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归来 ...

  •   日子总是匆匆而逝,说借住几日的杨章最终还是没有再离开,他被永远地留在了历城。没过半年,杨家婶子也故去,和杨章一样被埋在城郊的荒地里。
      蔡家巷子的杨家院子只剩下了小初七和他的母亲。初七的母亲生得并没有让人惊艳的美丽,普通的长相却被旁人多一些文雅与端庄。杨章刚故去的那两年,曾有不少人上门来说亲,但都被她给婉拒了。她独自带着初七,靠着周遭的邻居给介绍些洗衣的粗活度日,虽有些艰难但母子俩却觉得满足。
      这样的日子曾是杨章一生求而不得的梦想。
      杨母端着一大盆的衣服坐在门前,初七不停地进进出出给她添水晾晒,好一阵忙碌。
      对面的李家嫂子,也就是当年帮他们说话的那位大婶,靠在自家门边,看着初七忙忙碌碌,问道:“初七今年该十四了吧。”
      杨母朝她点点头,手里的活计并不曾拉下。
      “那永班主都来要过几回了,你真不准备让初七却学唱戏啊?”李家嫂子嗑着瓜子,貌似关切实际却是等着看杨家的笑话。这年头,要不是活不下去的,谁家会将孩子送进戏班里去遭罪。可别说,初七这孩子生得真好,听他说话也是细声细气的,仿佛天生就是吃这行饭的。
      “我家男人说过,要让初七去上学,不学戏。”无论是对李家嫂子还是永班主,杨母说来说去都只有这一句,反正就是不肯放初七去戏班。“再说了,初七也大了,现在学怕是也不行了。”
      “谁说不行的!”李家嫂子将手里的瓜子扔掉,凑到杨母跟前:“我听永班主说,初七这孩子有天赋,再过几年学也能学得好。”她看看初七,又瞅了瞅杨母衣服上的补丁,劝说道:“要是真成了名角,你就不用在这里天天洗衣服这般辛苦了。”
      她话说得有些露骨,杨母却还是没有生气。这李家嫂子嘴碎,与远亲近邻的关系都不大好,也就是杨母脾气软和,愿意听她念叨。
      “对了,你上次说的那所学校差个煮饭的,可帮我去说项了?”杨母将手里的衣服扭掉水,递给跑腿的初七。她抬头,满是期望地看着李家嫂子。“怎么说,我可以去吗?”
      李家嫂子脸上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说是已经有人了。”其实她就没去给杨母说项,而是将这份差事说给了自家的一个远方亲戚,还收了人家一些钱。
      “哦。”听到她的话,杨母顿时失望。她靠洗这些衣服也不过是勉强维持她和初七的日常用度而已,要给初七交学费上学却是万万不够的。
      “瞧你这细皮嫩肉的,灶房里的活计哪里是你能做的。”李家嫂子看着杨母那双如嫩藕的手,讪讪地说着。
      杨母闻言,急忙将因洗衣而挽上的袖子放了下来,将自己遮得严严实实。
      “我说你以前怕是哪户人家的大小姐吧?”李家嫂子朝她嘲讽地笑了笑:“你家男人一看就是个唱戏的,你不会是和他私奔的吧?”
      “怎么可能!”杨母也不管衣服是否还没洗完,端起盆便急匆匆地退回屋里。
      李家嫂子瞧她那慌张的样子,脸上露出了然的笑意,识趣地回了自家门。
      杨母偷偷地望了两眼,这才抚着自己的心跳。什么大户人家的大小姐,她不过是在戏班里打杂的小丫头。若不是遇上杨章,也不会有那几年的优渥生活,哪里还能养得出这一身的娇嫩。也正因为有了那些日子,她才明白杨章不愿儿子走上自己的老路,一直坚持要他上学读书,与这个行当彻底地断开。所以当永班主数次上门来时,无论他怎么许诺,她始终不曾违背杨章的意愿,不肯点头。
      可她也怕李家嫂子对他们的过去追根究底,毕竟他们好不容易才离开北平,好不容易才来到历城过上一段安稳的日子。
      但愿李家嫂子只是一时好奇吧。
      杨母拍拍自己的心口,这般想着来宽自己的心。院子里,初七正在晾晒她刚洗好的衣服,一件一件仔仔细细地晾着。

      落日从历城的一角悄悄滑落,又在次日重新升起。北边的百年帝都里正发生着许多的大事,几位手握兵权的大老爷们如走马灯般地换着坐大总统的位置,真是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好戏。
      偏安一隅的历城却还是和往昔一样,仿佛被历史永久地定格,只是街面上多了些金发碧眼的洋人。
      历城人对此却是满不在乎,想当年也有过这么一群金发碧眼的洋人,穿着黑袍子,逢人就让人信教。后来被义和团给揍了,已有很多年不曾再见过了。想必这些人也溜达不了多少时候,指不定哪天又被什么团都揍不见了。
      天已经大亮,平王街上也有不少行人来来往往。有人惊奇地发现,已经安静了四年的程府不知什么时候挂了大红灯笼,处处洋溢着喜气。
      “难道是程老太爷要娶小?”有人驻足询问。
      他的话一出口,立即就被人反驳了。“程老太爷都多大岁数了,还娶小?”
