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第 66 章 ...
-
男人的劣根性,让他们在功成名就时,都想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
受时代局限,林金生倒没想在外面有多少彩旗,但林母那句你想生多少个就生多少个的话,还是让他心动了。
毕竟就像林母说的,只生一个不一定是男孩。
而且男孩子虽然可以传宗接代,但女孩子教得好,养得好,除了不能传宗接代外,对他的助力不一定比儿子小。
当然,他现在这个年龄才生的孩子,肯定对他的事业没多少助力,但他这不是要生儿子了。儿子将继承林家的一切,女儿助力儿子在事业上更成功,对林家来说也是件大好事。
只是他很清楚,以他和林母的年纪,两人能意外怀上一个孩子已经稀奇,接二连三再怀孕,一定会引人怀疑。所以,如果想多几个孩子,除非跟她离婚,另娶年轻的女子。
虽然内心里他更想□□子,但对眼前这个老妻,他还是有感情的,尤其对方这么爱他。
“咱们携手一起走过那么多艰难的岁月,早已是彼此不可分的老夫老妻,离婚的事肯定不用想。”此时此刻,林金生这话说得真挚,也确实是这么想的,“咱们就选第二个方法,找个人生。只是咱们得想个法子,保证这生出来的孩子,一定是‘儿子’才行。”
见这男人心里好歹有自己,林母的心里总算好受了点。
她虽然也才四十出头,但经历过太多太多的事情,今年又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早就想明白了。
人生短短几十年,对谁好,都不如对自己好。
所以好不容易得了李母一颗肾后,她遵从医嘱,凡是少生气,仅用半年时间,身体就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连医生都很意外她能恢复到这个地步。
然后说,要是她早年有这样的心态,压根不用遭受这个病痛。
那时候她就后悔,自己一辈子想那么多,算计那么多。
当然,这不是说她现在就不算计。
她现在也算计,甚至算计更多。
但现在的算计都是为了让自己心里舒畅,跟早年为别人算计那是不一样的。
这会儿听林金生这般说,她立马一副被感动得不行的样子,“生哥能对我不离不弃,是我的福气。”
男人,哪怕再风流的男人,都喜欢自诩为重感情的人。
林金生也不例外,一听林母这样说,他立马觉得自己是个绝世好男人。
在这个讲究多子多福,没儿子会被戳脊梁骨的年代,林母只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他从来没嫌弃过,这绝对是其他男人比不过的。
“夫妻本就该同甘共苦,共患难,这是我应该做的。”
“你说的对。”林母一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工作忙,女人的事就我来安排,反正到时候人也是我来照顾的。”
“行,那这是就劳你操心了。”林金生也知道这事交由妻子办最合适,“咱们错过了养育希希的最好时机,导致她对咱们没几分感情。等这孩子出来,咱们就想办法让他多跟希希接触。两孩子身上留着共同的血,她一定能对这个孩子多加照顾,如此也能缓和我们跟她之间的矛盾。”
林母想说,林希要是个注重血缘关系的人,就不会跟他们两夫妻闹到这个地步。
人家提议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摆明了是希望他们自己内耗,没时间精力去找他们麻烦。
你所谓的缓和矛盾,不过是你一厢情愿罢了。
这些话搁以前,她肯定直接说出来,现在她却一点都不想说。
就让这个男人自以为是地安排,等到将来他以为的现象没发生时,那才是打他的脸呢,“你比我懂得多,我都听你的。”
男人都喜欢女人的追捧,林母最是知道怎么说话能让他开心,一直都捡他喜欢听的说,让林金生的虚荣心在她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所以他目前还念着她的好。
她不知道这样的得来的好,还能维持多久,但能多久就多久吧。
她已经四十来岁,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早已逝去,能改变的不多了。
这边两夫妻在聊林希两,被林母叫回房间的两夫妻,也在聊他们。
拉着脸的李含奎,一回房间就问林熙,“不是说好替我张罗工作的,怎么最后工作成了你的?是不是你搞的鬼?”
扶着肚子在梳妆台前坐下,林熙不紧不慢地说道,“你没听林希说,人家首都影院只有女员工的缺口,正好我又求上门。大概祁老爷子觉得人情不能白用,就用在我身上了。”
李含奎很想说,真是这样,林希就不会说这工作只能给她用,却知道自己现在在别人家的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去首都上班,那我呢?我怎么办?”
