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道士下山(二) ...
-
道教典籍浩如烟海,其中对于每个道士的行走坐卧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要求,所以下山的云休就完全按照游方道人的打扮出行。
手持一把方便铲,挑着一个青布包袱,里面装着棕蒲团、缘瓢、引磬。腰上挂着一个葫芦,背上负了雌雄双剑,肩上还背着一个褡裢,藏着云休在山上十几年收集的宝贝。
云休带的这些东西也是早有成例,正是古代游方道人的出行必备之佳品:方便铲是广泛运用于佛道两家的兵器,像是西游记中沙和尚的武器一样,可以用来当作扁担挑着行李;棕蒲团则是用来打坐和休息的,像是一张便携的床;缘瓢是半个葫芦剖开做的,用来化缘;引磬则是法器,是做法事的时候用的。
葫芦本应是装仙丹的,云休则把里面灌满了水,雌雄双剑是两把古色古香的长剑,那是监院在她的十二岁生日上送给她的礼物,雌剑是法,出鞘即可令妖魔退散,雄剑是力,劈柴砍树也一样在行。
云休就这样,饿了就从山林中寻些野果和植物吃,渴了喝溪水,困了就枕着棕蒲团睡觉,虽然有些辛酸艰苦,但好在云休从小就是灵华山一霸,野外生活毫不含糊。
她其实也可以选择到别人家借宿,化缘,但她总是心中还对别人有一些戒备,宁愿独来独往,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她白天就到外面去转悠,晚上则跑到山上爬到树枝上睡觉,每个地方都会随便待几天,累了就停下,不累了就继续往前走。
从田间走过,从草丛穿过,从树荫下走过,从人群中经过。
她并不会主动跟别人打招呼,但是对别人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她的目光也不反感。
她身着内外圆领的蓝色道袍,两袖下垂与手长相等,袖宽一尺四寸。长长的头发高高的用木簪束在头顶,发髻外面扎着一字巾,穿着长长的白布袜和十方鞋。
虽然与周围的人衣着都不一样,云休仍在众人奇异的目光中走的飘然若仙。
她现在的身量已经长开了不少,仍旧是瘦瘦的,道袍穿在她身上更添飘逸灵动之感。
跟村里那些长得不太高的妇人站在一起,更是鹤立鸡群,恍若仙子下凡了。但她毕竟才刚到十五岁,而且小孩子们似乎天生就能够判断出大人和孩子的区别,所以即使她行走的时候并没有表情,反而冷冷的,还是很吸引小朋友的注意。
他们对云休所穿的,带的一切都很好奇,这样,一路上,云休倒是收到了许多孩子们送给她的小玩具:有花纹很漂亮的鹅卵石,有半透明的小水晶,有花布缝的玩偶,还有各种类似香包的手工作品。
有的时候,她也跟地里的老伯大娘们聊一聊天,离开时,便收获了刚从植株上摘下的新鲜牛奶瓜果。
她包袱里还带了不少的糯米,和一个陶罐,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就自己动手煮饭解饥。
她也经过了很多城镇。
但对于一个身无分文的人来说,到城镇去其实是没有用的。所以她就绕着城镇外围,只走一些行人稀少的小路,看着那些老房子被推翻,农田被撅起,打起地基,准备开发新的楼盘。
看着那些农民离开土地,为了种种原因,而在城市的外围停住脚来,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在这里扎下根来。
看着城镇里的人,每天需要为了生活花费更多的心思和心力,但实际上他们的活动范围更小,房子更狭窄,烦恼也更多。
这里的孩子也会盯着云休看,但想的却是家中的电视机。
他们脚步匆匆,还要赶回家写作业,或者去上补习。
看到了和他们年龄差不多的云休,就不理解她为什么可以不上学,有人会心生羡慕,但更多的人目不斜视,视若无睹。
他们的脑中不知被什么填满,他们的心中也不知被什么催促着。
云休也不知该去向何方,感觉自己和他们也没有什么区别
盛夏时节,眼看着伏天将近,天气也越来越热了,正巧这日走到了一座山下,她听说山中有一座道观,就决定先去住些时日再走。
云休的头顶上戴一个漏出发髻的竹斗笠遮阳。
她的衣服已经没有最初的一尘不染,脚步也没有了最初的轻快。
斗笠下的眉眼仍然如当初般清丽,但经受了旅程的风尘,那清澈的眼眸里似乎还有一些说不出来的变化。
道观通常是建在深山里面,这座道观也不例外,这是一座正一派的道观,等级也不低,而且附近的山变成了旅游景区,山水染上了些道气,就吸引了更多的人。
崇正观是自云休下山以来遇到的第一个道观,算起来,她自从下山,也只不过走了一个多月。
景区的前半部分都是供游人玩耍的地方,要到道观去,还要爬一座山峰,独秀峰。
云休沿着独秀峰陡峭的石阶慢慢向上爬着。
一个多月了,还是要到山门里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