      “那不是程老太爷娶小,难道是三奶奶改嫁?”
      “要真是三奶奶改嫁,程府还会张灯结彩吗?”
      你一句我一句,皆是不靠谱的言论。围观的人是越来越多,却没有一个人弄清楚程家张灯结彩到底是为什么。
      正当他们摸不着头脑时,答案自动出现了。
      一辆黑亮的小洋车“呼哧”一下就停在了程府门口,从车上下来的人穿着一身灰色的西服,就和那些整天在街上看见的洋人一样,里面还套着小褂子,脖子上还系着小蝴蝶结。就连头发,头发也都剪得短短的,活脱脱一个假洋鬼子。
      面对众人的议论纷纷,假洋鬼子潇洒地一回首,对他们利落的挥挥手,就跟报上登的那些大人物一个架势。
      有眼尖又记性好的,将这假洋鬼子左看看右看看,终于看出了原来竟然是当年的历城小霸王,程家三房的遗腹子程嘉年。
      “大家好啊!”程嘉年一边挥手还一边喊着话,却没想到他曾经的光辉事迹足以让看热闹的人们一哄而散。管他是什么样子,谁也不想再招惹到这位小霸王。
      程嘉年伸出去的手尴尬地收回来,假装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心中感叹:当年威名太盛也不是件好事。
      程府的人也将他认了出来,别怪他们反应慢,他们也不知道当年留着一撮小辫子的三房少爷变成了一个假洋鬼子。
      “三少。”红色的大门一开,里面扑爬滚打地跌出来一半大小子。那小子抱住程嘉年的大腿就开始嚎:“三少,您可算回来了。”
      “你谁啊?”程嘉年试图将这小子扒开,毕竟谁也不喜欢自己衣服上全是别人的眼泪鼻涕。但他越使劲,这小子反而抱得更紧。
      “三少,您不是认识我了吗?”那小子抬起头,冲着程嘉年十分委屈地嚎:“我是栓子啊,一直跟着您的栓子啊。”
      原来是栓子,当年他被送走得太匆忙,身边伺候的竟是一个也没带上。
      “知道了,栓子,这些年你辛苦了。”程嘉年不死心地抖抖腿,但栓子也是丝毫不肯松手。
      “干什么呢!”
      门内传来一声厉喝,吓得栓子一哆嗦,程嘉年趁机将自己的腿给解救出来。
      精明能干的管家扶着程老太爷缓缓地走到门口,正是他出声才让栓子松了手。
      “三儿回来了吗?”老太爷眼神有些不好了,看人总是雾蒙蒙的,因此不能在第一时间看见他那个已经变成假洋鬼子的宝贝乖孙。
      “我在这里,爷爷。”面对程老太爷,程嘉年自动切换成乖巧模式,赶紧上前扶住老太爷的另一边。
      程家三奶奶,也就是程嘉年的母亲也在婆子的搀扶下来到了大门口。她眼神倒是比程老太爷好,但也没能在第一时间认出自己的宝贝儿子。待她看清楚后,随即倒抽了一口凉气。
      程老太爷是个固执的,尤其看不惯那些洋人装扮,可如今自己最宠的宝贝乖孙一言不发就把自己捯饬成假洋人,不知道程老太爷会怎么发作。
      三奶奶悄无声息地将程嘉年拉到自己身后,讨好地对老太爷说:“父亲,三儿回来也该累坏了,还是先让他休息吧。”
      程老太爷想起当初程嘉年捎回来的信,一把辛酸泪地说起在海上飘来飘去的日子就心疼。他拍拍管家,吩咐道:“三儿的房间都收拾好了吗?赶紧让你们三少爷好好休息。”
      管家得了三奶奶的示意,赶紧回着话:“一早就收拾出来了。”
      栓子也机灵地主动上前为程嘉年带路,他是专门买回来伺候程嘉年的,程嘉年走的这几年他无所事事,被其他人给取笑坏了,都说三少喜欢上了香喷喷的法兰西不回来了,管家迟早要将他卖出去。他想着程嘉年不在,腰杆也直不起来,因此总是默默忍了。可这下好了,他的大靠山回来了,看谁还敢嘲笑他!
      “栓子,记得把我的车弄回府里。”程府的大门重新被关上,但程嘉年可没忘记他从上海二房那里敲回来的新车。谁叫当年二房阴搓搓地就将他送走,虽说那里也是个好地方,但当时年幼的程嘉年却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命运没被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挫败感。
      程嘉年哼着旁人都听不懂的小调,心情很好地走了,留下栓子对着大门发愣。那么个庞然大物哟,要怎么给扛回院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