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抽搐篇:那一刀 ...

  •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
      ——顾惜朝

      说起玩古董,神通候方应看说第二,全汴京城没人敢说第一,多年来有桥集团一直掌控着汴京城的经济命脉——赌、娼、当。

      有当铺就有古董店,有桥集团的古董店谈不上有多少,但出的全是佳品。

      在顾惜朝顾公子还没打理金风细雨楼的生意之前,汴京城内每十家当铺有九家是有桥集团的,赌坊、妓院更是全属有桥旗下。当顾公子入住风雨楼后,将快要散了的楼子打理得风生水起,迅速成为汴京城第二大经济势力。文韬武略皆精的顾公子自然是喜欢古董的,所以在顾公子的“经营”之下(特别是与无情神捕的合作),使得汴京城当铺行业有了新的格局:每十家当铺,五家仍属于有桥集团,四家归金风细雨楼所属。而与无情神捕“合作”,金风细雨楼的第一家古董店也在上个月开张了。

      不过金风细雨楼接手当铺的日子不长,家底始终不能与有桥集团相比,据坊间传言,神通候府内院里的宝贝甚至皇宫宝库中还多。屋子的墙上挂满了名家真迹,桌上随便放着的茶杯都有段历史,满屋子的家具更是年代久远,古董多得连花园里种花的花盆都是唐朝的宫廷物件。

      传言归传言,真正进过神侯府内院的人一只手就能数出来:神侯府的张管家,风雨楼楼主戚少商,风雨楼的顾公子,六扇门追命神捕。

      张管家只有说旁人是非、断无透漏侯府消息的道理。后三位是前些日子方应看遇刺以后前去探病、医治的。追神捕与戚楼主只是匆匆来去,两人也根本不注意什么古董不古董的。顾公子则在诊病之余印证了一下传言,至于结果如何没人知道,顾公子不是个喜欢说别人是非的人。但顾公子在其后确有当着金风细雨楼杨总管的面坦承侯府藏宝之多让人瞠目,方小侯爷对鉴赏古董也到了极高之境,以后当铺要是有什么东西不能确定,大可直接去对面问问。

      这些话流出,从旁证实了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方应看的年龄虽不大,但经历过的大风大浪无数,其中能让他觉得得意的事情只有很少的几件:

      爱上的人、对古董的鉴赏力、武功。

      以前武功一直是处于第一位的,可是随着“某种莫名其妙的东西(爱情)”在心里不断提升的位置和冒出越来越想过平静日子的心思,武功就从原来的位置滑落到最后。导致方应看大部分时间用来跑六扇门,然后就泡在古董堆里兼顾生意和兴趣。

      打从前些日子在大街上被刺客刺伤后,方应看忽然想起差不多丢到九霄云外的事实:自己是神通候方应看、是掌着有桥集团的方应看、是仇家满天下的方应看、是坏人方应看。

      武功对这样的方应看来说,

      很重要。

      权衡之下,方应看只能咬牙缩减自己的“生意和兴趣”,顾着另外两样了。

      某日,方应看正在府中练枪,练到酣畅之际脑中隐隐浮现新招式,却听张管家入内禀报说金风细雨楼的杨总管求见,便有些恍惚地让张总管带杨无邪来见。

      杨无邪:侯爷,无事不登三宝殿,杨某今日上门有事想请侯爷帮忙。

      方应看还想着刚才隐隐在脑中出现的枪招,随便应着:嗯,你说。

      杨无邪打开手中的锦盒:请侯爷看看这只斝(jia,商代青铜温酒器)。

      兽头装饰,三袋足,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口有两柱,柱饰粗壮,旁有一鋬(把手),形状像爵,但体较低而宽、也比爵大,面有十三字铭文。

      方应看斜睨了眼盒中的斝:嗯......不错啊,好东西,你怎么拿我这儿来了?

      杨无邪:戚楼主与顾公子出京了。

      方应看心里很无奈,把右手的枪交到左手,拿出盒中的斝看了起来:等你们戚楼主回来告诉他,他欠我一顿酒啊。

      杨无邪:一定代为转告。

      眼睛盯着器物,心里牵挂着枪招,方应看潦潦看了看手中的斝:杨总管觉得此物如何?

      杨无邪:正因为杨某看不出,才前来请侯爷帮忙鉴别,投当的人还在店里等着,侯爷需要多久?

      摇摇头,方应看把斝放回杨无邪手中的盒子里:不用,是真货,你们放心收吧。

      杨无邪有些诧异,仿商代青铜甚多,方应看居然只是随便看看就能断定真假,不愧汴京城玩古董的第一人。

      打发走了杨无邪,方应看终于可以继续练枪、悟招,心里舒畅了许多,便排除杂念一心练了起来。

      两日后,清晨,风云楼花厅,

      顾惜朝一边喝着粥,一边看着手边的账册。

      戚少商夹了点菜放到顾惜朝碗中:别看了,先吃,吃完再看。

      顾惜朝:不行,明天就给各柜结算了,我下午还要无情那里一趟。

      戚少商:怎么刚回来就往他那儿去?

