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十四 得偿(下) ...

  •   1.
      真、幻,只在一念之间。
      于寺庙影壁里面的奇遇,从那日之后便深埋于你心底里。

      曾闻聊斋有画壁传说,书生与仙女的露水情缘,终以分隔作为收梢,如今你再去那间寺庙,却是人去楼空,祝你得偿所愿的老住持不见踪迹,寺庙庭院中的墙壁上,画作已经微微褪色。
      尚且记得那洒扫庭院之人身穿袈裟,执你手将你引入画屏之中,但你定睛仔细望去,壁画上诵经僧和汲水僧一如过往,却无那扫地僧身影。

      心中说不清是疑惑还是伤感,你还是照例捐了香油钱,才转身离去。
      尽管这寺庙一副破败景象,那功德箱中的钱被乞丐搜刮去的可能性更大——
      但是相助乞丐,岂非善事?

      2.
      第九次去那件寺庙捐献功德之后,回到家中时敏锐发现那根泡在水里的蓍草,顶端催发出一点嫩绿来。
      你惊喜非常,连忙上网搜寻了不少攻略,变着花样尝试了不同的营养液浇灌它。
      功夫不负有心人,草叶也算有了勃勃生机,不久之后你将其移栽至盆里,悉心照料,也算弥补一点遗憾。

      某夜,你被巨大的乒乓声响惊醒,迷茫之中起身望去,只见客厅方向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黑暗中炸裂,留下碎片式的剪影,影子正中央,巨大的草形物体正在蠕动。

      有什么向你飞扑而来,下一秒,你失去了意识。

      3.
      次日,你在阳台上发现了一些稀疏散落的土壤。
      你看着手中的赃物,似乎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事情——至于是什么,你绞尽脑汁也不明白。

      后来你按部就班生活,那一桩奇遇似乎被封印,再没出现于记忆中,不过你仍然维持着将收入全部捐献的习惯,也曾有过几段短暂的恋情,却都不尽如人意。

      直至五年后,在亲朋好友祝福的压力之下,你准备与相亲对象结婚。
      婚前你正在书写请柬,却不由自主的在朱红色纸张上写下了一个陌生的男人名字,你愣愣的看着自己不听话的笔尖,似乎脑海深处有什么东西亟待翻涌而出。

      头隐隐发疼,你立起身来,给婚礼策划打了个电话:“原定的婚礼……请您取消吧。”
      “请问您问过新郎和您家人的意思吗?”
      “不需要,我不会再结婚。”你说完才是一愣——什么叫再?难道自己以前曾有过婚姻?

      这个问题终归没有答案,倒是本来差点与你成为夫妻的男人气急败坏上门辱骂你:
      “你以为老子很想和你结婚吗?还不是看你长得还行?否则就你这种把财产都捐给寺庙的蠢货,谁会要你?……”
      你关上门,阻隔了外面的声音,不怒反而几分想笑——倘若不是心血来潮停止婚礼,你断不会认清母亲介绍的‘还不错’的结婚对象是如此肤浅。

      但人和人的交际往往都是如此,没什么可抱怨的。

      4.
      你再次打车去往寺庙中捐款,在出租车上的广播里听见一道凉薄声线: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有种熟悉的语气,藏在每句话的尾音里,而道德经中的语句叫这样的声线一念,反而让你心弦微动,再难自持。

      “师傅,您这是什么频道?”你问。
      出租车司机一脸莫名:“我没开收音机啊……”

      5.
      再回到寺中,捐款后便见影壁上多了一名扫地僧。
      你怔怔地看着影壁上的图案,眼神恍惚起来,明亮天光照在墙上人的袈裟上,隐约折射七彩霞光。
      他放下扫帚,向你摊开掌心:“来。”

      你再次回到了那间禅房,画屏之中的记忆也随着再次入境而变得清晰起来。
      “我算是完成了您对我的嘱托吗?”
      “算也不算。”他垂首隐约露出无奈色:“天意难违,想是命定因缘,重来一次,依旧是你引我入凡尘。”

      你想起幻境中长公主于平安王的结局——一世相守后,他尸骨无存、灰飞烟灭。
      “那么……对您是否有损?”
      他摇了摇头:“躯壳无非外物而已,存或不存俱无影响。不过入尘后难以修行罢了。”

      “您……”
      你很想问对方是不是还喜欢你,或者说尘缘一梦之中那些过往,对方如今是否在意。但却在问出口时卡住了——在意或不在意,又有什么分别?

