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豆芽 ...

  •   尚食局有专人负责做豆腐的豆腐坊,所以在宫中刘盐倒不用自己制作豆腐,但是这到了登州万事都得亲力亲为。在刘盐和上官修远将黄豆洗净之后,刘盐便将黄豆浸入净水中,中间换一次水静置一天即可。
      一天过后,刘盐见黄豆也泡得差不多了,便将黄豆从浸泡的水中捞出来,向乡亲们借了一个小石磨,将黄豆撒入小石磨中加水慢慢研磨,待所有的黄豆都磨成黄豆糊之后,加水搅匀,便找一个纱极为细密的布,将搅匀的黄豆糊装入布袋,用手摇动将浆液流出,反复几次,直至浆液变干无法出浆为止。
      此时再将过滤好的生豆浆放入锅中猛火煮沸,便撤火待豆浆微凉加入卤水慢慢搅动点浆。最后一步,将点好浆的半糊状豆浆倒在铺有棉布的木格之中包好,上面压上重物静待水干,豆腐就成了,此时将豆腐切块,便是一块块平日或售卖或拿来烹饪的豆腐。
      第一次试着做豆腐,刘盐本来担心做不好,可是待时辰一到刘盐打开木格掀开棉布一看,白色的豆腐块方方正正静静躺在那里,刘盐便是满心的欢喜,便想着这冬日登州府衙可是有软乎乎热乎乎的豆腐羹可吃了,正想着,看到上次洗黄豆的木盆旁还掉了零星几颗黄豆,便蹲下去收拾,正捡着黄豆,突然发现其中一个小黄豆已经有嫩绿的小芽立在黄豆的尖端,小小的一棵甚是可爱。
      刘盐便捡起那个发芽的小豆芽,放置于眼前看着。
      “你这个小东西,生命力可是真顽强呀。”
      本只是感叹,可是感叹之余,突然灵光一闪,于电光火石之间刘盐突然发现了什么,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甚至浑身开始颤抖。
      “对的,海中吃不到新鲜的蔬菜瓜果,一是因为瓜果蔬菜难以保存,二是在海中没有土地就算带去种子也无法种植,可是这豆芽却不同,它并不需要土地,只需要清水便可种植,黄豆只要保持干燥也可以存储很久,所以如果航海时带上黄豆,在船中种植豆芽是不是就可以解决这病症。“
      刘盐将自己的发现认认真真的告诉了杨将军和上官修远。
      “大人,只要在船上种植豆芽给船员吃,便可以解决那怪病,大人便可以长期在海上行船,寻找倭寇的巢穴。”
      上官修远便也说道:
      “杨将军,你也知道,皇上派我来这登州府,也是希望我能助您早日解决这登州府倭寇的问题,之前大人跟我说那倭寇无比狡猾,在海上孤岛四处流串根本寻不到他们的所在,而你们每次出海都会因为怪病不得不中止剿寇,可是盐儿为了解决这怪病甚至连自己的命都差点不要了,杨将军这次……”
      杨军武见两人一唱一和,便急了:
      ”我还没说话呢,你们倒是有一车话来了。“
      刘盐便和上官修远相视一笑,便住了嘴。
      那杨将军便说道:“不管那老太婆,登州倭寇之乱,我这镇海君节度使总要将这事情给了了,不然我多年在登州练兵又是为何,其他的倒是等这剿寇之后再说。“
      “那杨将军你便是同意了,大人您便吩咐士兵赶紧跟着盐儿学习这豆芽种植技术,待您将海岛中倭寇藏身的位置绘制成了地图,不要和他们正面冲突早早回程,我便立即给皇上写信,赶紧派兵将倭寇一网打尽,登州之患便可以解决了。“
      上官修远描绘着这登州倭寇之患解除之后的美好将来,便接着说:
      ”大人,不管过去您在朝中发生了什么,要相信皇上这次是诚心请您回去,不然皇上也不会私下派我来劝说您,大人待这倭寇之患解除之后我们便回京,无论是您的心结还是蔡大人的案子,终究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想想上官修远来这登州一年的日子,杨军武对于上官修远的品性也是颇为了解,他对他有一种信任,杨军武终于点头:
      “好!”
