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变化 ...

  •   戚长明能够一路平安无事、顺利回到帝京,全靠沈彧这些天日夜不休的精心照顾。
      不比西北的风雪,帝京的冬天虽然寒冷,但也最多只冷半个月,戚长明一行恰好赶在寒流刚过去的那天,原本耗时近一个半月的路程,硬是被缩短成十日,可依旧错过了更始帝的葬礼,和新帝的登基大典。

      所有的一切事务都操办的十分仓促,却又那么的有条不紊,似乎一切早就预备好了一般。

      沈彧是跟着戚长明的队伍回来的,按理来说,他的来去应该是由院首李惠直接安排,如今突然这么不吭不响的回来,若是追究起来,要算很大的过失,就是卸职入狱也是可能的,但当时戚长明的情况根本顾不上那么多——
      自从先帝驾崩的消息传到西北,戚长明一口血昏迷了整整七日,但他又不得不立刻赶回帝京,所以赵庭渊直接做主,让沈彧跟着队伍一起日夜加程,沿路照顾戚长明。
      沈彧深知先帝之死对戚长明的打击有多大,他也顾不了许多,只跟冯敏和杨署打了声招呼,就义无反顾的跟随回来。

      沈彧回到太医署,值班的太医令一见到他,满脸惊讶:“沈大人,您不是在西北,怎么突然回来了?”
      沈彧苦笑一声,问:“李大人呢?”
      太医令名叫陈奇,一看他满身霜雪,面色疲劳,便识趣的把想问的话憋在肚子里,说道:“李大人刚从大墟殿回来,这会儿在旧馆,沈大人,我看你脸色不好,要不先休息休息?”
      沈彧顾不得他的话,摆手道:“我去见见李大人。”

      他自然是去主动请罪的——能一言不发的从战区跑回来,若不是有戚长明在这做理由,任何人都会认为这是逃兵行为。
      逃兵,自然是要接受严厉的惩罚。

      李惠并没有太在意沈彧的来去,他坐在椅子上捻了一把白胡子,皱眉道:“戚大帅已经到了?”
      沈彧跪在地上,也不起身:“臣一炷香之前跟着戚大帅一同进宫,如今人在大陂殿吊唁先帝,想必新皇也已经过去了。”
      李惠若有所思半晌,才意识到沈彧还一直跪着,他眯了眯眼,淡淡道:“先起来吧。”
      “谢大人。”

      沈彧垂头坐在一旁,表面默不作声,心里却乱的很。
      戚长明一开始原本想先带他回来替先帝瞧病,他信不过太医署,更信不过李惠,可还没等他们动身,更始帝就先一步薨了,如此突然,让除了张贵妃一脉的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原本帝王薨逝,举国最少都要哀悼一个月才算礼数,可如今,从葬礼到新帝登基,竟只用了短短十日就全部完成,像是特意要躲着戚长明,只等他一回来,所有事情就已是木已成舟,退无可退。
      而此时,却已经就是这样了。

      李惠问沈彧,为什么他会跟着戚长明一起,沈彧答,戚大帅因为先帝驾崩之事昏迷不醒,须得有一位太医贴身照顾,而自己先前就是一直替大帅诊病的,所以便跟着一块回来了。
      沈彧虽没有抬头,却感觉到对方看他的眼神,似乎跟从前不太一样了。
      从前李惠是真心喜欢沈彧,有心栽培,可如今,似乎这近在咫尺的距离,都仿佛将两人隔了一道鸿沟似的,让沈彧翻都翻不过去。
      沈彧明白,李惠是张贵妃的人,自然要与戚长明划清界限,而沈彧虽是他的人,可他这一路跟着戚长明一块回来,即便明面看起来没什么,这到底,是不一样了。

      “这一路赶来想必也是累了,你先回去休息几天,过几日再回来,我还有事要与你说。”李惠吩咐他。
      沈彧应下了,起身准备离去,就听李惠又问:“大陂殿那边,去过了吗?”
      沈彧顿了顿,才道:“还没有,大帅应该还在,臣过去的话,不大方便。”

      李惠来了兴趣,冷声问道:“有什么不方便的?吊唁先帝,乃是百官理所应当的分内之事,即使戚大帅还在,你可以等他结束了进去,若是不去,才是罪过。”
      沈彧想了想,才道:“是,臣这就去。”

