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16章 ...

  •   第二日清晨,萧审夫妇在收拾好的屋子里早早起床,正用着早膳,韩夫人为萧审碗里添粥,声音柔软绵细道,“夫君,我听说昨夜在府门口的时候,伏夫人为难你了?”

      “当年虽是你奉天子命令去追杀卢晃的,可说到底,还是那皇甫勐的意思,想要离间你与卢晃。”

      “后来你放了卢晃一条生路,皇甫勐又借此由头,颁天子命折了你的危州刺史一职,真是吃了一记哑巴亏,哪里都不讨好。”

      “害得我们这些年危州回不去,四处奔波,这会儿落脚澍阳县,也不知卢晃容不容得下旧怨,我们又能待多久。”

      萧审哪里不知这是皇甫勐胁迫了天子,有意借刀杀人,他没有上当,却也落下了话柄让人指摘。

      他放下长箸,拍了拍韩夫人的手,宽慰道,“夫人,今日你去卢小姐的院子探望一下,待卢小姐醒来以后,我与兴巨打算亲自带人护送她去淹城,趁着这机会也把两家的旧怨好好解开来……”

      今晨的雪已经停了,梁嬿起来以后,在菀枂的侍候之下净面洗漱,简单用过一些清粥小菜之后,又喝下了云继早上为她熬的两碗药。

      叶紫也替她换下了脚上的旧纱布,上药之后又裹上新的纱布。

      正歇着,外头有丫鬟通禀萧审的夫人韩氏来探望来了,菀枂问梁嬿的意思,叶紫也在屋内陪着。

      梁嬿想了想说,“阿枂,我有些累了,请韩夫人回吧。”

      其实累倒还好,她只是暂时还不打算见韩夫人。

      菀枂依言出去回绝了韩夫人,韩夫人知道卢嫣已经醒来了,又去旁边的屋子向云继打听卢嫣的身子情况,却没想到卢嫣竟是失忆了。

      韩夫人问,“云大夫,这失忆之症,可有的解?”

      云继恭敬回话,“目前云继尚无能为力,只能等我师父回来看看了。”

      韩夫人思索着点点头,又柔声问,“我夫君本打算待卢小姐醒后,若无大碍,亲自护送回卢小姐回淹城。云大夫,您看,卢小姐的身子状况,几时才能动身啊?”

      说完,韩夫人又笑着说,“倒不是我们急,只怕卢将军那边太担心。若是卢小姐愿意,想住到几时都是可以的。”

      “云大夫,卢小姐的身子什么时候能动身,您提前与我们知会一下,我夫君也好早作准备。”

      云继算是听明白了韩夫人绵绵柔柔的话里头的意思,他面上应了下来,心道什么时候走,自然得看梁嬿她自己的意思。

      另一边,菀枂回绝了韩夫人的探望后回来通禀,梁嬿坐起的身子盖着被子,后背处垫了一个软枕作倚靠,面色较昨日晚上好一些了,但依旧透着苍白之色。

      “阿枂,这萧审是什么人?如今是什么世道?当今天子是谁?你把知道的,且都与我说说。”

      面对梁嬿一连串故意提的问题,菀枂正想着要从何说起,却见一旁的叶紫有些蠢蠢欲动的样子。

      菀枂又瞧见小姐的眼色,领会以后故作木讷道,“小姐,我只对您身边的事儿上心和了解,整日里也只会打打杀杀的,对这外面的事儿了解的不多。”

      “不若……您让叶姑娘给您讲讲?”

      菀枂紧接着又看向叶紫,神色正经道,“叶姑娘,您随云大夫还有叶老先生四处行医,见多识广,听得也多,要不您给我家小姐讲讲?”

      叶紫本就想着这些日子能光明正大地陪着嬿姐姐,自然是能说的上话是最好的。

      她很乐乐呵呵地应了下来,把她知道的都慢慢地讲给失忆后的梁嬿听。

      “如今正是皇初四年,当今天子姓萧,天子的名讳我不敢直言,不过我可以写在桌子上,小姐您看。”

      只见叶紫端起一个盛着半杯水的茶盏,倒了两三滴在床榻旁边的桌面上,以指尖沾水,在桌面上很快写出了一个字——让。

      当今天子,萧让。

      梁嬿在心里默念这个名字,用绝对的演技展现了什么叫无疑而问,“当今天子姓萧,萧家主也姓萧,两家可是有亲代关系?”

      “小姐您真是猜对了,是有关系,不过这关系属实是有些远了。”叶紫有些口干,大大方方地端起那半杯茶水自己喝下了,接着继续讲。

      “小姐想知道关于萧家主的事儿,我就把我知道的都说了,这事儿啊还是我爹与我和师兄提起过的,仔细算算得从贞定二年开始说起了……”

      梁嬿不得不承认,叶紫不去说书可惜了,即便她知道这个时代所有的一切,知道得比叶紫还要清楚得多,此刻却也听得津津有味的。

      “这位萧家主啊,名叫萧审,字伯思,是渤南王十五代之后,与天子的关系算是八竿子远了打不着的那种,一直以来都是寂寂无名。”

      “说起这位的起势,便是由当今天子亲口称呼的一声皇叔开始的。”

      “我记得咸宁十七年,邕烈帝驾崩,当时曾经两次协助烈帝平叛,嗯……平叛反贼而得一时盛宠的阉党们,扶持了年仅九岁的太子萧让即位,定年号为贞定。”

