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二十二章  赈灾事宜 ...

  •   第二十二章  赈灾事宜
      “如今,国库空虚,赈灾也不是件小事,朕不愿见一分一毫流失。”朱厚熜收回了自己看向王守仁的视线,改盯着杨廷和,“再者,前些日子才肃清了内廷,这外面,估计也不必内廷干净多少吧?赈灾,是牵扯着人命的事情,马虎不得。朕想着,还是由诸卿之中派下一位钦差大臣,亲自押着赈灾的银钱,仔细看着一点一点发到灾民手里,朕才能安心啊。”
      他这么说,杨廷和又见皇帝的眼神一直都落在自己身上一时间也是挺紧张的。杨廷和一直都是低着头,生怕朱厚熜下一句就说要他去做这个钦差大臣。
      但是那边赵审和夏言却都透着一股子兴奋劲儿,似乎他们两个都很想去。只是朱厚熜知道,这两位都不是他心目中的好人选,暗暗在心里摇头——他们怎么就不能善解人意一点,也该知道自己不适合干这个活儿,皇帝不会乐意的。
      杨廷和一帮子的大臣们,都是一副少见的瑟缩模样,都在假装他们自己只是长在朝堂上的蘑菇,什么都没听见。还有几个中立派,那就更是老滑头了,抚着胡子装作认真思量的模样,还有几个咳嗽起来,一副马上就要哮喘发作的模样。
      朱厚熜真想叹气,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夏言会那么积极的要求裁员——不干实事的人太多了,就算裁撤了一些现在在座的人,也都不亏他们。平常还好,看起来人模狗样的,真的到了事上了,没有一个管用的。
      而那个有用,又能用的……朱厚熜瞟了王守仁一眼,唉……还偏偏离不开……
      朱厚熜清咳一声,无视了夏言眼睛里满满的“让我去让我去”的祈求,慢慢地说:“不知众卿,有哪位愿意为朕分忧?”

      夏言第一个要站起来,却被坐在他身侧的一个平素交好的礼部官员拉了一下衣袖。看了那人一眼之后,夏言再抬头,皇帝正冷冷地看着他。那脸色和眼神他还是看得懂的,分明就是不愿意他出头。再想想就在昨天,皇帝才教育过他不能犯险,免得受害,夏言也冷静下来了,示意了一下同样有些犹豫着要不要毛遂自荐的赵审,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王守仁和杨廷和一样,一言不发,这多少让朱厚熜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失望。他不知道自己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反正总觉得这件事上,王守仁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对的,当然,也都不能算是他做错了。
      这朝堂之上,若说谁最聪明,那自然就是王守仁了。这件事里面的关节利害,他都心知肚明,说不定要比朱厚熜想的明白多了。无论他如何选择,那都会是有利的,只是这样的选择未必会让他自己舒服,也未必能让朱厚熜舒服。
      新朝的第一件大事情的发生,做得好不好至关重要。王守仁坐镇京城,自然是很有利的。现在不论是哪方督抚,大约都能算是杨廷和的人,趁着这会儿拉下去一个河南巡抚,也算是件好事,毕竟官声再好,也免不了惯例的贪一点,赈灾又是件最容易出漏子的事情。
      王守仁如果贪心一点,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给杨廷和使个绊子,拉他下马。这么一来,王守仁本来就是皇帝最重用的人,基本上可以说首辅的位置就是他的了。
      而如果他做了钦差大臣,离京毕竟路远,京里谁给他下个绊子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再者他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很好,要是有谁比较黑心,途中做掉他也不是不可能。他离开了皇帝身边。,离开了京城,可是杨廷和还在,那么两方的势力又一轮的角逐就是王守仁这一方不占优势了——主将不在京城。
      说起来为了那些灾民们离开京城,对于王守仁来说,除了自己心安,也就是能得到一点功绩,一点名声了。他不愿意去,朱厚熜也是很能理解的。毕竟,就算是他主动要求去,朱厚熜还要慎重的考虑一下要不要放他去呢……
      这么想,一时间就不免有些灰心了。朱厚熜发现自己也开始更注重手里的权力,而轻忽了百姓的利益。或者说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苗头,但是他现在能够这么想,其实就是已经开始把权力看的重了。
      说着权力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当一个人真正能够掌握这个世界,这个国家,掌握了天下的时候,谁还有那么平和的心境,能够说自己可以随时放开呢?和杨廷和争权夺利的这段时间里,真的有点深陷其中而不自知了。
      朱厚熜颇有些自责,如果不是现在还在商议朝政,他或许真的会好好的停下来,想一想今后到底要怎么走。想一想自己的初衷,自己为什么要做皇帝,为什么接受了这个安排,顺从的来到了北京的目的……
      可能是穿越的时间久了,真的忘记了自己本来是个很普通很平常的人,本来不该拥有这些,奢华的生活和执掌天下的权力,忘记了自己原本也应该是那些低头劳作的人里面的一员,或许也会在某场灾难中,看着家园被毁,亲人丧生而绝望或是麻木……
      这个世界啊……就是因为你忽然间拥有了太多,迷失了双目,才会在最终发现自己抛弃了仅剩的那些……