“妈不是说了,让你在这里好好上班,她去京城陪我。”
说起这个李含奎都不知道该说林母啥好了,“明明那林希才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搞不懂她怎么会跟她把关系闹到这么僵?!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她跟林希的关系那么僵,咱们两大概成不了夫妻。”
“从这点来说,我还得感谢她,是不是?”
哪怕没有之前亲眼见林熙跟秦嗣远订婚的事,他也知道眼前的女人压根不想嫁给他。
可这女人在农场的时候,从他这里得了那么多好处,想甩掉他,不可能。
他本来以为入赘林家,又跟这女人有了孩子,她就能跟自己好好过日子。
现实告诉他,他想得太好了。
这女人无时不刻不想踢掉他。
在女人这事上,从来只有他踢掉人的份,从来没人像眼前这女人这样,三番两次想踢掉他的。
男人的自尊心,让他不能接受这女人的态度。
所以这女人越想踢掉他,他越不会如她的意。
想算计他,也得看他愿不愿意被算计。
搁以前,听到李含奎这话,林熙早跳脚,可前段时间林金生对她的那些话,以及林希刚才最后对她说的那句话,她听进去了。
她终于明白林母教她的处事方式,除非有强而有力的后盾,不然也难幸福。
反倒是之前林希跟她说的,自立自强那些话,就算不能给她带来她曾经以为的幸福生活,但握在自己手上的未来,别人想抢都抢不走。
虽然她在学习方面确实不如林希,可她自认为人处世方面,自己并不比林希差。
只要她愿意,她觉得自己的日子不至于太差。
想通这些,她突然觉得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人身上,不如多用点在自己身上。想到这些,她突然不想跟对面的男人多计较,“你说得对,所以以后对妈妈好一点。”
“我得收拾东西,你随意。”
……
林希两夫妻可不管,他们两人这趟顺义之行,对林家一家的影响。
就是知道,两夫妻也不在意。
两人回农场后,又各自忙了起来。
就在她觉得高考成绩出来前,她的生活都不会有太大的起伏变动时,校长突然把她叫到办公室,递给她一个信封后,告诉她,“拖了小半年的稿费,终于来了。”
林希七月份将那些复习资料给他后,他就开始运作,找人办手续各种工作,差不多用了一个月左右时间。八月份那复习资料就进入出版程序,结果稿费拖到现在才终于下来。
“稿费多少你回家自己再看。”他照之前说的,把所有稿费都给了林希,他只要一个名,“别人高考完都在对答案,就你考完就落跑,回来更是一句不说高考的事,想来是很有把握。”
“你要是考个状元,回头那些材料肯定更好卖,到时候省教育局那边肯定能给你更多的稿费。”
“要我说靠这份高考复习材料,不仅能给你带来收入,还能给你带来人脉。你当时填报志愿要是填师范类的,将来毕业无论去学校当老师,还是进教育系统,都很容易。”
“结果你非要选一个眼下冷门的经济系。”
高考停摆了十年,很多人压根不知道很多专业毕业后是干嘛的。
学生填报志愿前,学校在林希的建议下,特意组织了专业解答,以及志愿填报咨询工作。
校长不可能记住每个考生填的志愿,但像林希这样特殊的考生,填什么志愿,他却是一清二楚。
“经济系之所以冷门,是因为知道这专业的人很少,等大家知道多了,这绝对是一门热门的专业。”等明年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将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到时候经济一词将吹遍整个神州大地,为世人所了解。
自那后,经济系就逐渐热门起来。
“你这话倒是说得在理。”作为教育者,还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教育者,校长自然有他的政治敏感度以及察觉社会变化的敏锐度。
数字帮倒台后,社会的种种变化,国家的各项政策,他都看在眼里。
不出意外,社会的巨变,即将到来。
不过,经历过过去十年,无论说话做事,他都慎重了很多,“既然国家看了这个专业,肯定是国家需要的人才,无论那个专业,只要将本领学到家了,走到哪里都吃香。”
“是这个理。”林希深以为意。
“距离暑假也就剩一个来月时间,虽然你教学时间不长,但你的很多教学方式都很值得其他老师学习。懂货的老师,接下来这一个来月时间,大概会常来叨扰你。为了让你不要再重复的问题上,你一遍遍的重复去说,我想专门组织个学习交流班,你觉得怎么样?”
