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过年 ...

  •   第九章 过年
      回家后,我和杏花齐手把我隔壁的房间整理出来。兰儿伤重,我没让她动手。一些杂粮麦麸的拿到厨房去。床架是现成的,扫扫擦擦,铺上干草,我再把之前换下的旧被褥拿过来铺上,她们就这样住下了。
      现在是过年,我没打算让她们干活。家里除了做饭喂猪,也没多少活,让她们先养着身体。
      我不是苛刻的人,她们要是和我同心,我不在乎这几天的活;她们要是不跟我一条心,就算现在干了活以后也会给我使更大的坏。
      她们俩对我来说,完全还是陌生人。我好心收留,她们如何回报,全凭她们的良心了。
      初三这天早上,我刚进厨房,就见杏花在做饭了。她正在和面,准备烙饼。
      “大嫂,你起了。今天我来做饭,我养了两天,身子都好了。以后我都做饭,你夜里要哄柱子,早上就多睡一会吧。”杏花满脸笑容的对我说。
      “真好了?身子不痛了?”我关心的问。
      “真好了,大嫂,你有什么活都可以叫我做的。”杏花还是笑笑的说。
      “也没什么活,你要做饭就做吧。只有饼子太干了,再熬一锅末粥吧。”
      “哦,好的。”
      “兰儿今天怎样了?”我又关心兰儿。
      “二嫂也好多了,身孑也不烫了,估计再养几天就好了。”
      “那就好,把身子养好,比什么都重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是千古金律。
      “啊?”
      “你做饭那我就烧些热水,等下好喂猪。”
      “大嫂,你真能干,后院那些猪,一个个的可精神了,那圈里也干净暖和。大冬天的,也没耽搁猪长个。”
      “也没什么,我只想着人冬天都怕冷怕湿,那猪也会怕的。”
      “是呀,还真是这个理儿。”
      厨房里我和杏花各自忙开,也不再说话了。没多久柱子醒了,兰儿也起了。
      四人一起围着桌子吃早饭。现在是过年,我尽量每天都有一个荤食,这对兰儿和杏花养伤也有好处。
      “大嫂,我今天感觉好多了。进食也有胃口了,你不用再做肉吃了,这样太费钱。”
      兰儿认为我是为她才吃肉的,很内疚。看着碗里的肉粥不肯喝。
      “快喝吧,你不吃我也是要吃的,再说柱子还小,可不能缺了肉。”
      “我也不干活,有饼吃就可以了。”兰儿还在推辞。
      “哪能只吃饼,你要多吃点营养的,养好了身体,到开春来才有力气帮我种田种地呀。今年的田地,可全靠你和杏花了。”
      “大嫂,你待我们真好。你放心,我一定把田地都给你侍候得好好的。”
      “那快吃吧。”
      “嗯。”兰儿喝了一大口粥,包在嘴里,泪水大滴大滴的往下掉。
      “兰儿,你怎么了?别哭,大过年的,不吉利。你跟着我,只要好好干活,有我一口吃的,也少不了你一口吃的。以后,我们的好日子还多着呢。”
      “嗯,大嫂,我听你的。”兰儿擦了把眼泪,用力的吸着粥,很快一碗粥就喝完了。杏花也低着头猛喝粥。
      “你们别光喝粥,这饼还热着,趁热吃。”
      “嗯!”
      柱子的小牙已经长出来了,我就把煎饼撕成小块,泡在粥里,用勺子一点一点的喂他。现在的柱子更壮了,已经有了一点我在现代的儿子的模样了。
      柱子想自己吃,老抢我的勺子,小手在身前一拍一拍的。我没法喂,只好撕一块煎饼给他拿着。他小手一抓,立刻送进嘴里,那馋样,惹得我们都笑了。
      又过三天,到了年初六,秋燕收假回来,老程也开始卖肉了,我的猪骨头又有供应了。我去买了一挂整整五斤的五花肉,还有一些干货,装在篮子里,往村长家走。村长是长辈,又帮了我两回,现在过年,我去拜个年也是应该的。
      “村长爷爷,新年吉祥!我来给您拜年了。”我一进院子就大声喊。
      “哟,柱子娘,你来了,快屋子坐。”家兴娘迎了出来,后面还跟着家旺媳妇小翠。
      “嫂子,你太客气了。爷爷在屋里,赵贵哥也在呢。”
      “啊?有客人?”我一听说有人就觉得自己来得不是时候。
      家兴娘连忙向我解释:“没关系的,都是一村的人,赵贵是赵四娘家的儿子,平日里都在镇上酒楼里当差,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家。他今天也是来给公公拜年的。”
      “哦,是他!”我一听酒楼就记起了这个人,我之前还想巴结的人。
      “他来多久了?”我急忙问。
      “也真巧了,他前脚刚进屋,你后脚就来了。”
      哦!那我要抓紧时机!