      朱厚熜揉了揉眉心,随便找一个还算有能耐,也比较清廉的派过去吧……大不了临行前好好警告一番,让他收敛一些……
      他抬起头,在那些瑟缩着的杨廷和党寻找着。
      却在这时,王守仁忽然站起来了。
      “皇上,臣请命。”

      王守仁实在是个很瘦小的人,个子也就是和现在的朱厚熜差不多,骨架子也小,肩窄窄的看起来弱不禁风。再加上他有呼吸系统的宿疾,一年到头咳个不停,让人担心。一把胡子稀稀拉拉的,看起来就是个小老头似的。
      他跪在那里,穿着红色的官服,脊背细窄,让人觉得这是个挺渺小的人。因为叩头而伏在地上,头却是抬起来,眼睛直视着朱厚熜的。
      那眼神里面的坚定,让朱厚熜一时之间丧失了感慨的能力,只觉得,必须要答应他。
      这么看来,这个人却是个真正的大男人……
      朱厚熜本来真的是不想让他去,心里希望他自动请缨,只是觉得如果连这个人都变了,都不再把百姓放在第一位上,那他自己也就丧失了一些原先的信念了。其实他已经决定好,不会让王守仁离开京城的。
      可是现在,朱厚熜居然有一种答应了他的冲动。看着他那么沉毅的神色,仿佛此去就是他命中注定的一般,真的让人很有一种带入的感觉,不忍让他失望。
      朱厚熜收束心神,咳了一声:“王先生还是留在京城吧,朝政还赖先生处置。”
      “朝政诸事,有杨阁老即可。”王守仁却朗声道,“赈灾一事,至关重要,数十万百姓性命系于此,臣身为户部尚书,不敢轻忽,只愿能为圣上分劳。”
      一边杨廷和的眼神里已经是不能掩饰的惊异了,而赵审则有些羡慕的看着王守仁。朱厚熜才想说些什么,夏言已经跟着出列,跪在了王守仁旁边。
      “皇上,臣亦愿往!”
      夏言这么冲动的来了这么一出,倒冲淡了刚才朱厚熜心里那种莫名的激昂。他有些无奈的看着夏言,夏言则毫不回避的看了回去。两人就这么大眼瞪小眼的看了一会儿,还是朱厚熜觉得不太好意思,先收回了目光。
      “咳……夏卿,你不是户部相干,于此也不甚熟悉,还是免了。”朱厚熜先集中火力对付了夏言,“朕看过你的履历,未曾有涉财务事宜,便是上次彻查贪腐,那也不及这次赈灾巨细繁琐。夏卿还是专心本职,赈灾一事,卿在京也可风闻监察。”
      看着夏言低头称是,朱厚熜转向王守仁。这可不是夏言这样的,好对付,王守仁这个人,说起来是个很狡猾,也很圆滑的人,朱厚熜在他面前段数还不够。
      “王先生……”朱厚熜才说了三个字,王守仁就大声压下了他的声音。
      这么和皇帝抢话,让一边的那些臣子们都吓白了一张脸,但是朱厚熜却顾不得也不在乎这些了,只是听他说。
      “臣于财务之道,颇为精擅。”王守仁先堵住朱厚熜的嘴,“亦曾为江西巡抚,知民事,晓民政。臣与河南巡抚信阳令等人素不相识,从未有私。是以,臣以为,臣当为皇上代行,赈河南水灾。”
      这回他算是把话说满了,如果朱厚熜不答应他,不就是在说明他没有自己说的那么大本事?要么就说明朱厚熜不够爱民?
      朱厚熜无奈了,看着王守仁脸上带着一副夏言专用的倔驴表情,忽然之间很想笑。
      算了……
      “唔……这样……便依先生所言……”朱厚熜嘟囔。
      但是王守仁明显是听清楚了的,他收起了那种夏言表情,谢了恩站了起来。
      夏言在一边,很有些感叹的样子,也跟着他坐了回去。

