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阁楼邻居 ...

  •   上海的班机不是直达首尔的,我们一下飞机,花了大把银子,托运那几大箱子“私货”。

      一路辗转。当脚踏上首尔的柏油路时,我激动拥了一下权沁凡:不用飞了,真好!

      权沁凡她们公司(也是筱艺她公司)在离总部不远的地方,安排了一套租房,2个人一间的三室一厅。我也沾光的住进了客厅,打着地铺(反正大多数韩国人也就打地铺的)。

      接下来两日,大家跟着权沁凡去逛首尔。从古建筑群到汉江,感叹了一路;又去南大门、东大门兜了一圈,大家权当凑热闹,什么也没买。我唯一的感触有两点:物价不菲、手工品多。突然,我想到了丢在筱艺家里的绣品,带来摆地摊,说不定能赚回路费什么的。

      晚上,我用新买的手机,心疼的给筱艺打了个长途。随口说,逛街的时候,发现手工品在这里还挺多的,吃香呢。筱艺马上心有灵犀的想到了绣品,怂恿我可以考虑赚点外币,锻炼锻炼自给自足的能力。

      “又发烧了啊?这里不是上海。何况在上海都不容易,你也看见了。”对她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我不感冒。

      “外来货吃香啊,反正你这两年也没事做。再说我们公司经常有人往返首尔,可以免费给你捎货,现成的条件多优越啊。”她不屈不饶,“我本来跟沁凡交代过,让她找家华人开的店,让你去做做工,适应一下新生活。现在看来,如果能自己搞点事做做更好。”

      我听了直摇头,不想浪费电话费,应承了几句,匆匆挂了。

      第三天,沁凡主持韩语培训。每天12个小时课程,感觉如临高考,不过,我只当是认真温习。在为期两周的短期强化培训结束时,我差不多能不结巴的用韩语对话了。(当然,买一本中韩对照词典,是必要的。)

      其间,筱艺给我打过几次电话,说小草怎么怎么乖,然后,还是劝我考虑弄个绣品店铺,毕竟韩国的消费高,工作实践又是必要的。沁凡听我提及绣品店铺的事,居然也觉得可行,说一切包在她身上。

      又一个星期后,我在沁凡的引见下,见到了王氏夫妇。他们是拿韩国身份证的华人,在首尔生活了二十多年。王先生一直做纸品生意,有点积蓄,就买了两处房子(包租收入不菲)。空置的一处位于校区附近,带阁楼的三层楼,一楼可以开店铺。沁凡看过房子,说位置和条件都还不错,只不过阁楼已经租出去了,听说住着一位安静的家伙,应该不构成什么问题。商谈细节的时候,可能是沁凡曾讲过我的家事(女人的嘴真靠不住,哎),王太太对我特别“热情”,问这问那的探究私隐;我颇不自在,偷偷朝沁凡使了个眼色,她便心领神会的换了话题。

      “您看,王先生,我这位朋友想租的可是两层呢,您是不是该再算便宜点?呵呵,说起来都是中国人,出门在外不容易。”沁凡献媚的堆满了笑,“就适才听王太太的意思,好像对绣品也挺有兴趣的,要不和我朋友一起做吧?将来她回国了,王太太您还可以轻车熟路的继续做下去,免得天天呆在家里闷得发慌。”

      “这主意倒不错。”王太太一脸渴望,用试探的口吻向着王先生,“儿子不在身边,你除了晚上回来睡个觉,整天没个影儿。我也想出去做点事,有个伴儿说说话,你看怎么样?”

      王先生余光打量着我们,沉思了半晌,不忍泯灭夫人的心愿,说出了他的决定。“这样吧,一层的铺面不算租,作为我太太合伙的资产。”

      “太好了!”沁凡和我互搂了一下,欢呼。

      王太太也非常满意,“那就是说,你答应我可以和郁小姐一起经营绣品店了?”

