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 20 章 ...

  •   胤祐接过梁九功递过来的温水,小心翼翼的喂康熙喝下,又扶着他躺好后,才说出自己的打算:“皇阿玛,儿臣刚才从王御医那里知道,京城教堂里的洋人手里有一种药,能治好您的病,儿臣决定亲自回京去取药。您安心在这里养病,等儿臣回来后,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躺在床上的康熙,听到胤祐要亲自回京去取药,猛地睁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小七,你不能自己回去,朕知道你担心朕的身体,可是咱们可以让侍卫回京去取。”

      胤祐一张稚嫩的小脸上全是坚定,他斩钉截铁的说道:“让别人去儿臣不放心,儿臣现在只相信自己。”说完后他又对身边的梁九功他们说:“梁公公和王御医,从现在开始你们一定要时刻守在皇阿玛身边,至于丰生额,你与纳穆柱每人带一百个火器营的士兵,你带人保护好皇阿玛,纳穆柱带人负责营地的秩序,只要发现有不轨之人,就立刻看管起来,明白吗?”

      三人立马跪下领命,保证完成自己的任务。

      康熙看着儿子安排的井井有条,心里既欣慰又酸涩,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小七瞬间长大了,这几天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他一定承担了不小的压力。

      在胤祐走之前,康熙还不放心的叮嘱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胤祐告别康熙后,骑上一匹宝马,就飞快的离开了营地。

      胤祐原本是想要使用轻功的,可是轻功虽然快,但是持久性太差,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骑马回去。

      这次回京,胤祐没有带任何侍卫,他主要是怕侍卫会拖自己的后腿。毕竟自己身怀内力,可以日夜兼程。

      胤祐骑着快马,一路风尘的向京城赶去,路上除了在驿站换马外,他根本就没有停下休息,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就喝几口冷水。

      等进了京城后,胤祐直接向教堂赶去,幸好他的洋文还不错,与教堂里的洋人沟通过后,顺利的拿到了金鸡纳霜,也确定过这就是能治疗疟疾的药。

      真诚的向洋人道谢后,胤祐随即就骑马踏上了去蒙古的路。

      回去的路上,胤祐要不是有内力支撑,早就坚持不住了。可是即使身怀内力,对于年仅十岁的胤祐来说,体力也是严重透支,仅仅靠着一股信念支撑着,让自己不要倒下。

      胤祐只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就回到了营地,他把马一直骑到了康熙的营帐外面才停下来。

      一直尽职尽责守在营帐外的丰生额,看到骑马而来的七阿哥,一脸的不可思议,这七阿哥的速度也太快了吧,虽然他早就知道七阿哥骑射功夫很好,但是他没想到能好到这地步。

      丰生额诧异过后,很有眼力见的上前扶着胤祐下了马。胤祐在丰生额的搀扶下,快步走进帐篷。

      刚一进帐篷,胤祐就看到了太子和胤祉,他向两人点头之后,赶紧把怀里的金鸡纳霜掏了出来。

      把药递给守在床边的王御医,胤祐用嘶哑的嗓音对他交代了用法和用量后,就再也坚持不住的晕了过去。幸好丰生额一直在一边搀扶着,才没让他摔倒在地。

      太子和胤祉眼睁睁的看着七弟晕倒,也慌了神,赶紧吩咐丰生额抱着人,放到隔壁的营帐里,又让人叫来一位随行御医,给胤祐检查身体情况。

      御医把脉之后,对太子和胤祉道:“启禀太子爷,三阿哥。七阿哥是因为连日奔波,再加上三天三夜没有休息,导致体力透支严重,才昏倒过去,只要好好修养几天就会没事的。”

      太子听着御医的诊断,提着的心才放下来,他可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七弟又出什么意外。吩咐御医照顾好胤祐,太子就与胤祉回到了康熙的营帐里。

