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六章  谍报机构 ...

  •   第十六章  谍报机构
      整顿好宫廷之后,朱厚熜觉得自己的窝里算是干净了,心里也舒坦不少。
      这时便已经是元月底了,蒋太后,朱厚熜的便宜妈蒋氏也快走到京城了,朱厚熜派了另一个从安陆跟来的心腹,现任钟鼓司的大太监卢更去迎接。
      等卢更走了,朱厚熜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可不只是北京皇宫里有太监,也不只是南京皇宫里还留着一部分太监——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太监在外面驻守呢。
      这不仅仅是指各军事基地的镇守太监们,还有那些监察盐矿,银矿,铜矿,金矿,煤矿,司理各地织造局,窑厂,代天子巡视皇庄的太监们。
      他们一个个也都守着一大块肥肉呢……能不贪么?估计也都不会怎么廉洁奉公吧?
      贪污,在他们身上已经算是小事了。大事,应该算是掣司官肘,妨碍公务吧?
      太监的文化水平让朱厚熜觉得根本就不能信任,他们的见识也很有限,但是又能够管制住驻守地的那些真正懂行的官员们,他们的权力,在某些时候就不仅仅是让国家损失一点钱的问题了——很有可能是人命的损失。
      特别是各地的镇守太监,如果个个都像英宗时候的王振一样,那大明朝基本上就可以关门大吉了。现在疆域周边可是不太平的,西北的鞑靼时刻虎视眈眈。还有朱厚熜最忌惮的女真,那可是以后的清朝。
      在战场上,基本上一点点的小误差都有可能造成国破家亡的结局。而这些没什么军事才能却偏偏能压将领们一头的太监们,打起仗来,如果他们出昏招,听还是不听?如果他们要投降,降还是不降?如果他们要逃跑,跑还是不跑?
      与其让将士们到时候为难,还不如现在就裁撤了镇守太监。
      于是朱厚熜一声令下,全国各地的驻守太监们都被召回了京城。等着他们的不是皇帝的犒赏,而是清查。

      这么一查,又抓出来不少肥兜兜的大老鼠。朱厚熜大笔一挥,长流!
      杀了倒是便宜他们了,这辈子你还没给祖国做过贡献呢。去大西北,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后代吧,也算是为自己赎罪了。
      刑部和礼部都看到了皇帝这回的仁慈,也没再说什么。先前杀掉那十七个的时候,这些老家伙们没少唧唧歪歪,说什么帝王不仁,刚刚改元就大肆杀戮。
      只是王守仁却有些忧虑的找了上来。

      为什么会有各地的驻守太监?最初的时候当然是因为有需要,宣德皇帝才排遣心腹太监去各地充当耳目。那时候各地藩王心思都很活络,本来么,都是老朱家的子孙后代,对于皇位有一些肖想也是很正常的。但是皇帝可不愿意看到自家的叔伯兄弟们眼巴巴的指望着自己屁股底下的这个位置,所以宣德皇帝就让自己的心腹太监们到藩王的封地去,监视他们。
      后来发现这个法子还是很不错的,于是就推而广之了。凡是关乎国家命脉的产业,都让太监们去看着,将领们怕他们有不臣之心,或是被藩王们和蛮夷们收买,也让太监去监视着。久而久之,就形成习惯了。
      东厂,西厂,锦衣卫,基本上也都是因为差不多的原因才出现的。皇帝猜疑大臣,需要耳目监察,需要有谍报机构,才会觉得安心。
      到了朱厚熜这里,当然这些顾虑仍然是存在的。虽然正德年间有几个自寻死路的藩王已经叛乱过了,但是还有十几二十个王爷们在大好河山的各地盘踞着。朱厚熜自打继位,就已经看他们不顺眼了。当然这些王爷们也不怎么赞同朱厚熜,因为他在来北京之前,同样也不过是个小小藩王。
      而西藏新疆蒙古各地,也都还并没有被并入中国的版图之内,这些地方的王公贵族们,当然也会对于富饶壮丽的中原河山有觊觎之心。他们的领地,和明朝的地盘比起来,基本上可以算是穷乡僻壤。这时候少数民族生产力也不怎么发达,很多日常用品都是匮乏的。从宣宗的时候,互市也中断了,于是他们就只能依靠抢掠来维持了。
      有边患,自然就需要驻军,而驻军总是由人组成的。不要说什么既然是大明的臣民就应该忠于朝廷和国家,人总是有不得已的时候,也总会有自己的私心。背叛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不论是再怎么忠诚的人,也都有他的软肋,更不用说那些本就不怎么忠诚的人了。
      至于朝臣们,杨廷和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降伏不了他,他就很有可能废掉朱厚熜,另立新君。臣子无能,国君固然会头疼;臣子太能干,那就尾大不掉了。只有时刻让他处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一举一动都被自己监视着,才能稍稍安心一些。最后,基本上还是免不了杀掉了事,再寻找新的能臣,重复这样的循环,直到这个皇帝死掉。
      朱厚熜才来京城不久,又是一直忙着和杨廷和作对,还顾不上将正德皇兄留下的间谍机构收编。而现在,他一时没想到,撤掉了各地的耳目。王守仁却是想到了的,当然会难免担忧,这个谍报网络的建立也不是容易事,这么破坏掉了,会不会有什么损伤。

