,多好的娃儿啊。”
小杨玉不想没能哄好人,只好抿住唇,将自己投到杨阿婆怀里,权作安慰。
杨阿婆就又抱抱她,待情绪平复下来,才带着她继续往前走,边走边跟她絮叨:
“现在日子好过嘞,咱们囡囡也不要那样辛苦了……阿婆疼着囡囡,啊,一直疼囡囡。”
等两人慢悠悠回到‘杏花小酒’,就见院里多了些人。
杨阿婆起先以为是来买酒的客人,等再看过一眼,才发现不是。
其中正被姨婆和表姨夫阿亮招待着的,却是昨天来过的小陈易,以及他旁边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
“这一大早地过来?”杨阿婆将手里小馄饨交给一旁干站着的姨公。
“说是来谢谢咱。”
姨公接过小馄饨,仿佛终于有了借口可以离开一般,轻轻松了口气,就脚步轻快地绕去厨房了。
当家的姨婆在上首招呼小杨玉:“玉娘儿来,小易要送礼物给你呢。”
小杨玉就看一眼小陈易。
他今天穿得可比昨天鲜亮多了,衣服鞋子无不精致,连头发都似乎打理过,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讲究人家的小孩。
只一双乌黑的眼睛依旧紧盯着她瞧,跟昨天一模一样。
不等小杨玉走过去,小陈易瞧见她,自己先几步小跑过来了,几乎是有些迫不及待地,将手里拿着的礼盒打开给她看。
精美的木雕礼盒里,放的是一枚巴掌大的玉环,虽然没有精雕细琢,瞧着朴素,但整体清亮通透,圆润光华,显然价值不菲。
小杨玉又再看一眼小陈易,然后去打量上首坐着的那位花白头发的老人,心里有些困惑:
这家人给小孩都送这么大的礼吗?
那老人瞧着这边,嘴角噙笑,面色平淡,是个旁观的意思了。
“不喜欢?”
小陈易见她只顾着打量自家外公,却不接礼物,不由发问。
小杨玉摇摇头:“无功不受禄。”
这话却是对小陈易外公说的了。
小陈易听了却眼睛发亮地看着她:“只要你喜欢就好。”
小杨玉:“……”
算了,小孩儿还小,是听不懂话。
陈家外公哈哈一笑,饶有兴味地看看小杨玉,转头跟姨婆说:“你家这小女娃儿也早慧。”
杨阿婆这会儿已放好了手里的大捧荷花,过来将小杨玉拉起,又按着小陈易的手,带着他一起将礼盒合上,重塞回他怀里,推着他到他外公身边去:
“陈家大爷,可没道理送这样贵重的礼。”
姨婆告诉她:“我也这么说,往来推辞半天了,陈大爷就说让咱玉娘儿自己选。”
杨阿婆揽着小杨玉在旁边坐下:“乡里乡亲的,不用这样见外。”
陈家外公含笑听了,去问自家外甥子:“小易啊,你看,这玉环还送吗?”
陈易小小年纪却是霸气,说话掷地有声:“送出的礼,哪有收回来的道理!”
陈家外公顿时乐了:“哎哟,你这孩子,也是个犟脾气,像我……”
却不想,他这一句话还没说完,宝贝外甥已经改口了:“除非人家不喜欢。”
那声音蔫蔫的,可小意了。
陈家外公:“……”
小陈易已又凑到小杨玉身边,巴巴地再问她一次:“真不喜欢?这可是我特意挑了好久的,以为你能看上呢。”
小杨玉依在杨阿婆怀里,瞧着他没说话。
小陈易也不以为意,转而瞧了瞧旁边几上的果盘,拿了荔枝来剥给她吃。
小杨玉怎么肯吃别人剥的荔枝,又见旁边大人都像看戏似的围观,干脆低头认真吃起手里的糖葫芦来。
周围大人顿时都笑起来。
陈家外公笑话自家外甥:“你往日的神气劲儿呢?”
