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8、工作和放假 ...

  •   想到自己在工作技巧上逊色不少,我便想从提升工作能力以及学历装饰着手。听说马兴华已经通过财大的MBA考试准备不脱产学习,就等开学报道,我也跃跃欲试想报考。汪大东之前在堂州也考了当地一个重点大学的在职研究生,看来进入社会的男同学也很努力上进啊。想到自己还算年轻,既然工作晋升和感情归宿都没戏,那就抓紧时间提升自己吧。我想到之前表姐也能考上,自己问题肯定不大。为了节约成本,我找马兴华拿他的复习资料。周末我约了他在财大附近见面,虽然他从城东到城西乘坐公共交通也要一两小时,但花费不过是我的十分之一啊。资料当然不会白拿,马兴华要求的请吃饭我自然也不含糊。我的确很节俭,那是对自己。对有助于自己的别人,我从来不吝啬啊,这点是遗传我妈没错了。马兴华也很节俭,可是他对自己通常很大方,对别人那就要分对象了。反正这么多年同学,印象中他从没请我吃过饭。只有读大学时,某次他搭某个叔叔的顺风车从崖城回平城时,叫上了我。不久之后,我也有个同样的机会便也叫上他,有点互不相欠的感觉。总之,我和马兴华在毕业后正式第一次单独吃饭了,当然是我请客,毕竟是我有求于人,要从他那里拿他不再需要的复习资料啊。
      毕业几年,马兴华除了最初公司培训的几个月在北方以外,其余时间他都在平城工作。所以他对财大周围日新月异的饮食依然了如指掌,直言去某家饭馆吃饭,既便宜又好,性价比高。我当然没有拒绝,毕竟人家还替我考虑了请客成本,很有老同学的情谊啊。
      我看了他给我的两本书已经画的有些面目全非,觉得这笔买卖有点亏,但请吃饭重点不只是拿资料而是取经便抓紧时间问道:“资料这两本就够了吗?”
      “这是数学和逻辑,英语和写作对你根本就不是事情啊,真的很简单,自信点!”马兴华拿起手里的烤串,注意力全在那上面。
      “数学是我的硬伤啊,”我没有心思吃饭,随手翻起数学资料,“咦,好像真的挺简单啊…”
      “我就说了简单嘛,你正儿八经考过全国统一全日制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更是不在话下。”马兴华说话间,一串烤肉已经下肚。他说的毫不夸张,我一看里面的数学简直连本科时候期末数学考试的难度都不及,这也算研究生水平?难怪考上MBA的人真不少,就是学费挺贵能交上的不多啊。反正我有积蓄,两年就能毕业,我可以努力靠自己不用啃父母。
      回到平城的我,把网上的历年真题拿出来研究了一下,发现难度真的不大。我预计一个月就能拿下复习,也难为表姐当初还辞职复习考了两次才考上。同时,我在网上找到特价书的购买渠道,一口气买了新版的四本复习资料,也就花了几十块而已,马兴华的旧资料可以放一边了。考试难度不高让我的心态一下好很多,复习不是任务反而变成一种工作之后的生活调剂。又因为有了新的目标,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只是,我偶尔会担心将来考上后周末上课时如果我值班可怎么办?但那也是之后的事情了,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有办法的。普通话达标的大旗依然在,我和老纪继续紧锣密鼓在各种材料里穿梭捣鼓,科长时不时问下进度,老纪总是对答有度。主任基本采取放手政策,因为他对科长足够信任啊。倒是运城宣传部又发起“爱学习读好书”的活动,各个单位紧密团结在部长周围,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学习高潮。我们单位也不能落后啊,科长及时汇报的成效是由行政科负责购书发放给每个科室,开展写读书笔记的学习活动。我觉得行政科要人是精准把握时机,连老纪也坦诚以前科室的任务并没有这么繁复,轻轻松松又一天。我当然相信,我这样的人办公室里的科长们怎能轻易放过?如果没事,怎么可能跟领导开口让我来享清闲?劳碌命啊,能者多劳,多劳不多得,我习惯了。只是更要小心,千万别出错,不然白忙活一场还给领导心里再留下一道阴影,我就真的永世不得翻身了啊。
      学习活动是个新任务,科长知道老纪不是省油的灯,很有策略的问我:“清凌同志,听说你之前在网上买书还挺便宜?”
