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9、第三十节 团圆饭 ...

  •   婆婆家的院子里音乐加杂着孩子们的嬉笑很是热闹。一只音箱冲外吊在窗子上(老三过年回来的时候吊上去的),音箱不大,音量却不小,老远就能听得到。一首首甜腻腻的港台情歌从里传出来能把人齁死。
      下了车小院抱着孩子往里走,婆婆见了迎上来说:“就等你们了。”从小院手上接过孩子,特地抱到她闺女面前去炫耀,她闺女抱过去也是一阵夸,嫂子本来不想搭话,见大家都夸,也就随声附和了两句。
      婆婆抱过孩子对仨人说:“好了,今天的饭菜就交给你们了,我们几个老的小的就等着吃闲饭了。走,咱去找哥哥姐姐去。”一面往外走一面又跟孙子叨叨上了,“你爷爷看那几个,我看你一个,你可不许耍赖哟。”

      酒菜上齐后大家入座,公公面南背北坐上席,姐夫云辉坐东,嫂子大姑子坐南,小院和云耀坐西边下首。
      孩子们围坐在茶几边,也是每人面前一只碗,碗里都夹了自己爱吃的菜。婆婆自打有了第三代就很少上桌,照顾孩子成了她的专职。安顿好其他孩子,她过来从小院怀中抱过倩武,找了一个矮凳坐下,将孙子圈在怀里,腾出一只手来吃饭。
      一家人除了老三都到齐了,话题便由缺席的这位引发开去。团圆的日子里缺了一个,在父母心里不免有些遗憾,但说起他的工作(给一个大老板开小轿车),都觉得将来一定是前途无量。
      公公原是信用社主任,在职期间走门子把女儿弄了进去,本想让小儿子接他的班,谁知道后来取消了接班顶替制度,班没接成,从此成了嫂子口中的又一谈资:好好一块棒冰,老大不舍得给,老二也不舍得给,揣在兜里留着给老三,好不容易等来老三,一摸兜,就剩棍了!后来见老三靠自己混出样来,她又说老天爷也长着一对势利眼。
      让人羡慕嫉妒恨的老三不在场,在场的老二混得最差,按照“气人有,笑人无”的说法,小院想,此时嫂子心里一定笑出了猪叫。
      最自豪的还是婆婆,在她眼里小儿子就像头上的这盏灯,不光自己发光发热,还带着把一家子也都照亮了。恰巧刚刚又攀了一门亲(女孩的哥哥是一大队干部),尽管两个人都外面打工还没最终订下来,但在她的心目中早已是最佳人选了。她眼里的大儿媳妇娘家没有一个能扛事的,倒是大儿媳妇还算伶俐;小院长相好,父亲又是国家教师,她很满意;老三这门亲事若是成了,应该说是三个媳妇里面她最为得意的一个,所以一提到这个尚未订下来的儿媳妇,禁不住一脸的阳光,满嘴的炫耀。
      大姑子大概也觉得扯远了,不便当面制止自己的母亲,转过脸去跟小院聊一些有关孩子的话题。
      男人们生来都是做大事的,他们对家长里短婆婆妈妈的事不大感兴趣,他们谈的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谈打工、赚钱……谈到农村市场的萧条,姐夫不禁长叹一声说:“现在搞什么市场经济不市场经济,把我们粮站可挤兑苦了,除了午季进麦子,基本上是一年闲到头,工资拿不到,想做生意又没本钱,闲又闲不起,这样走下去还不如人家在外打工的。”
      云耀笑着问:“你想打工呀?那你是能提灰斗子呀还是能上墙呀?”
      大姑子插嘴说:“他出去给人家当大爷!”
      丈夫瞟了一眼妻子,继续自己的话题:“过了年也想出去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生意可做……再这样趴着以后恐怕连锅都揭不开了。”
      月月有工资、穿着光鲜、悠闲自在的商品粮们一直都是乡下泥腿子羡慕的对象,没想到一夜之间变天了,要钱没钱,要地没地,要力气没力气,表面上依然保持着基本的体面,实则是赖□□爬到热鏊子上——鼓着肚子撑。
      后来话题转到打工上。谈到大学生,谈到高工资,不得不承认知识在当中起到的作用,回过头来想想自己受困受穷,多半是因为没知识没文化的原故。说到各自的文化程度,都说小院的高——读小学的时候她娘怕她受欺负,叫小扉留级跟她读一个班。姐妹两初中毕业后,她们的父亲觉得都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多学一点总归不是坏事,就在学校的高中部给小院报了名,小院因小扉不在身边,各种不适应,第一学期上完就不肯再读了。这边人知道她读过高中,肯定是大姨说的,为了抬高自己的外甥女肯定是有的没的一通说——小院的脸一下子涨红了,她说:“高中我就上了半年,算不上……”
      婆婆说:“人常说有字(智)吃字(智)无字(智)吃力,以前有几个人上过学读过书?还不是一样都过得好好的?”
