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十九回:2011.08.07修正 ...
-
第十九回:2011.08.07修正
(I)
殷到达襄水镇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的事情。
皇长子懿、副将林陶,还有镇府衙的一众官员,县衙等了大半天,才有人来报,说殷的部队已经到了镇外。
其实在当天正午,殷已经到了镇外的十里亭,然而军队人数太多,要是直接入城,不但扰民,还会让民心动摇。衡量过利害,殷便在十里亭停了下来,安排各营将领,带着他的手谕,直接带兵到镇外的几个军营,就地驻守。
这倒不是殷想得周到,而是王度在路上已经提到过襄水镇的情况,又把自己的见解提了出来。
襄水虽然是边境重镇,但确实一个名副其实的小镇。面积小,人口也不多,镇上除了过往的商人,大多都是当地驻军的家眷。这些人对军队的调动非常敏感,总是担心要是哪天真的开战了家人也得送命。
于是王度便向殷进言,要他把军队分批直接送到镇外各个大营,再听候调遣。
懿一行人来到城门前,见殷的身边只带着王度、何钟,后面跟着几十个侍卫,心中大惑不解。倒是王度见了懿,便马上暗暗与他使了个眼色,懿便晓得这当中定有其他安排,也就不做声。
殷在马上,看着懿笑意盈盈站在城门前等着自己,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这是多么熟识的情景。
小时候,懿也是这样,经常站在储宸宫门前等着他。只要他一过去,懿就会笑着跟他说,说今天厨娘做了味道很好的甜汤,又有他最喜欢的小吃。
懿还会指导他的功课,只要是他不明白的,懿都会很耐心地,一字一句地教导,直到他明白。
模糊了的记忆渐渐在脑海里浮现,当年不谙世事的稚子如今已经各自担负起自己的重任。
殷不知道懿是否还跟过去一样,他只知道,母亲不断地对他耳提面命,说只有把懿的一切抢过来,他才有未来。
他变了,他不再是过去总是跟在兄长身边的殷,他想要得到权力,这样就可以把位置换过来。
殷忽然愣了一下!
把位置换过来?
过去都是懿在保护他、爱护他,要是真的换过来,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想要得到的其实不过是足以保护兄长的力量?难道一直以来,他想要做的,就是要保护皇兄、这个唯一的兄弟?
“皇兄。”殷没有再想,他翻身下马,一身明黄色战袍在灯笼的艳照下,显得分外鲜明。
“累了吗?你应该还没有吃饭吧?我们先回驿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长殿下说得不错。”一旁的县令廖大人陪笑道:“天色已晚,两位殿下还是先回驿馆休息,微臣明天再与两位详细说说这些年来北堪与我国的情况。”
北堪的情况,廖大人已经与懿说了不少。不过许多细节,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说清楚的。如今两个皇子都已经到了襄水镇,廖大人想,正好这个时候把事情都交代清楚。
“好,那我们就先回去,劳烦廖大人回去准备好卷宗,我们明儿再详谈。”
说话的是殷。
他转了过去与廖大人说话,背着本就昏暗的灯光,懿看不清他的表情。然而,单听殷的声音,懿觉得他的弟弟似乎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
是说话的语气,还是说话的态度?
或许,变了的是心。只有心变得坚强了,才能用坚定的语气来说出这么没有犹豫的话。尽管只是一句无关重要的话,却也能体现人的心态。
殷下意识看了看懿的身后,并没有看见想要见的人。
故意飘远的眼神掩不住心底的失望,殷故意绕开了话题,与廖大人一众人说道:“今天辛苦大家,明天中午时分,我会与皇兄到县衙去,劳烦几位大人准备好必要的卷宗。”待几位县官应了话,殷又转过去,与懿道:“皇兄,我们回去吧。”
牵着自己的坐骑,殷转身走在前头。懿也没有坐轿子,他匆匆走了两步追上殷,与殷并肩走在一起。
“殷,”懿轻轻开口:“你……长大了。”
“怎么突然说这话,皇兄不也是比我年长两年而已。”殷低低说着,嘴角挑起似有若无的笑意,带了点苦涩。
“你说得不错,我也不比你大多少。”懿干笑了两声,有点尴尬。
为什么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连懿自己都觉得奇怪。然而过去无所不谈的兄弟两,这样再走到一块儿的时候,却没有了任何话题。
过去,他们的话题总是由殷先说的。
小时候的殷是个小八卦,经常把他在宫里听到的茶余饭后带过来跟懿说,然后拿来当玩笑。懿喜欢看书,他在书里看过许多故事,他会把这些满载道理的故事说给殷。懿说故事很生动,故事里面的人物在他的口说出来,总是充满了人情味,那些人物就像真的活着的一样,他们的故事就像是在殷的眼前发生的一样。
殷喜欢听懿说这样的故事,于是他就去八卦那些宫里宫外的事情,用只有他才知道的事情来交换懿的故事。
可是现在,却找不到话题。
他不懂得要怎么样在两人之间展开话头。现在的殷已经不喜欢听故事了,他也不需要殷来告诉他宫里宫外的事情。长大了,想要知道什么都可以自己想办法。
为了能成就大业,殷不再沉迷虚构的故事。他努力的学习兵法、学习治国之道,他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皇位继承人的竞争里面。
尽管懿处处表示出自己无意争夺的意思,可是殷还是无法理解。
于是懿选择了另外的方式——加入到竞争中去,让殷了解自己的对手同时,也能了解他自己。
兄弟两人的关系渐渐变得疏离,过去形影不离的两人如今形同陌路。
懿有时会想,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错的?殷是那么单纯那么直率的人,如果他不用这种办法而选择直接跟他说明一切,那是不是更加简单更加直接?
