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二十三章 南山 ...

  •   顾长安只知道凌霄是京城某位权贵派人来凌州接回京城的,但细节就不清楚了,但于他来说,凌霄是谁的夫人,他并不在意。只听他道:“不然怎么办,我还得巡街啊。”

      上级捕快道:“那么多人巡街呢,差你一个吗?得罪了侯府夫人,你担待得起?”

      顾长安一点也不担心这个,回应道:“她不是那样的人。”

      上级捕快只能叹了口气,心道到底是小地方来的人啊,不懂规矩。

      松鹤楼。

      凌霄在二楼找了张靠窗的桌子。两人都不是铺张浪费的人,所以就点了几样特色菜,几样家常菜,桌边的小泥炉温着小酒。

      “顾捕快,你来这京城多久了?可还习惯吗?”

      顾长安道:“不到半月,但挺习惯的。京府尹的王总捕头是我师父的好友,他们原来一起在京城当过差,对我还挺照顾的。”

      凌霄问道:“你还有个师父?”

      顾长安道:“嗯,我师父是凌州府的总捕头,其实本来那调令,是要把我师父调来京城的。但是师父说他年事已高,不愿意再调动了。”

      凌霄点头,道:“所以你师父就挑选了你。”

      顾长安摇了摇头,否认道:“师父其实挺舍不得我的,是永宁郡主推荐的我。”
      “永宁郡主?”这倒是个出乎意料的回答,永宁郡主足不出户,怎么会对顾长安另眼相看。

      “嗯。从前我去安王府送公文,时常能碰见永宁郡主,会与我聊上两句。有一次正值江州‘无头案’悬而不决,我便与郡主说过只恨自己无法为此出力,没想到郡主记得。”提起永宁郡主,顾长安那张总是板着想要装老成的脸上竟然透出些羞赧,但是他轻咳一声,瞬间就被他压下了。

      凌霄心里一乐,唇角就不自觉上翘,喝了些茶水掩饰,道:“那你可得好好加油,做出一番成绩来,也不辜负郡主对你的期望。”

      顾长安的为人凌霄是清楚的。凌州民风淳朴,偷鸡摸狗的案子都少,日常能抓个小偷都是大案子了,像是谢无梦那般的,更是一年也难得一个。顾长安若是真有心怀天下的大志向,那确实不该继续留在凌州,永宁郡主也算是对他有知遇之恩了。

      顾长安坚定地回应道:“那是自然,不光是郡主的期望,为百姓安居,为一个公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年轻人真是好大的口气呀。”

      凌霄与顾长安寻声看去,是邻桌一位食客,两张桌子中间还隔着两道台阶,离得不近不远,但此刻已经过了饭点,店里二楼安静,就是谈话叫人听去了,也不奇怪。

      此人做书生打扮,衣服穿得干净,但也看得出来很旧了。背挺得笔直,桌上只摆着一壶茶水。

      来松鹤楼只点茶水,还是有些奇怪了。

      凌霄问道:“这位先生,方才是你在说话吗?”

      书生头也不回,仍是背对着他们,朗声道:“姑娘是觉得我说的不对么。”

      凌霄道:“先生也是读书人,难道不知君子坦荡,偷听乃是小人行径吗?”

      书生终于转过身来,对着两人行了一礼,不卑不亢道:“我不是有意去听,但我人就在这,也不能阻止自己听到。听到,便有感而发,若是惹得姑娘不快,还望海涵。”

      凌霄回了一礼,道:“我并无不快,只是听先生言语,似乎是对我这位朋友颇有微词,请问先生何出此言?”

      书生站起来,面朝窗外,道:“我乃江州人士,在江州曾做过一段时间讼师,替百姓写诉状。我原本也如这位朋友一般,心怀大志,只是后来见惯了官官相护,百姓诉告无门,才觉得自己可笑,竟想凭一己之力扭转这局势。方才也只是想到了这些,内心一时激愤罢了,并非针对你这位朋友。”

      顾长安站起来,拍着书生的肩膀,才发现书生的眼眶通红。顾长安内心涌起一股正义来,说道:“先生不必伤感,凭先生一己之力不够的话,尚且有我一份力,还有天下千千万万为民请命之人的力。公道自在人心,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

      书生握住顾长安的手,羞愧道:“我自己不成事也就罢了,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在是惭愧。你有这份心,令人敬佩,无论之后会发生什么,希望你都不要忘了你今日说过的话。”

      顾长安道:“我一定不会忘的。”

      凌霄提起温着的酒壶,道:“两位都是心怀天下之士,咱们这也是不打不相识了。都坐下来喝一杯吧。”

      凌霄唤小二拿了三个新杯子,顾长安因午后还需当班,便以茶代酒,三人共饮了一番。

      原来书生名叫柳筠,心灰意冷后离开了江州。他有一个叔叔在京城,只是常年没有联系了,于是便打算来京城投奔亲戚。只是来了之后才发现亲戚早就不知去向,便在京城郊外租了个房子,当了个教书先生。

      “让开让开!”