      我不假思索地说:“在某网上的确遇到好价格,还不错。”
      “那就好办了,现在办公室响应宣传部号召开展写读书笔记活动,这个就由你牵头负责先在网上买书,再发到各个科室让大家写笔记,最后你汇总起来给宣传部写个总结就完了。”科长轻描淡写的几句话,我得忙乎好几个星期。可是他话已出口,难道我还能推脱吗?这办公室一共就三个人,难道说我在忙普通话达标的事情,让科长另请高明或者亲自下场?这问题从一开始就是个套,我自己一头扎进去,科长及时收套,我是想钻出来也没口子啊!在我向科长汇报得到确定答复后,我在网站上下单按每个科室一本的数量买书,费用先自己倒贴。按下“确认”键时,我还是有些触动,毕竟这么大的单位还让我这种可有可无的小人物先垫付再报销,但我们科长也是财务科科长,所以我心里稍感踏实。门卫电话打到行政科直言是我的包裹时,我还没意识到这是我替单位垫资买的书。按规矩快递员送来的厚厚的一大捆书只能放在门卫处,看我一个女生提着费劲,门卫保安主动提出帮我拿上楼,让我十分感动。办公室里的同事平时工作说笑在一块,干活帮忙的时候居然还是门卫主动伸出援手,让我很难不唏嘘啊。
      我把书给科长过目后,拿出网站开出的□□。科长是个懂市场价格的人,一看价格果然优惠就让我填单子按流程找领导签字并报销。到单位几年了,这是我第一次以独立报销人的名义在单位报销费用,简直可以载入史册。等科长、副主任、主任签完所有的字后,我早就把书送到每个科室几天了。到每个科室时我都只能怯生生地重复科长的交代:“请大家传阅此书后,一个月内上交行政科读书笔记。”偶尔有个别同事笑着点点头就继续看电脑不知道在忙什么,其余的大多数莫无表情听在耳里,也不知道有没有走心。我在秘书二科传话时,只有黄俊和韩天生在办公室。韩天生看了一眼书的封面抬眼说了句:“又不是还在学校里,读什么书写什么笔记啊?!”
      “我是按领导要求办事,至于最初的原因可能你需要致电宣传部。”我看似认真地回答。
      “还是你适合搞这种工作!”韩天生话里有话。我没有多说赶紧回行政科继续补充普通话达标的材料。
      终于又到了放几天假的时候,我在廉价航空买了机票去上海找同学,也想见识下大上海的魅力。王大力跟我的联系时断时续,为了不至于彻底断掉,我又买了一张廉价机票从上海去唯市。平时节省的我只能在大假时跟所有人挤着出门,还好我在上海有落脚之处不用自掏腰包食宿。放假头天晚上我就由科长批准提前离开,红眼航班也不敢去机场太晚,毕竟我有几趟公交车要倒。航班晚点到达上海后,已是半夜。我的初高中同学高婷已经包了一辆私家车在机场等候我,我特别感动执意要把包车的钱给她,她却坚决不肯接受。当晚我住在她和几个同事租住的郊区四室一厅里,觉得大城市也不过如此。我和高婷在读书的时候其实交集并不多,除了她和哥哥高行同在我们班上以外,我没觉得有其他特别的记忆点。但不知何时,我和她在网上的沟通一点点多起来。应该是她突然从平城来到上海以后,孤身一人在他乡有空就爱上网的缘故吧。我虽然离家不远,但总觉得身边没有太多可以讲知心话的人,也爱混迹网络。从她并不完整的讲述中,我得知她和他爸爸关系不是很好,大学毕业后在平城的公司恰好要往上海发展,她主动请缨跟着领导一起过来。听说她爸爸做生意风生水起,连黄俊杰读大学的时候也常到他们家取经。开始她因为黄俊杰家里条件不好,还对他多加照拂。但后来她发现黄俊杰有主动追求她的意向后,她警觉昔日的老同学变化挺大,心里的想法很多,便刻意划清界限。但她爸爸和哥哥觉得她小题大做并不认同,加上她妈妈也有意撮合她和黄俊杰,更是坚定了她离开平城发展的决心。我知道这样的心路历程别说以前她不会轻易向我吐露,就是现在也难随便和同学分享。我记忆中的黄俊杰是个家境贫困但奋发向上一心钻在学习的同学,可见大学和社会已经成功改造了他,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件好事。我时常在网上鼓励高婷,既然已经走出家门就该借机好好努力一番别让自己后悔。我甚至拿自己当初去了堂州又匆匆返回的反例来激励她,因为我觉得她性格更加坚毅乐观,会做的比我好。她的哥哥高行倒是高二的时候留级,阴差阳错成了我爸爸的学生。听说后来好像考了一个医学院,也算是学了一门科学技术,以后工作肯定不用家里愁了。