      大陂殿外挂满长长的藩篱,大道两侧火蛇引路,几个身穿袈裟的和尚正排成一排念经超度,此刻宫门外人头攒动,宛如浪潮,只中间空出一道窄窄的小路,似乎是专门给什么人留着的。
      不一会儿,就见一个身穿黑袍金龙纹的年轻男人从殿内走出,文武百官呼应跟上。
      沈彧为了避嫌,垂手站在最偏僻的角落等候所有人离去,喧嚣散去,只剩一阵低沉的诵经声,他抬眼,就见敞开的殿门里,戚长明正背对着这边,磕完最后一叩首,也随着刚才人流的方向,准备离开。

      沈彧站在角落处低声叫他,戚长明寻声转头,朝他走来,眉头轻蹙着问:“你怎么来了?”
      “李大人让我来祭拜先皇,我本以为大帅已经走了。”沈彧看他,戚长明脸色十分差,才短短十日,脸颊两侧就已经凹陷下去,人也跟着瘦了一圈,朝服穿在身上,似乎都能看到他肩头的骨头。
      “去吧,待会儿结束先回去休息,这几日若是没什么事,先不要进宫。”戚长明嘱咐道。
      沈彧心里总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他问:“大帅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戚长明顿了顿,摇头道:“不知道。”
      沈彧说:“不管大帅想要如何,我始终,是要跟着你一起的。”

      十二月已是中旬,即便气候适宜的帝京,一到夜里,也冷意浸骨。
      天际线泛起一丝诡异的铁灰色,细雪忽然飘了下来,落在沈彧头上,戚长明忽然伸手替他拍了拍雪,良久,才道:“往后的路会很难,若有朝一日我有什么事,你一定要告诉旁人,我与你,从未相熟。”
      他看着沈彧那双忽然浮起水汽的眼睛,问道:“记住了吗?”
      “为何?”
      “为了你能活着。”
      “......好。”沈彧说:“我会告诉旁人,我与你,从未相熟。”

      那天之后,沈彧将自己关在家里睡了三天才彻底清醒。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三天里,外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是戚大帅‘通敌叛国’的罪证被人一道折子送上了黄金台,二十八万军权被新帝勒令收回,戚长明被软禁关西幕府,只等罪证查清之后,再按律查办。
      二是赵庭渊父亲赵司农,被指当年从华县天灾的救济粮中贪污受贿三千万两白银铁证如山,赵府一夜之间被抄,赵庭渊都督连夜逃跑,不见踪迹,其余人全部下狱,等候案情审理,于明年秋日问斩。
      三是蔺相等老臣在朝堂上替戚大帅和赵府求情,恳求皇帝重新彻查真相,被张相等人逼的当场告老还乡。
      而之前的太医署院首李惠,由丛一品晋升正一品大员,从院首升为院判,一时间风头无两。
      剩余张相一脉的其他人,也都在朝堂内身居高位。

      沈彧忽然想起了三日前戚长明跟他说过的最后一句话——其实从得知先帝薨逝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料到了如今的局面。
      沈彧有些怔楞的坐在椅子上发呆,下人端了晚膳进来,他也吃不下,只问:“什么时辰了?”
      “都快申时了,大人,老丁特意炖的汤,您这三天也没吃什么东西,又不能吃油星的,老丁让先喝汤,垫一下。”

      沈彧这宅子还是去年武侯豫章王送他的救命谢礼,宅子不大,却也别致的很,院子里除了他,也就只有两个下人,下人都是上了年纪却无家可归的老人,是沈彧年前从移民区买来的。
      沈彧俸禄不多,一般给俩人发了月钱,剩下的也勉强能够糊口。

      他喝了点汤,正想再向老头打听点什么,就听外面响起一串急促的脚步声,他抬头跟老头对视一眼,两人都在对方眼底看到了一丝警觉的神色。
      “这么晚了,也不知道是谁。”老头嘀咕了一声,出门查看。沈彧直觉性不好,却还是保持着面上的平静,将碗搁下,走了出去。

      来的是宫里的人,新帝身边的大内总管黄文文。
      沈彧一看这架势,就知道自己大事不妙了。

      圣旨上说他行为不轨,倒卖宫内药材,遂逐出皇宫,贬为庶人。
      沈彧看着手上那捧明晃晃的东西,白底黑字的,让他直想笑。
      本以为会是私自叛逃战场,打入牢狱,又或是与戚大帅有所牵连,押送大理寺候审,却没想最后竟是个倒卖药材的罪名,落了个贬为庶人的结果。

      沈彧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淡定自若的谢了皇恩,送走了黄文文,心里却在想,连他这种从前在宫内与戚长明毫无关联的人都被牵连成这样,可想而知戚长明的处境。