      “婶子,那我进去给村长爷爷拜年了,这些东西是我一点心意,婶子您收下吧。”我把手里的篮子递给罗婶子。
      “柱子他娘,你太客气了。小翠,你陪你嫂子进去。”
      “嫂子,走吧,外面冷,到屋里暖和些。”小翠替我抱过柱子,走在前面。
      还没进门就听到屋里传来村长的笑声,看来这个赵贵也是个机灵的。
      我进到屋里,只见村长坐在上首一张太师椅上,红光满面,精神抖擞。右侧坐着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皮肤白净,衣着整齐。
      我规规矩矩的站在村长面前,深鞠一躬。
      “村长爷爷,我来给您拜年了。祝爷爷新年新气象,身体更硬朗,子孝孙伶俐,福禄绵绵长。”
      “好,好,坐,坐。”村长很开心。“你们两个后生,都是机灵的。今天中午都在这陪我吃饭!”
      “谢谢爷爷。”长辈赐礼,却之不恭,我赶紧道谢。
      “村长,那我就不客气了,谢谢村长。”赵贵也起身道谢。
      “赵贵,这是罗虎子家的,罗虎子走了,她一个人带着孩子过。你不常回家,不认识吧?”村长为赵贵介绍我。
      “哦,倒是听说过。听说建了个大猪圈,是吗?”赵贵好奇的打量我。
      “是呀,就是她。柱子他娘,这个是赵老四家的小儿子,叫赵贵,长年在镇上。”村长又为我介绍了赵贵。
      “哦,赵贵哥,我也听说过你,只是没有机会认识而已。今天,有幸在村长爷爷家认识你,我真高兴!”
      “彼此彼此,我也高兴!”
      “我和虎子一般大,你叫我赵贵就好。”
      “好的,赵贵,听说你在镇上酒楼里管事?”我特意把小二说成管事的,抬举他。
      “是的,听人差道,谋份生活而已。”赵贵说话低调,看来也不是那种眼高于顶的人。
      “呵呵,赵贵你这么说就太自贬了,当官的当差的,种地的赶车的,谁不是谋份生活。相比我这样的,你已经强上很多了。”
      “呵呵,呵呵,还能过得去,还能过得去。你们在村里,日子清闲,也是我不能比的。”赵贵可能是平日里见惯了各色人,应付起来也是顺手拈来。
      “赵贵这孩子,人就是谦虚。他已经在镇上买了院落屋子,媳妇孩子都接到外面住了。今年,又要接赵老四两口子出去享福。”村长语气里也透出了羡慕。有儿如此,也足够了。
      “这都是我那东家仁慈,看我当了那么多年的跑堂,做事又小心,所以才给了我一个管事的差。”赵虎嘴上谦虚,脸上还是禁不住的露出骄傲的笑容。
      我很诧异,我听秋燕说他只是小二,没想到他还真是管事的,这下我更要抓住他了。
      “赵贵,你在镇上哪家酒楼?我也很少去镇上,对镇上也不熟的。是最大那家吗?”
      “是的,镇上有三家酒楼,七八家小饭馆。我在最大那家,叫鸿雁酒楼。余下两家一家叫客来酒楼,一家叫福满堂酒楼。柱子他娘,你下次去镇上,可以去鸿雁酒楼找我,我请你吃饭。”
      “啊?请我吃饭?呵呵呵,那敢情好,我还没去过酒楼吃饭呢!”我也顺水推舟。
      这个鸿雁酒楼,我是一定会去的,不为赵贵你一餐饭,只为你的一句话。我那一圈的猪,若有赵贵向掌柜的推荐推荐,还愁没有销路?
      “柱子他娘,鸿雁酒楼可不是我们这些农家人能吃的,那里的菜味道特别好,让人吃了还想吃。可是那里的菜也贵,一个菜一两银子,有的还贵。别说是你,我也不过吃过几次而已。”
      村长看似抱怨实则炫耀的说道,这让我对那鸿雁酒楼更期望了。
      “一两银子一个菜?还有贵的?鸿雁酒楼生意真有那么红火吗?都是什么人去吃?”
      “我们酒楼当然火啦!”赵贵耿着脸说,我一愣,他不会是会错意了,认为我在怀疑村长的话。
      “不是我吹牛,那些口袋里有银子的,谁到了双枫镇不去鸿雁酒楼吃上一顿,那就不是来过双枫镇。镇上的老爷夫人公子小姐,谁家有客人了不往鸿雁酒楼里带,那就是看不起客人。”
      “哦!那你们酒楼一天要用掉多少肉菜?都是去哪里采买的?”我终于问出了心里的问题。
      “我们每天都杀两头猪,一头牛,一头驴,鸡鸭鱼的无数。采买的管事除了我还有五个,各人负责一样菜。”
      “噢?那么多?那你负责什么菜?去哪里买?”
      “我就负责买猪,年前你一建猪圈我就知道了,在这一片各村各庄的,谁家有猪有多少头猪我一清二楚。”
      “真的?那太好了!我家里的猪再有两个月就可以卖了,到时我都卖到你们酒楼去,你看可好?”
      “那么快?你不是才建好猪圈吗?”赵贵瞪着眼睛问。“你买的是大猪?”