      这天张勇便带着士兵跟随刘盐学习怎么种植豆芽,刘盐与那宋婶搬来一个长桌,桌上放着黄豆与水。
      “种豆芽可是很简单的,大家将今年或者去年产的黄豆拿出,加水浸泡一天,用水冲洗干净之后便将黄豆放入这样下面有孔的托盘,将黄豆均匀放置之后,便盖上湿的棉布放置于阴凉之地,然后每天都记得用小喷壶浇水,一般第二天便会开始发芽,再过几天就可以吃了,因为海上新鲜蔬菜瓜果不易保存,这样大家一边种植一边收割,只要有水便一直有新鲜的豆芽可吃。“
      一行士兵面露喜色,便每人领了些许黄豆回家试着种植,倒也有不少种植成功的,而登州府众人吃着刘盐暖呼呼、热乎乎的豆腐羹,冬日就这么过去了,又是一年春暖花开了,该出海了。
      杨将军将士兵集结,将静静停靠在海边的大船仔细检查翻新,带上整整半年的吃食,对了还有一包包新鲜的黄豆,一行人向着海中的不知名的海岛出发了。
      登州府的其他诸人都来海边送行杨将军,上官修远和刘盐也在队伍前面挥手再见。
      “人生一世,总是在说再见,也在等待远去的人回来。”
      上官修远知道刘盐又有些伤感,便拍了拍刘盐的背,他知刘盐自小漂泊,又怎么会不懂她对于告别的伤感。
      杨军武远去,上官修远便快马加鞭给皇上写信,说明登州府现在的情况,并说明杨将军将地图带回之后,皇上便可派军依照地图将倭寇一网打尽。皇上收到上官修远的密信之后颇为赞许,当时本想派出一心腹之人去登州劝说杨军武回京,想来想去只有亲自监考亲手提拔的那一群太学士他用着才放心,尤其是上官修远更是其中颇为优秀的青年才俊,哪知刚好上官修远便求皇上,说登州一直空缺一个知州自己愿意去任职,这便更好了。
      而现在看上官修远的回信,经过了这一年多,不仅登州倭寇有望一网打尽,而且那被高太后寒了心的杨军武将军也极有可能回到朝中,杨军武曾经是父亲在位之时的得力猛将,所以能为己所用。
      这日朝堂,皇上便下旨京西东路以及京西西路各派主力海军去登州驻扎,由张勇代为操练,等待时机将倭寇一举端灭,当日张勇本想和杨军武一起入海,可是杨将军却将他留下,说有大用途,看来这大用途便是接受皇上的重任了。
      在皇上下旨之后,朝中不免震动,这时旧党诸人才明白过来,原来那上官修远突然被降职去了登州,却不是因为失宠,乃是皇上给交代了秘密任务,与那杨将军一起剿灭登州的倭寇,高太后与徐内人闲话家长之时也不免说道皇上此次剿寇的决心。
      “这孩子果真没有看错他,原来竟盘算着这么大的计划。”
      “我听说那剿寇的将军是叫杨军武的,当年因为车盖亭一案,不服太后对于蔡确的处罚,便一个人去了那荒芜之地,说是朝中都是小人把持他待不下去,他离得远远的落得自在,言语中对太后您也颇为不敬。”
      “是呀,皇上可不是仅仅要剿寇这么简单,这剿寇之后,那杨将军也八成顺理成章要回朝。”
      “那看来将来朝中将来不免又有一番震动。”
      “有震动我也无能为力了,剿寇又何错之有,杨军武回朝又何错之有。”
      高太后第一次有一种疲惫的感觉,难道横贯在她和皇上之间的真的是不可逾越的权力吗?因为这权力,就算幼时她看着煦儿长大,现在两人却只能隔阂越来越大,甚至有一天成为政敌,高太后倦了。
      皇上所调来的海军日日跟随张勇训练,虽上官修远和刘盐偶尔会担心出海的杨将军,但日子大体也过得颇为平静,这日两人照常在海边散步,突然见一艘小船以极为迅速的速度驶来,那船头之人见两人,便在船头招手,原来竟然是杨军武军中之人。
      “大人!“
      上官修远本是担心,难道杨将军有事?
      “杨将军好好的,只是杨将军在慢慢摸清那倭寇的几个驻点之后,渐渐有被倭寇发现的迹象,便让我偷偷趁黑驾驶一艘小船回来报告给大人,让大人赶紧派人去剿寇,还有这是地图。“
      那人如同拿着宝贝般掏出来了一个油纸包,里面不是手绘地图又是什么,这可真是宝贝呀,上官修远便忙将这地图给了张勇,张勇一行人第二日便开着大船向海中驶去。又过了月余,便听得海中有胜利的号角声,登州府众人便跑向海边,杨军武远远的见不少人在等他们,一行得胜归来之人便在船上大喊大叫呼和着表达兴奋之情,刘盐自是做了一顿大餐给杨将军接风洗尘。
      杨将军吃的开心,酒酣耳热之际,上官修远趁着人们都渐渐散去便又对杨军武说:
      “皇上现在正有意励精图治,改变过去,那车盖亭的冤案皇上也要一一翻案,不仅是那车盖亭的案子,将来还有一件大事用得着杨将军的,跟我回去!我们一起回去!”
      “回去可以,我要带上刘盐妹子,蔡老爷的冤屈我不会忘,可是刘盐的冤屈皇上也要解决!“
      “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8章 豆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