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十四章 辽东巡抚 ...
-
高第吩咐马有功景松两人下去休息,自己赶忙召集几个得力的亲信幕僚进行研究,如何上报圣上的奏本,通过整宵的遣词炼句,再三斟酌推敲,,捷报奏疏终于勾画出来。内容突出此次宁远大捷,端赖皇上威德,厂臣运筹帷幄,宁远将士在二祖列宗感召下浴血奋战取得。对于袁崇焕等的指挥仅一笔轻轻带过。高第对捷报的改写,自认为十分得体,千岁爷一定会赞赏,就满意地向京师奏报去了。
天启帝阅过魏忠贤转呈兵部的捷报,不禁龙颜大喜,急与魏忠贤说:“伴伴,十年来难得如此大捷,纾朕东顾之忧,扬我皇明威风,确是绝大喜事,速速代朕拟旨,以申嘉勉之意。”
“敬遵圣旨。宁远大捷的有功人员,拟饬兵部速报功绩详情,呈奏朝廷,以赐功勋。”
天启帝焦虑宁远的心思一旦卸下,就去收拾未了的木作活了。
正月二十七日傍晚,努尔哈赤半躺在软搭子上下令:“遗尸一律焚化。”近十万兵马迅速西撤。一路上,不断受到明军游骑与西蒙古的袭击。兵卒伤伴失侣,士气沮丧。风声鹤唳,慌乱不堪。狼狈撤到宁远以东五十里外的兴水县白塔峪堡始加休整。二十九日临晨向沈阳方向撤去。
努尔哈赤回到沈阳,痛定思痛。对文武大臣说:“朕戎马一生,身经大小战争百余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想不到挫败在小小宁远城下,毁朕一世英名。”
文武近臣虽一再宽慰,他始终郁郁不乐,以至于殁。
总兵官满桂在廿九日启封各城门,派兵追击,仅俘获些落后的伤残金兵。
马景两人送捷报走后,袁崇焕定下心来,先是写份简报送兵部奏呈皇上,启奏守城歼敌经过,以及各有功人员事绩。然后再奏疏经兵部呈皇上。他将初稿拟就交李二严润色。李见奏稿上写着:“……总兵官满桂提督全城守卫。坚守各城门。通判金启棕管带火器营,痛歼虏兵,炮火伤及虏酋。周守廉等游击在城外四郊骚扰并劫取虏粮。副总兵赵率教力守前屯,并及时派兵支援,功不可没,满桂、赵率教、左辅、朱梅、祖大寿、何可纲金启棕拟予以晋爵加级……。觉华岛粮贮被焚,军民被杀,是臣调度不慎所致,恭请降罪以戒玩忽……。李看毕抗声说:“东翁率众坚守宁远孤城,重创虏酋,虏寇败退,功绩不小。我们被困在城内,无法驰救觉华岛。实在是情有可恕,瑕不掩瑜,何必引咎自责。”
“觉华岛三万多生灵,八万石粮秣一朝被杀被焚,本道罪逾于功,岂能不自请处分?”转而说:“罗立施放红夷大炮,其功显著,倒不能掩没了他。老夫子将他功绩补上。”
李二严将文稿润色后,又移送王予安过目,然后交给文牍程本直缮正发出。
那天魏忠贤在宫中陪伴天启帝,闲谈中涉及宁远的事。天启帝说:“伴伴,宁远获取这大捷,十年来未有,纾朕东顾,殊为快慰。应予袁崇焕重赏才是。”
“圣衷宏恩,臣理当遵旨,不褒奖不足以激励忠勇,卫国封疆。只是一则宁远城守的详情、经略、督抚、兵部尚未申报到朝;二则他们也未提供赏赍初议。臣意可稍俟,目前可再度颁旨嘉勉。”
“仅是再一纸嘉勉令,朕心不安。”
“圣上慈爱,恩育普天,足可使忠勇者奋,顽惕者立。臣意袁崇焕可以加宁前参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专理军务,仍旧宁远任用。其余有功人员待查明后,优叙不迟。”
魏忠贤心里有个小九九,现在圣上一再要封赏袁崇焕,那就先给个暗示,让袁明白朝里有咱魏忠贤,只赐个空衔给他,待他察悟到这点,来感恩戴德时,再赐给个实的。
袁崇焕收到兵部和吏部转来的圣旨后,心里坦荡荡,毫无赏薄的觖望表示,却气恼了谢尚政、祖大寿、王予安等人。
祖大寿摔兜于地,吼着说:“冒流矢,临白刃浴血奋战才获这大捷。守城之主竟赏个空衔。咱们这些部将不知赏什么?朝廷,兵部那辈人,有啥公道!”
