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三 ...

  •   魏国大梁。
      辉城之战后第二年。
      暮春时候。魏王在弈台见大周的徐昭侯。
      ……
      大周是魏国边的一个小国,城邑不足十个,是当时周天子的一个外戚的领地。
      可如今,这个根本没有被当回事的大周侯,竟然也想称王,不但将自己周围的小国并了,还打起了魏国的主意。
      所以,在弈台,魏王见了那个侯——一个不过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年轻得要命!真是个不知轻重的家伙啊!所以在见面时,魏王虽然行的是周礼,心里却恨得很啊。他告诉韩氏父子守在旁边,以摔杯为令,斩了大周的这个小子!
      谁知,徐昭侯的命大——身旁有两个力大无比的勇士护着,跑掉了。若让他回去,简直就等于放虎归山,魏王哪里肯放,立即命令韩氏父子各领着兵马,在路上围追堵截,一定要把徐昭侯留在魏国!
      不过,对于这次初访魏国,徐昭侯在早先是做了一些准备的。所以,一路上还有六个勇士护着,他驾着一辆车往西平关去了。
      可是常走的路上都是魏军,没办法,徐昭侯只得在一些崎岖的山野小道上徘徊,最后连车也丢了。难道天要亡他?其实在山上转也就算了,后来竟被韩祯给发现了……
      原来,韩氏父子追了半天没见个人影,便分了工,韩随负责大道,韩祯负责小路。这下正好给撞上了!
      徐昭侯拼命地逃跑,锦袍被树枝刮坏了,连头上戴的镶着翡翠的发冠也掉了,样子实在是狼狈。跑着跑着,突然,眼前一亮,一个大湖出现在他的面前——可能是被追急了,徐昭侯想都没想就跳下湖里。在水里扑腾了几下,水性本来就不怎么地的他开始往下沉,身边的卫士忙下来救人,可是魏军却越来越近了,隔着树林也能听见沙沙的声音……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只手忽然拉住徐昭侯的衣服领子,把他拽出了水面,“你们继续跑!”一个声音对徐昭侯的护卫说……
      徐昭侯被水呛得晕晕乎乎,只听见耳边想起一连串的脚步声,铠甲的唏嗦声,心想这次算是完蛋了——谁知,等了半天也没有人来擒他,睁开眼一看,自己躺在一片芦苇丛里……不远处,有一人,立于水上!
      徐昭侯大吃一惊,难道有天人相助?“多谢仙子搭救!”他忙起身叩谢。
      那人转过身,只见素白的衣裳维系在腰上,白皙的皮肤上不知道是怎麽搞的,上面满是一道道骇人的伤疤,“我不是神仙。”将长长的头发随意挽起来,俨然一个俊俏的少年。
      “这是我们家的二公子。”不防,身旁一个老奴突然说话,吓了徐昭侯一跳。
      “能漂浮于水上的……”徐昭侯梗了下,莫非是传言里韩随那个顺水而来的小儿子?
      “你是谁?”少年从水里上来,用一种极为冷漠的眼神打量着这个落魄的家伙。
      徐昭侯没敢说,只是叹了口气,谢谢人家的救命之恩。
      “你走吧,”老奴侍侯着那个公子穿上衣裳,“追兵已经被你的部下,套着你的袍子引开了!”
      哦?徐昭侯看看自己,原来……哎,没想到竟会落得如此下场,想着他不禁难过起来,若是当初听于大夫的话,又怎么会弄得这么狼狈!
      “这个,你穿上。”那个年轻的公子将一套衣衫递给他,“这是,我的……”
      这韩家的兄弟也真是有趣啊!徐昭侯接过衣服想,一个拼命想杀我,一个救我不说还送衣物……只见这个少年一直盯着他看,徐昭侯有点不自在地问,“不知,公子有什么事?”
      “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公子问。
      见过?徐昭侯想了想,又看看这韩家的公子——是有点眼熟,可能是见过他的兄弟吧——不对啊,这个少年和那个提着刀到处杀人的凶恶的韩祯不一样……
      “公子不要开玩笑!” 这时候却听见那个老奴对着少年说道,“这种煞星,见一次救够了!”
      徐昭侯无奈地笑笑,“是啊……”
      ……
      是……见一次就够了!