虽然这个学期完,他也将离开这所学校。
但这是他待了十几年的学校,哪怕在教育环境再差的过去十年,无论这里的学生,还是老师都没辜负他。
他想趁自己离开前,尽量给学校留一些有用的东西。
在他看来,优秀的老师重要,恰到其分的教学方法同样重要。
这学校的老师,无论对原主,还是对她,都算有知遇之恩。
学校需要,她当然乐意在离开前,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只要你觉得有必要,老师们又乐于拿他们比我丰富得多的经验出来跟我分享,我比谁都乐意。”
“毕竟,就经验上来说,我肯定比不得其他任何老师。所以,跟大家交流经验,赚到的人是我。”
虽然她日后不当老师,但人生的各种经验其实都有一定的相似性。
教学经验学好了,有助于跟将来的老师和同学们更好的打交道。
于她而言,这是大好事,没什么好拒绝的。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安排了。”
在过去特殊十年中,无论是书籍出版,还是报社投稿,都是完全没有稿酬的。
林希本来都不对这稿酬抱希望的,毕竟国家才颁布《关于试行新闻出版稿酬及补贴办法的通知》没多长时间。
校长拿去出版的那些资料,在通知颁布前,出版社不给,其实她也不会去闹。
眼下既然给了,不用想也知道,这肯定是校长给争取的。
所以敲定交流会的事后,林希再次跟他道谢。
校长却说这是她的劳动所得,是她自己努力所得,跟他没关系,不用跟他客气。
还说现在试行的是“低稿酬,只付一次稿酬”的制度,估计她的稿酬有限,让她心里有数。
这点祁老爷子早就跟她说了,林希表示她知道。
从校长室出来,林希直接去找祁博衍。
他们现在依然住在林家,不过白天林希到学校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祁博衍也会跟着一起来学校上课。
不过,林希是当老师给学生讲课,他则是当学生听老师讲课。
他高一上下两学期的课程已经都通过考试,学校要求他要拿高中毕业证书,必须到学校上两个月的课,再通过学校的考试,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
祁博衍很庆幸林希教的是初中,不是高中。
不然,妻子在台上讲课,丈夫在台下听课,想想都不好意思。
因为高考恢复的缘故,作为准毕业班的高二学生,下午比其他年段多上两节课。
所以林希到祁博衍班级外的时候,他还没下课。
为了不打扰其他学生上课,林希没进教室,而是自己找了个地方,准备坐着等人。
结果眼尖的祁博衍,看到她的身影,直接猫着身子从教室最后面离开教室,走到她身边,问她,“发生什么事了?”
平常林希都在初中老师办公室,等他下课后去找她,两人再一起回家。
林希这才想到自己一个高兴,忘了自己这贸贸然找过来,可能让祁博衍担心,顿时不好意思地连连摆手,“没事没事,就是刚才校长给了我稿酬,我想第一时间跟你分享,就找过来了。”
虽然之前就知道自己的那些资料要出版,要给近两年参加高考的学子做复习资料用。但毕竟书还没出版出来,她对这件事情的感触没那么深。
可现在出版社把稿酬给她,意味着距离那些资料面世将不远。想到印有自己名字的资料,也许很快就遍布整个华夏大地,她就激动得不行。
她着急想找人分享,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己的丈夫,于是就不管不顾找了过来。
在将那些资料交出去后,林希就跟他畅想过,资料出版后的情况。
这会儿听说她拿到稿费,他便理解她为什么这般激动。
要不是顾忌这是公众场合,祁博衍肯定直接将人抱起来,好好鼓励她一番。
可惜在这里,他只能伸手紧握着对方的手,恭喜她,“恭喜你,朝大名传遍神州大地,迈出第一步。”
校长拿去的资料,只是给市教育局,面对的知识教育局。
之前省教育局局长过来时,可是亲口说了,这份资料将由他牵头,大量出版,铺遍全国,给明后年的的考生用。
考虑到距离明年高考没几个月时间了,想必省教育局局长的速度会比市教育局快很多。