      三人正言谈甚欢,突然见一队捕快快速从松鹤楼旁边的街道上跑了过去,从二楼正好看得清清楚楚,正是顾长安当班的那一队,领头的则是那位王总捕头。此时尚未到当班的时间,这么一大队人马出动,一定是有紧急情况。

      思及此,顾长安拿起佩刀,匆匆辞了两位便加入了捕快的队伍。

      顾长安跟着队伍来到了四品中书侍郎黄立的府邸,就连开门的小厮儿都有些战战兢兢的,侍女更是抖得厉害,连话也说不清。

      总管带着王总捕头去往大人的书房,途径正厅,顾长安往那里望了一眼,只听见女眷们嚎啕大哭的声音,乱做一团。此刻是查案的时间,怕她们情绪过于激动打扰查案,两个捕快守在正厅门口,不让她们出来。

      书房的门紧闭,王总捕头吩咐道:“长安,传山,你们两跟我进来。其余的人在外面守着。”

      “是!”

      推开书房的门,一阵浓重的血腥味袭来 。

      书房最尽头有一张卧榻,一个男人面朝上横躺在卧榻之上,一颗头颅悬在床沿之外,垂下来,那一双黑漆漆却毫无生气的眼睛正对房门,紧盯着来人。

      卧榻四处都溅着血,三人走近一点查看,只见死者衣衫大敞,身上十几个血窟窿,就没有一处皮肤没有被染成血色。死者双目大张,嘴也张着,脸上满是惊讶之色。卧榻前的血液汇聚成一滩,从阶上流下,蔓延出长长一道血痕。

      凑近了看,死者张开的嘴里也是一片血肉模糊,凶手没有割掉他的舌头,而是直接捣碎了。

      真是残忍。

      总管指认死者正是当朝四品中书侍郎黄立。黄侍郎来京城上任也有十年了,平日里爱喝酒,有时会在书房里过夜。今早过了卯时还不见黄侍郎去上朝,侍女们都以为是喝酒误事,便打算去书房喊黄侍郎。谁知道推门进去,便发现他在夜里被刺死了,浑身是血,死状可怖。

      王总捕头带着顾长安与赵传山在房里搜索可疑物品。

      这间书房里挂着许多字画,其中不乏珍品,看来这黄侍郎也是个风雅之人。

      顾长安来到书案前,见书案上铺开着一卷丹青。他拿起来一看,这幅图落笔处写着“铸剑图”,可奇怪的是,图上既不见人,也不见剑,画上唯有一山一石一松木。

      落笔处还有一句题词:出门望南山。

      此刻,宫内。

      宣帝下朝后得闲,便与魏皇后一起去太学院抽考各位皇子的课业。

      宣帝有四子,三女。大公主与二公主已经出嫁,三公主年方十四,尚且陪在宣帝身边。大皇子乃是魏皇后所生,今年十七,是真正的嫡长子,可惜,并非太子。三皇子与太子年纪相仿,一个六岁,一个七岁,四皇子就小了,刚学会走路。

      所以在这太学院里读书的,便只有大皇子,太子与三皇子。

      先抽考的是大皇子。大皇子课业扎实,对太傅问的都对答如流,宣帝抽考的几个问题也答得不错。

      宣帝脸上没起什么波澜,但点了点头,赏赐了些东西。大皇子在宣帝面前露了脸,魏皇后也十分喜悦,一起谢了恩。

      太子年岁尚小,也考不出什么深刻的见解,宣帝便抽考他背书。

      宫女奉了茶,宣帝搁在一边,在背书声中慢慢合上了眼。

      “……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在……”

      这一段不是新学的,从前在太傅那里都能背下来,可偏偏父皇来的这天却背不出来。太子额上渗出一层薄汗。

      时间像是被拉长了,汗水滴落在地毯上的声音也变得清晰可闻。

      “在什么?”

      冷冰冰的问话从头顶上传来,太子缩着脖子,双眼直盯着地面,不敢往宣帝处望一眼。

      “……在……”

      宣帝见太子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毫无半点皇家风范。盛怒之下伸手就将茶盏打翻在地,指着太子就骂。

      “蠢钝如猪!”

  • 作者有话要说:  前两章好像写的有点啰嗦,之后再修改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