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2、极度混沌的学期 ...

  •   收到信的最初几天,我一直陷在那样痛苦的情绪里无法自拔。而我又无法通过电话和短信及时联系到陆达,当面把话说清楚。这样令人窒息的单向联系直接拉长了我的痛苦和怀疑,有时候我一个人坐着想到从此没有人再听我絮叨,眼泪就不由自主流了出来。吴美女觉察到我的异样,她关心地问我:“你跟那个军校的怎么了?”
      我有些呆痴地说:“他大约是要跟我分手。”
      “异地恋很脆弱的,好聚好散,何愁天涯无芳草。这回就在财大找,就没那么多问题了。”吴美女安慰我。
      “我估计找不到这样理解我愿意聆听我的人了,”我感觉心里仿佛被抽空,“我还打算考研究生时考到他所在城市的那所重点大学去。”
      “哎呀,你别这样了。他其实说的也没错,我听说跟军队的人谈恋爱很痛苦的,长期不在一起,已婚过得也是未婚的日子,何必委屈自己呢?”
      “谁说以后我们就一定结婚生活在一起呢?”我很是不解。
      “那既然早分晚分早晚要分,他现在提出来分手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了?”吴美女顺着我说。
      “我接受不了这个时候突然毫无征兆地提出分手,”我有气无力地说,“或许其实在他心里就没开始过。你看他在信里根本就没有分手这个字眼,哎…”吴美女看着我在自己的世界和臆想里打转,想帮我却无能为力只能叹了口气走开了。我是打算读研的,虽然其实我对自己的专业没太大兴趣。但是想到一口气读完出来,或许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可是眼下被突然分手让我心理上一时很难接受,再加上我一直对平城财大颇有微词。或许不是财大不够好,而是我们学院弱了那么一点点。我却不敢轻易尝试跨专业考试,最后我心一横决定报考陆达所在城市的985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既然给自己这么高的目标和期望,那得好好准备了。回想自己高考的那些日子,心里有点发呕。但是那么难的日子都过来了,最后一次给自己冲刺加油的理由。虽然,我知道自己一直在正面给自己鼓励打气,心底却还有一丝幻想,或许我去到他所在的城市读书,我们有了更多当面沟通的机会一切就都好了。因为他告诉我,军校读研只能在本校。
      虽然大家一直都说考研准备战线不要拉得太满太长,一般本校本专业大四一学期复习就够了,本校跨专业可以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如果是跨校跨专业就自己掂量着看吧,我知道自己的数学一直是短板于是决定大三第一学期先从数学捋起来。但是因为一个人作战总有些孤独,而且他的回信又来了。每次读他的回信都会感动地一塌糊涂,不知道是为他的真心还是为自己的悲催。有一次在专业课时我忍不住拿出他的来信看了一遍,眼泪又来了。吴美女看不下去说:“别这样了,还上着课呢。你就算跨校考研,考得也是本专业。现在上的专业课也还是很重要啊。”道理都明白,可是做起来很难,尤其是情绪太难控制。行政一班也在专业中班一班的曾静坐在后面看到我情绪不对,课下还关心问我:“清凌,你没事吧?”我知道她的男友也是高中同学且在军校,不过他们的关系比我们更明确更亲密,对未来也有更详细的规划。可能,我的问题更多是在我,一时想不开放不下。因为感情毕竟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对方执意不想再继续,那我的执着就是顽固不化了。