无论他们两夫妻,还是省教育局局长都清楚,也就是现在市场空白,这资料的市场占有率才会高,才会快。等其他人也开始准备类似的资料,想占有市场就没那么容易。
不出意外过年前,由省级牵头出版的复习资料,就能印刷出来。
彼时,林希以及用这些资料复习的学生,今年高考的成绩也都出来了。
林希本人的高考成绩,肯定名列前茅,那些用这些资料的考生,肯定也有不少不错的。
到时候趁着这股风,更不愁这资料不好卖。
校长拿稿酬给她的时候,她没想到这些,所以当时她特别端得住。
可辞别校长后,她就想到这些,于是那心情就一阵阵激动。
完全抑制不住的那种,“让我的名字传遍神州大地的事,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我不仅感想,还很快就能实现。”
“刚穿来这边的时候,各种不习惯,当时我都委屈死了,觉得老天爷太不厚道,把我弄到这么‘落后’的地方。搁上辈子有啥不爽,我早开说了。可当时初到这地方,我特别怕一个不小心,被人发现我跟‘以前’不一样,把我当怪物抓去研究。”
“所以就是心里再委屈,我也只能没事人一样的憋着。那时候顺义县没有我的容身之所,回林家那边我又怕被发现端倪,所以当你提结婚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答应。”
“现在想想,这么轻易跟你结婚,我真是亏大了。”
因为心情激动,林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压根不知道自己说的话,符不符合逻辑。
别人兴许不能理解她那时候的为难,祁博衍却能理解。
他只是从几个月后重生回来都各种不习惯,各种担忧害怕。
林希不仅换了个大的生活环境,身边的一切还都是陌生的,心里的害怕,可想而知。
可她从来没说过自己怕,没说过那段时间的不易。
这会儿要不是激动过了头,这些话他怕是一辈子都听不到。
所以人偶尔激动到忘乎所以,其实也挺好的。
他一只手跟她十指相扣,另一只手轻轻在那只被他握着的手的手背上,轻轻抚摸,“那么轻易就被我娶到,确实吃亏了,回头我想想,怎么补偿你的好。”
林希自以为不是个矫情的人,可听了他的话后,却不由心生期待,“那你可得尽快想好,不然等你出国,咱们可有两三年见不着面。要是等你回国再补偿,黄花菜都凉了。”
“好,我肯定在出国前想好怎么补偿你。”他本来就有想出国前,做点什么让她终身难忘的事。只是因为她的由来,迟迟没想到好点子,看来接下来要更用心了才行,“不过,眼下咱们先回家?”
林希看了下手表上的时间,距离下课没几分钟了,“虽然稿费可能不多,但好歹拿到了钱,咱们去买点好吃的回家,跟大家一起庆祝一下。”
这年头钱的钱经花,除了一日三餐外,基本不用其他花销。
哪怕祁博衍把驾驶员的工作辞了,只她一人的工资也够他们两日常花销。
因为住在林家,他们两夫妻一个月给林妈十块钱的伙食费,碰上节假日什么的,两夫妻就会额外买些吃食回家,大家一起庆祝。
像现在这样碰到好事,买点好吃的回家,对两夫妻来说再正常不过。
于是,两夫妻一起到放自行车的地方,骑上自行车前往市场买东西。
柏各庄农场地处北方,冬天基本见不到蔬菜瓜果,倒是牛羊肉不少。
大冷的天气,适合吃火锅,两夫妻便买了不少牛羊肉回家,准备晚上大家好好吃上一顿火锅。除此外,还买了一些不少虾。
柏各庄农场在渤海湾,靠海,天气好的时候,谁家想吃海鲜,直接下海捞就可以。
可这大冬天的,除了靠海为生的渔民,一般人不会下海。
两夫妻拎着牛羊肉以及虾,‘包袱款款’地回家。
冬天地里休耕,是一年中难得的农闲时光,很多人这时候都在猫冬。
不过,林爸林东两父子因为有泥浆工的手艺,这种时候反倒闲不下来。
毕竟很多人家都会在这种时候,对家里一些需要修修补补的地方,进行修整。
往年这种时候,经常是他们两父子带大嫂一起忙活。
父子两当师傅工,大嫂就当小工,负责给两父子打下手。
今年大嫂怀孕,家里人都不让她去干小工的活,便由林妈接了这小工的活。
不过,他们高考完,辞职在家的林南就接手了小工的活计,由他跟着林父两父子去上工。
所以两夫妻回到林家时,家里只林妈和林大嫂两人在家。