小陈易看一眼自家外公,悻悻将手里的荔枝自己吃了。
院里如此热闹一番,陈家外公便带着小陈易告别了。
姨婆等人自然起身送出门,看着陈家一行人坐车离去,消失在街尽头,才转回家来。
“这陈家也是有钱,那玉环我看得好几十万了。”
“可不是。”
自家人如此闲说几句,早晨的这一段插曲便过去了。
姨婆照旧去守着前面铺子。
姨公则带着阿亮在后面忙碌,或酿酒或备酒食,等姨婆喊了,又过来给搬酒瓮,理货架,总有事忙。
杨阿婆和小杨玉闲着无事,就帮着姨婆在前面招待客人。
虽然大多酒客都打了酒菜回家去享受,但也有些酒客就爱在店里喝个自在,这就需要人手来招待了。
间或也做个饭,送个饭,好让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开始忙乱的姨婆一家人歇口气。
如此过了三两天,荷花节便正式开幕了。
荷花节为期十五天,这段时间里,每天都有各地游客慕名前来,是一年中,除花朝节外客流量最多的时候。
为了吸引游客,丰富游客行程,荷花节期间,古街上常常会举行各色活动,小杨玉即使不出门,也能在‘杏花小酒’门前看见许多热闹。
除了常年都有的蓝染、竹编、抛绣球、坐婚船等大小体验项目之外,古街中心开阔处,又摆了创意集市,还请了乐手来弹唱助兴,日日都有一场小型音乐秀。
至于荷花池那边,也有花卉手作、荷园采摘、自制花茶花糕等应时应令的体验项目。
还有身穿华服的小姐姐们坐着摇橹船在荷花丛中,弹奏丝竹乐器,自成一幅生动立体的古雅画卷。
水上古戏台更是每天都有地方经典小戏上演,或武或文,热闹不停。
毕竟是带小杨玉过来瞧热闹的,又是常走动的亲近亲戚,不用见外,杨阿婆自然也不会总在店里帮忙。
自荷花节开幕以来,她基本每天都会拉着小杨玉,到各处去转上一圈,带她看一看各处的热闹。
杨阿婆自己又爱看戏,到了下晌的时候,一老一小就会去水上戏台那边待一会儿,看一出地方小戏。
等闲闲享受完了,也正好饭点了,就去买些夏令水果作添菜,回‘杏花小酒’去帮忙。
水上戏台前有三两亭子簇在一起,精巧临风,是最好的观戏场所,被承包的人改装成小茶室,除看戏时卖座外,日常时候也搭着卖些精巧的茶点。
小杨玉和杨阿婆来了两天,才发现这亭子正是陈家承包去的。
据说本是陈家小辈孝敬长辈,为了自家大爷能有个看戏的好去处。
不想陈大爷跟寻常乡里老人家一样,就爱四邻八乡哪里有戏就去哪里赶场看。
一年到头,来这里看戏的日子很有数,因而,这茶室多数时候,就用来揽客了。
而之所以发现这点,则是因为小杨玉在这里碰到了小陈易。
同她是陪着杨阿婆来的一样,小陈易当然也是陪着陈大爷来的。
听说是陈大爷很喜欢《白蛇》这一出戏,不管哪里在演,都要来看看的。
而这两天这里上演的正是这一折。
小杨玉听小陈易如此说,也没搭话,只手里拿一颗莲蓬,闲闲剥着吃。
小陈易蹲在她身边,歪头看她:“我看你总吃莲蓬,怎么不吃我给你带的荔枝?”
“这是阿婆给的。”
小杨玉这些天被周围的热闹气氛感染着,明显比先前更舍得说话了些。
小陈易说上十句,她总愿意回个一两句了。
小陈易就蔫蔫的‘哦’了声:“那你也尝尝荔枝,好吃的。”
又说:“你吃着莲蓬呢,吃些荔枝也不会上火。”
小杨玉见他实在执着,只当哄小孩了,拿小叉子取一颗剥好的荔枝吃。
大约真如小陈易所说,这荔枝是精心挑选过的,咬在嘴里,果汁饱满,果味浓郁,十分鲜甜可口。
“好吃?”
小杨玉点点头,不自觉地又取了一颗吃,细嚼慢咽,享受地微眯起眼。
“我就说,这你爱吃。”小陈易忙将保鲜盒往她那边推推,“快多吃些。”
小杨玉就将莲蓬让小陈易拿着,自己拿着小叉子吃起荔枝来。
等她吃够了,却见陈易已将她的莲蓬掰扯着吃完了。
“你喜欢?”
小杨玉盖上保鲜盒,去杨阿婆手里取了一把莲蓬来,礼尚往来地递给小陈易。
小陈易默默地接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