      还记得上次与丧丧的孙伟业师兄嘴里冒了一句:“大不了就休学。”这句话没在他身上成真,倒是促成了另外一个师兄现在跟我们一起学习大三课程。这个师兄来自祖国西南部的一个小城,我们大二他大三时,因为各种原因他休学了一年。所以现在重新返校的他留了一级跟我们一起学习。这学期新增的专业课有几个老师让我记忆深刻,真是个个特色鲜明,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某门课的老师曾经是一名参加国外考试获得满分的才女,也获得某国国家奖学金,学历背景和履历惊人。我们都因为她成为我们的老师而喜出望外,谁料她上课的表现让我们有些吃惊。上课第一天就问我们:“谁有过出国旅行的经历?”见举手的人寥寥有些失望又追问:“谁吃过哈根达斯?”说实话,那时的我如果不是她说出来,我压根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这个牌子的冰淇淋。突然看到付颖举起的手,老师点名让她回答,在哪里吃的,和谁吃的,吃的哪种冰淇淋以及口感如何。且不论这个冰淇淋的起步消费就是我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在她的语气和表情里我读到的信息是:吃过这种冰淇淋的人拉的屎也是香的,男人就该女人好,爱她就带她去吃哈根达斯。如果我们在学习国际市场营销或者奢侈品入门等,我可以理解。然而我们学习的是商务英语啊,难道说因为这些所谓的品牌名字是字母组成的,就成为英语学习的重点了吗?最让我匪夷所思的是,有一天她又突然在课堂上大讲特讲,我们专业的女生太多,都该努力出国去看看大世面。因为欧洲有特别多的皇室贵族,一不小心就会成为王妃或者公爵夫人,女生要有更广阔的眼界,不要拘泥于国内的男婚女嫁。我倒很想问问她,既然如此为什么曾经在欧洲留学拿奖学金的她没有找到一个王子或伯爵?为什么她还是嫁给了平城一个比普通好一点的男人,为什么她还在纠结于女人剖腹产的鲜血淋漓和不值得?是不是她的三观也还不稳定,但是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课上的很窝火,有时候我就让她在上面话剧表演,自己在下面自学课本。但是她有一件事做得挺对,就是让我们去财大附近的古民居逛一逛,因为这里很快就要被打造成新的商业观光点,到时候现在典型古民居讲被改造成没有特色却一体化的商业民居。我课后真的约了两个女同学说走就走到那个民居群落参观走访,一个同学因为有相机还拍了不少珍贵的照片。正在我很郁闷无助将要和这个老师如此纠缠一学期的时候,章熙然美女发起的致学院领导的联名信,终于发挥作用,这位老师被换下来,不用再继续跟我们分享她想获得却一直没达到的生活。老师本人大约也料到,自己会以这种方式跟我们道别。
      还有一个老师也是很传奇的人物。他本人毕业于一所普通大学的英语本科,虽然他教学经验丰富但学历一直停留在本科。而且他一心扑在本校教学和校外讲座上,说起英语学习娓娓而谈,聊起商务沟通头头是道,理论联系实际,果然是教学的一把好手。他甚至拉出在国外求学的女儿作为例子,深入浅出地给我们理清基本脉络。这时的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他如此繁忙甚至疲于奔命在各种讲座和培训之间,以致于误了自己的学历升级。原来是国外求学的女儿因为没有奖学金,学时又长学习也辛苦,急需要资金支持啊。这是一个优秀的讲师和称职的爸爸,视仕途为粪土,看金钱为目标,真的让人肃然起敬。
      最后一个老师干脆摒弃书本,直接在课堂上用自己作为例子讲解投资学。他从自己大学时候的打工经历、经商奇遇开始,再到求职时与雇主的斗智斗勇,最后到进入财大前在公司干实业和在股票市场的风起云涌全身而退,他毫不吝啬地侃侃而谈。尽管有不少同学直接在下面做起自己的事情,他也视而不见,热切地希望把自己的经历和盘托出与大家分享。