      点点头,王先生疼爱的看着太太,“你难得有自己感兴趣的事。这位郁小姐斯斯文文的,和她一起做事,我比较放心。”

      接下来,沁凡以她高级助理的专业头脑详细勾画了一下市场前景,并说服了王先生以王太太的名义办理营业许可,我以实物(绣品)和技术参与合伙。资金方面,因铺面是他们的,只需出3成,我出5成,利润风险平摊。(他们坐着收钱,当然满意。况且,以沁凡的说法,我感觉自己纯粹是给他们打工的。)于是,双方很快就签了协议,趁着合作愉快的高兴劲儿,王先生还很大方的再减了我二成房租。

      租房的布局有点挤,但设施齐全,还带有家具。沁凡帮我把东西搬来后,就赶去公司了。王太太是个热心人,留下来帮我收拾屋子,顺便说说话。她说他们以前一直住这里,搬出去有几个月了;阁楼上有位帅小伙,已经住了一年了,好象是做模特什么的,除了收租,不经常碰到,倒不像个坏人。然后特意带我去买了个大塑料桶,说近期,这片街区偶尔夜里会停水,还是备着些水好。

      收拾了一天,送走了王太太。傍晚的时候,我耳朵里塞着MP4,把洗好的衣物拿到外走廊晾。

      “您好!”有男声突然在我身后用韩语打招呼。吓得我噌地一下,把正在夹的衣服扯了下来。

      有些失态,我赶紧拿下耳塞,转身对来人,又鞠躬又敬礼的回了句,“您好。”

      “......姐姐,您是哪里的口音?”晕了,肯定是发音不准,被人家误认为口音有问题。

      我低着头,非常不好意思的回答,“中国口音。”人家是说外语呢,将就将就吧。

      “哦,”那人似乎想起了什么,“房东也是中国人,您是他们家亲戚?”

      我摇头。

      “是留学生?”

      我摇头。

      “住这里?”

      我点头。

      “一个人住?”

      我点头。然后,觉得这个问题太私人了,我抬起头,想看看来者。

      眼前是一名高大挺拔的男子,我只能仰视他:微卷的发服帖的顺在耳旁,雕塑般刀削的五官,线条利落俊美,几乎无懈可击;唇角弯弯,挂着一丝迷人的笑。黑色花边衬衫外披郁蓝色薄毛衣,咖啡色格子长裤,天生的好体格,配合得十分完美,气质傲然。

      来人笔直站在面前,毫不忌讳我惊艳般的来回扫描。

      “模特?!”我脱口而出。对了,王太太说过,我的阁楼邻居是位男模特。看样子就是他了,只是没想到这般俊美。

      可能没料到我突然提问,他面上僵了几秒钟,又恢复了微笑,“是的。”

      “住楼上?”我用手指着阁楼。

      他点点头。

      “那么,你就是我的邻居?”

      点头,他礼貌的伸出右手,“我叫车煦野,请多关照。”

      我赶紧伸出自己又湿又凉的手,轻握了一下,“我叫郁文......”

      夜里,我跟地板斗争了许久,才迷迷的睡着。梦里,小草烤着大把羊肉串......

      “咚咚咚”,好象有人在敲门。不管,继续睡。

      “咚咚咚”,仍坚持在敲。我心烦意乱的扯开被子,光着脚丫子,往门口跑。

      “谁啊?”边问边从猫眼看。

      “对不起,打扰了,我是您的邻居,车煦野。”

      已经看见了,就是那小帅。我把门拉开一条缝,“这么晚了,你有什么事吗?”

      “哦,是这样的,姐姐。”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为了方便沟通,他对着我毫不吝啬的舒展了一个华美的微笑,“停水了,想向您借些水。”

      ……呃,我还以为是来借钱的,笑得那么蛊惑。

      “哦,那你自己进来取吧。”我打着哈欠,没精打采的移开堵在门槛处的身子。

      估计是、没料到这么容易我就放他进了门,车煦野站门外楞了几秒钟;不过,也没再询问,冲我鞠了一躬,礼貌的道了声“谢谢!”,便踏进房门。

      我只得跟着鞠躬回礼,心下嘀咕:这韩国人太多礼了,腰椎劳动强度挺大。

      领他到厨房。拿盆倒了些水,我指着大桶,“这些都拎去吧,我留点就够了。”

      “太感谢了,姐姐!”呃,叫得这么亲热,我都怀疑他是我亲弟弟了。

      第二天早上,桶被放在我门口。桶底里放着辛拉面,还有一张字条,意思是说他很感激我昨夜的借水之恩,(哎,不就是给了点水,要感激到什么程度?)然后抱歉不能当面还我桶,他一早赶去济州岛拍外景了,面是给我的早餐。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辛拉面,我真“不忍心”下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