谢尚政一阵哂笑:“辽东千里关山,无一个能守卫之人。明明发现袁道台是个守土人才,竟仍局处宁远一隅,坐令高第庸碌之徒,尸位素餐在发号施令,朝廷内用事之人,与兵部都是一丘之貉。”
袁崇焕:“啧”的一声:“你们在胡说什么?”
王予安:“袁道台甘犯不听撤守之罪,移太夫人及夫人来死守孤城,勇则勇矣,可惜忠臣难为。设若孤城失陷,祸不旋踵,并累及家人,岂不冤哉!是以,作忠臣难矣。”李二严对王予安哂笑说:“自古以来,朝中有权臣,良将岂能立功边陲。不意今日尚是如此,能不使人寒心。”
袁崇焕听众僚佐冷言怨语,心中一惊,我岂露有失望之意思,麾下各人误解我矣。我过去偕诸将游海岛曾有诗:荣华我已知庄梦,忠愤人将谓杞忧。足可说明富贵荣华,对我无有奢望:“你们诸人都不得胡言乱语,皇恩浩荡,为臣的理应肝脑涂地,不足报圣恩于万一。
天启六年三月,魏忠贤根据兵部转呈的宁远战事的详尽经过与战功名单,颁下上谕:袁崇焕晋升为山海、辽东巡抚、提督军务,加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满桂与赵率教各升右都督、左辅实授都督佥事,朱梅授署都督佥事,祖大寿授副总兵,罗立授把总……
从上谕看,魏忠贤一手把持操纵下,洒热血,抛头颅,拼死拼活的将士仅赏如此,而大小阉党通过钻营拍马,都获得高官厚禄,甚至解运火器大炮的太监,也进级受赏。正是立功虽是边陲,褒叙厚在朝堂。
袁崇焕等将士的封赏,事先有那样一段过程的。他父亲殂谢年余,他早思返里守孝。宁远城既解围,虏酋又受创伤,估计这段时间内达虏不会再来,拟利用这时机,恭请准予回里守制,请王予安代拟奏本。
王予安动笔时,用同情目光注视说:“东翁,尽孝守制,是以礼居亲丧。圣上以孝道治天下,定能恩准。在下年老,离乡已有五年。每见北雁南飞,不堪唏嘘,也愿随辔南旋。”
奏本上去,魏忠贤吓了一跳,愣了半响。他想莫非是姓袁的赏薄觖望,以退为进?他若一走,建虏闻讯重来,守城无人,岂不要惊了皇上?
魏忠贤将奏本压下,矫旨行文兵部:……袁崇焕移孝就忠。弃身挫贼,劳绩可嘉。正应力图恢复以收全功,何得遂萌归志?不准辞。所有文武功臣著速勘明优叙……。
魏忠贤不准袁崇焕终制的圣旨下去后,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深恐边陲出差池。召集二三阉党心腹研究如何处置。
那时,兵部尚书高第处理关内外事务不当,已撤职,改由王永光接任。
王永光说道:“袁崇焕有此功绩,是千岁爷知人善任,始克奏效的。他理应感恩图报,岂能叨天之功为自己一人。哪不是辜负千岁爷苦心孤诣。臣听说他与东林一流人物颇有渊源?”
