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饭间,太孙不免说起一些办差时的事情。
      “江南那边的官员实在可恶。”他说起来还是来气,“阿翁这些年愈发的心慈手软了,年轻时的杀伐果断不知去了哪儿,对那些人是一味的纵容!如今倒好了,奴大欺主了!原以为只有卢家需要敲打敲打,哪知那边可得意的很呢!人称四大家族的“卢、江、贾、余”,一个个都富得流油!在南方窝着做土皇帝呢!”他说着越发气了起来,“阿翁也不管管吗?一个个穿金戴银,我看那卢兴安的妻妾和你的穿戴也不差什么!这是要反了吗?”
      李良钰给他盛了碗汤:“大哥!慎言!”既然现在还没传来哪家被抄家的消息,就足以说明皇爷的态度了,”你喝碗汤消消气罢。”
      太孙也顿了顿,给面子地接过那碗玉米排骨汤喝了一口,才叹气:“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国家的米虫——不,是硕鼠!家贼!”他摇摇头,“他们绫罗绸缎都享用的是什么?都是民脂民膏啊!阿翁再不管,恐成大患!朝廷里有这样为非作歹的贪官污吏、世家大族,这是亡国之兆!”
      这可真是仗着身份什么也敢说了!
      李良钰暗暗腹诽。由此也可见皇爷对太孙是真疼爱了。否则他也不敢这么口无遮拦的。
      说都说了,你还能把人家怎么着?
      李良钰身边的人早就伶俐地退下去了,殿里四处空无一人,只有吴嬷嬷和钱德在门口木桩子似的守着。李良钰扫了一眼,心中满意,也就开口问道:“那这说起来……皇爷是为什么不管呢?”
      太孙也注意到眼下的环境算得上安全,叹了口气,低声道:“你不懂得……除了阿翁,朝中就没人注意到了吗?那四家……贪得无厌,手伸的其实已经很长了,还有几个人不知道?可阿翁装聋作哑的,也没人参他们,为什么?”
      李良钰知道这不是个问题,这是设问。
      她很上道地虚心求教:“钰娘不知。”
      太孙的讲话欲得到满足,继续bb:“因为阿翁常去下江南,就是这四家常常接待的!”
      哦!
      李良钰已经懂了。
      但太孙还在继续:“……卢家盘踞浙江道,江家在湖北道,贾家在福建道,余家在广东道……各地有各地的风格,阿翁都去过多次,也是带着我一起的,那些人家给阿翁造园子、备行程……本来贾家还提议要造行宫的,好在阿翁这方面还算清醒,没准奏……”
      不是,等等!
      “大哥……”李良钰迟疑地问,“那爹爹宫里的贾婕妤,和这贾家……”
      太孙讶异地看着她。
      “是!”他回答,“贾婕妤是贾家的女儿。”他忍不住夸道,“钰娘竟聪慧至此!”
      这话说的李良钰心里有点发慌。
      身为太孙妃,她是应该懂一点政治的——不然太孙也不会把这些事情给她讲,他就绝不会对妾室说这些东西——然后才能更有价值,更帮的到丈夫和东宫。但这点了解和政治敏锐是有限度的,后宫不得干政,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的家训和铁律,虽然如今日渐淡化,但她可不愿意被不明不白地处死。
      好在太孙真的没多想,只是单纯为自己的妻子是个贤内助而高兴:“……但无论如何,是我们天家花了人家的钱了,因此阿翁去要钱,也抹不下这个面子;当然,和卢兴安的情分也是一方面。而我么,这次去就是再恼了也得忍着,起码得等我或者爹那日……哼哼,且等着罢!”
      到时候该凉的都透心凉呗!
      李良钰想了想,却有些隐忧。
      东宫与她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丈夫就更是了,她十分清楚。当下就立刻开口:“可大哥,贾婕妤那么老大一个人在呢,皇爷英明,难道就瞧不见了?您仔细着这是……这是他老人家考验您呢,比如什么更看重那个位子,还是更爱重黎民苍生之类的……”
      而且这贾婕妤都在东宫了,还得宠得很,东宫又收没收贾家的好处?李良钰在心里犯嘀咕,嘴上没敢说出来。
      太孙这下是真的吃惊了。
      “钰娘委实聪敏过人!”他大赞道,“我得此妻,何其幸也!”
      这么夸人,还真是挺叫人害羞的。
      李良钰难得真正羞涩地嗔道:“哎呀,和你说正事呢……怎么着?之前想到这点没有?是打算怎么的呢?”