      嫂子接口说:“还是不一样!人家可以天南地北地跑,见大世面,我们能去哪儿?出了门就不知道东西南北了,更不要说挣大钱了,出去找活都没人要,以后只有饿死的份了!”她只读到小学二年级,认得几个字,跟那些没踩过学屋门的年轻媳妇比算是有学问的了,但在家里同辈中,尤其是在小院面前,自觉矮人半截。
      小院知道这话是有意说给她的,也不搭言,只拿眼睛看向自己的孩子,表现出对一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样子。
      大姑子说:“你说的也太夸张了吧,以前有几个识字的,没见都饿死?”
      婆婆“嗬”了一声说:“没见都饿死?你是没见过!五九年饿死的还少吗?”
      大姑子说:“那是天灾,跟识字不识字有啥关系?”
      婆婆说:“关系大着嘞!死的死,逃的逃,有的全家都死绝,可‘大裤腰’一家个个红光满面。他要不是读过几年书,认识几个字,能当上师傅长?不当师傅长他的腰能会那么粗?——我就说读书人的花花肠子最多!”
      婆婆的话成了范本和模子,把谁扣进去各人心中有各自的人选。此时,女儿瞄向父亲,女婿看向妻子,然后又转向老丈人。被瞄的人拿起筷子去夹花生米,目光集中在要夹的那粒花生米上。
      小院心中暗自总结:不读书一样有饭吃,读书人花花肠子多,读书只有坏处没好处,原来读书人在婆婆眼里是这么一个定位。
      嫂子窃喜,赶紧亮明自己:“花花肠子不花花肠子咱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是一个少嘴无心的人,想到那说到那,得罪人了自己都不知道。”
      刚说完学问高低就来这个,影射谁傻子都能听得出。小院看了看大家,都没有开口的意思,稍稍清了一下嗓子,笑着说:“你们说的都很对,像我,不过多认了几个字,可是一点儿用都没有,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地里活不会干,家里活做不来;自己不会说话,人家的话又听不懂,给脸色也看不懂,不要说人家怎么看了,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傻子!”开口前就已紧张,等把话说完心里早抖成一块了,像极了电影里的情节:一个平常连鸡都不敢杀的人,却拿着枪对着敌人一阵突突,突突完才发现腿肚子发软站都站不住。她庆幸自己坐着。
      小院说话的时候大姑子就在看她,见她脸上挂着笑,却笑得不那么自然,而且说到最后脸颊开始泛红,知道她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说出口的。也许平日里就偏爱这个言语不多、娴静有余的弟媳妇,见大家都不作声,笑着说:“这还叫不会说话?都一套一套的!不过你说的我一半赞成一半不赞成:论体力,上学的人就是赶不上常年干活的人;至于你傻不傻,我到现在也没看出来。不过我相信咱爸咱妈,他们不会娶一个傻子进门吧?”
      大姑子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笑声过后,公公说:“好了,吃菜,吃菜。”夹了一只卤鹅爪放在面前的碗里,“一家人,说轻说重都不计较。在外边说话就要注意了,话多了不好,话少了也不一定好:话多了,肯定言多必失,容易得罪人;话少了,就显得不是那么……”
      这时就听“咣啷”一声,大家心里一激灵,循声望去,原来倩文喝饮料不小心碰到了面前的碗,掉到地上碎了。
      嫂子黑着脸吼了一声:“不吃算了,干啥都毛手毛脚的!”
      小女孩本来就吓得不轻,被母亲一吼就哭了起来。
      婆婆说:“多大的孩子呀,碎了就碎了,值几个钱?再换一个来。”
      大姑子起身过来帮忙,婆婆顺势将倩虎交给了她,见倩文妈去拿铁锹扫把,便去厨房拿碗。小院上前把孩子从大姑子手中抱了过去。嫂子一边清理地上的秽物残片一边数落女儿。大姑子拉倩文到自己身边,为她擦眼泪安慰她。婆婆拿来一只碗,大姑子往碗里夹了菜叫她慢慢吃。
      插曲过后婆婆又来抱倩虎,小院说自己抱着能行,揽在怀里自顾埋头吃饭。大姑子看了看小院对她母亲说你去吃饭吧,婆婆笑了笑,转身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小院吃好饭,孩子也在她怀里睡着了。见酒喝得正酣,知道一时散不了场,跟大姑子婆婆招呼了一声要走,婆婆叫住了她。婆婆起身把月饼提了出来。一大一小两盒,大盒是大姑子买的,小盒是倩文妈买的(云耀什么也没买,就砍了一块肉)。大盒里面已经给孩子们分吃掉了两块,还有六块,加上小盒里的八块,每人能分一块。倩虎不会吃也有份,婆婆拿了两大一小给小院,小院不要,说车上有一盒。婆婆开玩笑说,车上是私人的,这是公家的,不一样。见婆婆执意要给,小院说自己不好拿,让云耀一道带回去,说完抱着孩子先走了。
      嫂子没有走,她正津津有味地看男人们猜火柴头、打酒官司。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