      他却了然的看着你,说道:“你可知道为何我在这影壁之中?”

      6.
      原来千年之前,湮灭后的蓍草还剩一点碎屑,为过路高僧所收,封于这墙壁之上,因寺庙信众甚多,往来之间影壁烟火气重,故而他在其中易于修行,本是进境迅速,直至他心魔难舍,爱恨无法可解。
      高僧早已得道,却留了一丝神识指点他:
      “不入红尘,又怎出红尘?便连释迦摩尼堪断之前,也有妻儿,况尔尚未成佛,缘何自取心结?”

      解铃还须系铃人,于是他等到你出现于寺庙之中,等到你许下99次至诚心愿,才引你共赴前世幻境。
      怎奈造化弄人,结局如旧。

      7.
      你抱膝听罢,却没头没脑问道:“千年修行,不觉得孤独吗?”
      他惯常端肃的神色难得一愣。
      你再问:“前世如何我不知,但幻境之中,我已决意放下,却是你主动抢亲——大张旗鼓又来撩拨,说自己明白的太晚了,为什么?”

      不等他回答,你说出了答案:“取五十而弃其一,神识顿开便是千年,孤独吧。”
      就算强大者早已习惯独来独往,却从未意识到自己也渴望着人世间某种充满烟火气息的快乐;红袖添香,如花美眷,朝暮之间的缱绻,足够抵了千年道心,情肠悸动,谁又能依然冷静?

      “我为先生存心如狂,料想先生亦当如是……”你道出这句,便被略带慌张的气旋送出了影壁。

      但落地时分明是温柔的力道,丝毫没有弄痛你。
      你悄悄勾起唇角——能赢一次,便能赢两次。

      8.
      果然如你所料,不出三日,他来寻你。
      彼时你在书店阅览佛经——这不知是何时留下的习惯,总之当你意识到自己爱看道书佛经时,家中已经被各类书籍塞满了。
      对方伸手接过你掌中的书,身上的檀香气侵袭你的感官。

      不用回头你便知晓是谁,不由无声一笑,安然听他问道:“此世,可还想要人为你讲经么?”
      你静默不语。
      他将书册原封不动放回书架上,探手取了另一本问道:“你家中藏书甚多,为何没有易经?”
      你嗔他一眼:“这还需要问吗?”

      他却把掌中的书放进你手里:“自今日始,不必如此。”
      “道长说话过于隐晦,我不明白。”
      他叹息一声:“朝暮生世,愿与你同。如此说可还明白?”
      严谨说起来,这大概是第一次听他讲这样好听的话,你瞧着他不自在的神色,眉目一弯:
      “不明白,还要再听一遍,都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道长怎么也要说个几十遍,我才能记住。”

      他摇头失笑,长指点点你额心:“千年道行栽在你身上……”
      你眼眸一瞪做威胁状,他连忙改口:“倒也不算冤枉。”

      9.
      在一起后很久,你方才想起出画屏后,有一夜诡异声响、草屑炸裂,于是打算去问他。
      他这时候在尘世中寻了一份差事,已经是某知名大学的文学教授,正是春日早长莺飞时刻,你步入采光极好的阶梯课室,他正在讲台前引经据典。

      阳光被窗过滤,照到他身上便多了一层温暖的晕轮,你坐在后排看着他的身影,忽然有种对方马上要成佛的错觉。

      “这是怎么了?”
      身畔响起关切声音,你才发现下课了,他已到你身边,三三两两的学生步出教室,间或有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我方才在想,你可真带着一种佛气,似乎马上要羽化一般。”
      他道:“如当初所遇非你,而是另一人,此刻我身处何处尚未可知。”
      你愣愣的:“是我耽误你修行了?”
      “世间万象,各有所归,前世因今生果,怎么能算耽误?”他顿了一顿,抬手将你揽入怀中,安抚性拍了拍,才在你耳边悠然道:
      “何况彼时一世终焉,若我未曾心怀期待,早就顺应天意灰飞烟灭,怎能在影壁中苦修千年?”

      说不清是感动或者心酸——
      见你埋首在他胸膛之中不答话,他抱着你的手收的更紧,又道:“若说你未曾度我,倒也并不尽然。”
      你“嗯?”了一声。他解释道:
      “诸生自有其道,吾之‘道法’因你而起,一世为你而终。此为情之一道。”

      万般颜色仅一人,轮回尽处俱为卿。
      自今始,你便是我的修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十四 得偿(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