两人走在旁晚的街道上,落日的余晖照得地上隐隐泛黄。
天沉得很快,这个时候,街上只剩下七零八落的几个小摊。小贩也是正在收拾着,准备回家去。路很静,静得可以听到马蹄着地的声响。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驿馆的门前。
看门的侍卫见是两位皇子回来,见了礼,便领了随行的人到偏院去休息。殷把马儿交给侍从,跟着懿进了内堂。
内堂里面灯火通明,懿想是不是千夜会在那儿等着自己回去用晚膳。然而进了去,却只见两个侍从站着等候,未见千夜的身影。
“皇妃呢?”懿看着一桌热腾腾的饭菜,问道。
“回殿下,皇妃说这天不想吃饭,她只喝了点热汤,就回去了。”
“哦,这样……”
“殿下,皇妃还说这里的菜,请殿下全部吃完。”
“什么?!”看了看这满桌的菜,懿差点没有倒下来。
“殿下,皇妃说你们有两个人,一定能吃完的。”那人偷偷瞄了殷一眼,笑说道。
“是吗……”殷笑着坐下。原来她把他也算进去了,该说她料事如神,还是该说她是过分自信?她怎么知道他一定会来跟懿一起用膳的?“皇兄,我们还是先吃饭吧,赶了一天的路,我肚子都快要饿扁了。”
“嗯。”懿在殷的身边坐下。
看着殷有点狼吞虎咽的模样,他有了过去的时光回来了的错觉。
(II)
翌日,清晨。
懿刚刚打点好着装,正要走出房门,却听见外面一阵匆忙的叫喊声。
“殿下,懿殿下!”听得出是小顺子的声音。平时被懿的好脾气惯坏了,他下面干事的小太监,全都是没大没小的,芝麻绿豆的事情就爱大呼小叫。
“怎么了?”懿亲自开了门,见小顺子气喘呼呼的样子,一句话断断续续的说成好几段。
“回、回殿下,县衙、来、来人、说,请、请殿下、过、去……北、城门……”
“现在?”不是说好中午的吗?怎么突然改了?“殷呢?他知道吗?”
“是,已经有人去通知殷殿下了。”小顺子回过气,说话清楚了不少。
“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听说是北堪的使者来了。”
“什么!?”北堪的使者?大炀要与他们约定谈判日期和人员的国书还没有送出去,北勘这么快就来人了?还是说北勘只是派人过来送国书,是他们大惊小怪了?
“听来报的人说,北堪的使者带着人马,已经来到北城门外了。”
“马上备马!跟殷说我先到北城门去。”说着,懿便赶了出去,刻不容缓。
懿跨身上马,一勒缰绳,□□的神驹一声嘶叫便已向前。
“殿下,请等等。”见懿已经走在前头,随行的人也挥动马鞭策马跟随。
连同后来追上来的侍卫,十数快马在人烟稀少的街道上奔跑。懿在前面跑着,后面的人却不只担心北堪使节的事。要知道懿这是第一次离开皇宫,他从小就身体不好的事,虽然没有人愿意谈及,却是大家都知道的。
现在这个众所周知身子弱得要命的人,正在自己的前面策马奔走,要是他有个什么万一,他们可都是要丢脑袋的。倒是懿自己,完全没有了之前千夜说过的要保重身体的觉悟,毕竟北堪的事异常紧急,而且,策马而奔的感觉太好。
过去一直被保护得太好,懿似乎渐渐忘记了其实他也有肩负责任的能力。
之前跟千夜闲聊的时候,千夜曾经无意中说过一句话:在其位谋其政。
他是皇子,他生在这个位置不是他自己选择的,然而,他处在这个位置已经是不能改变的事实,那他就应该尽自己所能做好自己的本分。
不能身体力行,也可以出谋划策。只要想做,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于是懿瞒着千夜、瞒着皇帝等人,偷偷练习过去学过的东西,不是四书五经,而是骑射剑戟。就算不可能上阵杀敌,至少要保持锻炼身体。
马在跑,扬起的风的懿的身旁掠过,带来的不但是风的凉意,还有心的快感。
在城楼前拉紧缰绳,马儿一声嘶叫,在朱红色的大门前停了下来。县衙里负责北门治安的洪大人见有人到了,便匆忙上前。见是懿,正要行礼就被懿打住。
“免礼了,洪大人。发生了什么事了?”
懿说道,其他人也在这个时候到了北门。
“回殿下,北堪的使者来了。”洪大人拱手说:“我们本来以为是对方是送国书来的,哪知道出去接人,他们却说他们不是来送国书的。他们是北堪过来谈判的使者。”
“不送国书通知就直接派人过来?”
“正是。”
“来的人是谁。”
“回殿下,据来者称,他们前来谈判的使者,是北堪的是图亲王——伽罗。”
“亲王?”
“是的。伽罗是北堪国主的亲弟弟,北堪国主对他非常信任。”
“现在他人呢?”
“他已经到了城外了。”
“什么!?”懿一惊!人都到了城外了竟然还关着城门?难道是……?“伽罗亲王带了多少人马过来?”
“大概二百左右。不过他们都驻扎在外面三里外,伽罗亲王命人在城门外面搭了营帐,他就在那里等着。”
“他不进城?”
“伽罗说城里面是我们的地方,他们不好带人来,却又不放心,于是就驻在外面。”
“好!”懿转过身,与随行的一行官员高声道:“大家整装,我们到外面去,接见北堪的伽罗亲王!”
厚重的城门徐徐打开,懿在门后看着缓缓在眼前展开的大道,心中不禁紧张起来。
终于要开始,这个旅程,终于到了一个新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