魏忠贤本来眯目,听到这里,张目注视。
王永光继续说:“据臣猜测:他的座师韩广是东林,荐他进入兵部的侯恂是东林,在边关器重他的孙承宗亦是东林。因此臣认为他与东林是蜜里调油,融化到一起,是被东林物色的对象。但据臣了解,他还不是东林阵营的人,仅是声气相投而已。”说到这里,瞥见魏忠贤似有思索的脸色。乃继续说:“千岁爷,最好不用他,免得为东林增添力量。”
阋鸣泰说:“王大人所述,虽有些道理,但只说其一,未说其二。卑职意见是千岁爷最好破格重用他,一,他可不再受东林蛊惑,二,他会感激千岁爷的恩德。不才意见是干脆不设经略,专任他为山海,辽东巡抚以统一事权,使他在千岁爷指使下,称心施才以利封疆大业。他感激千岁定会伏首涕淋,永远匍匐千岁爷足下,甘为牛马走了。”
“唔”魏忽然张大眼睛。似呈惊疑,若有所思,眼神闪烁不定。
大学士魏广微,嘿嘿冷笑:“他不是东林,真如王大人所说。但在熊廷弼伏法传首九边时,他亲作诗悼念,因而说他仅与东林声气相通,却是难说了。”
魏忠贤乍听微震,冷嘲热讽的双眸注视魏广微:“他有悼念熊廷弼的诗?”
王永光一听,忙抢言道:“下官亦有所闻,记得内有: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关情之句。他本是贪图功名,幸进爵赏之徒,难免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罢了。”
魏忠贤才没有追问下去。
魏广微与王永光究是同党,不便使王永光难堪,遂说:“王大人言来殊为有理,袁崇焕是贪图功名爵赏之人,千里驹尚得有辔笼使它就范,听从使用。若能以巡抚重任笼络住,使他终生听从千岁爷使唤,也是个善策。”
魏忠贤默不作声,犹在思索。
魏广微说:“前段时日,看见刘应坤和胡良庸两位公公押送红夷大炮从宁远回来,谈起袁崇焕时说:对他们恭敬备至,为什么呢?知道是个千岁爷身边派出去的。他们两人对袁倒说了些好话。”
闫鸣泰乘机进言:“前数日朝廷派出多位内臣(太监)去关外镇守。袁崇焕奉旨后,并不像旁人那样抗旨。可见他上体千岁爷旨意,下察封疆利钝,还算深明大义的。”
这时,正是魏忠贤用太监作监军抓兵权的开始。有的州镇软抗,出微词。听到袁崇焕不作梗,霍然心动,就准他出任巡抚吧,正要开口。魏广微说:“若出任巡抚,是否擢升太骤?”
袁崇焕能和太监同心同德,则升迁块慢无关紧要。他想到这里,莞尔笑道:“古人说得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咱就是这个主意。请兵部王大人上奏,题请袁崇焕升任辽东巡抚,山海等地提督军务。他若果能善体咱意,公忠为国,平虏复辽,封赏进爵,岂以抚臣为限。”
这些曲折经过,袁崇焕是哪里得知。得到赏功圣旨后,他即刻动笔草拟“谢守城赏功疏”内容是:……臣待罪宁远。正月建虏大军西渡辽河,连陷数地,如入无人之境。二十三日抵宁远。建虏井底之蛙,八年来战无敌手。加以两河尚有风声鹤唳余惊,虽然怀有誓死以求生的意愿,谁敢自认必定能胜利?除非皇天助顺,列祖显灵,圣主励精,群贤集思始克。然而臣与庸孱之将吏,庞杂之兵民,无援之孤城,打退百战不摧之狠敌,实是天助,岂是已力……臣不胜感激鼓舞之至,谨此叩谢圣恩,上闻。
经过李二声,王予安两位夫了润色发出。
不久,兵部转来上谕:存城退敌,封赏有功,原不为过,宜即祗受。钦此钦遵。
当捧读上谕时,哨探接连来报:达虏为发泄宁远被挫之忿。目前开始征伐察哈尔林丹汗之西蒙古各部,解脱侧翼之威胁,并掠夺牲畜珍宝以重振士气。袁崇焕得报后,与僚佐会商,都认为达虏有一段时期不会来犯,可以乘时重筑城防,准备春耕,安定生民。
王予安决意南返。袁崇焕苦苦挽留不住,在送别宴席上,赠诗一律:
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
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候。
故园亲侣如相间,愧我边尘尚未收。
王予安得到诗后,连连说道:“好诗,好诗。特别是: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是诗中警句,足可传诵粤域内外。”果然,以后几百年来,这首诗流传开来,感动了好多热血志士的心弦。袁崇焕胸襟之坦荡,无私为公,为后人树立了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