      等太子和胤祉回来后,王御医请示过两人后,就按照胤祐说的用量和用法,给康熙吃了金鸡纳霜。

      几人紧张的守在康熙身边,等着看药效怎么样,连一动都不敢动。

      大约半个时辰后,王御医再给康熙把脉时,就发现原本紊乱的脉象,在一点点的平稳下来,脉搏跳动的也更有力了。

      王御医赶紧把这个好消息,禀报给了太子和胤祉,两人听到这个好消息,都控制不住的露出笑容来,终于不用再担心受怕了。

      在胤祐沉睡着修复身体的时候,康熙的病情在服用金鸡纳霜一天后,也大有起色,人清醒的时间变多了,身体也在快速恢复。

      能下床走动后的康熙,第一时间来到隔壁看望望胤祐,不然他放不下心来。

      康熙被太子扶着,在床边坐下后,注视着还在沉睡中的胤祐,眼眶瞬间湿润了,他的小七脸色苍白,嘴唇干裂,就如当初为他挡箭时一样,脆弱的让人心疼。

      太子察觉到康熙的情绪变化,又想到昨天自己见到七弟时,他比现在还要凄惨,也是红了眼眶,当时要是换作自己身上,自己也不一定有七弟做的好。

      等睡了两天的胤祐醒过来后,康熙的病也已经痊愈了,只是身体有点受损,需要好好修养。刚好胤祐也需要修养,于是两人就开始了每天一起喝补药的日子。

      所有人都在劝康熙回京,担心他再生病。可惜康熙哪有那么好劝动,他这次带领军队亲征葛尔丹,怎么能在还没与葛尔丹交手的情况下,就做一个逃兵呢?

      苦劝无果之下,众人只能听从康熙的命令,在他修养了五天后,带领着军队继续向左路大军处赶去。

      在大军出发前,康熙就让太子回了京城,太子毕竟是一国储君,在康熙亲征的情况下,是不能让他上战场的,他们父子俩必须有一人坐镇京师。胤祉则是留了下来,跟随着军队一起出发。

      在康熙生病期间,左路大军在福全的带领下,也没有擅自行动,而是在距乌兰布通不远处的地方驻扎下来,等候康熙这边的消息。

      两军汇合后,福全首先关注的就是康熙的身体,他因为带领着左路大军,没法亲自去看望康熙,心里一直担心着,现在看康熙真的痊愈后,才放下心来。

      在一阵寒暄之后,福全便详细的向康熙汇报了,葛尔丹那里的情况。

      了解了目前葛尔丹手下骑兵的情况后,康熙帝便开始亲自部署战术,大军分为前队、次队、两翼,向噶尔丹部进发。

      两军在赤峰附近乌兰布通与噶尔丹部厄鲁特兵相遇。黎明之时出发,黄昏之时接火,双方在山下鸣枪响炮,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战斗。

      开始时,厄鲁特兵士依仗天险,在隔河的密林中布阵阻击;又在高岸上把一万多头骆驼捆住卧地,驼背上搭上箱垛,盖上浸湿的毡子,摆成一条掩体防线,称为"驼城";厄鲁特主力部队从"驼城"垛隙放枪射箭,进行顽抗。战事一时之间变得对清军不利起来。

      为了转变战局,天昏黑时,福全命整合在一起的火器营,自山腰插入,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用超强火力打得敌军狼狈逃窜;其余士兵使用雷击炮,在河岸泥淖处向厄鲁特军投射炮弹,被大量炮弹击中的厄鲁特军,霎时间死伤惨重,溃不成军。清军轻而易举的攻入"驼城",大败厄鲁特军。

      在清军进入乌兰布通后,葛尔丹带着残部想要逃走,却被康熙提前部署的一队人马拦截。被拦住的葛尔丹当然不甘心成为阶下囚,他开始带着部下拼死突围,可惜他低估了现在清军的实力,更没想到这一队拦截的清军竟然带了雷击炮,在被投射了几枚炮弹后,只有葛尔丹与身边的几个亲信还顽强的活着。

      在葛尔丹被作为俘虏绑到康熙面前时,这一场战争正式以清军的完胜而结束。

      战争胜利后,康熙下令让大军在乌兰布通整顿,同时把俘虏的厄鲁特军,暂时看管起来,没有把他们赶尽杀绝。

      作为准格尔大汗的葛尔丹,是被单独看守的,康熙准备把他带回京城再处置。

      接下来几天,大致安排好战后事宜,康熙让福全留下全权处理,就决定带部分军队回京,他已经出来很长时间了,虽然京里一切都好,但是还不能完全放心。

      在康熙回京城前,给福全下了一道密旨,让他派人去清俄边境捉拿戈洛文。至于康熙为什么专门派人去捉拿戈洛文,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在去年的谈判中,戈洛文作为沙俄的使臣,就坑了大清的一大片土地,其次是今年他又与葛尔丹勾结,为葛尔丹的军队提货火枪,来攻打大清。因为这两点,康熙恨透了戈洛文,反正这里离沙俄的边城不远,戈洛文就在那里,能趁机捉住他,也解了康熙的心头之恨。

      福全当然也知道戈洛文做的那些事,接到康熙的密旨后,就立马派火器营的人,去捉拿戈洛文,防止他得到葛尔丹战败的消息后,跑回沙俄国内。

      火器营的人快马加鞭的赶去捉拿戈洛文,也许是他们的运气好,还真让他们捉到了人。

      康熙带着人马还没回到京城,就收到已经活捉戈洛文的消息。接到消息后,他就让人把戈洛文送来与葛尔丹做伴,相信这两人相见,一定会特别的感动。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第 20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