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创意文学 ...
-
第三节创意文学
文学路上我们走了几千年,还将继续走下去,关于中国文学走向的讨论也没有终止过。文学是用情感来反应当前社会现实的镜子,作者感受到最迫切的表达需要时,即是灵感临来之时,加工灵感的过程,我们可以从素材累积、文字组织、进一步挖掘表达的对象、作品初稿形成等程序中看出文学写作中精雕细琢的刀功。
如今商业渗透一切,表达情感和反应现实几乎成为谋生的工具,我们不得不思考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中,有多少份量抱着对理想的崇拜和怀着那份孜孜不倦的激情。文学值得用生命来对待,当生活或者商业生活的寄托不再仅仅是谈词射赋、唱歌对诗时,文学这种艺术在生活中还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是暇息度假补全的工作日记、是生活艺术中利用情人的工具还是表达科学成果时一份简单不过的通俗笔记,我不想说部分网络文学中情感与现实的比重,将文学作为工具或者美食必然会忽略它的艺术性。
“不去想提线木偶的一头会发生什么,我只想取中裁线编织一朵白花。”木偶表演是艺术,但木偶本身又是工具,如果木偶戏班的老板仅仅是将那些小童看作自己赚钱的工具而缺乏对他们进行基本的艺术教育,小童将会因为喜欢上裁线织白花而转移人生的轨迹。
懂得艺术即明白创造的含义。第一章说过创造与创意的区别,文学是一种创意而非创造,因为文学更接近真实的情感,而创造更偏向物质层面。创意点,也就是狭义的创意,很多人片面地将创意点与灵感混为一谈,创意点的产生更为理性,从生活素材到哲学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理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许许多多的创意点,而灵感是可遇不可求的,是感性生活的潜意识表达。可以说看出了创意,而不能说找出了灵感,只有不停地感受生活才能碰上一种叫灵感的生命,它们似乎同灵魂有着同源的联系,总是藏在深情的背后。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区分创意点与灵感,剥去层层素材的表象便可发觉事物之间或多或少的联系,其中任何一种未曾表达出来的联系都能称为创意,而灵感与个人经历的深浅,也与思想历程的远近有关,经历越丰富,思想行得越远越容易接近灵感的居所。
创意点与灵感的诞生一个是方法论的积累,一个是情感因子的积累,都是人所控制的,不排除做创意的人不去忧思文学,所以刻意地区分它们反而不利于创意思想的交流,不过创作者还是应该了解它们的不同,就算是新的文学门类诞生了也不例外。
创意文学是相对灵感文学而言的,现在我将这两者的模糊界限划分出来。虽然刻意区分灵感与创意的意义仍不明显,但在幻想文学与主流文学的讨论中不难发现,其实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创意点与灵感的不同上。设定世界或虚拟现实决不是灵感的需求,而是实实在在的创意过程,开始总来源于一个创意点,反对者也可以说它是极像创意点的灵感,但终归导向创意的过程,而非主流文学的写作。
灵感文学的发展为创意文学的发展铺开了一条路子,相对于以往的田园过家家,现在的生活似乎落入了情感经营的套路,并脱离了以往美学的价值观,使美学趋向于混乱,而且受潮流的导向性的影响很大。在全球化的形势下,文化创意主演了生活的舞台戏,文学也逐渐靠近创意生活,文化融合必然导致自我文化价值的逐步缺失,进而建立一种主观融合的文化态度,这就是创意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创意文学反应生活的前提。
创意文学的存在环境是生活中存在着足够丰富的创意点,其次环境中有条件集聚整理设定资料(设定书与素材)。这需要集体协作与互联网或图书馆的支持,当然少不了专家团队的帮助。创作创意文学需有创作灵感文学的素养,收集整理设定资料的经验,处理创意点与设定资料的技巧以及手边要有一定的经典创意文学作参考,因为作为第二代幻想文学,创意文学还处于探索初期,建议暂时参考幻想文学的创作经验。
做文学没素养做不成文学,在高雅艺术的殿堂里,最低的门槛虽是文学但不代表谁谁写出的庸文可以帮人开垦心灵的净土,或者更强调文学的符号性而忽略了可读性,或是写出的某文美丑不分,文学不需要刻意追求做秀的技巧,只要是心门的镜子,具有一定可读性又包括基本的美学态度就算是文学最低的“苔痕绿阶”了。
有人对幻想文学持悲观态度,这没必要,主流文学的命运也不过那样。相反,我觉得现在不管是大家对创意概念的理解,还是当前文学的创作过程,都开始走向创意的套路,这是好事,它意味着幻想文学的第二春天,幻想文学将会迎来一定时间的辉煌,我提出创意文学的概念也只是顺应了趋势而已。
收集整理设定资料,并学会处理创意点和设定资料,是创意文学与灵感文学在过程中的不同点。精确设定是创意点走向文学的关键一步,可以说没有设定就没有创意[作品],更不会有创意文学。设定资料包括素材和设定书,素材中也含有一系列的创意点。将来我们希望有人能建立创意点库和设定资料库,而提取创意点和设定资料的过程将是灵感产生的过程,这里的灵感也指写作的冲动。当文化经营不再陌生,创意文学的黄金时期便真正到来。
“我喜欢信马由缰地徜徉在草原上,让大自然指引着马儿带我去吹风淌水,不过谁又能说见多识广的马儿是否比我更会享受,谁管呢。”都喜欢自由,也喜欢自由的世界。有人说把世界看作个体时,它本身是自由的,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儿却受着种种道德规则的限制,不过呢,当我们习惯于接受这些约束,世界还是会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余地。很多人还在约束中苦苦挣扎,又有多少人乐不思蜀呢。试着找到同样的灵魂,一起做自由的一族,即使同伴只有孤独的黄马也可以出行。
分析幻想文学就发现,部分作品的自由度很高,就像是要独自走完上帝的“余地”似的。相比历史文学或其它纯文学,幻想文学题材涉及到的用词、文法、素材、思想的自由度都比较高,更有形象化的超现实环境、生物、角色模型,并且可由之可形成一定的产业链。那么根据有限的素材和个人经历去创作所谓的幻想经历记录也算作文学么?我个人认为,虽然可以归为创意作品的范畴,却不能算入文学。从本质上讲,幻想只是罗列出创意,既非灵感更不是文学,我们勉强把它称作创意列表。“走出一个城市,再往前就是海天了。离开父母后,想着他们,家便来到了身边。去世了,想着人间,人间便来了。”这样一句话要是没有设定难看懂,它的设定为:一切视物只因想象而在。说得是某植物人在城市旅行的故事。
幻想文学根据一定量的设定资料去创作,需要设定它的现实意义,并在现实意义上延续发展成为第二代幻想文学——创意文学,由此可成长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创意产业。创意文学以特色文化为主导,广度纵横人类历史及世界变化,将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进行文化嫁接,从哲学展开至细节,并且在题材、内容、文法、文学分类和应用上寻求突破。
把幻想文学理解成创意文学也就是想在自由境地里划一个小圈子,把所有能用得上的东西拉到圈子里。做事可以很自由,但不能不管住自己的思想,而任由它引导自己写作。设定资料也就是那些划好的圈子,不入圈子则很难集中大部分的视线。圈不怕小,小如肚量,乘船行车也不耽搁。怎么说设定圈子也不该是创作者去完成的,但创意文学的起步阶段,素材少、库也没建成、设定资料更是不齐全,很多工作仍需要创作者自己想办法。在把握自由与设定的尺度的同时,也可以积累一些设定与创作的经验。