      陆达的来信依然没有减少,只是语气间尽量克制,话题转移到别人身上。我显然对他这套不买账,因为他似乎忘记了过往一切,而这些对我而言依然历历在目。他在犹豫和不舍之间徘徊,对我的称呼时而亲密时而官方,我不知道他到底想怎样。梅映雪打来电话,说希望在她毕业之前跟我们一起吃个饭,顺便庆祝她的生日。我根本没想太多,就跟着马兴华中午放学后乘公交车赶去中医药大学。梅映雪果然比我们年级都小,看起来就是更青春逼人啊。出乎意外的是,她还请了冯建外带柳刚。我倒能理解她请冯建,人家毕竟是帅哥。可是柳刚是为了什么?今天吃的是火锅鱼,男生的战斗力果然强大,看得我和梅映雪一愣一愣的。大专三年毕业,这意味着梅映雪马上就要步入社会开始工作挣钱了。我偷偷问她有什么打算,她笑着望向我:“澳大利亚啊,我小姨还在那边等着我呢!”我这才想起来几年前梅映雪就告诉了我的人生目标和未来方向,现在她一边实习一边考英语。说实话,我挺羡慕她的。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只需要埋头一步步通过实现小目标接近大目标。如果我也有小姨在国外,如果我也有亲人给这样的指点和帮助,我肯定也会出国,就不用被陆达牵着鼻子走了。而且,我其实也是想出国的啊,只不过知道读书费用高,申请签证难度大,不愿意让父母承担多余的压力,也不愿意挑战一下难度高的事情。因为在我眼里,考陆达所在城市的985院校研究生比出国容易。冯建一如既往地既端着揣着,还耍起冯氏幽默,说实话我有点烦。柳刚就更不用说了,我连跟他说话都觉得是负担。有些急地吃过饭我和马兴华就往学校赶路,因为我们下午都还有课。
      大学里大一大二和大三大四的学生区别太明显,一眼望去便可区分。眨眼间我也是大三的学生,要为一年后的自己在工作、考研和出国里面找一条出路。所以当我听说柳刚休学时,就像我看到那个跟我们一起读大三的师兄一样,表示难以理解。我觉得时间的车轮和命运的齿轮联手推动我不停往前走,没有时间和机会喘息。我也想停下来想一想,但是又怕停下来想的时候耽误行程浪费时间。就这么迷茫伤心无措的混沌中,不知不觉过了半学期。有一天我和余骁去食堂吃饭又遇到师姐席曼华,她独自一人看起来不是很开心。饭后我让余骁自己先走一步,我打算跟席师姐聊聊天。她告诉我本来系里每年有四个保研名额,由三个行政班各推选三年来班级成绩排名第一的学生组成前三个,最后一个由学院提名并公示后,为学院服务一年担任学生组织管理工作后,于第二年直接进入研究生学院学习。她是行政班里毫无争议的第一名,本可毫无争议成为这当之无愧的保研生之一。谁料现在风云突变,她们班的保研名额给了另外一个成绩明显不如她的女生。为此她愤怒伤心难过,学院党委书记还专门找她谈心做安抚工作。现在她非常矛盾,读研是她本科毕业的打算,但是现在才知道自己只能靠自己重新考试过关,时间有些紧了。关键是她的情绪很低落,精神状态不好,考研准备也显仓促。自己的事尚且一团浆糊,而我也很大可能不会是我们班学习成绩第一名获得者,所以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席师姐。我除了站在她一边替她生气难过,什么也帮不到什么也做不了。大三的专业课有几门用写小论文代替考试,所以这学期考试压力反而不算大。我的数学复习拖拖拉拉,还停留在之前两年用的高数教材和习题册上面。
      寒假回家后,我特意跑到大伯家里自以为远离尘嚣闷头看数学,中间休息时看英语。表姐去年暑假回来呆了一个多月才回到刚哥那里,因为她第二次考MBA考上了,回家找大伯借钱读书外加放松休息一下。她有提到考试复习时觉得眼睛都要瞎了,考试时因为紧张压力大,所以吞了一个黑巧克力才缓过劲来。我在几年之后才知道MBA入学考试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几乎不用一个月就可以搞定,还可以考211院校。但当时她满脸是抑制不住的骄傲和自豪,觉得自己是木家第一个准研究生,这么些年来终于第一次在学习这件事上超过了我。但是我从不在乎这个,我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和将来。所以那个暑假我到大伯家的次数不多,是该留一个家庭团聚的夏天给他们。这一次寒假恰好赶上大伯的公历生日,我买了一个生日蛋糕过去。本来每天我都是回家吃午饭,那天大伯娘特意烧了鱼极力挽留我吃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