      太孙笑着摇摇头:“我可不如钰娘聪明,我什么也没想到,查着什么都一五一十地报给阿翁了。阿翁叫我怎么,我就怎么。”
      哦!
      李良钰又懂了。
      无论是结党不结党,还是爱不爱百姓,都没有孙子一心一意听自己的话叫一个年老的帝王放心呀!
      她笑起来:“大哥还取笑我呢!钰娘不如您。”
      太孙却真心诚意地夸她:“钰娘能有此见识已极为不易,将来必为我一大助力,实乃我幸!”
      李良钰笑了笑:“好啦,说点别的吧。”她给太孙夹了筷子青菜,“你不要只顾着吃肉,仔细不吃菜了嘴里长泡……前些日子,裕叔父频频动作,想必爹也和你说过了吧?眼看着年关就近了,我这里对裕亲王府的人还是个怎么章程?娘和你拿定了没有?”
      “该怎么就怎么,只当不知他们打什么算盘……”
      两人说完这些正事,又闲话几句。李良钰就难得在不会和太孙无话可说,又谈起前几日读的话本:“大哥走前给我留的几个话本子……却不知这《折梅记》又是哪个穷酸书生写的,乌七八糟的玩意。好好的大家闺秀,出个门上香折梅,就要和一穷二白的秀才勾搭上?那秀才也够不要脸的,既然两心相悦,去正经儿地提亲成不成?就是父母不答应,又是私换信物又是鸿雁传书的,在这——”她差点嘴一秃噜,蹦跶出来一个“封建社会”,改口道,“再说这丫鬟小红,我看也该打杀了发卖出去。脑壳长包了么?除了规矩里的事,什么事儿也敢做……”
      太孙抚掌大笑:“按你说的统统改了,这下却还有什么看头呢?也就不会再编成戏折子话本子,该写进什么《女诫》《女训》里头去了!”又评价道,“你也不必为这生气,这作者叫什么\'公子潇湘\'的,只怕就是那些不得志的无用书生之一,这些人惯爱写这些无病呻吟的东西……”
      两人说说笑笑,气氛极好。吃了饭,太孙又和李良钰坐在一起吃了碗茶,再想说离开,竟有些不好开口。
      李良钰却是看出了渣男的意思。
      她在心里问候了渣男他祖宗十八代——这可真是只敢在心里想想了,否则她就是九头蛇(???)也不够杀的。这才叹了口气。贤惠地开口:“大哥,今儿您虽然才回来,钰娘……也想您,但该是几位妹妹的好日子……自打进了门,您还没和她们圆房呢,也该……”
      太孙舒了口气,然后就不免有些愧疚:“我明儿一定来你这歇着,啊?”他难得亲自过来如大婚那日一般给她卸了钗环,又吩咐下头人,“立夏是吧?好好服侍你主子。”
      那是冬至……不过谁还挑他的这个错不成?
      李良钰笑道:“好了,本是应该的……您快去吧。”她又服侍他穿上外衣,送他到殿外,“去吧去吧,我都这么推您啦!再不走可就不叫走了啊。”
      太孙这才往自己的建章宫里去了——杨凝萱只能去他那儿侍寝,太孙除了李良钰的长宁殿,是不会去后院妾室们的地方的。
      李良钰冲着太孙的背影在心里狠狠吐了口唾沫,大骂一句狗男人,这才回屋。她早有心理准备,因此适应良好,这下又安安稳稳地坐回榻上,还叫了身边极善缝纫的二等小丫头水仙来,她是专门给李良钰做衣服的,如今又要教这位主子绣活儿,倒是很得体面。
      李良钰身边的四个一等宫女,叫了谷雨、立夏、秋分、冬至。二等丫头六个,她给取了花儿的名字,分别有迎春、月季、茉莉、山茶、水仙、丁香。三等丫头八个,李良钰本来觉得不想管她们,反正这些人估计一辈子也不会有机会服侍李良钰的,却在一日改了主意。
      当时她在自己院子里乱转这玩,忽听得院子里柳嬷嬷在叱责一个小宫女——柳嬷嬷的教养规矩本是绝不会让她被吵着的,主要是李良钰自己瞎转。本来她也不是很在意,却听着了一个:“……王招娣,你再有下一次,可别怪姑姑心狠……”
      又一个招娣。
      她那日也不知是和谁怄气,立刻赐了自己的八个三等宫女极雅致的名字:抚琴、司棋、侍书、弄画、吟诗、清酒、葬花、品茶。
      人生八雅,好女儿家当如是娇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