      朱厚熜顿时有些后悔了,怎么就忘记了这茬事?一时疏忽,结果现在整个国家布下的眼线基本上都被撤回来了。
      那些矿上的,还有各织造局,窑厂的还好,并不是多么重要,有与没有都没什么差别,本来就是个让老太监们荣养的地方。
      而藩王封地上的,就算想起来,朱厚熜也是要撤了换上自己的心腹的。那些太监本来就不是他的人,又跟那些藩王们相处了很久了,说不定已经日久生情,成了人家的人了,不可信。还是换上自己手下用过的,才让人觉得安心。
      镇守太监,这就有些麻烦了。不是不相信这些将领们,只是,总是要以防万一。人品像袁崇焕那样的的确是有的,估计还不算稀少。但是,也一定会有很多吴三桂那样的。或许他们不屑于和鞑靼们勾结,那边也的确并不能给他们什么太大的好处,可是,不还有有钱有势的藩王们吗?如果真成了,那就是未来的皇帝,自家的前途也就大大的好啊。
      除此之外,东厂西厂也被朱厚熜废了一多半。贪污腐败的,就这两个机构的比例高,可见后世这两处多背骂名不是无辜的啊,整体素质就比较差。
      朱厚熜因为上辈子的记忆,对于东厂西厂很反感,总觉得那是专门诬陷好人,拷打清官的地方。虽然现在已经知道并不全是这样,可是整体上观感还是差的。所以当时裁撤流放砍头,东西两厂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可现在看来,这两处还是必须的。否则一个耳不聪目不明的皇帝,怎么辨别忠奸,又怎么管理国家?
      幸好还有硕果仅存的锦衣卫……朱厚熜这时候很安慰的想起了因为是健全人机构而没有被自己廉政风暴波及到的锦衣卫机构。这里虽然风头已经不像刚刚建立的时候,闻者丧胆,已经被东厂西厂压过一头了,但是,基本的能力还是有的,打听个什么事情,不论是做间谍还是兼职杀手,都是轻而易举。
      只是……现在还没有得用的人,能够把持住锦衣卫。朱厚熜虽然想用,但前提是这个机构要是忠于自己的。不是被握在自己手心里的枪,再怎么有用也不能让人放心。
      所以,现在就要开始选拔能够派去镇守的太监了。只是,他们手里的权力要收一收了。顶多也就是个耳目,不能变成绳子,捆住了大明朝。