      顾惜朝:走前就约好回来把那局下完。

      戚少商:那我和你一起去。

      顾惜朝抬头看了戚少商一眼:你不嫌无聊就行,嗯?杨总管,这里是......

      指着当铺账目中一笔很大的支持,顾惜朝皱眉问。

      杨无邪:是收了一件商代的斝。

      顾惜朝:斝?谁看的东西?是真的吗?

      杨无邪:我拿去对面请方侯爷帮忙看的。

      顾惜朝:他啊......嗯,他看了就行。不过一会儿烦您走一趟把东西拿来,这么贵重的物件放仓库不安全。

      杨无邪:好。

      一个时辰后,杨无邪抱着锦盒来到书房,放在顾惜朝的面前。

      顾惜朝打开盒盖,拿出斝细细看了起来,越看觉得不对劲,看到最后一脸颓然。

      杨无邪看顾惜朝神色有异,问道:顾公子,怎么了?

      顾惜朝叹了口气:是假的。

      杨无邪一惊:怎么可能,方侯爷说是真的啊。

      顾惜朝:哼!这东西虽然做得很相似,但应是熟坑而制(唐宋风行的商代青铜器做旧手法,而真正的商代青铜出处被称为生坑),我都看得出,以方应看的本事又怎会看不出。

      杨无邪:已经付了当银,现在要怎么办?

      顾惜朝摇摇头:搬回他府里去,不管方应看是有意无意,我们也绝不能吃这个哑巴亏。

      杨无邪笑了笑:顾公子下午不是要去六扇门?

      顾惜朝心思一转:^_^ 不错,下午我就给无情送“礼”去。

      吃过午饭,戚少商和顾惜朝来到六扇门小楼,

      一踏进屋门顾惜朝就指指身后戚少商抱在怀中的盒子对无情说:方应看托我给你送样东西。

      无情楞了片刻,方应看什么时候送自己东西要拖着顾惜朝送来了:是什么?

      顾惜朝微笑:小物件。

      说着戚少商已从盒中抱出了斝,放在无情面前桌案上。

      戚少商:怎么样,不错吧?

      无情挑起眉尾,看着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绝不是案牍之物,却似有些年头的物件:这东西干什么用的?

      无情虽是学识广博,但也不是样样皆能,玩赏古董那是要花时间、精力的,恰好这两样无情都给了六扇门,故看得出物件有年头,一时间也想不起具体是什么东西。

      顾惜朝神色坦然、笑容真诚:养花。

      无情:―_―绕这么大圈子他就是让你来送我个花盆。

      顾惜朝:我只是代送,要不要还是你决定。

      无情:要,为什么不要,反正李大爷老抱怨中厅花盆易碎,这个放去也是不错的。

      早知道无情对方应看送来的东西是直接收下,然后分发六扇门众人,顾惜朝点点头:我们来继续上次那未完之局。

      说罢顾惜朝绕到无情身后推动轮椅,再向戚少商递了个眼色,戚少商见机假作有事告辞。

      出了小楼,戚少商直奔神侯府,

      找方应看去客似云来楼喝酒,

      两人坐在惯常要的隔间里,要了几个小菜,优哉游哉地喝了起来,

      酒过三巡,

      戚少商不经意提起了风雨楼的当铺前几日收了件商代酒器,顾惜朝想无情喜欢便给送了过去,无情也高高兴兴收下了,没想到早上杨总管物件的主人来赎当了,就只能去找无情要回来了,难得无情喜欢个什么物件,实是无奈。

      话似酒后无意之言,话中的惋惜之情也似不经意流露。

      不过方应看什么都听到了,暗自奇怪以前怎么从未听说无情喜欢酒器。

      方应看:他什么时候喜欢上酒器了?

      戚少商:我怎么知道,反正也喜欢不成了,东西得还给人家。

      心中暗暗盘算片刻,方应看笑着问戚少商:你们风雨楼当铺丢失托当之物怎么个赔法?

      折腾了半天的戚少商就等着方应看这句话,面上依然没露出什么,伸出三个手指头。

      方应看:三倍?

      戚少商点点头:你也知道商青铜的价格,本来若是一般物件,我们为了朋友,赔也就陪了,可这物件价太贵,我们风雨楼的生意都刚刚起步,经不起这么大风浪啊。

      方应看心中不禁冷笑,京中商场上的风浪还不都是你家那位掀起来的:既然是无情喜欢,这钱我来出,要多少?

      戚少商:^_^ 好说好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