这个年代的人,真的都是闲不住的人,林大嫂因为挺着肚子,不被允许去做工,却也不是在家闲着啥事都不干,而是找了手工工作拿回家干。
林妈除了煮一日三餐外,其他时间就跟着林大嫂一起做手工。
他们进门时,婆媳两正干得热火朝天的。
见他们进门才惊觉,已经到了该做晚饭的时间。
林妈这才急忙放下手上的东西,准备去厨房做饭,结果被林希给制止了。
林希朝两婆媳晃了晃自己手上的东西,“为了庆祝我今天拿到稿酬,今晚由我和博衍同志下厨,你们等着吃就好。”
听到闺女这大言不惭的话,林妈忍不住吐槽,“就你那手艺,你也好意思说你下厨的话。”
早些年她总觉得闺女还小,想着不用着急教她下厨,后面想教时,人被接回了顺义,之后回来就直接跟祁博衍结婚从林家搬了出去。
后面两夫妻回林家住,她才知道自家这姑娘的厨艺差得有点离谱。
那时候闺女要准备高考,她没舍得叫人做家务。
这会儿好不容易高考完了,她觉得应该好好教教她怎么下厨才是,“让博衍休息,妈教你怎么做饭。”
结果她这话才出来,一旁的祁博衍就说,“妈,我来教就好,您跟大嫂忙。”
在他看来不会做饭就不会做,没必要非去学。
林妈心说,你要真想教,我闺女的厨艺也就不是现在这样子了。
不过,她也不是非要闺女学会做饭,反正她一直不会做饭,也没见她饿着。
她只是觉得想看看祁博衍的态度。
既然对方是这样的态度,那她也没什么好操心的,“行吧,反正她不认真学,回头没人给做饭时,饿肚子的是她自己,又不是我们。”
“妈你尽管放心,就算我不会下厨,我也不可能饿肚子的。”等她考上大学了,她就住学校里,吃学校的食堂,等她大学毕业,祁博衍也回国了。
再不济等明年改革开放了,各种小吃饭遍地开花,她想吃什么东西吃不到。
“我闺女既然这么有信心,我有啥好不放心的。”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林妈慢慢懂得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老人家要不想惹人烦,就不要总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既然厨房用不上我,那我继续跟你嫂子忙了。”
目送两人去厨房,林大嫂直说,“希希是有大造化的姑娘,咱们就不用咱们这普通人的想法去想她了。”
林大嫂其实更想说,林希是个有福气的姑娘,能嫁给祁博衍这么个事事顾着她的男人。
不过,她怕这话说出来,林妈觉得她在抱怨自己的日子不如小姑子,才换了这么个说辞。
她早就明白人跟人是不能相比的。
她当姑娘的时候,就不如小姑子幸福。
嫁到林家这样的家庭,已经比大多数姑娘幸运。
她很知足。
冬天里,圆桌中间摆着一个滚烫的大圆锅,四周摆放着一碟碟切得比纸薄的肉,各色自制丸子,各类泡发菌菇,还有豆制品和林妈费老大力气种出来的青菜。
一家八口人,团团围坐在圆桌旁,每人跟前放一碟自己调的酱料。
从每个人熟练拿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放到锅子里烫熟,再夹到自己的专属酱料里,沾了沾,然后大口吃进嘴里的动作。
就知道这不是林家第一次这样吃火锅。
火锅的吃法,虽然自古有之,但在如此节俭的六七十年代,显然不会有人这样吃。
这样的吃法自然是林希这个后世人带来的。
他们之前已经吃过好几次,但没一次像这次这样丰盛的。
所以当林北的胃得到满足后,他便希冀地说道,“真希望姐隔三差五就有好事发生,这样咱们就时不时能吃上这样的美味了。”
十六七岁的男孩子,正是胃口大开的时候,虽然林妈做菜比时下其他人更舍得放油。可林北还是饿得快,每顿饭后两个小时,就感觉腹中空空。
他现在自己有工资领,除了交一部分给林妈,手上能剩点余钱。
但这个年代买啥都要票,就算他有钱,也不可能每天都另外买东西吃。
要是一周能吃上几次晚上这样,想吃多少肉就吃多少肉的晚餐,其他时间饿饿肚子也没所谓。
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林希明白林北的感受,“我倒希望能如你所言,但这种好事一年半载能有一次就不错,你醒醒吧。”