      反贼?梁嬿心头想,所谓的反贼,是指她梁家吧?阉党,则是指那些宦官势力。

      贞定元年时期的邕朝,宦官势力愈大,烈帝在世时便已有心无力,不曾对这些宦官约束过,只提拔了自己的大舅子温鼎为朝廷大将军,欲与宦官势力相制衡,可惜烈帝命短,还未安排好一切,便驾崩了。

      “当时才九岁还懵懂的天子即位后,曾经便胆大的宦官们更加无法无天了。他们一面顾忌着铁面无私的大将军温鼎,不断地讨好送礼给温鼎的姐姐也就是温太后温嬴,一面又结党营私,找机会想对大将军温鼎暗下杀手。”

      叶紫说到这里的时候露出唏嘘,似在感叹这些宦官们的手段狠毒。

      可梁嬿却是心中冷笑。当年邕烈帝萧梁驱虎吞狼,借宦官之手两次诛除梁氏的时候,就早应该想到日后天子年幼,宦官独大的局面。

      叶紫叹了一口气,“贞定元年,十一月初十,大将军温鼎在长忠门内行走间猝然暴毙,而太后温嬴过分思念先帝,故而在其忌日,主动饮下一杯鸩酒追随其而去。”

      “但又有传闻说,大将军温鼎是为大宦官常首所设计,被乱箭射死于长忠门内,百官未见其尸首,而太后也是为常首所逼饮鸩酒而死。那些对外头人宣称的,都是假的。”

      史书有记载,的确是假的,可史书上的真真假假,谁又能保证是事实呢?

      史册上的梁家,不就是被邕烈帝抹杀在了咸宁六年那一年么?

      叶紫这些年来跟随师兄外出行医,走南闯北,没少听说书,讲得头头是道,“至此,当今天子的两大倚靠皆没有了。”

      “听说后来呀,宫廷里的宦官们个个拥千金,封万户侯,其权势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彻彻底底地凌驾于皇权之上了。”

      梁嬿知道,权力到达了顶峰之后,便是盛极而衰的开始。

      “宦官们将整个皇都萧北城弄得乌烟瘴气,整个天下官僚秩序混乱,皇都以外的地方,都对这群阉人嗤之以鼻,愤愤嫉恨。”

      “阉党之流,人人恨不能诛之。”

      “一时之间,天下雄群并起,纷纷大举义旗待要讨伐。”

      梁嬿适时地问,“何人率先讨伐?”

      叶紫起劲儿道,“世人本以为,这第一个举义旗的该是某位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亦或是镇守边关的将军,未曾想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叫萧审的人。”

      “贞定二年初春,这位时年已三十有二,出身危州崖关,称是邕乾帝时期渤南王十五代之后。”

      梁嬿知道,萧审是第一个举义旗的人。

      但梁嬿更知道,始于贞定二年的诸侯割据,最终终结混战时期,令大邕得以再次绵延五百年的人,也是萧审。

      梁嬿问,“他做什么了?”

      叶紫道,“就在大将军温鼎与太后温嬴为宦官所害后两个月不到,萧审便以渤南王之后的名号迅速召集了两万散兵,备要攻入萧北城,杀尽宦官,解救天子傀儡之困。”

      “两万大军由危州往萧北城行路,必要借道辽州地段。”

      “辽州刺史皇甫勐在萧审举义旗之后,也立即响应了号召,皇甫勐大方借道,萧审过辽州后不久抵达了萧北城。”

      “不过大宦官常首早有准备,萧审的两万散兵很快被打散,四处奔逃,首义以失败告终。”

      说起这段儿,叶紫嘴巴停不下来,讲得是情节紧凑,如在眼前。

      “紧接着不到一日功夫,皇甫勐整合的十万辽州军便抵随萧审,由萧关隘路不动声色地赶了过来,大军压境,顷刻出动,兵临萧北城下。”

      “听说呀,这位辽州刺史平日里便勤于练兵,他的士卒们皆是沙场上能一以当十的精锐之士,大宦官常首本以为打败了萧审便没有忧患了,不曾想皇甫勐的十万大军猝然压境,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四面圣诏求救,竟无一人响应。”

      “而萧审本已率残兵败将预备败回危州,却在途中萧关隘路口遇上皇甫勐,便又率身边的残兵回来了。”

      梁嬿问,“最后阉党诛除了吗?”

      叶紫重重点头,“贞定二年,二月初三,萧北城内关押在狱的阉人及其党羽,尽数被皇甫勐下令斩杀。”

      “剥其皮,枭其首,百余颗头颅高悬于萧北城墙之上,以示天下。”

      梁嬿记得这一日,这是一笔足以载入大邕史册的一日,世人读完翻篇,史官提笔又落笔,寥寥数语间便结束了这一卷:

      “是日大雨漂泼,满城殷红之色,皆被沥沥清洗一空。”

      梁嬿问,“天子是如何封赏的?”

      叶紫记得清楚,就是第二天,“二月初四,大雨不止。朝堂之上,当今天子加封皇甫勐为奋威大将军,继续执掌辽州诸郡。”

      梁嬿又问,“那萧审呢,即便无功,也应该得到嘉奖。”

      “不错。”叶紫点点头,紧接着说,“天子随后就召见了萧审,赞其败而不馁,勇义可嘉。”

      “追问之下,方才知萧审乃是渤南王之后,尽管其间隔了十五代,但与天子也算是同祖一宗。”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天子亲近地称呼萧审为皇叔,封其为危州刺史,即日领命去到属地。”

      “由此,萧审之名,扬于海内。”

      叶紫讲完了关于萧审的她知道的所有,讲得口干舌燥,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咕咚咕咚喝了下去。

      喝完后叶紫又道,“后来这位为何没有担任上危州刺史,我就不知道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第16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