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婚后的日子 ...

  •   第一节 比喻
      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周而复始,这是自然规律。人,从小受哺育,受教育,长大后结婚生子,哺育和教育下一代,也是一种规律,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律。遵守者在这条路上变换着不同的角色,一路走下去,直到终老,没有人会觉得他有什么不妥,如若不然,就会被视为“异类”。做“异类”需要勇气,小院知道她没有。她选择遵守。
      也许命里注定吧,男方还是大姨提过的那家。那时小院不同意,大姨给对方回话时说:“真不凑巧,跟人家一块出去打工了,刚走没两天。”人家那边很快就订了一家,后因二人性格不合,没等到领取结婚证就分手了。恰逢小院从大连回来,和母亲一块看望大姨时大姨旧话重提,因母亲早就中意了这家,就随了母亲的愿,于第二年五一举办了婚礼。
      在外人眼里,论个头、长相、家庭条件两个人非常般配,而对当事人之一小院来说,大家认同就好,认同就是没有给父母跌面子,至于适不适合她,不重要,只要他不是一个十足的坏蛋,她相信会过好的,老辈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以前她不信命,现在还真有点儿信了。像他,原本是见都不见考虑都不考虑的,兜了个大圈子结果还是他,画在纸上的那个圆在这里应验了。
      现在,她想要的“小院”有了,她想要的花池也找人砌好了,土也填上了,花也种上了,只是稀稀落落的还不成气候。想成气候得慢慢来,得给它们时间让它们成长。
      婚后小院一心只愿住在娘家。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人生地疏,各种不适应:丈夫玩心大,成天不着家,一个人守着空空的院子,心里空得慌;又有顾虑——与外面打工不同,那些人来自天南地北,忽聚忽散,关系好与不好都是暂时的,而这里是家,是一辈子的所在,能不能与人相处得融洽,她心里没底;有了身孕之后,嘴巴就开始挑起来了,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不好向婆婆开口,在娘家就随意多了……其实她心里清楚,所有这些外在的因素加起来都抵不过一条,那就是潜意识里她从来没有真正地离开过李洼村,她永远属于李洼村,无论到哪里都是暂时的,最终她还会回到李洼村,李洼村才是她永远的乐土,永远的家,所以她不愿跟李洼村之外的任何地方任何人有太多的瓜葛。
      可是丈夫不高兴她走,说:“回娘家总该有个次数,一趟一趟也不嫌烦,以后我再也不接了,爱回不回。”
      她笑着说:“这可是你说的!”
      他瞪她,没好气地说:“那我还娶老婆干什么?”
      她低眉含羞,说:“那你以前是怎么过的?”
      这个“以前”说得很含糊,到底是她之前的以前,还是他前女友之前的以前,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反正说出这句话之后她就想到了他之前的女朋友。她在他面前从来不打听他以前的事,不是不感兴趣,是觉得人家不说没必要非要知道,那跟她没多大关系。
      他倒没多想,斜睨着她,然后看了看左右,说:“以前是以前,以前没条件,现在有条件了就不能浪费!”说着伸手就是一把。
      猝不及防,挡没挡住,重重地落在胸口上。她笑着瞪了他一眼佯装生气地转身走开了,笑容在转身后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悲凉。

      一场断断断续续的秋雨把她隔在娘家七、八天,其间丈夫来过一次,小院娘说路上泥大,怕她走回去有什么闪失,没让走。这天丈夫又来了,坐了一会儿就催着走,小院娘想留他们吃饭,他说天晴得不是很好,别等又落雨了就走不了啦。小院娘不好再留,送他们出来再三叮嘱,路上当心。
      出了村子,看看前后没人,他说:“看样子我不来你还没打算回去了?”
      小院说:“你不来我也正打算晾晾路就回呢。”
      “住够了?”
      “没有。”
      她在心里说,一辈子都住不够!