也就是这次的稿费,对她来说,属于意外之喜,她花起来才毫不心疼。
要是一早就在她的预算收入内,她会庆祝,但不会这样几乎将钱花光的庆祝。
“小北这段时间个头窜得快,估计正是生长的关键时刻,要我说,往后每天早上妈多煮几个蛋,让他搁兜里放着,饿了就拿一个出来吃。” 听到两姐弟的话,林大嫂如是说道。
自打她怀孕后,每天都有额外的两个鸡蛋吃。
对她的待遇,家里没任何人有任何说辞。
她妈和娘家兄弟姐妹都说,她这是掉福窝里了,让她要懂得惜福。
林大嫂自己也是这种感觉。
大部分姑娘都是在娘家那几年是一辈子最幸福的时光,可她相反。
倒也不是说她在娘家过得不好,但她娘家条件不好,她又是大姐,多数时候都是帮着父母照顾底下的弟弟妹妹,自己能得的好,自然就少了。
嫁到林家后,虽然也是做大嫂的,但她嫁过来时,底下的弟弟妹妹都已经大了,不需要她去照顾。林爸林妈又是厚道的公婆,从来没对她摆过公婆的。
虽然经常要跟林东外出做活,但林东对她一直很是照顾,过重的东西从来不让她做。
她打心眼里觉得,碰到这样的丈夫,这样的婆家,还有小叔子小姑子,一定是她上辈子做了很多好事,这辈子才有这样的福报。
虽然不知道还有没有下辈子,但她也想反馈给这些对她好的家人一些好。
这样如果再有下辈子,她还能像这辈子这样幸运。
结果听了她的话后,别人还没开口,林北就自己摆手拒绝,“不用,大嫂,鸡蛋留着你吃。我这大嘴巴大肚子的,一天多给我十个鸡蛋,也不够我吃的。”
大嫂如今已经有六个月身孕,再过几个月就要生侄子或侄女,他听说坐月子需要用很多鸡蛋。他们家虽然养了不少鸡,每天都能捡好几个蛋,但也不够两个人吃。
再说就像他说的,以他的食量,就算再多给他吃十个鸡蛋,他还照样觉得饿。
“就像小北说的,十个鸡蛋也不够填他肚子。但他这阶段确实在长个头,还是得多吃点才是。我看往后咱们早上多蒸点窝窝,然后妈再给他做一点肉酱,让他多带点窝窝和肉酱,饿了就往窝窝里夹点肉酱。”
“这样吃起来既能饱腹,又有营养。”林东如是开口说道。
他也是林北这个年龄过来的,最是知道长身子时饿肚子时,那种烧心的感觉。
以前家里条件不如现在好,他饿着就只能饿着。
现在家里既然条件比较好了,在长身子这种关键时候,还是尽量给多吃点的好。
听林东这样说,林北的眼睛当即亮了,他巴巴看向自己的亲妈,“妈,我觉得大哥说的法子不错,您觉得呢?”
做父母的,最想到看到的就是兄友弟恭。
儿媳能主动提出每天给小儿子多吃几个蛋,小儿子却觉得鸡蛋应该紧着有孕的嫂子,大儿子紧接着提出给小儿子加餐。
可不正是兄友弟恭的表现。
无论哪家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心情肯定都不错,“多蒸几个窝窝这个没问题,但做肉酱买肉的钱,你自己掏。”
“你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长身子的时候,可都是家里有多少东西吃多少东西。如今家里条件好,他们疼你这个最小的弟弟,愿意多给你吃。但妈觉得多给你一些窝窝就差不多了,肉这个东西你想吃,就自己出钱买。不想的话,每天多给你一些窝窝,也饿不着你的肚子了。”
正常家庭里,老小都是最幸福的,他们家也不例外。
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她乐意多照顾老小,但超过头上几个太多,就要掂量掂量了。
就像她说的,多给一些窝窝那没事,但要是肉酱也多给,那对头上几个孩子就太过不公平。
“没问题,完全没问题,肉票我也会自己想办法跟人换,不用家里的肉票。”林家几个孩子都是差两岁两岁,最大的林东当年身体抽条时,是个什么情况,他很清楚。
现在他愿意给他这个最小的弟弟,更好的成长条件,他不能把理所当然地把所有最好的都享受了。
由他自己出钱买肉做肉酱,这是最好的选择。
“行,那事情就这么定了。”林妈心情不错地说道。
见他们说完家事,换林爸开口,“从明天开始小南就不要跟我们一起去干活,我跟你大哥能干多少干多少。”
今晚一直很沉默的林南,听林爸这样说,一时没反应过来,“干得好好的,干嘛不让我去?”