      决定了钦差的人选,这还只是个开头,后面要做的事情多着呢。于是朝廷上下立即忙乱起来,为钦差的出行做准备。
      钱自然是准备好了的,去赈灾当然是要有充足的钱。王守仁和户部的众官员算了很久,拿出了一个数字,三十六万两,这对于受灾地区的三十多万人来说,也就是一人一两多一丁点儿,但是也真不能再多了。
      灾区是没有粮食的,粮食和牲口基本上都被黄河水冲走了;而京城,本来就不是产粮区,再加上正是春天,也没有多余的粮食。所以王守仁只准备随着车队带走一路上他们自己吃的,其余的都会在河北境内购买和征调。
      关于购粮,君臣几个——加上夏言和赵审——商量了很久。那些储粮的富户们,肯定是会趁机哄抬价格的,而那些大粮商们,不趁机赚上一笔真是除非他们也被穿了。所以朱厚熜和王守仁都认为应该强硬一些,直白的说,就是抢。当然,是要给钱的,只是要用平价卖粮食,强硬的要求和他们做买卖。
      于是朱厚熜还是把京郊的团营派给了王守仁。那本来是正德帝朱厚照的私人军队,朱厚照死了之后,朱厚熜就让团营歇着了,一直也没动用。团营对于谁都是不怎么服气的,谁都使不动,只能白白的养活着。但是王守仁就是个例外,因为王守仁曾经好好的教训过一回团营,团营的人对他都是很拜服的。那还是两三年前他做江西巡抚时的事情,具体怎么回事朱厚熜并不知道,但是得知这件事的时候,他真的感叹了很久:这个人就是个神。
      团营虽然使不动,但是战斗力很强大。都是京师的纨绔子弟们,身体素质很好,供给也到位,待遇很高,个体战斗力都还不错。只是缺乏纪律,这一点王守仁自然会给他们补上,不在话下。
      带着这些人去赈灾,一来是保护王守仁的安全,再来就是在卖粮食的时候充场面,做打手,三来可以帮助赈灾,四来,王守仁把他们训出来了,将来也算是个表率。朱厚熜一直都记着人民军队的理想,想好好整治一下散乱的明代军队。
      现在是不指望他们能跟解放军一样为了老百姓舍生忘死了,只要回来的时候能不再那么飞扬跋扈仗势欺人也就行了。哪怕他们能扶快要倒下的老人一把,那也是进步了。
      除了这些以外,钦差还有一大堆的行头。这些当然不用朱厚熜为王守仁准备,礼部那些官儿这会儿终于能派上用场了。但是还是有一样,必须是朱厚熜给的——尚方宝剑。
      原来古代真的是有尚方宝剑这个东西的……朱厚熜在赵审说起来的时候才知道这个事实,于是赶快让人拿了一柄过来看。
      其实也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据说司设司有一大堆一模一样的。而且权力也没有大到什么人都能杀的地步,也就是杀掉个七品还差不多,官位高的谁会乖乖的给你杀。
      不过聊胜于无吧……还是给王守仁装备上比较好,朱厚熜记得他在洛阳还有个王叔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第二十二章  赈灾事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