      前后忙忙碌碌了许久,朱厚熜终于选定了各地的驻守太监。尽量都选熟悉一些的,看起来老实的。加上前些日子才杀了一批不规矩的,送了一批过分的去种树,这些人就算不是真老实,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脖子有没有那么硬,自己的劳动力有没有那么充沛。
      现在朱厚熜倒是感谢杨廷和了,要不是他一手把持着朝政,和王守仁打着擂台,生怕自己抓到他一点儿不是,天天都敬业的不得了,现在朱厚熜还真没这么多时间搞好谍报工作的安排。杨廷和实在是很能干啊,这么大年纪了,还能这么精力充沛的处理公务。朱厚熜决定一定要收服他,好好的为祖国再贡献几年。
      锦衣卫的事情,却是不好解决的。朱厚熜这边的人,基本上都是文臣和太监,没有能派去锦衣卫的。再说了,锦衣卫名声不好,比较起东厂西厂又不是那么威风有前途,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愿意去。能够和皇帝攀上,自然是所图不小,怎么会愿意满足于锦衣卫?
      所以这件事就这么耽搁下来了,朱厚熜虽然整日的想,但是也不能凭空想出来这么一个人,能够替他打理好锦衣卫。
      于是朱厚熜叹气:如果自己不是在安陆长大的,该多好!这京城里,除了王守仁和杨廷和这两帮子文臣,他还真不认识几个人。
      一边黄锦听着他叹气,似乎有什么话想说。朱厚熜刚开始不想说话,也就没搭理他,可是见他长时间处于“有话想说又不敢”的状态,觉得替他憋得慌,便侧了侧头:“黄锦,你有什么话要说么?那就说来听听。”
      “是。”黄锦细声细气的应了一声,然后凑近了,说,“皇上,您还记得陆炳么?”

      陆炳……朱厚熜想了一下也就想起来了,算是他的奶兄弟。
      当年朱厚熜穿越过来的时候,这个身体也就只有一岁多一点,还没有断奶。平常看顾他的,喂他吃东西的,按规矩就是他的奶妈了。
      说起来朱厚熜还是挺喜欢奶妈许氏的。她没有朱厚熜的亲妈蒋氏那么年轻,也有将近三十岁了,本来也就算是他的长辈,让刚刚穿越过来的朱厚熜不是那么排斥。而且许氏长得很不错,清清秀秀的,慈眉善目,还有点像苏沉照的母亲,这让朱厚熜感到特别亲切。
      再加上许氏脾气也很好,作为朱厚熜身边伺候的,地位最高的女性,她对待小丫头们也都很和气,这让将古代主母都看成老妖婆的朱厚熜有了很大的心理落差,于是觉得这是个好人。特别是对比着虽然在自己儿子面前非常温柔,但是转脸就能让人把小太监活活打死的蒋氏,许氏简直就是观音菩萨了。
      只是许氏毕竟还算是个挺年轻的女性,总是有时候会让朱厚熜有点尴尬,这时候另外一个人的作用就大了起来。这个人就是陆炳了。
      能做奶妈,必定是刚生过孩子不久。陆炳只比朱厚熜大了两个多月,不知道原来的那个朱宝成还在的时候是不是这样,反正朱厚熜一上了这个身,陆炳就是在他身边的。
      每次朱厚熜觉得尴尬的时候,陆炳都会很好的来解围。当然他不是故意的,因为他的方式很让朱厚熜痛恨——他会在他身上撒尿。
      小孩子么,还控制不住自己,本我充分的表现。即使身边坐着的是母亲伺候的主子,藩王的小世子,该往他身上尿,还是止不住的。兴许朱厚熜没有穿越的时候,朱宝成也没少往陆炳身上尿也就是了。
      但这么一来,大家就都手忙脚乱起来了,朱厚熜因为恼怒,也就忘记了许氏让他产生的尴尬。时间久了,尴尬也就这么一次一次的消磨没了,朱厚熜的脸皮越来越厚,陆炳也长大到不会再尿在小朋友身上了。
      小时候的这些经历让朱厚熜颇喜欢陆炳这个人,你说他怎么就那么会把握时间,每次都尿的恰到好处?这是凑巧,但是朱厚熜觉得他俩有缘。
      再者,陆炳长得很好。谁不喜欢长得好看可爱的小孩呢?又是一起长到六岁,后来读书,也都是由王府的师傅教导,所以一直以来,朱厚熜和陆炳关系都很不错,直到朱祐杬去世,朱厚熜的侍女班子被遣散,陆炳也跟着他妈妈回家去了,两个人这才算是长久的不见了。
      这时说到他,是什么意思?朱厚熜看了黄锦一眼,黄锦不敢在他面前卖关子,立即说:“奴才听说,陆公子今年要来京城,听说他要考科举。他考的可是武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十六章  谍报机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