“你不烦那些人说七说八的,我跟你大哥不耐烦听。”林爸没好气地说道。
林南辞职高考的事,在很多人看来,那是得不偿失。
考完大学最后目的还是工作。
没工作的人,考就考了,林南明明已经有不错的工作,发展前景也好,却还是辞了工作高考,这是很多人难以理解的事。
之前林南在家里复习倒还好,现在跟他们去做泥浆小工,时不时就有人拿这事儿说。
他跟林东听了都觉得烦,更不用说林南这个当事人。
不说林南这个儿子一直有着自己的规划,一直都很优秀,林爸相信他的选择没错。就是这儿子只是个普通人,每天这样被人说,他都不高兴。
见林爸嘴上嫌弃,眼睛里掩不住的关心,林南哭笑不得,“爸,那些人单纯就是吃饱了没事干,才在那里对别人的事说长道短的,你管他们那么多干嘛?!”
林南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不说那些不相关的人,就是相熟的人说他,他都无所谓。
对他来说,那些人压根对他人生产生不了任何影响,哪里值得他去在意?!
他只是被某个姑娘的大胆言论给惊到了,才一个晚上都这么沉默。
压根不是受那些闲话的影响。
以自己对这儿子的了解,林爸也觉得他不应该受那些影响才是,可儿子的样子又不像没事,“不在意他们的话,你现在什么情况?”
“就是遇到了一个想不通的问题,一直在想而已。”
他确实想不通,那个跟他没多少交集的姑娘,怎么会突然对他说那样的话。
想到那姑娘是自家妹子的好友,林南不由往林希那边看了一下。
心想,不知道自家妹子,知不知道她的好友想当她嫂子的事。
要是知道,不知道她是什么想法?!
林南虽然很快收回自己的视线,但林希还是察觉到他那一眼了。
她抬头看向自己身侧,问身边的人,“二哥想不通的问题,跟我有关?”
林南摇头,“我只是想到一个跟你有关的人,才下意识看你。”
听他这话,结合他晚上的异常,林希好像知道让林南一整个晚上不在状态的罪魁祸首是谁了。
要真是她猜测的那样,她知道林南肯定不想家里人知道,所以她没继续这话题,“我有些事想问你,吃完饭咱们上院子里聊聊。”
林南不知道妹妹是不是猜出来了,但他也确实想跟她聊聊。
刚才要不是一回来,家里就张罗着吃饭,他早就拉着妹妹旁敲侧击了。
“那就吃完饭再说。”
虽然弟弟不是因为别人的闲话,整个人不在状态,林东也还是觉得做泥浆小工的事不适合他,“干活的事,还是我跟爸两个人去就好。反正这种活计是按人工数算钱的,你没去,只是少了你这份工钱,影响不到我跟爸的收入。”
泥浆工这种活一般都是按人数,按天数算工钱的。
他跟林爸是师傅工,一天能有一块的工钱。
林南是小工,一天只有五毛钱。
一天挣五毛钱,对正常人来说很多,对林南来说却很少。
林东觉得自家二弟不应该赚这种钱。
知道自家大哥心里怎么想的,林南有些哭笑不得。
在他看来,只要是凭自己的努力赚的钱,无论是脑力工作收入,还是体力工作收入,都是一样。可他大哥显然把他划分到脑力赚钱那一拨人中了,然后下意识地觉得体力工作不适合他。
林南也没跟他辩解这些,只道,“弟弟我得趁大学前,多攒点钱。不然,等你的孩子出生,我这当叔叔的连给他买玩具的钱都没有,那我得多尴尬。”
“没钱买,可以自己动手做。我相信以你大学所学到的知识,一定能做出比买的更好的玩具。”林东虽然自己不是读书那块料,但他很相信知识的力量,所以非常支持底下的弟弟妹妹读书。
“我的动手能力还不如你。”他们兄妹四人,林东的手应该是最巧的,“我出嘴,你负责动手,要给小侄子或者小侄女做个特别的玩具,应该没问题。”
“行,等孩子出生了,咱们再看做什么合适。”
一顿饭,在一家人热热闹闹中结束。
林家的家务,一直安排得很公平。
林希和祁博衍两夫妻负责做饭,后面的收拾就不用他们两。
林希和林南有事聊,这晚林南也不用收拾。
饭后,两兄妹就到院子里,林南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你那好朋友赵洁,会经常问你有关我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