      “那就回去再接着住呗。”他停下来,一脸的不高兴。
      她笑了笑,拉了一下他的衣角说:“一句玩笑话你还当真!不想人还不让想家吗?”说话时脚下没停,走到他前面去了。
      她拉他分明是叫他快走,又加上那句想家的话,霎时间心花怒放,一拍车座说:“上车。”
      路面上有一条雨后刚刚踩出来的弯弯曲曲的路引。地基软,路引窄,带着她摇摇晃晃。
      小院不无担心地说:“我们还是下来走吧。”
      他说:“没事!坐稳了别动。”
      小院用手紧紧抓住他的衣服,他把她的手拉过去揽在自己腰间,说:“这样不就稳了嘛!”
      贴着他结实有力的身板,她感觉心里踏实多了,但又开始难为情起来,她不好意思地说:“别人看见!”
      “看见就看见呗!两口子,除了那事不能让人看,还有什么不能让人看的?”
      小院佯装生气的样子说:“不理你了,越说越不像话。”
      前边那个咧嘴笑着说:“好好好,不说了,回到家里关起门来说。”
      后面这个没说话,只把环绕在他腰间的手臂轻轻勒了一下,表示她听到了,在意了,害羞了。
      此时田野里的色彩正徘徊在苍绿与焦黄之间。立秋过后,寸草结籽,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间,不管年龄身高达没达到,都会匆匆负起一份责任,算是对这个生命历程的一个交代。人活一世,草活一秋,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繁衍生息中的一环,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接受,都将被下一环所替代。这是自然规律,任何力量都抗拒不了。她深吸了一口气,呼出时怕是叹息声,便立马屏住让气流由鼻腔慢慢排出。
      “你这几天在家干嘛?”她问。
      “嗯,没干嘛。”他回过头来故意把声音压得低低的(其实路上老远都没有人),“除了想你还能干嘛?”
      “又来了!”她在他背上敲了一下。
      他知道她害羞了,笑着问:“是不是又变成麦牛子了?”
      她问什么麦牛子。
      “什么麦牛子不知道?只要用手轻轻点它一下,它就立马趴下不动了;过一会儿见没有动静了连三赶四爬连三赶四爬,你就跟它一样,说你一句立马低下头不说话了。”
      嘴角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尘封的记忆慢慢打开,仿佛一滴墨汁滴入水中慢慢晕散开来,结成一张大网将她牢牢罩住……为了不让前面那个扫兴,她在他的背上又轻轻敲打了一下。
      晚上,当丈夫在身边鼾然入睡时,她还在想那两个比喻以及两个打比喻的人:同一个本体引发出两个截然不同的喻体,一个纤细、羞怯,惹人怜爱,一个黑不溜湫招人厌烦;一个看似怜花惜玉,实则顾做风雅,一个眼中看不到花草,更谈不上爱花护花……也许生活本来就实实在在,是自己太理想化了吧,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吃饱穿暖才是人生第一要务……可是人活在世上就为了吃和穿吗?那跟猫狗有什么区别呢?
      在娘家的时候她为自己准备了一个日记本,出嫁时压在箱底一起抬了过来。日记本跟人一样,进门时空白一片。她备日记本不是非要记点什么,她倒希望简简单单不着一词一句更好。但她知道,就算自己一生无欲无求,有些事儿还是会找上门来,躲不掉,推不开,她必须学会面对,记日记帮不了她什么,但是开心的时候可以让它与自己一起分享,不开心的时候,自己也好有个倾诉的对象。她相信它的忠诚,到任何时候它都不会背叛自己。
      日记对他是公开的。她知道,这里的角角落落没有她隐藏秘密的地方,因为这里的一切,包括自己在内都是他的。这是传统。这里的传统是女人一旦嫁了人,便没有了自我。丈夫虽然也读到了初中,但那完全是混下来的,书上的东西懂得不多,书外的东西倒是不教就会。人常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通,自己虽然不是秀才,有一点还是明白的,一家人藏着掖着总归不大好,不如放到明处来,这样大家自然也就少了一份猜忌。
      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她记日记大都记些大意,像做标本,揪几片花瓣夹到书里,以便日后能从岁月的风化中找出一些它绽放时的情形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