      徐昭侯回到大周后,给那些保护他离开魏国的卫士立了招灵碑——告祭亡者。
      然后,他联合了赵国和一些与魏不和的小国,在十里会盟,各诸侯执牛耳为誓,决定一同伐魏——讨伐言而无信的魏王……
      一切正如魏王预料的——徐昭侯,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既然在弈台没被除掉,终成大患了。当然,面对这信誓旦旦要扫平魏国的年轻的王,魏王只是摆摆手,让他来吧!魏国靠大周的边界上一片没有开垦的原野,容易占领,同时也容易失去……
      另一方面,在大周——
      “大王,为什么要打这么一个没有多少利益的战争呢?”大周的御史于光对徐昭侯说,“难道大王只是因为弈台的事情,而发脾气吗?现在我们国家的根基还没有打牢实,别人不来打我们就已经是万幸了,王为什么还要劳师动众地去攻打别人?我国的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大家支持王是因为指望大王能大家带来幸福。可是大王连年这样用兵,大伙儿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反而失去了儿子丈夫,这样下去谁还会支持大王呢,恐怕那些好不容易夺来的城池也保不住了……”
      “可是,那些城池不也是我们打下来的吗?”徐昭侯有些不服气,“如果我不去打他们,谁又会服服帖帖地归顺我呢!”而且,这些年魏和赵国之间没有少打过仗,消耗也比较大,如果大周不趁这个机会打下魏国一些土地,以后要去攻打恐怕就难了。所以,徐昭侯说,“这次一定要出兵!”
      至于,于大夫说的大周国内的事情……徐昭侯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而且也很犯难,可是当务之急是联合大家去消灭魏国,他只委派了几位大夫去走访各城。
      其实在联盟里,那些小国都没有什么实力,他们既害怕魏国又惹不起徐昭侯,怕他一不高兴就去打他们,所以在十里会盟的时候也只是附和一下。倒是赵国不含糊,随后就派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来了。
      去年,赵国因为辉城之战失利,被迫退到焦底一带。如今为了收回失地,赵国四处寻找时机。正好碰上徐昭侯十里之约,同时又因为势力大,赵王被选为盟主——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怎么可以放弃!于是,打着讨伐奸佞的旗帜,赵国大军由那个大嚷要为弟弟报仇的乐大将军带领,从东峪来,他们打过了高平,到凌川和大周的军队会合。
      联军在端氏的芹城大破了魏军十五万,杀了好几个魏军的将领,并把他们的头砍了送到魏王那里去。
      起初,魏王以为这群乌合之众一下子就会散去,谁知赵国也加进来搅合,一伙人还越打越起劲了。魏王慌忙派了韩随大将军带了五万兵马去应付。
      这可是件棘手的事情,韩随也犯难——当然他知道,现在能让他带去退敌的兵只有这么多。由于不久前魏军在芹城的兵败,加上那些赵国将军的如何英勇,徐昭侯如何由天人相助的传言,要击退敌人谈何容易!可是王已经下了命令,又不能抗旨……
      临行前,魏王还逼着韩随签了一份生死状——所以到了最后,韩氏父子是绿着脸离开大梁的。
      “父亲,不如我们去投靠别国吧!”韩祯说。
      “混帐!”韩随当即就骂开了,“这种无国无家的话也能说出口吗!”
      “你怎么不想想,”韩随说,“无论我们逃到哪一国,都是一只丧家之犬,以后一辈子都抬不起头的!”
      “父亲教训的是……”韩祯驾着车,不再说话了。
      韩随叹了口气,话虽如此,可究竟该怎么办呢?他也没有主意啊——抬头看见一起来的小儿子,这个小子就是和别人不一样,见了就让人来气——不驾车而是骑在一匹马上,而且此时正趴在马上,睡着了。
      不过……韩随转念,又想到什么……
      ……
      芹城。
      听说韩氏父子来了,乐秦摩拳擦掌,跑到徐昭侯那里,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计划了一通,看样子不将魏军一网打尽,杀个片甲不留是不会甘心的。
      “要让他们有去无回!”乐秦叫着。
      “乐将军,”徐昭侯看着出兵图不住点头,“再过几天,魏军就会出了南梁,如果真如将军所料,我们……”
      “韩随多疑,”乐秦捋了一把胡子,好像在炫耀什么似的说,“他一定会走这条路!”
      “到时候,我们就在这里伏击他们!”乐秦一指兵图……
      ……
      于是,三天后,黄昏。
      魏军出了某隘口,行走了一天,刚刚扎下营寨,一路联合军的兵马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不管许多,冲进魏军营寨就乱杀一通。
      魏军慌忙应对,伤亡挺大的。当时,韩祯为了保护父亲,肩膀上被砍了一刀,险些丢了性命。倒是这路敌军来的快去的也快——重整的了一下营寨,韩随把那些垂头丧气的将领骂了一顿。
      碰——韩随一拳打在桌案上。好个徐昭侯,好个乐秦,竟然偷袭到这里来了,胆子可不小啊。
      “父亲,不要生气……”韩祯躺在帐子边上。
      “你要好好休息。”韩随看看他说。
      “父亲!”这时,一袭素衣的小儿子跨进帐里,身后是一个被捆绑的家伙,“抓到一个头目。”
      “知道了,”韩随说,“你出去吧。”
      末了,他又叫住这个小儿子,说,“你哥哥受伤了,明天我有事交代你去做。”
      “是什么事情?”韩祯在一旁问。
      韩随没有回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