      村长笑了:“什么大猪,都是从我家买的仔猪。柱子他娘,你想卖猪也不用心急,赵贵是我们村人,肯定照顾本村人的。你的猪再养一年也不一定能卖,你现在就下订也太早了。”
      村长嘲笑的看着我,那眼神就象看一个讲大话的小孩。我知道他还没亲眼见到,不会相信的。
      “呵呵呵,村长爷爷,赵贵,你们现在也没事,不如我带你们去我家猪圈看看。赵贵,如果你相信我,那两个月后你就可以来我家捉猪了。”我胸有成竹的说。
      “柱子他娘,你这玩笑真逗,村长今天高兴,逗逗倒也无妨,在外可不要对人再说了。我听我娘说你入冬才建的猪圈,现在才不过三个月,再过两个月也不过五个月,五个月的仔猪,你让我买去酒楼,你当客人全点烤全猪吗?”赵贵也一副看傻子的模样。
      “赵贵,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村长爷爷年纪大了,不想动,也就罢了。等下吃了午饭,你回家的途中,拐个弯上我家去看一眼,也误不了你多少时间,又能解了心中之惑,如何?”我笑着看赵贵。
      “你说真的?”赵贵认真起来。
      “当然真的!”我自信满满。
      “五个月能养大一头猪?”
      “当然可以!”
      “你怎么养的?”
      “我用上好的精粮养的。”
      “用人吃的精粮养猪?”
      “对!”
      “你疯了!”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好,说得好!我现在就去看看,你用精粮养的猪,倒底长啥样。”
      赵贵“唰”的站起来,转向村长,准备告辞。
      “慢着,我也去看看。我活一辈子了,还没见过用精粮养的猪。”
      村长也站了起来了。我看着赵贵和村长,嘴角微微上扬。
      今天这个年,拜得真值!
      我家后院,一长排的茅屋被隔成一个个整齐的猪圈,里面睡满了猪却没有一声叫唤声。我轻轻推开一间圈门,里面五个白白胖胖的猪正躺在干草上呼呼大睡,呼噜声此起彼伏。
      “这些猪怎么都睡了?”赵贵奇怪的问。
      “它吃饱了又暖和当然睡了,将心比心,我们人吃饱穿暖了不也想睡吗?”我回答他。
      “这些都是从我家买的猪仔吗?”村长也问。
      “是呀,爷爷,买来的时候有三十多斤,现在你看看,每个有一百二十斤了吧。”我指着一头猪说。我的猪圈干净,猪皮肤白嫩粉红的,很好看。
      “嗯,一百二十到一百三十斤左右。这真是只养了三个月的?”赵贵天天买猪,眼光自然毒辣。
      “当然啦,所以我说两个月后可以卖,我没骗你吧。”
      “不可能,不可能,那么小的猪仔,怎么几个月就变那么大?不可能,不可能。”村长还没从震惊中醒过来。
      “柱子他娘,你喂了猪什么东西?怎么长这么快?”
      “精粮呀!我之前就说过的。”
      “真是精粮?”
      “你骗你干嘛。不信我带你去看。”
      “好,走!”这个赵贵看了猪后,反而急起来。
      我又带他们到厨房和兰儿她们的房间,看了米糠麦麸,黄豆苞米,荞麦高粱,木薯地瓜这些,全部是人吃的粮食,甚至有些人家吃的还没有这些好呢。
      “哎呀,柱子他娘,这些白菜萝卜怎么就这样堆在墙角,也不晾一晾,这样容易坏了。”村长指着墙角杏花刚割回来的菜说。
      “爷爷,不碍事的,等下秋燕就煮了,今天就吃完。”
      “吃完?你们几个人吃那么多?”
      “爷爷,那是喂猪的,不是我们吃。”我笑着说。
      “喂猪?”村长爷爷和赵贵异口同声,两人都瞪圆了眼睛。
      “是呀,我们人吃饭还讲究荤素搭配,这猪吃多了精粮,也需要一些蔬菜瓜果的清清肠呀!”
      “???”我的一番养猪理论彻底震翻了村长和赵贵。
      过了一会赵贵才慎重地说:“柱子娘,我明天就回去镇上,把你家的事好好跟掌柜的说说,你等我信儿。”
      “好,我等你的好消息!”我也重重的点下头。
      “你这是看中了?”村长爷爷问赵贵。
      “当然,这儿的猪皮油毛亮的,肩高臀圆的,一看就是好猪,养成了肯定膘厚。再说数量也多,比我以前东庄买一只西村买一头的强多了,我当然想买。我说回去回禀掌柜的,是想让掌柜的以后直接订下柱子娘这一家的猪,这样也省了我每天跑断腿的功夫。”
      “订下?”那就是长期合作?这么说我的猪不愁销路了?这太好了!
      村长揣着手阴沉着脸不说话,也不知是在后悔他家卖了猪仔还是他家没有用精料喂猪。
      村长和赵贵又看了厨房煮好的潲,问秋燕一些照顾猪的细节,然后才走。
      送走了村长和赵贵,我站在院门外呵呵的傻笑,没想到我养殖创业,这么快就找到市场。哈哈哈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