      两个下人还手足无措的等着听他接下来的安排,沈彧苦笑道:“我如今失业,自然是再请不起伺候人的,我之前还存了些家当,老陈,你与丁叔两人分了分,再去找个下家吧。”
      两人一开始自然是不肯的,可沈彧觉着如今被贬也只是个开始,往后的情形会发展成如何,谁也说不准,与其让人跟他在这冒险,不如找个好的下家,也好让两个老头这后半生,有个交代。

      “若是还不行。”沈彧叹了口气:“这样吧,我与豫章王还有些交情,从前我也算救他一命,待我写封信给他,让他收留你们二位,往后,就去武侯府上侍候吧。”
      老沉红着眼睛道:“大人,我们要是走了,您这没人伺候,让我们这心里,如何安生。”
      沈彧笑道:“我不太习惯被人伺候,你们应该也瞧出来了,往后反正我没事可做,这家里上下的打扫,就让我自己在这打发时间好了。”
      两人还想再说什么,沈彧打断道:“好了,信我稍后就送出去,不出意外,你们明日一早就能离开。”

      沈彧向豫章王写明了所述之事,果然,子时的时候,侯府那边就来了人询问情况,沈彧再三将两位托付过去,让二人连夜跟着去了侯府。
      偌大的院子瞬间只剩下沈彧一个,他坐在走廊处的台阶上,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想些什么。

      门忽然被人从外面敲响,沈彧慢吞吞走过去开门,在看到来人的时候,当即就是一愣:“风叔,你怎么......”
      “大帅有话让我带给大人。”风叔穿着一身黑色,只露了个瘦瘦的脑袋在外面,他赶紧钻了进来,小心将门合上,说道:“这封信是大帅让我带给大人的——大人,大帅让你先去青州。”

      沈彧讶异:“他知道了?”
      风叔点头:“大帅一早就猜到李惠会对大人下手,所以提前做了安排,好在大人只是被贬,不至于有牢狱之灾。”
      沈彧急道:“大帅现在如何?”
      “大人放心,虽是软禁,却也不算严格,除了大帅和一些亲卫之外,其余人还是可以出入的,我晚上是扮成厨房的老梁混出来的,大帅让大人不必担心,等去了青州,到时候时机成熟,大帅会派人前去接你。”

      沈彧知道,戚长明让他去青州,想必这帝京是已经彻底不太平了。
      “大帅把该说的话都写在信上了,大人一看便知。”风叔道:“帝京不便久留,大人最好今夜就启程离开。”
      沈彧问道:“栽赃大帅的人到底是谁?”
      风叔咬牙:“是张相的一位门生,名叫高程,新帝登基之后,升为大理寺寺卿,就是他不知从哪弄来的那些所谓‘证据’,害的大帅背上个这么大的罪名,我关西幕府自老将军在世时就清清白白,如今......诶,不说这些了,总之大人放心,大帅如今还不至于一蹶不振,他自会想办法替自己洗刷冤屈。”

      沈彧一想到戚长明被软禁着,就十分难过,又问:“那大帅今日,每天都在做什么?身体如何?”
      风叔笑道:“大帅现在无事可做,只能每日养花养鱼,昨日厨房还杀了条大帅养的鱼给炖了汤喝,没有那些烦心事,身体自然无恙。——好了,时辰不早了,大人不要再耽误了,尽快走吧。”
      沈彧听到戚长明无事,稍微放下心来,他将信仔细收好,送走了风叔,回到屋内迅速将信看了一遍。

      信上除了些简单的寒暄外,便是让沈彧尽快启程赶往青州,青州是戚老将军的故乡,那里还有曾经的家,戚长明将地址写在信里,末了又道:“明年三月二十日之前,我会安排好人前去接你,在此之前,万望安心。”

      沈彧想信封倒了倒,里面装着一把钥匙,一叠银票,还有一朵已经干枯却被做成标本的红梅。
      沈彧把红梅拿在手里来回反复看了看,小心翼翼的收到小袋内放进怀里,他又去拿了几件衣服,正打算将信和衣服放在一起的时候,手里捻着的纸忽然飘落在地,沈彧弯腰去捡,却见信的背面,还有一行字——
      将卿拉入这滩浑水之中,长明日夜不在自责,却又为之庆幸,长明之心,卿能懂否?

      沈彧忍不住笑了起来,他收好了信,打包好行囊,趁着夜路,启程赶往青州。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1章 变化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