      第二天一早按计划我和高婷乘地铁分头行事,我和她在最后一天离开上海时再吃一顿饭。她和同事有出游计划,而我则要和儿时的玩伴康虹见面。康虹的爸爸是一个努力上进的大学生,毕业时被分配到了妈妈工作的国营工厂里。县城里的工厂显然留不住他这样的有志青年,几年后康虹的爸爸找到别的好机会来到上海发展。康虹比我晚一年考到西北的一所重点大学,后来考研时考到上海,如今在上海的高档写字楼里成了一名货真价实的白领。多年不见的我们在街头相拥,她带我逛了几处特别的景点,还请我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我问及她的近况,对工作和生活她都点到为止,谈到男朋友她羞涩一笑,直言都挺满意。看到昔日的小姐妹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大城市的一员,我由衷替她高兴。下午我又马不停蹄和大学校友李兰见面,她们两口子的新房买在城郊,我倒了地铁、公交才遇到她,再辗转打车终于到了她的新家。大假时期路上的行人真如潮水般涌动,我在地铁里被挤来挤去,第一次感受到大城市的无限热情。李兰的老公提议点外卖送到家里来吃,免得到饭店里也是人挤人,客随主便的我当然同意了。我是知道李兰结婚的,但她婚宴没请我,我觉得挺失望便责怪她没通知我。她却笑言:“我们只是办了手续好买房,真的还办婚宴,到时候一定请你!”我这才放下心来,跟他们在家里边吃边聊。饭后,李兰老公直言郊区没什么娱乐项目,干脆去足浴好了。他们如此热情款待倒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和昔日同学聊天真的让我挺开心。
      在李兰家里借宿一晚后我又按计划和大学师姐戴晶在地铁口如约碰头。这个一直活在网络世界里的师姐,我是头一次在现实生活里见到。她请我到浦东的饭点里吃大餐,看着一桌的菜我受宠若惊连连道谢,戴师姐微微一笑:“难得啊!你让我天天请你这么吃,我可真没那实力!”我们谈话不多,但并不觉得尴尬。我能感觉到这几年在上海的打拼让戴师姐更专业和知性,这是一枚标准的美女加才女,妥妥的现代新女性。想到以前在平城我表姐都没这么款待过我,反而是从未见过面的师姐螃蟹、鸡、东坡肉的叫了一桌,生怕让我觉得被冷落,我特别感动。欢乐的时光总是特别短暂,午饭后跟师姐合影留念后我开始往高婷处赶。她已经把我的行李包带到地铁站,我们在附近的饭店吃饭。寥寥数语已经把我们带回到中学时光,虽然物是人非,远离故土的我们也不想再提及当初很多人的名字,但现实工作里没有交集的我们,交谈的话题里除了我们对明天的憧憬,就只剩下那些旧人了。高婷执意买单请我吃饭,我只好再次接受她的好意。我真心祝福她在上海能有更好的发展,但也希望她能和家人更多沟通坦诚相待,毕竟家人才是她最坚强的后盾。唉,这些话对别人说很容易,自己操作起来一样不简单啊。
      这次上海之行很匆忙,龚晖因为在外地出差外加旅游没能见上,姜栋也因为出差不在上海。我告别高婷后,独自踏上去往机场的路途。在机场候机的时候手机上网时,我才意外得知姜栋也在另一个城市的机场正准备飞往唯市。这也太巧了吧,算是个小惊喜。因为飞上海的计划告诉他时,他有些遗憾他不在上海。几年前他会老家西市跨年,我也没有前往。上一次在唯市见面也是巧合,这一次如果又能在第三个城市再见面也是兜兜转转了。我的航班晚点到达唯市,王大力等了好一会儿,难得他没有怨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